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璇
目的:探讨新斯的明足三里注射治疗食管癌术后腹胀的疗效和护理重点。方法:将60例食管癌术后腹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热敷、开塞露肛塞,观察组给予新斯的明双侧足三里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总结新斯的明足三里注射治疗的护理重点。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腹内压明显小于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斯的明足三里注射既能发挥药物作用,又能发挥经络刺激作用,能明显减少食管癌术后腹胀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作者:陈锋;王功朝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探讨 HIV/AIDS 患者个体化干预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 HIV/AIDS 患者的有效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60例本辖区HIV/AIDS患者,进行个体化干预,采取一对一的个体化、分阶段、连续性干预;比较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管理依从性、艾滋病的危害教育、预防知识教育、机会性感染教育效果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有效的个体化干预对HIV/AIDS患者增加信心,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俊燕;陈军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治经验,探讨手术方法及技巧。方法:收治外伤性脾破裂患者30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13例,治愈率66.7%;手术治疗287例,治愈率96.4%。结论:在基层医院较差的条件下行保脾治疗要谨慎,对于不能保脾的患者,主张行脾切除+自体脾组织移植术。
作者:王红杰;闻社安;于硕 刊期: 2015年第31期
本文探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中的常见问题,通过不断探索、改进、创新、实践,利用妇幼专科三甲医院的医疗优势,逐步建立合理、有效的临床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体系。
作者:杨晓庆;沈彤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探讨约束衣与约束带对老年精神病患者的优缺点。方法:收治老年精神病患者中有需要约束者100例,分两组,各50例。一组使用约束衣约束,一组使用约束带约束。对比两组的优缺点。结果:使用约束衣出现不良后果的几率明显低于约束带,约束衣依从性及满意度高于约束带。结论:在老年精神病患者中使用约束衣优于约束带。
作者:杨丽苹;高长青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彩超在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超对350例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患者进行检查,对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浅静脉未见复发288例;复发的患者中大隐静脉主干残留9.7%,探及血栓1.4%,伴小腿皮肤色素沉着、硬化或溃疡25.0%;深静脉探及血栓11.1%;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扩张48.6%,内径5~17 mm,穿静脉反流68.1%。结论:彩超不仅可以判定术后是否存在复发,还能够帮助分析复发的原因,为临床疗效的判定和进一步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吴迪 刊期: 2015年第31期
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主要负责各科室复用器械的集中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和供应,与各个科室的临床工作联系密切,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正常运转。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岗位培养,需要放在医院工作的突出位置,必须在医院管理中加以重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整体工作水平,促进临床诊疗的发展。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运用手术室管理模式对导管室进行独立管理,科室管理更加规范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工作队伍专业化,效益明显提高。将导管室建设成医院的第二手术室,作为一个以介入手术为特色的开放性、综合性平台来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作者:丁小云;周鹏飞;王晓玉;黄永丽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周围血管疾病老年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周围血管疾病老年患者150例的介入治疗护理资料。结果:42例患者介入治疗术均顺利,术中血压略微升高4例,心律失常3例,因疼痛躁动4例,均及时发现,得到妥善处理。结论:根据周围血管疾病老年患者介入治疗的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治疗效果。
作者:崔晓宁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行为的原因及对策。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200例,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包括基本情况,接受健康教育情况及遵医饮食情况以及不遵医饮食原因。结果:遵医饮食16例(8.0%),不遵医饮食184例(92.0%)。不遵医饮食原因:对护士的指导抱怀疑或不信任态度157例(85.3%),不良饮食习惯140例(76.1%),无系统高血压饮食知识147例(79.9%),缺乏自控能力158例(85.9%),家庭成员不配合饮食调理101例(54.9%),认为改变饮食对血压影响不大,不重视合理膳食40例(21.7%),不知道饮食不当是高血压潜在危险因素30例(16.3%),不知道高血压造成疾病负担166例(90.2%),不知道肥胖是高血压危险因素30例(16.3%)。结论: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医护人员宣教水平、指导患者重建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家属重视高血压疾病的防治理念、建立社区高血压防治网络是改善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行为的主要措施。
作者:王晓晖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分析护理延伸服务在尿路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尿路结石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护理延续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出院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延伸服务可有效降低尿路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出院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作者:黄秋梅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收治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39例,对所有患者均给予清创、外固定联合VSD技术治疗,通过创面、引流管、疼痛、饮食等护理措施及指导功能锻炼,观察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结果:39例患者创面完全愈合,无相关并发症及功能障碍的发生,平均愈合时间(23.61±11.73)d。结论:VSD技术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促进患肢的康复。
作者:唐茜;何建书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在促进脑卒中偏瘫和失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体会。方法:53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中医手法进行康复护理,另选取脑卒中患者53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后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手法在促进脑卒中偏瘫和失语患者康复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李慧鹏;吴平恭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对76例患者在MECT治疗的前、中、后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并和对照组对比,观察对MECT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疗程次数≤5次8例,≥6次30例;无效7例;有效31例。对照组:疗程次数≤5次21例,≥6次17例;无效18例;有效20例。两组疗程次数和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对MECT治疗的整体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作者:谢月娟;朱秋霞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催眠疗法联合逍遥丸治疗肝郁气滞型郁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郁证(肝郁气滞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催眠疗法联合逍遥丸治疗,对照组给予逍遥丸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3.33%,对照组有效率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催眠疗法联合逍遥丸治疗肝郁气滞型郁证的疗效显著。
作者:张焕芝;朱向东;张静霞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房颤(AF)患者生存质量(QOL)的影响。方法:收治老年AF患者98例,出院前以SF-36量表测评其QOL,并随机分为护理组51例及对照组47例,随访6个月,护理组除随访外给予每周1次社区护理干预,6个月后再次测评两组患者的QOL。结果:除生理职能及活力外,护理组其他SF-36量表的各维度均明显高于出院前(P<0.05),而对照组的变化不明显(P>0.05),社区护理干预后护理组SF-36量表的各维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AF患者的QOL。
作者:王莉珺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对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收治脑卒中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康复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奥马哈干预模式进行康复干预护理。结果:干预组经奥马哈系统护理干预后,通过对认知、行为、状态等方面进行评价,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他们的生活质量总分及活动能力、认知能力及肢体功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奥马哈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对提高患者的认知、行为、状态的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宏哲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了解城乡结合地区老年人抑郁与胆结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GDS问卷及自制调查表,对上海某社区60岁以上1878例居民进行调查及体检。结果:老年人抑郁中胆结石的患病率更高。结论:老年人抑郁是胆结石成因之一,应加强社区抑郁心理干,预预防胆囊结石形成。
作者:许莉萍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老年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取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及血尿酸均有明显改善,但研究组改善更显著;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老年患者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显著改善血压与血尿酸水平。
作者:韦雪凤 刊期: 2015年第31期
目的:研究吲达帕胺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88例,随机分两组,各44例。对照组在糖尿病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那普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吲达帕胺治疗。观察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血压、血浆内皮素及血糖血清钾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压、血浆内皮素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3.7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88%(P<0.05)。结论:吲达帕胺联合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疗效显著。
作者:王英杰 刊期: 2015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