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胜
目的:分析男性脊髓损伤患者性功能障碍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男性脊髓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性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对比两组夫妻和谐关系和性交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夫妻关系和谐率和性交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男性脊髓损伤患者性功能障碍康复训练,可促进夫妻关系的和谐,提高性交成功率,有效解决性生活、生育问题。
作者:兰代宽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血液样本检验全程中质量控制管理的方法和措施。方法:收治行血液检验患者100例,随机分两组,各50例,均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验。对照组不给予全程质量控制管理,观察组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管理。结果:观察组血液检查结果误差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样本检验过程中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管理可有效降低检测误差率,提高检验准确率。
作者:王联明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130例,随机分两组,各6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予以舒适护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护理过程当中应用舒适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宣锦花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分析妇科围术期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收治妇科围术期静脉血栓患者986例,分析临床资料。结果:经单因素分析,静脉血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合并糖尿病及恶性肿瘤、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有关(P<0.05)。将以上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后,糖尿病及恶性肿瘤是妇科围术期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及恶性肿瘤是妇科围术期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荣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和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96例,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 A 组和 B 组,A 组给予奥氮平,B 组给予阿立哌唑,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析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催乳素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ANSS评分和明显低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催乳素(PRL)较治疗前均有所上升,A组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两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的疗效相当,但是阿立哌唑对患者的PRL影响较小。
作者:荣岩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1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合并上消化道出血63例。脑干、脑室出血的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几率明显高于基底节脑出血患者。脑出血量30 mL以上的患者容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结论:出血部位在脑室或是脑干、出血量30 mL以上是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患者发病后预后较差,在临床治疗中要注意预防。
作者:贺春兰;胡光宏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钙在剖宫产中预防产后出血的应用。方法:收治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择期剖宫产孕妇82例,随机分两组,观察组直接予10%葡萄糖酸钙10 mL加入林格氏液中静脉滴注。对照组予缩宫素20 U宫体注射+卡孕栓一枚舌下含服。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从切皮肤至产妇下手术台,两组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前用葡萄糖酸钙可以明显加快加强子宫收缩,从而减少子宫出血,减少产后出血量。
作者:张玲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了解城乡结合地区老年人抑郁与胆结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GDS问卷及自制调查表,对上海某社区60岁以上1878例居民进行调查及体检。结果:老年人抑郁中胆结石的患病率更高。结论:老年人抑郁是胆结石成因之一,应加强社区抑郁心理干,预预防胆囊结石形成。
作者:许莉萍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观察角膜矫形对近视眼的治疗效果,以及各种参数与疗效的关系和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对角膜矫形治疗的183例346只眼进行了3~12个月随访观察。对不同屈光度用3种不同的角膜矫形镜做治疗,统计屈光不正患者的不同参数与疗效的关系及各种不良反应出现的时段与频率。结果:角膜矫形治疗后,视力≥4.8的320只眼(92.5%),视力≥5.0的275只眼(79.9%)。治疗前屈光度≥-5.0 D、角膜曲率≥45.0 D、眼轴长≥25 mm的患者以及早期未提供E值的患者,疗效均较差(P<0.01)。13~17岁年龄组疗效较佳(P<0.01)。主要不良反应是角膜上皮损伤(初戴49.7%)和出现重影(3周内41.0%),1例患者出现顽固的视疲劳。结论:角膜矫形技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提高近视眼裸眼视力的方法,对少儿近视的治疗较好,但应注意角膜上皮损伤及重影等不良反应。
作者:王晓玉;丁小云;叶亚玲 刊期: 2015年第31期
流动儿童的免疫管理成为基层防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完善流动儿童的免疫管理,使其能像城市儿童一样获得应有的医疗卫生服务。本文通过对基层防疫工作中流动儿童免疫管理进行探讨,进一步促进流动儿童免疫管理的进步与发展。
作者:王慧平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探讨针灸在颈椎病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3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治疗组,给予针灸治疗。另收治3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治疗颈椎病明显优于传统的治疗方式,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也有所降低,可作为治疗颈椎病的首选方法。
作者:关臣臣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分析护理延伸服务在尿路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尿路结石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护理延续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出院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延伸服务可有效降低尿路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出院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作者:黄秋梅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收治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68例,对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经社区护理干预,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生活习惯有所改善,血压血糖均得以控制,体重指数降低。结论:对社区内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同时可以控制血压与血糖。
作者:石长虹 刊期: 2015年第31期
收治成人鼻咽部腺体息肉患者1例,给予手术治疗。根据病理回报,有腺体组织分布,考虑为咽部黏膜固有层组织及腺体增生、肥大,突出于上皮组织形成。该病例报道较少,还需进一步积累病例及研究。
作者:王成义;张梅 刊期: 2015年第31期
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主要负责各科室复用器械的集中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和供应,与各个科室的临床工作联系密切,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正常运转。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岗位培养,需要放在医院工作的突出位置,必须在医院管理中加以重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整体工作水平,促进临床诊疗的发展。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15年第31期
为提高临床医师对低钾周期性瘫痪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本文通过1例低钾周期性瘫痪病例,结合文献复习,主要从鉴别诊断方面进行分析。
作者:靳大川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研究对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72例,随机分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下降幅度,左心室射血分数提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对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邹兴琼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老年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取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及血尿酸均有明显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更显著;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老年患者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显著改善血压与血尿酸水平。
作者:韦雪凤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急性睾丸扭转与急性睾丸炎两者临床表现极为相似,临床容易误诊。临床上对于以睾丸急性疼痛起病就诊患者要注意两者鉴别诊断,首诊医师要高度警惕,详细采集病史资料和避免体格检查遗漏,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尽可能较早地明确诊断,避免因为误诊而造成患者睾丸坏死,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杰刚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探讨疏血通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疏血通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血通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岐 刊期: 2015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