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分输血过程的护理

杨超;李红华;王宇侠

关键词:输血, 成分输血, 护理
摘要:输血是现代临床医疗的一项重要甚或必要手段,成分输血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本文就成分输血的护理做一简要论述,以期待对临床工作有一定帮助.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183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中处理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行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8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0例成功行胆囊切除术,4例行胆囊大部切除加胆囊黏膜电灼术,9例中转开腹,无死亡、无出血及胆管损伤.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LC是安全可行的.主张完善术前必要相关检查及准备后,尽早(好在72小时内)实施手术,提高腹腔镜技术,适时中转开腹是防治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张国云;何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三伏贴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

    三伏贴治疗疗程较长,一般需3年,总结三伏贴常见的不良反应,提出预防措施及处理对策,做好三伏贴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使患者能坚持治疗,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郑业英;林兰;韦秋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中医证型与临床特征相关性的回顾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支气管哮喘患儿发作期的中医证型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治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儿180例,回顾分析其中医证型与临床特征相关性.结果:痰热闭肺型哮喘是主要的证型,分布具有极大的偏态性,过敏、感染、遗传因素仍是影响哮喘发病的主要因素.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发作期中医证型与临床特征关系密切,值得我们注意.

    作者:陈文霞;张岩;宋桂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皮肤严重毁损伤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皮肤严重毁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VSD装置植入术治疗下肢皮肤严重毁损伤患者5例,回顾临床资料及护理效果.结果:5例创面经VSD技术治疗后,创面愈合良好,无护理并发症.结论:VSD技术在骨科应用护理重点:术前护理包括评估患者健康状况,做好心理护理,备皮、备血及术前用药;术后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持续负压吸引及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及掌握引流瓶的处理,观察患肢末端血运情况,常见故障的排除,及对患者和家属有效的健康教育.

    作者:张艳芬;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氯胺酮与丙泊酚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氯胺酮与丙泊酚在小儿外科短小手术中麻醉的安全性.方法:根据小儿外科手术时间短的特点,设计使用氯胺酮或丙泊酚进行麻醉的方法并比较,探讨两者之间的优越性.结果:氯胺酮较丙泊酚在小儿外科短小手术中,具有麻醉镇痛作用强、诱导时间短,对呼吸、循环干扰较小的优点.结论:通过对氯胺酮与丙泊酚在小儿外科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比较,氯胺酮具有镇痛作用强、诱导时间短,对呼吸、循环干扰较小、可使小儿平稳度过手术期的优点.

    作者:杨萍竹;程永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降钙素原水平与预后关系的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降钙素原水平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检测54例CODP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的相关性.结果:AECOPD患者降钙素原水平与住院天数及总花费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降钙素原水平可以作为估测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预后的参考项目.

    作者:刘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维吾尔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8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维吾尔医药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方法:用艾维心口服液、健心合米尔高滋班片、益心把迪然吉布亚颗粒等3种维吾尔药治疗慢性心衰80例.结果:总有效率82.5%.结论:使用维吾尔医药治疗慢性心衰,疗效显著,潜力巨大.

    作者:阿布力克木·吐尔逊;玛依努尔·买买提;吐尔逊娜依·艾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手术治疗甲状腺包块85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甲状腺包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甲状腺包块患者85例,均行手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显效61例,有效23例,无效1例,有效率98%.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甲状腺包块的主要手段,包括甲状腺癌和良性的甲状腺疾病,都应早期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

    作者:刘冠策;赵坤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生物蛋白胶用于Ⅱ区指屈肌腱损伤修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手术修复结合生物蛋白胶治疗Ⅱ区指屈肌腱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收治Ⅱ区指屈肌腱损伤患者43例,给予手术修复结合生物蛋白胶治疗.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0~17个月的随访,根据TAM系统评定方法,43例患者中,优24例,良16例,可1例,优良率93.0%.结论:手术修复结合生物蛋白胶治疗Ⅱ区指屈肌腱损伤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王庆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乳腺癌的预处理与护理

    目的:分析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乳腺癌的护理方式及注意事项.方法: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50例乳腺癌患者.结果: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结论: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乳腺癌可取得良好疗效,护士需做好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的效果.

    作者:徐洁;李翔;罗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抗生素在妇产科重症感染治疗中的选择与应用研究

    目的:妇产科重症感染多源自盆腔脓肿或盆腔腹膜炎,以需氧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为主,病情严重者将导致患者脱水、高热、中毒性休克,对患者的多器官造成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为此,加强对妇产科重症感染致病菌的临床分析,选择正确的抗生素,尤其是加强对耐药菌株抗生素的应用就显得颇为关键.

    作者:闫蓓蓓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多层螺旋CT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诊断肺内孤立性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肺内孤立性结节患者80例,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检查.结果:CT征象为“三角形”影及阻塞性炎性反应,其中周围型肺癌20例,占44.4%,炎性结节6例,占17.1%;CT征象为“晕圈征”,其中周围型肺癌9例,占20.0%,炎性结节15例,占42.9%;CT征象为“短毛刺”,其中周围型肺癌25例,占55.6%,炎性结节3例,占8.6%;CT征象为“长毛刺”,其中周围型肺癌9例,占20.0%,炎性结节23例,占65.7%;CT征象为“恶性胸膜凹陷征”,其中周围型肺癌27例,占60.0%,炎性结节3例,占8.6%;CT征象为“良性胸膜凹陷征”,其中周围型肺癌11例,占24.4%,炎性结节18例,占51.4%; CT征象为肿块边缘“深分叶”,其中周围型肺癌25例,占71.4%,炎性结节14例,占40.0%;CT征象为肿块边缘呈“刀切样”或者“方形”,其中周围型肺癌14例,占31.1%,炎性结节21例,占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角形”影及阻塞性炎性反应、“晕圈征”、“短毛刺”、“长毛刺”、“恶性胸膜凹陷征”、“良性胸膜凹陷征”、肿块边缘“深分叶”、肿块边缘呈“刀切样”或者“方形”是鉴别周围型肺癌和肺炎性结节的关键.

    作者:陈思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医学生志愿者服务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医学生志愿者对服务实施情况的满意度及对活动的建议.方法:通过半开放式问卷,对52名医学生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0%的医学生志愿者对此次活动的评价为很好,23.1%的志愿者则认为稍有不足,认为在医学生志愿者管理与培训、明确志愿者工作范围和义务等方面应进行相应改进.结论:应加强医学生志愿者的管理与培训,明确医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内容和义务,发挥医学生志愿者的特长,将医学生志愿者服务社会与医学人才培养相结合.

    作者:万岐江;侯蔚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剖宫产围手术期催眠干预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催眠对剖宫产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态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2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受试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同时进行催眠干预,采用自评焦虑量表对两组受试者进行焦虑状态评定,入院24小时内及术后第一天和术后第五天清晨测定血糖浓度.结果:术后第一天、第五天比较,试验组SAS评分和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围手术期给予催眠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应激反应.

    作者:陈美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临床分析25例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脏破裂的临床特征、明确诊断及防治措施.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患者25例,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脏破裂多发生于老年高龄患者,且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多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结论:心脏破裂是AMI严重机械并发症,死亡率高,女性、高龄、前壁心肌梗死、就诊时间延迟、就诊时的高血压是AMI后左心室游离壁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生应对此并发症高度重视,以便及时准确做出诊断.尽早、成功的再灌注治疗以及入院后积极控制血压及异常活动可减少AMI后心脏破裂的发生.

    作者:彭艳;王玉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顺铂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的疗效、不良反应及与时间关联性分析

    目的:探析顺铂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疗效和毒性情况,以及二者与用药时间的相关性.方法:收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0例,均采用顺铂与吉西他滨联合方式行化疗治疗,研究组(35例)顺铂剂量75mg/m2,对照组60mg/m2;分别比较两组在不同时间段的疗效和毒性,并对疗效、毒性和用药后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在治疗后不同时间段临床疗效均更佳,且不良反应在不同时间段均相对要更轻(P<0.05).结论:顺铂采用每天25mg/m2剂量第一至三天使用疗效更佳,且毒性相对更小;在用药3周后应考虑开展进一步治疗,以防止对患者身体造成较大损伤.

    作者:吴丽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冠心病患者165例,分为3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62例.急性脑梗死(ACI)组6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组63例,健康对照组50例.超敏C-反应蛋白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定量法,同型半胱氨酸采用循环酶法检测.结果:冠心病3组(165例)、急性脑梗死组(60例)、2型糖尿病肾病组(63例)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水平较健康对照组(50例)有明显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AP组、SAP组二者检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ACI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和急性脑梗死(ACI)的危险预测因子,其水平变化与ACI、AMI的病情程度密切相关,Hcy、hs-CRP联合检测更有助于ACI、AMI患者的诊断和为预后提供更好的判断指标,有助于判断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变化.

    作者:张栖玮;李顺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不同液体对感染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对感染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感染性休克患者80例,随机分成NS组、万汶组、高钠组、霍姆组,各20例,分别给予盐水、羟乙基淀粉、3%高渗氯化钠、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进行复苏.结果:四组复苏后不同时间点的比较:四组随着复苏时间的延长,MAP和CVP逐渐升高,HR逐渐降低,在复苏1小时霍姆组与其他3组MAP、CV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苏6小时后霍姆组与万汶组MAP、C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高钠组和N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是感染性休克旱期液体复苏的首选复苏液.

    作者:温晓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治疗,同时治疗组32例给予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静滴,对照组32例给予硝酸甘油5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静滴.结果:2周后心绞痛缓解情况:总有效率对照组93.75%,治疗组90.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心肌缺血改善的总有效率78.13%,对照组8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有效地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症状,抗心肌缺血.

    作者:王新晓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8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胆管结石患者86例,其中单纯胆总管结石1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52例,胆囊切除术后继发胆总管结石2例,肝内外胆管结石20例,均行两镜联合方案手术治疗.结果: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5例,其余81例行T管引流术.术后少量胆漏3例,经腹腔引流及对症治疗2~3天后痊愈;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残留3例,10周后经T管窦道胆道镜成功取石.无胆管损伤及狭窄,无胆道感染及胰腺炎并发症.无死亡病例.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创伤小,恢复快,取石干净,术后残石率低,是非常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朱惠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