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房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王莉珺

关键词:社区护理干预, 老年, 房颤, SF-36量表, 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房颤(AF)患者生存质量(QOL)的影响。方法:收治老年AF患者98例,出院前以SF-36量表测评其QOL,并随机分为护理组51例及对照组47例,随访6个月,护理组除随访外给予每周1次社区护理干预,6个月后再次测评两组患者的QOL。结果:除生理职能及活力外,护理组其他SF-36量表的各维度均明显高于出院前(P<0.05),而对照组的变化不明显(P>0.05),社区护理干预后护理组SF-36量表的各维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AF患者的QOL。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酒精中毒11例急救护理体会

    本文总结了11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及时做好患者的急救处理、严密观察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着重做好安全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重视宣教及出院指导。

    作者:许红艳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的手术配合

    目前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逐渐成为妇科手术的新模式。手术护士要熟悉手术步骤及器械的正确应用,了解子宫全切术腹腔镜手术的配合,以便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付春琴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岗位培养

    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主要负责各科室复用器械的集中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和供应,与各个科室的临床工作联系密切,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正常运转。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岗位培养,需要放在医院工作的突出位置,必须在医院管理中加以重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整体工作水平,促进临床诊疗的发展。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育龄期妇女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育龄期妇女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效果。方法:收治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他巴,唑口服,10 mg/次,3次/d。观察组给予他巴唑口服,5 mg/次,3次/d。加服中药丹栀逍遥丸,6 g/次,2次/d。两组均治疗2个月。对比两组的疗效及两组症状改善、心率正常、月经改善、睡眠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的71.88%(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心率正常、月经改善、睡眠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育龄期妇女甲状腺功能亢进起效快,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莎依娜;谢川;米娜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血液样本检验全程中质量控制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目的:探讨血液样本检验全程中质量控制管理的方法和措施。方法:收治行血液检验患者100例,随机分两组,各50例,均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验。对照组不给予全程质量控制管理,观察组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管理。结果:观察组血液检查结果误差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样本检验过程中进行全程质量控制管理可有效降低检测误差率,提高检验准确率。

    作者:王联明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高血压脑出血开颅与微创穿刺手术的临床对比与研究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手术与微创穿刺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开展微创穿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术后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导管拔除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效果同开颅手术基本相当,但该种治疗方式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治疗的经济成本。

    作者:薄义;朱龙;何守刚;刘永泰;高强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疏血通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疏血通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疏血通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血通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岐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优化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

    目的:了解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与合并用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调整治疗策略。方法: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分两组,单一用药组21例,合并用药组39例,监测有关实验室检查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合并专科用药组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一用药组(P<0.05)。结论:单一用药治疗精神病更为安全,临床医生应注意调整治疗思路,优化精神分裂症的药物策略。

    作者:周倩茹;刘川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肋间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肋间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肋间神经痛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对症治疗,试验组加用血府逐瘀汤,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有所降低,而试验组降低程度更明显(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肋间神经痛疗效显著。

    作者:陈丽;龙启顺;周树成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环乳晕切口与腋窝隐匿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环乳晕切口与腋窝隐匿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乳腺纤维瘤患者86例,随机分为环乳晕切口组与腋窝隐匿切口组各4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及美观满意度。结果:环乳晕切口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小于腋窝隐匿切口组(P<0.05)。环乳晕切口组满意度明显高于腋窝隐匿切口组(P<0.05)。结论: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且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富晓东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角膜塑形矫治近视183例随访体会

    目的:观察角膜矫形对近视眼的治疗效果,以及各种参数与疗效的关系和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对角膜矫形治疗的183例346只眼进行了3~12个月随访观察。对不同屈光度用3种不同的角膜矫形镜做治疗,统计屈光不正患者的不同参数与疗效的关系及各种不良反应出现的时段与频率。结果:角膜矫形治疗后,视力≥4.8的320只眼(92.5%),视力≥5.0的275只眼(79.9%)。治疗前屈光度≥-5.0 D、角膜曲率≥45.0 D、眼轴长≥25 mm的患者以及早期未提供E值的患者,疗效均较差(P<0.01)。13~17岁年龄组疗效较佳(P<0.01)。主要不良反应是角膜上皮损伤(初戴49.7%)和出现重影(3周内41.0%),1例患者出现顽固的视疲劳。结论:角膜矫形技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提高近视眼裸眼视力的方法,对少儿近视的治疗较好,但应注意角膜上皮损伤及重影等不良反应。

    作者:王晓玉;丁小云;叶亚玲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的探讨

    本文探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中的常见问题,通过不断探索、改进、创新、实践,利用妇幼专科三甲医院的医疗优势,逐步建立合理、有效的临床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体系。

    作者:杨晓庆;沈彤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微血管密度对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的价值

    目的: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的预后价值。方法:收治原发性食管鳞癌初治患者50例,给予根治性切除术。所有标本预处理后,均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MVD,并随访生存时间。分析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CD105标记的MVD值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COX回归均显示MVD是影响食管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CD105标记的 MVD 反映食管鳞癌患者的血管生成情况,与肿瘤生长及转移相关。高MVD者预后不良,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因素。

    作者:贾玉峰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基层防疫工作中流动儿童免疫管理探讨

    流动儿童的免疫管理成为基层防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完善流动儿童的免疫管理,使其能像城市儿童一样获得应有的医疗卫生服务。本文通过对基层防疫工作中流动儿童免疫管理进行探讨,进一步促进流动儿童免疫管理的进步与发展。

    作者:王慧平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老年人骨折后继发性老化100例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人骨折后继发性老化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收治老年骨折后继发性老化患者50例,随机分两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接受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对比。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接受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人骨折后继发性老化可通过实施综合护理的方式加以改善,具有缩短住院时间、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的价值。

    作者:王素英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给予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结果:观察组术后苏醒、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效果满意,并发症较少。

    作者:贾雁冰;赵勇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行为的原因分析和对策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行为的原因及对策。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200例,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包括基本情况,接受健康教育情况及遵医饮食情况以及不遵医饮食原因。结果:遵医饮食16例(8.0%),不遵医饮食184例(92.0%)。不遵医饮食原因:对护士的指导抱怀疑或不信任态度157例(85.3%),不良饮食习惯140例(76.1%),无系统高血压饮食知识147例(79.9%),缺乏自控能力158例(85.9%),家庭成员不配合饮食调理101例(54.9%),认为改变饮食对血压影响不大,不重视合理膳食40例(21.7%),不知道饮食不当是高血压潜在危险因素30例(16.3%),不知道高血压造成疾病负担166例(90.2%),不知道肥胖是高血压危险因素30例(16.3%)。结论: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医护人员宣教水平、指导患者重建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家属重视高血压疾病的防治理念、建立社区高血压防治网络是改善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行为的主要措施。

    作者:王晓晖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手术室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对手术患者进行有效的预防及控制措施,如落实感染管理制度,提高感染控制意识,保持手术器械的安全,严禁一次性物品反复使用等,可以有效降低手术感染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不断提高临床医疗及护理的质量。

    作者:郭瑞敏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对胃肠道息肉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护理的体会

    目的:本文报告对36例胃肠道息肉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后护理的体会。术前充分和患者沟通,详细介绍内镜下治疗全过程,打消患者疑虑。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进食情况,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是否有呕血及黑便。

    作者:刘书莲 刊期: 2015年第31期

  • 消毒供应中心职业暴露危害分析与研究

    目的:近年来,社会各界人士越来越关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以及职业暴露情况。本文主要针对消毒供应中心职业暴露的感染源及其危害进行详细的阐述、分析,并且根据其感染源以及危害因素等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此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感染防护意识。

    作者:张雪萍 刊期: 2015年第31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