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敏
通过对常用抗生素类药物在注射液中(GS、NS)中的稳定性研究,为临床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作者:李凤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不一定会发病,仅于抵抗力低落时才容易引起发病,因其病期长,许多患者患肺结核病后出现严重的心理不良状态,极大地影响治疗.本文试图通过对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状况研究,了解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深入研究揭示其主要危险因素,为指导结核患者治疗和改善社会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曹雪松;林治范;邹昶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进一步探索儿童口腔疾病的分布规律,更明确掌握绥化市儿童口腔现况,更行之有效地提高绥化市儿童口腔健康水平.方法 2003年7-8月间调查了我市四所小学4500名8-12岁小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2004-2005年两年重新随机回访原两所小学.结果 2003年在受检的4500名8-12岁的小学生中,患龋人数3526人,患牙龈炎977人,错颌畸形1920人,2004-2005年患口腔疾病的人数明显下降.结论 经过三年的随机调查研究观察对比,显示大力开展口腔卫生宣教工作,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将我市儿童牙病控制在初级阶段.
作者:邓洪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约占全部腹外疝的90%,可分为斜疝和直疝两种.发病原因有腹壁薄弱或缺损和腹内压增高两大因素.手术是治疗腹外疝的有效方法,防止疝诱发因素是护理的关键.
作者:孟玉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红霉素(erythromycin,EM)为14元(Member)大环内酯类(Macrolide)抗生素,自50年代问世以来,临床应用广泛.但是,随之而来的广泛应用,其胃肠道不良反应日益多见,如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80年代在研究EM的胃肠道作用时,发现EM具有胃动素受体激动剂(Motilinogonist)的作用.这一发现为EM的临床应用开辟了另一新天地,即利用其胃肠道激动剂(Prokinetic agent)作用,治疗各种胃肠动力失调症,特别是用于治疗糖尿病麻痹症,取得了较好疗效.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扼要综述.
作者:刘清华;汝俊芝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老年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法分为治疗组68例及对照组68例.治疗组用环磷腺苷葡胺120~180 mg/d加入5%葡萄糖2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10 d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原用药不变,对照组除末用环磷腺苷葡胺外,其余治疗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88.2%(60/68),心肌耗氧量下降,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
作者:邢连春;马淑平;鄂淑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本院1999年1月至2008年11月共收治老年性肺炎298例,现就其临床特点、X光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转归进行讨论分析,以提高对老年性肺炎的诊治水平.
作者:张丕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本院自制制剂尿素乳膏治疗手足皲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为局部用药,2次/d,疗程4周.结果 手足皲裂患者26例,包括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3例.治疗4周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1.6%.两组之间的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试验组有1例发生不良事件.结论 尿素乳膏治疗手足皲裂症具有很高的疗效,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使用方便.
作者:赵东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加强细节管理,提高护理安全.方法 总结护理安全中要加强的细节问题,包括:①科学的人力资源配置和合理的人员培训;②严格执行交接班、查对制度;③规范的病历书写及新毕业、聘用、进修和实习护士的重点监督管理.结果 通过加强细节管理,杜绝了护理并发症、差错事故、护理纠纷的发生.结论 细节管理是确保护理安全的有力保障.
作者:陈书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1 术后患者的卧位麻醉未醒前取侧卧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腰麻患者术后去枕平卧6 h,硬膜外麻醉患者平卧4~6 h.麻醉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颅脑部手术可取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如患者伴有休克,应取仰卧中凹位,即下肢或床脚抬高20°,头部和躯干同时抬高15°的体位.腹部手术后,多取低半坐位卧式或斜坡卧位,以减少腹壁张力,脊柱或臀部手术后可采用俯卧或仰卧位.
作者:张迎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作为药品尤其是特殊药品用量较大的科室,手术室药品管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机构整体的药事管理水平,和手术患者用药质量、手术室整体医护水平与工作效率等都有直接关系,因此如何使手术室药品管理工作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就成为广大医护人员面临的问题.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完全适用于手术室药品的规范化管理.
作者:李蓓;梁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查明中毒原因,以便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个案调查、现场调查及取样检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发病患者数144例,其中男75例,女69例;均饮食了张某制作的豆浆或苡米汤,135例(占93.7%)在饮食后2h内发病;主要表现:恶心呕吐(占81.94%)、腹痛(73.6%)、瞳孔缩小(33.3%)、视力模糊(8.3%)、肌颤(6.3%)等症状;井水及豆浆中检出甲胺磷,含量分别为133 mg/L及20 mg/L.结论 该起事件是饮食被甲胺磷污染的井水制作的豆浆(或薏米汤)所致的食物中毒.
作者:张泽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2000-2005年来本院口腔科576例错牙合患者的治疗情况.方法 对576例进行固定矫治治疗的错牙合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Ⅰ类错牙合、Ⅱ类错牙合、Ⅲ类错牙合构成比分别为29.9%、48.6%、21.5%;Ⅰ类错牙合与Ⅱ类错牙合患者拔牙与未拔牙人数(P>0.05)无统计学意义,Ⅲ类错牙合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Ⅰ类错牙合、Ⅱ类错牙合拔牙与未拔牙患者在矫治时间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本组治疗中,女性患者(63.9%)明显高于男性(36.1%),汉族接受治疗人数高于维吾尔族,Ⅰ类Ⅱ类错牙合中,拔牙与未拔牙患者在矫治时间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可为临床上评价错牙合畸形提供参考.
作者:黄爱萍;何玲;华旭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后子宫出血,是终止使用IUD的主要原因.对此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至今尚不清楚,还处探讨之中.近四年本站对416例放置IUD后子宫出血的妇女进行了一系列的追踪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明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股骨髁间骨折是一种损伤机制复杂的骨折,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以及近关节面的低位股骨髁上、髁间骨折治疗就更加困难,术后存在着并发症和功能障碍.本院自1998年至2008年收治18例股骨髁上髁间骨折,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按照Ranawat评分方法,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凤彦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红河州地处云南南部,与越南毗邻,因红河由西向东横贯全境腹地而得名.国境线长达848公里.全州辖13个县市,154个乡镇,总人口420万人.世居哈尼、彝、苗、瑶、傣、壮、拉祜、布依、回、汉等10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4.7%,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辖区内拥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00余所,年用血量近5砘,并以8%~10%的速度递增.
作者:陈文仙;杨雪斌;王万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胆囊摘除术的经验.方法 对双鸭山煤炭总医院新安分院自2005年以来开展手术切除胆囊结石至今二十余例胆石症患者进行总结.结果 手术效果满意,无一例术后并发症,从而使患者解除了结石所带来的痛苦.结论 胆囊摘除术的护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起到致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兰芝;梁振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麻疹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给抗病毒,及头孢类抗生素.治疗组在应用西药基础上加用银翘散加减口服.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麻疹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
作者:周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矩形髓内钉双下式治疗胫腓骨折的优势和可行性.方法 对本院1993-2002年应用双下式矩形髓内钉治疗84例胫腓骨下段骨折的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疗效的总结和随访.结果 84例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至4年,平均1.5年.79例骨折4个月内愈合,骨不连2例,成角畸形延迟愈合2例,钉尾感染1例,浅表感染2例.术后优良率占94.0%.结论 双下式矩形髓内钉治疗胫腓下段骨折有良好的力学优势,同时是一种操作快捷、简单、术中损伤小、固定牢固有效的方法,便于基层推广应用,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较为理想的手段之一.
作者:郭德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近年来尿微量蛋白的测定越来越受到重视,可帮助评估肾脏的损害程度,肾小管损伤,亦是可靠生化指标,能早期发现亚临床肾脏疾病[1].尿微量蛋白是尿中某些蛋白质的排泄呈亚临床升高,常规定性或定量方法难以检测的一种病理现象.当尿中出现微量蛋白,可反映肾脏结构与功能的轻度或早期受损.临床上尿微量蛋白检测对糖尿病和高血压引起的早期肾功能改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常用测定方法包括速率散射比浊、放射免疫、免疫电泳、固相荧光免疫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作者:黎莉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