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建萍;柯巧芸
目的:比较、分析每天持续和间歇性雾化吸入布地奈德预防儿童哮喘发作的疗效。方法:收治儿童哮喘患儿88例,随机分成A组45例和B组43例,对B组患儿给予持续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A组患儿给予间歇性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每天持续和间歇性雾化吸入预防儿童哮喘发作临床疗效差异不显著,均可作为预防儿童哮喘发作的重要措施。
作者:何莉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鱼腥草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鱼腥草滴眼液,对照组给予氯霉素滴眼液,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鱼腥草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疗效较好,临床应用安全。
作者:王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手术治疗,患者全部治愈。伤口1期愈合21例,1期愈合率87.5%,术后住院时间10~19 d。结论:手术治疗是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首选方法。
作者:丁战伟;李志彬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唾液腺多形性腺瘤的CT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对85例唾液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唾液腺多形性腺瘤大多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少数另有特点。结论:了解唾液腺多形性腺瘤的CT表现及临床特点,有利于提高对唾液腺多形性腺瘤的正确诊断,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王立军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观察银质针结合医用臭氧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跟痛症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局部注射治疗,治疗组采用银质针配合臭氧治疗,两组患者的疗程均3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疼痛程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治疗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有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质针配合医用臭氧治疗跟痛症能有效缓解疼痛。
作者:张涛;马龙保;李博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40例,应用螺旋CT机进行扫描检查。结果:良性15例,恶性25例。肿瘤来源位置:胚胎组织4例,神经组织14例,间叶组织来源18例。结论:螺旋CT诊断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定位准确,图像清晰,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马荣国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个体化护理要点及对产妇的影响。方法:收治胎膜早破孕妇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孕妇给予普通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个体化护理。结果:观察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剖宫产率、产褥感染率及总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发生胎膜早破的孕妇实施有效的全程个体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顺产率,降低感染率。
作者:许丽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未实施护理安全干预的患者136例以及实施护理安全干预的患者1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差错、纠纷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患者实施护理安全干预,能制定出一套规范的护理流程,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以及安全防范意识,降低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效果明显。
作者:何冬梅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输液贴用于肛周脓肿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收治肛周脓肿患者500例,400例患者大便时用一次性输液贴保护伤口,100例患者未用输液贴,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结果:应用一次性输液贴的患者较未用者平均提前3~5 d出院。结论:一次性输液贴应用于肛周脓肿术后护理减轻了患者疼痛,伤口提前愈合,经济、适用。
作者:雷小慧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2例,按照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疗效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干预后研究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消除或缓解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焦虑情绪,还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贺倩倩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肥大性橄榄核变性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 HOD 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6例患者原发病为脑梗死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2例、海绵状血管瘤并出血2例;原发病部位为中脑1例、脑桥背侧4例、小脑半球1例;共济失调3例、腭肌阵挛3例、Holmes震颤4例、复视和眼震1例;MRI下橄榄核信号改变距离原发病时间3个月~2年。结论:对于齿状核-红核-下橄榄核通路病变患者,在原发病稳定后数月出现共济失调、锥体外系症状时应注意继发HOD的可能。
作者:郭婷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院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治肺癌患者278例,分析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男患者合并院内肺部感染17例(10.1%);女患者合并院内肺部感染17例(15.6%)。年龄、吸烟史、侵袭性操作、化疗后白细胞水平、住院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年龄、吸烟史、侵袭性操作、化疗后白细胞水平、住院时间是肺癌合并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袁丽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肌氨肽苷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6例,在常规吸氧、强心利尿、抗感染、纠正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的基础上,对患者给予肌氨肽苷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NYHA分级、生活质量评分、6 min步行距离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平均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肌氨肽苷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韩福英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重型额颞叶脑挫裂伤去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后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重型额颞叶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提出合理建议,修改护理措施。结果:治愈56例,好转19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7例。结论:重型额颞叶脑挫裂伤去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后护理,呼吸道管理,减压窗、卧位及引流管护理等,动态观察病情,及时对症处理,能减少死亡率、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艳霞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克霉唑阴道片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霉菌性阴道炎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制霉菌素栓治疗,观察组给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克霉唑阴道片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疗效显著。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合理饮食及炎琥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西咪替丁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时间、总治疗疗程、脱水纠正时间、止泻时间及治疗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中,西咪替丁联合炎琥宁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超雁;高立品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5例的退出原因并探讨相关对策。方法: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12例,分析患者退出的原因。结果:95例退出患者,退出率30.4%。主要退出原因为死亡(58例,61.1%)、转院(21例,22.1%)、肾移植(14例,14.7%),死亡原因中,心脑血管疾病63.8%,感染性疾病24.1%,其他12.1%。结论:死亡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退出的主要原因,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
作者:林亚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腹泻患儿9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对存在脱水的患儿提供补液和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药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西药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钟菲;姜宁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方法:收治不稳定心绞痛患者9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均予心电监护、吸氧、镇静,予硝酸酯类、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治疗。对照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结果:两组持续时间及发作间期,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好转;治疗后观察组持续时间及发作间期优于对照组;两组总体有效率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效果显著。
作者:张银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实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在优生优育中的意义。方法:分析接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女性的临床资料。结果:219例患有各类疾病(21.1%),其中传染性疾病92例(42.0%),生殖系统类疾病78例(35.6%),遗传性疾病34例(15.5%),内科疾病15例(6.8%)。结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能够显著提高生育质量,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作者:白青梅 刊期: 2015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