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护理的不稳定性及其对策分析

马绍静

关键词:产后护理, 不稳定性, 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护理的不稳定性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收治分娩产妇300例,进行不稳定性调查,内容包括身体变化带来的影响和心理上的变化等,并对产妇出血的一系列不良情况进行护理。结果:生产1 d S-AI 评分(43.3±6.9)分,EPDS评分(10.2±4.2)分,出院前S-AI评分(37.8±3.3)分,EPDS评分(6.2±3.1)分,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产妇身体和心理的护理是做好产后护理的关键。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老人营养不良消耗8%卫生总费用(2)

    《报告》指出,高龄、文化程度较低、未婚及丧偶、家庭收入低的老年人依然具有较高的低体重营养不良率,农村男性老年人这一比例高达16%。老年人贫血率为12.5%,高于青年和中年人群。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妊娠期糖尿病50例相关因素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因素。方法:收治妊娠期糖尿病孕妇50例,同时收集各项指标正常的孕妇10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孕妇均采用自制的妊娠期糖尿病相关因素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孕期体重、孕周、不孕产史、既往病史、家族史、饮食及活动情况、吸烟或被动吸烟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职业、孕前体重、血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文化程度、孕期体重、孕周、不孕产史、既往病史、家族史、饮食及活动情况、吸烟或被动吸烟是影响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因素。

    作者:罗琳;张维;王志敏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护理心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心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治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降压效果和服药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且降压效果明显,对于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有巨大帮助。

    作者:金鸿雁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综合心理护理对下肢骨折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护理对下肢骨折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治下肢骨折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心理护理能有效提高下肢骨折患者锻炼依从性,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刘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华蟾素注射液致静脉炎临床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华蟾素注射致静脉炎的护理对策。方法:将使用华蟾素静脉滴注治疗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静脉评估、加强保暖、改变输液顺序以及药物辅助等护理。结果:试验组各类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治疗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华蟾素静脉注射治疗时,对患者实施安全、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廖建萍;柯巧芸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产前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影响的分析

    目的:探讨产前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将88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孕期保健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产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作者:吴霞;范桂金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血液透析患者95例退出原因及分析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5例的退出原因并探讨相关对策。方法: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12例,分析患者退出的原因。结果:95例退出患者,退出率30.4%。主要退出原因为死亡(58例,61.1%)、转院(21例,22.1%)、肾移植(14例,14.7%),死亡原因中,心脑血管疾病63.8%,感染性疾病24.1%,其他12.1%。结论:死亡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退出的主要原因,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

    作者:林亚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杜非合剂辅助低位硬膜外麻醉对不同年龄段成年人的影响

    目的:观察杜非合剂静注辅助低位硬膜外麻醉对不同年龄段成年人血氧饱和度的影响,了解其呼吸抑制及代偿情况。方法:收治择期手术ASAⅠ~Ⅱ级成年患者50例,按年龄分成20~30岁、45~55岁、65岁以上3组。均行低位硬膜外麻醉,静注杜非合剂辅助麻醉,监测1 h 的血氧饱和度及用药后降幅的大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同一时间的血氧饱和度及用药后血氧饱和度降幅的大值,3组之间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呼吸抑制明显。

    作者:张守恒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收治慢性鼻窦炎患者84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两组术后均随访1年,比较术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2.86%,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型、Ⅱ型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Ⅲ型;观察组术后鼻窦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术后鼻窦炎的复发率。

    作者:郑锋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巧家县结核病分布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及防治对策

    目的:探讨结核病分布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及防治对策。方法:对2822例结核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流行病学特征、年龄、性别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822例结核病患者中,初治涂阳1152例,近6年结核病发现率逐年上升趋势;15~44岁人群发病率高,其次45~64岁和>65岁,0~14岁低;男性患者较多,女性患者相对较少。结论:为更好地控制结核病流行,有效防治结核病,应加强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提高政府的重视,加强防治结核病相关知识宣传,加强综合医疗机构和结防机构的合作,加强可疑结核患者,特别是对确诊为结核病患者的追踪,规范治疗和管理结核病患者,提高大众对结核病预防的认知程度,防止结核病流行。

    作者:高登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产后护理的不稳定性及其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产后护理的不稳定性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收治分娩产妇300例,进行不稳定性调查,内容包括身体变化带来的影响和心理上的变化等,并对产妇出血的一系列不良情况进行护理。结果:生产1 d S-AI 评分(43.3±6.9)分,EPDS评分(10.2±4.2)分,出院前S-AI评分(37.8±3.3)分,EPDS评分(6.2±3.1)分,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产妇身体和心理的护理是做好产后护理的关键。

    作者:马绍静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超声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超声特征。方法:收治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2例,其中60~70岁46例,71~80岁62例,>80岁44例。对所有患者给予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各组患者的左心房室内径、LVEF、E/A、左心室肥厚程度。结果:3个年龄段患者除E/A这个指标外,LVEF、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越大指标越差。年龄>80岁的患者后下壁心肌梗死比例明显高于其他2个年龄段(P<0.05)。年龄越大预后越差。结论: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年龄越大,心脏超声表现越差,预后越差。

    作者:张雪红;莎依娜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首发吸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认知功能及临床特征研究

    目的:对首发吸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认知功能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收治首发吸烟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与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临床症状特征、用威斯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测认知功能,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NSE水平。结果:吸烟患者血清NSE水平高于非吸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环境易感染因素之一。

    作者:高晓秋;李亚军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体能训练改善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及临床症状的效果

    目的:探讨体能训练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及临床症状的效果。方法: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利培酮,观察组加用体能训练,比较两组认知功能及临床症状。结果:观察组认知功能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体能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临床症状。

    作者:张雄;李亚军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晚断脐对母儿结局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晚断脐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治37周≤妊娠<42周的单胎顺产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进行晚断脐,对照组按常规早断脐。结果:两组新生儿脐血血红蛋白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小时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晚断脐对母儿结局无不良影响,建议临床产科工作中选择晚断脐,减少早断脐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作者:党丽英;李凤梅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健康教育在食管癌术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食管癌术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食管癌患者6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试验组采用计划性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的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不仅能够让患者多方位地学习食管癌疾病的相关知识,还能有效地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岚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婴儿重症肺炎合并低钠血症1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婴儿重症肺炎合并低钠血症的原因。方法:收治重症肺炎患儿103例,检测其血钠水平。结果:低钠血症19例(18.4%),治愈好转17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重症肺炎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应重视监测血钠水平,以提高重症肺炎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陈竞建;郑明平;王晶晶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对酒依赖患者采用心理治疗与家庭干预后复饮率的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与家庭干预对酒依赖患者复饮率的影响。方法:收治酒依赖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及家庭干预。出院6个月后随访,比较两组复饮率。结果:观察组复饮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酒依赖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心理治疗及家庭干预,可以适当降低患者的复饮率。

    作者:马世发;李亚军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绝经后取环的临床体会

    目的:总结绝经期后妇女取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绝经期后妇女取环的临床资料。结果:绝经期越长,困难取环率越高。结论:妇女绝经后应及时取环,未及时取环应做好困难取环的准备。

    作者:冯永青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肥大性橄榄核变性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

    目的:探讨肥大性橄榄核变性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 HOD 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6例患者原发病为脑梗死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2例、海绵状血管瘤并出血2例;原发病部位为中脑1例、脑桥背侧4例、小脑半球1例;共济失调3例、腭肌阵挛3例、Holmes震颤4例、复视和眼震1例;MRI下橄榄核信号改变距离原发病时间3个月~2年。结论:对于齿状核-红核-下橄榄核通路病变患者,在原发病稳定后数月出现共济失调、锥体外系症状时应注意继发HOD的可能。

    作者:郭婷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