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胺碘酮急性过敏1例

张力;李富;王清丽

关键词:胺碘酮, 皮疹,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通过对1例胺碘酮急性过敏的治疗分析,指导临床诊治,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退热、平喘、止咳、抗炎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沙美特罗50μg及氟替卡松250μg吸入,连续治疗7天.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3.0±1.3)天,咳嗽消失时间(4.2±1.6)天,啰音消失时间(3.2±1.2)天,住院时间(5.2±2.1)天;对照组退热时间(7.4±1.8)天,咳嗽消失时间(7.6±1.7)天,啰音消失时间(7.3±1.7)天,住院时间(9.5±2.8)天.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1.7%,观察组总有效率96.7%,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操作简单,疗效显著.

    作者:王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焦点解决模式在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

    近年来,慢性病的高发率以及巨大医疗资源消耗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慢性病模式以及患者自我管理的需要已经使得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需要在诊治过程中花时间鼓励患者做出行为改变.本文依据焦点解决模式的基本观点,面对患者的医疗需要以及医护人员在实践中的困惑,以焦点解决模式简明易懂的理论说明、清楚明确的晤谈架构、系统条理的问话技巧,为当前提高医患沟通效果提供了一种可以实践的范式.

    作者:刘艳丽;哈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鼓膜切开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观察鼓膜切开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100例(145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保守治疗)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鼓膜切开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鼓膜恢复程度、纯音测听气导以及耳鼓室声导抗测定等方面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鼓膜恢复情况、纯音测听气导结果以及耳鼓室声导抗测定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传统保守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鼓膜切开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显著,手术操作简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任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超声电导佐治儿童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180例

    目的:观察超声电导辅助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收治支气管肺炎患儿3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0例使用药物治疗+超声电导治疗;对照组180例给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7%,对照组有效率9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咳嗽消失时间4~7天,平均(6.1±1.8)天,对照组咳嗽消失时间5~9天,平均(8.5±1.9)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啰音消失天数3~7天,平均(4.3±2.8)天,对照组啰音消失天数4~11天,平均(7.3±4.6)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天数5~16天,平均(8.02±3.58)天;对照组住院天数为4~ 22天,平均(11.52±4.6)天,两组治疗天数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电导辅助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了抗生素的使用.

    作者:杨菲;刘亚萌;陈春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牙周疾病患者1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口服,250mg/次,3次/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莫西林500mg/次,4次/日、奥美拉唑20mg/次,2次/日,两组均连续治疗10天.结果:两组治疗后出血情况和菌斑指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治疗后出血情况和菌斑指标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8.75%,对照组总有效率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晕1例,大便干1例,对照组大便于1例,不良反应少.结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甲硝唑治疗牙周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刘艺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府逐瘀片联合液氮擦冻治疗斑秃疗效观察

    目的: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斑秃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发现,血府逐瘀片口服联合液氮轻微冷冻治疗斑秃有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黎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儿童哮喘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

    目的:掌握儿童哮喘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的方法,了解吸入治疗的重要性,进一步进行推广.方法:收治哮喘患儿120例,回顾性分析规范化治疗后情况.结果:推广规范化管理和治疗之后,78%的家长对吸入治疗满意,并且主动要求做吸入治疗,与推广前相比,患儿用药依从性显著提高(P<0.05),患儿哮喘的控制程度也显著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哮喘儿童得到了规范化治疗和有效控制,增加了依从性,儿童哮喘早期诊断及吸入治疗效果较好,强调规范治疗,加强宣教.

    作者:袁华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

    复发性流产是指与同一配偶发生≥3次自然流产,是一种多病因疾病.目前病因包括:遗传因素、内分泌异常、解剖异常、感染因素、免疫因素、血栓前状态.

    作者:张秀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病情的影响

    目的:通过实践研究,说明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意义.方法:糖尿病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对比实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常规宣教的结果.结果:通过不同时间段、不同记录内容的评比,发现观察组在遵医行为、知识掌握、血糖控制等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全面了解糖尿病,做好自我管理,有效控制血糖.

    作者:谭秋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妇科肿瘤化疗的护理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妇科恶性肿瘤患者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将两组不良反应和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口腔炎、静脉炎的发生率及对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王宇侠;杨超;李红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机选择及操作技巧.方法:2008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243例.结果:手术成功241例,中转开腹2例,术中留置引流74例,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无其他并发症.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明确诊断宜72小时内尽早手术,术中严格遵循腹腔镜操作原则,适当引流,操作困难时及时中转开腹.

    作者:顾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用两种不同药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药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方法:收治小儿支气管肺炎100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50例.甲组使用细辛脑注射液和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乙组使用氯唑西林钠注射液和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结果:甲组总有效率98%,乙组总有效率7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辛脑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明显缩短病程,迅速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

    作者:吴冰竹;古丽扎尔阿不都克然木;高风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低场强MR与CT诊断小脑梗死的影像分析

    目的:通过对小脑梗死患者开展MR、CT两种方式的检查,对比低场强MR与CT对小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小脑梗死患者51例,慢性期32例,在患者发病1个月后开展MR与CT检查;急性期19例,在患者发病24小时内开展CT与MR检查.结果:32例慢性期患者经CT扫描发现病灶12例(37.5%),CT主要表现为邻近边缘清晰的点片状阴影;经MR扫描发现病灶32例(100%),MR主要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19例急性期患者经CT扫描发现病灶5例(26.3%),CT主要表现为密集斑点状阴影;经MR扫描发现病灶19例(100%),MR表现主要为稍长T1长T2信号.结论:与CT的诊断结果相比较,MR在小脑梗死的临床诊断中更具有使用价值.

    作者:段文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3年来收治胫腓骨患者124例,其中单纯胫骨骨折103例,伴腓骨骨折21例,手术中均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时间.结果:124例患者3~6个月后均达到骨性愈合,6个月后全部取出外固定架,无1例发生骨不愈合.结论: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胫骨骨折既能维持骨折对位,又不妨碍临近关节活动,手术创伤小,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疗效较满意.

    作者:俞国河;杜国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骨转换生化指标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骨转换生化指标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收治老年T2DM患者88例,根据受试者的骨密度值分为乙型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组(T2DM并OP组,A组)43例和乙型糖尿病无骨质疏松组(T2DM无合并OP组,B组)45例,正常对照组:C组,40例,对比3组血骨钙素(BGP)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骨AKP),和尿吡醚(PYD)和脱氧吡啶醚(DPD)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骨形成指标的变化A组BGP含量明显低于B、C组(均P< 0.01);A组骨AKP含量也明显低于B、C组(均P< 0.05);A组FS参数明显低于B、C、组(均P<0.01).骨吸收指标的变化A组尿PYD和DPD含量明显高于B、C组(均P< 0.01).结论:骨转换生化指标有助于T2DM患者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作者:郭献山;陈玉风;耿秀琴;吴焕卿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从临床路径入手探讨2型糖尿病护理变化

    目的:从临床路径入手探讨2型糖尿病护理变化.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79例,通过成立临床路径护理小组,按照心理、饮食、运动、药物、检查、危重症6个临床路径进行护理方法的实施,并按照优、中、差进行评估.结果:通过临床路径护理变化,患者在心理、饮食、运动、药物、检查、危重病情路径优分别达到85.47%、76%、68.16%、93.85%、90.5%、57%;中分别达到14.53%、24%、31.84%、6.15%、9.5%、43%,临床护理路径有效率100%.结论:通过从临床路径入手对2型糖尿病护理,解决了临床2型糖尿病护理的实际问题.

    作者:臧义献;张继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特殊早产儿(950g)成功诊疗报告1例

    目的:探究特殊早产儿的成功诊治.方法:儿科对1名特殊早产儿(29+2周、体重950g)进行治疗:清理呼吸道、吸氧、心电监测、温箱保暖、Ⅰ级护理,下病危.保护重要脏器、改善微循环、加强静脉营养及喂养、预防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完善血常规、血生化、胸片、大小便常规检查.请上级医师指导治疗.结果:成功诊治这例特殊的早产儿.后检验没有发生感染和并发症,顺利出院.结论:科学给药与创新护理方式相结合,是成功诊治特殊早产儿的根本途径.

    作者:毛光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社区老年性痴呆早期识别与护理

    近年来,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老年性痴呆发病率越来越高.该病起病较为隐匿,所以早期症状不容易被发现.因此社区的医护人员科学合理地安排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了解相关的健康保健知识,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早护理,就会给老年人一个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作者:杨丽萍;贺小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行玻璃体切割术的重度玻璃体出血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玻璃体出血而行玻璃体手术的原因.方法:对因玻璃体出血行玻璃体手术37例(39只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9例21只眼,原因不明8只眼,其它眼病10只眼.结果:术后随诊6~12个月,33只眼(84.6%)视力有明显好转,6只眼(15.4%)视力无提高.结论:玻璃体切除手术能有效地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玻璃体出血.

    作者:孙理彬;李玉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盐酸氨溴素治疗新生儿肺炎4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对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新生儿肺炎患儿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盐酸氨溴素7.5mg/次,2次/日静滴,连用7天.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P<0.05),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组显著减少(P<0.01),有效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与盐酸氨溴素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氨溴素治疗新生儿肺炎有显著的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江丽汗;刘亚萌;余志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