学术投稿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预测和诊治探讨

张翠美

关键词:早发型, 重度子痫前期, 预测, 临床诊治
摘要:目的:分析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预测方法,并探讨其临床治疗模式。方法:收治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4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挑选40例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各项临床指标,分析观察组产妇治疗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在血压、24 h尿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产前体重指数(BMI)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小板方面,观察组产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均行剖宫产分娩,未出现死亡病例。本组患者中,出现贫血8例,HELLP综合征4例,肾功能损害3例。结论:产妇出现体重指数升高、高血压、红(白)细胞水平升高、24 h尿蛋白升高等检测指标变化时,提示产妇易发生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应及时给予对应治疗,改善其预后。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乳腺炎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296株的耐药变迁分析

    目的:探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变迁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治哺乳期乳房脓肿患者681例,分离出370株细菌,进行回顾性分析,29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按分离时间分为A、B组,进行耐药率统计。结果:681例患者检出病原菌370株,阳性分离率54.33%。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96株(80.00%),对青霉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有较强的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94.4%~96.1%、59.9%~64.6%、54.6%~59.7%。A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25.7%;B组MRSA检出率38.2%。对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仍保持较低水平,未出现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菌株。结论:哺乳期乳房脓肿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B组和A组相比,MRSA的分离率明显升高且接近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临床常用的头孢菌素类等抗菌药物已不能作为经验用药。建议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前及时送检乳腺脓液进行细菌培养,以药敏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李方;杨霞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麻风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麻风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根据麻风病护理工作的特点进行分析,制定工作计划,加强健康宣教,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规范化护理服务。结果:通过实施全面、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麻风病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增强护士的整体服务意识,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庆云;辛东晓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与传统开腹切除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子宫肌瘤患者106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切除手术;研究组给予腹腔镜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以及安全性好的优点,疗效满意。

    作者:史向转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银杏叶制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银杏叶制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同时口服维生素B1、谷维素药物,另外合理饮食、合理运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银杏叶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水平下降幅度明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33例,显效率55.0%,有效2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显效20例,显效率33.3%,有效24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制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陈晨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增强CT高压注射造影剂外渗的预防护理及体会

    目的:CT增强扫描是采用高压注射器经静脉快速注入造影剂,才能达到对疾病鉴别诊断的目的。但注射选用的血管要承受相当大的注射压力,因此造影剂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是CT增强扫描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探讨CT增强扫描时有效预防造影剂外渗的护理措施及发生外渗的正确处理方法,以减少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CT增强检查图像的质量。

    作者:张宏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良恶性胸水患者临床指标的统计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指标对于良恶性胸水渗出液的鉴别意义,了解武汉协和医院胸水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治有胸水患者173例,分为恶性组110例及良性组63例,比较良性与恶性之间的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肿瘤标志物在鉴别良恶性胸水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水CEA在渗出性胸水的良恶性鉴别中有着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作者:杨建奇;张涛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搭桥术前焦虑与心肌缺血的作用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搭桥术前焦虑与心肌缺血的作用。方法:将120例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结果:研究组干预后SA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待手术期每天心肌缺血平均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冠心病患者搭桥术前焦虑,减少术前心肌缺血发生次数。

    作者:宋彬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静脉滴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行静脉滴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胺碘酮治疗,研究组行普罗帕酮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1%,且转复时间(24.18±18.53)min显著少于对照组的(40.52±18.60)min(P<0.05)。结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行静脉滴注普罗帕酮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黄萍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贾氏顺行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探讨

    目的:探讨贾氏顺行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962例施行贾氏顺行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的心理护理及术中的护理配合。结果:全部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术中平均出血128 mL,平均手术时间42 min。结论:贾氏顺行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配合良好的术前心理护理及术中的熟练操作,安全可行。

    作者:郎秀霞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影响因素,提供有力依据以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本镇1~9岁儿童140例,对接受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国家规定的5种基础疫苗的接种率均>96%,流动儿童的接种率及成功率相较于本地儿童偏低。结论:对儿童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必须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落到实处,尤其做好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者:燕玲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社区中老年人胸部X线健康检查分析

    目的:探讨合理利用X线检查筛选心血管疾病的方法。方法:对527例社区中老年人胸部X线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检验结果在不同性别以及年龄方面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以根据病史、性别、年龄进行筛选,提高疾病的阳性检出率,减少X线对正常人群的损害,促进胸部X线检查的合理应用。

    作者:杨洁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保留胸前神经和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乳腺癌患者9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与对照组48例,治疗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保留胸前神经与肋间臂神经,对照组行乳腺癌根治术并切除胸前神经与肋间臂神经,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组,手术用时多于对照组,肿瘤复发与转移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胸前神经与肋间臂神经,不仅可以减少肿瘤术后复发与转移几率,还能避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作者:王斌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脊柱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脊柱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脊柱手术患者820例,发生切开愈合不良16例,对其给予相应的处置。结果:16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8例均治愈,切口清创冲洗治疗8例均一期愈合,拍片未发现骨质破坏及内固定松动。结论:术后持续高压冲洗和负压封闭引流是治疗脊柱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永春;顾晓莉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CT引导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治疗组采用CT引导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注射治疗,对照A组采用 CT 引导下射频热凝治疗,对照 B 组采用臭氧注射治疗,比较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当天,治疗组的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 A 组和对照 B 组(t=5.65、5.02,P<0.05)。治疗组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 A 组和对照 B 组(χ2=4.02、3.98、5.49、7.37,P<0.05)。结论:CT引导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疗效显著、操作简单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国徽;郝小刚;高世磊;郑野;范吉众;李跃飞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鼻内镜辅助下口腔上颌窦瘘修补术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口腔上颌窦瘘的修补方法。方法:对5例合并严重上颌窦炎的口腔上颌窦瘘患者,在鼻内镜辅助下采用口腔合瓣缝合加上颌窦内“三明治”法修补。结果:5例患者均一期愈合,随访3个月~1年,瘘口愈合良好,复查鼻窦CT上颌窦炎症消失。结论:鼻内镜辅助下口腔内合瓣缝合加上颌窦内“三明治”法修补术是治疗合并严重上颌窦炎口腔上颌窦瘘的有效方法。

    作者:顾晓莉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CRP、ADA及CEA联合检测对胸腔积液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ADA)、C反应蛋白(CRP)及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对胸腔积液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治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40例(结核组)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30例(恶性组),抽取胸腔积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ADA和免疫投射比浊法检测CRP,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EA。结果:结核组胸腔积液ADA和CRP水平和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恶性组(P<0.05),CEA水平显著低于恶性组(P<0.05)。结论:ADA、CRP和CEA联合检测对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杨苹苹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髌骨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收治髌骨骨折患者73例,随机分为钢丝环扎组、多克氏针张力带组和髌骨爪组,分别采用钢丝环扎、克氏针张力带和分体式髌骨爪进行内固定治疗,比较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年,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折愈合。治疗优良率:钢丝环扎组62.50%,多克氏针张力带组88.00%,髌骨爪组91.67%。结论:在髌骨骨折治疗中,采用分体式髌骨爪与多克氏针张力带治疗可以达到较稳固的治疗效果,治疗优良率较高。

    作者:马文俊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布地奈德气雾剂辅助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7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配合沙丁胺醇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沙丁胺醇,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配合沙丁胺醇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尼多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乳腺癌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而试验组又给予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袁小笋 刊期: 2015年第26期

  • 西地碘含片辅助治疗口腔溃疡78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西地碘含片辅助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收治口腔溃疡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西瓜霜喷剂治疗,观察组采用西地碘含片联合西瓜霜喷剂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两组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溃疡患者采用西地碘含片联合西瓜霜喷剂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复发率较低。

    作者:冯丹;张丽梅 刊期: 2015年第26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