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角膜塑形矫治近视183例随访体会

王晓玉;丁小云;叶亚玲

关键词:角膜塑形镜, 近视治疗, 随访体会
摘要:目的:观察角膜矫形对近视眼的治疗效果,以及各种参数与疗效的关系和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对角膜矫形治疗的183例346只眼进行了3~12个月随访观察。对不同屈光度用3种不同的角膜矫形镜做治疗,统计屈光不正患者的不同参数与疗效的关系及各种不良反应出现的时段与频率。结果:角膜矫形治疗后,视力≥4.8的320只眼(92.5%),视力≥5.0的275只眼(79.9%)。治疗前屈光度≥-5.0 D、角膜曲率≥45.0 D、眼轴长≥25 mm的患者以及早期未提供E值的患者,疗效均较差(P<0.01)。13~17岁年龄组疗效较佳(P<0.01)。主要不良反应是角膜上皮损伤(初戴49.7%)和出现重影(3周内41.0%),1例患者出现顽固的视疲劳。结论:角膜矫形技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提高近视眼裸眼视力的方法,对少儿近视的治疗较好,但应注意角膜上皮损伤及重影等不良反应。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对30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针灸在颈椎病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3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治疗组,给予针灸治疗。另收治3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治疗颈椎病明显优于传统的治疗方式,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也有所降低,可作为治疗颈椎病的首选方法。

    作者:关臣臣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卡维地洛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与安全性

    目的:研究卡维地洛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治心血管疾病患者180例,均采用卡维地洛治疗,评价患者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4种疾病都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其中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好。结论:采用卡维地洛治疗多种心血管疾病都有很好的效果,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出现得少,可以进行长期的用药治疗。

    作者:刘红阳;周雁花;王月香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新斯的明足三里注射治疗食管癌术后腹胀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新斯的明足三里注射治疗食管癌术后腹胀的疗效和护理重点。方法:将60例食管癌术后腹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热敷、开塞露肛塞,观察组给予新斯的明双侧足三里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总结新斯的明足三里注射治疗的护理重点。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腹内压明显小于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斯的明足三里注射既能发挥药物作用,又能发挥经络刺激作用,能明显减少食管癌术后腹胀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作者:陈锋;王功朝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行为的原因分析和对策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行为的原因及对策。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200例,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包括基本情况,接受健康教育情况及遵医饮食情况以及不遵医饮食原因。结果:遵医饮食16例(8.0%),不遵医饮食184例(92.0%)。不遵医饮食原因:对护士的指导抱怀疑或不信任态度157例(85.3%),不良饮食习惯140例(76.1%),无系统高血压饮食知识147例(79.9%),缺乏自控能力158例(85.9%),家庭成员不配合饮食调理101例(54.9%),认为改变饮食对血压影响不大,不重视合理膳食40例(21.7%),不知道饮食不当是高血压潜在危险因素30例(16.3%),不知道高血压造成疾病负担166例(90.2%),不知道肥胖是高血压危险因素30例(16.3%)。结论: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医护人员宣教水平、指导患者重建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家属重视高血压疾病的防治理念、建立社区高血压防治网络是改善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行为的主要措施。

    作者:王晓晖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降低临床给药差错的管理对策

    目的:降低临床给药流程中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为护理管理者制定防范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临床给药差错28例,分析发生差错的原因。结果:通过分析临床给药流程的,发现临床给药差错均与发生者的操作流程、工作年限、发生时间有关。结论:在给药流程中,始终存在给药差错的风险,护理管理者应根据可预见的潜在风险及已存在的风险加强管理,以降低临床给药差错。

    作者:李慧鹏;吴平恭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小孔钻颅术与传统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研究小孔钻颅术和传统手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82例,随机分两组,小孔组采用小孔钻颅术清除血肿,传统组采用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小孔组疗效显著由于传统组。结论:小孔钻颅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优于传统手术。

    作者:杨旭森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传统结合改良术式在大隐静脉曲张中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探讨传统结合改良术式在大隐静脉曲张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收治大隐静脉曲张患者45例,采用传统结合改良术式治疗,观察疗效。结果:45例患者皆顺利恢复出院,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2年,无1例复发。结论:传统结合改良术临床疗效确切、肯定。

    作者:王兵;卢明军;杨冬林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Meta分析

    目的:研究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做Meta分析。方法:收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单药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治疗总有效率较高,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慧竹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收治甲状腺手术患者58例,随机分两组,各29例,研究组采取护理路径模式,常规组采取一般性专科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护理后,研究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均优于常规组,且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干预,可有效增强患者护理依从性,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徐娟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健康指导在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健康指导在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共86例,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研究组给予健康指导,比较两组遵医情况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遵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血糖、血压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指导在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程度,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李亚楠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老年病科心律失常临床特征及治疗

    目的:研究老年病科心律失常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收治心律失常患者100例,随机分两组,各50例,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治疗上采用比索洛尔治疗方法,对比两组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80%,高于对照组的62%(P<0.05)。结论:采用比索洛尔治疗方法对老年病科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周雁花;刘红阳;王月香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

    目的:总结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方法:收治神经内科住院患者240例,对发生的12例护理安全隐患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5.0%,跌倒7例,坠床1例,烫伤1例,吸入性肺炎1例,静脉炎1例,压疮1例。结论:意外受伤、静脉炎、压疮是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加强健康教育、加强护士整体素质的培养是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重要措施。

    作者:周瑞芳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基层防疫工作中流动儿童免疫管理探讨

    流动儿童的免疫管理成为基层防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完善流动儿童的免疫管理,使其能像城市儿童一样获得应有的医疗卫生服务。本文通过对基层防疫工作中流动儿童免疫管理进行探讨,进一步促进流动儿童免疫管理的进步与发展。

    作者:王慧平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血清及腹水肿瘤标志物对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血清及腹水肿瘤标志物在良恶性腹水的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腹水患者115例,检测血清及腹水中的肿瘤标志物水平,评估其在良恶性腹水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结果:恶性腹水组的癌胚抗原指标、CA15-3和CA19-9浓度高于临界值的比率显著高于良性腹水组(P<0.05)。腹水中的肿瘤标志物明显高于血清;腹水中的肿瘤标志物CIA15-3、CA19-9以及CEA三者联合检测所具有的诊断价值更高。结论:在鉴别诊断良性与恶性腹水中,将肿瘤标志物CIA15-3、CA19-9以及CEA三者联合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尤其是来源为腹水者。

    作者:林胜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VSD技术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收治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39例,对所有患者均给予清创、外固定联合VSD技术治疗,通过创面、引流管、疼痛、饮食等护理措施及指导功能锻炼,观察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结果:39例患者创面完全愈合,无相关并发症及功能障碍的发生,平均愈合时间(23.61±11.73)d。结论:VSD技术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促进患肢的康复。

    作者:唐茜;何建书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的探讨

    本文探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中的常见问题,通过不断探索、改进、创新、实践,利用妇幼专科三甲医院的医疗优势,逐步建立合理、有效的临床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体系。

    作者:杨晓庆;沈彤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全科医学的发展与医养护一体化的问题与思考

    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社区基层卫生服务工作的深入发展,全科医学和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明显。本文回顾我国全科医学发展历史,对我国全科医疗服务和全科医师培养的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结合杭州市开展的“医养护一体化服务”政策,提出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学模式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的思考。

    作者:邹晨;陈钊娇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老年支气管哮喘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特点及临床诊治方法。方法:收治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64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治愈24例,好转29例,未愈7例,死亡4例。结论:呼吸道感染是老年哮喘发作的常见诱因,老年哮喘患死亡率高,早期明确诊断及针对性的治疗对老年哮喘患者尤为重要。

    作者:秦文;杨文艳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两种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疗效比较

    目的:分析两种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硬核白内障患者150例,按入院顺序分成医治组和对照组各75例。医治组给予小切口摘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比对两组患者临床结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力均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治组散光度指标变化程度、并发症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具有明显效果,可改善患者临床视力,降低并发症。

    作者:龚艳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产褥期并发症的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目的:妇女经历分娩后进入产褥期容易出现一些临床问题,这是由这个时期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妇女生产后,经历生理以及心理的变化,对于一些疾病具有易感性。产妇产褥期常见问题有感染、出血、排尿困难以及产后抑郁,影响着产妇的生存质量,而通过合理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疾病的预防,从而减少产褥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产后妇女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璐;杜凤英;朱锦明;李丽 刊期: 2015年第31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