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症1例

王晓敏

关键词:新生儿, 卡介苗, 乙肝疫苗, 血小板减少症
摘要:对1例新生儿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症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现状调查结果探讨

    目的:通过对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提高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效率提供重要依据.方法:收治1200例儿童,对所有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接种证查阅等,统计分析其调查结果,并探讨儿童未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原因.结果:1200例儿童中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人数890例(74.17%).外来流动儿童接种人数300例(60%),本地常住儿童接种人数590例(8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按照程序接种HBsAg阳性率比未按照程序低(P<0.05).结论:目前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总体情况较好,但仍然受经济、胎次、居住类型等社会因素及观念的影响,因此,要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或采取措施,提高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和有效率.

    作者:刘敬华;张淼;黄循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右侧腋下切口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260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右侧腋下切口治疗小儿先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先心病患儿260例右腋下小切口行先心痛心内直视手术,与同期常规胸正中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的115例患儿对比疗效.结果:两组均成功手术,CPB、主动脉阻断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但右腋下小切口组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胸腔引流血量、输血量及术后住院天数均较经胸正中切口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经右腋下微创小切口入路治疗小儿先心病安全可靠.

    作者:张满堂;吴小永;郑丽丽;何继梅;申军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行PCI治疗的冠心痛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均行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并在术前3天给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术后继续服用氯吡格雷12个月,并对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2个月的随访急性心血管事件再发生率3.33%,再次住院率3.33%,死亡率0,且所有患者术后12个月的血浆黏度明显小于术前,P<0.05.结论: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患者疗效确切,可明显减少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再发生率.

    作者:尹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hilips Sonos 4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38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锁骨下动脉、椎动脉颅外段、无名动脉及双上肢动脉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其超声表现及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38例SSS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30例,大动脉炎8例,完全性盗血23例,部分性盗血15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是SSS诊断及病因判断可信赖的检查方法,能有效评价其血液动力学的改变.

    作者:张玉静;康素玲;郭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再次手术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再次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再次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GOS 1级13例(26.0%),其中9例患者为重型颅脑损伤;GOS 2级5例(10.0%);GOS 3级8例(16.0%);GOS 4级18例(36.0%);GOS 5级6例(12.0%).5个级别相比较,GOS 4级占到的比例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在行常规的开颅术之后因为不同的原因会有二次,甚至三次手术的可能性,医师需要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消除非正常的因素,降低再手术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张大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贝克曼库尔特DXC600生化仪的保养与故障分析

    简要介绍了美国贝克曼库尔特DXC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维护保养方法及常见故障处理.

    作者:李燕;黄茜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改良APN排班在基层医院内科病区实施的探讨

    目的:探讨APN排班在内科病区实施的优劣.方法:对改良APN排班回顾调查.结果:实施改良APN弹性排班后病房医生对护士工作质量给予肯定,增加了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的满意度,病人投诉次数明显减少,同时增加了医疗安全系数,降低了护士的工作压力.结论:实行改良APN排班模式能有效利用人力资源、提高护理质量,对医生、护士、患者均有益.

    作者:梁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青年脑出血患者340例临床及CT表现研究

    目的:研究青年脑出血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CT表现.方法:收治青年脑出血患者340例,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以及CT表现,探讨青年脑出血的病因.结果:病因明确者268例,其中先天性脑动静脉畸形132例,高血压124例,先天性脑动脉瘤6例,脑静脉血栓形成引发的脑出血4例,抗凝治疗引发的脑出血2例,病因不明者72例.通过CT诊断,发现基底节区脑出血者192例,大脑皮层以及皮层下区出血8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5例,脑室出血25例.结论:青年脑出血患者的主要病因是脑动静脉畸形以及高血压,可能与过度吸烟、饮酒、以及家族病史有一定联系,其出血的好发部位是脑叶、脑室和基底节区.因此,青年人尤其是青年男性,要加强自我保健意识,积极预防脑出血.

    作者:韩芳;乔亚京;孟桂荣;石艳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血管性痴呆病因病机探讨

    血管性痴呆属中医“痴呆”范畴,可从虚、痰瘀、毒三个方面探讨本病的病因病机.其发病为本虚标实之证,肾精亏虚为其本,痰浊、瘀血为其标,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而毒损脑络为脑消髓减终致病的关键.

    作者:籍明智;马晓丽;侯兆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疗效.方法:收治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给予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28例,只给予放疗治疗.结果:33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在完成治疗后,骨痛症状均有减轻趋势.结论:放疗与唑来膦酸有效结合,通过不同途径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从而控制骨转移瘤的进展,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期.

    作者:赵永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CRRT治疗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PICU的ARDS患儿11例,作为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抗感染、肾上腺皮质激素、人血白蛋白、速尿利尿及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治疗.收治PICU的ARDS患儿13例作为试验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CRRT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12小时及24小时后氧合指数、呼吸频率的变化,及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死亡率.结果:CRRT治疗组对比常规治疗组治疗12小时及24小时后氧合指数、呼吸频率明显改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总住院天数明显缩短,死亡率下降(P<0.05).结论:CRRT能有效改善ARDS患儿氧合指数,减轻呼吸窘迫症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死亡率.

    作者:郑敏燕;朱振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血压脑血管意外致偏瘫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高血压脑血管意外致偏瘫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脑血管意外致偏瘫患者17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法将上述选取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采取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针灸、中药调理进行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FMA运动功能评分的改变.结果:观察组90例患者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FMA运动功能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组中治疗前后及组间治疗后两项评分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血管意外致偏瘫患者在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中药调理和针灸治疗,对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和提升生活质量有着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马亦然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妇产科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剔除术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妇产科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剔除术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子宫肌瘤患者256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28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结果:对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体温恢复及排气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腹腔镜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机体恢复快.

    作者:齐力;镡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2010-2012年永康市某中学在校中学生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某中学在校学生结核杆菌感染情况,分析学生肺结核疫情,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某中学1272名在校学生开展PPD试验,采用统一的疫苗和接种方法,并按照有关标准进行阳性判断.结果:1272名学生进行PPD试验后,PPD试验阳性学生数498人(39.15%); PPD试验强阳性学生数135人(10.61%),试验强阳性者占阳性者的21.11%.135人PPD试验强阳性学生拍胸片,发现确诊肺结核学生2人.结论:PPD试验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监测结核感染的方法,根据试验结果采取不同防治措施,可有效预防和控制结核病在学校的传播和流行.

    作者:吕成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玻璃纤维桩在112例桩冠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玻璃纤维桩在桩冠修复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残冠残根的修复提供依据.方法:收治需要进行桩冠修复的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玻璃纤维桩进行修复,对照组采用铸造金属桩进行修复,修复结束后进行随访观察,观察是否出现根折、桩核脱落、牙周根尖炎、牙龈变色、松动等现象,并比较临床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出现根折、桩核脱落、牙周根尖炎等症状的比例明显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6%,明显高于对照组71.4%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玻璃纤维桩进行桩冠修复效果显著,发生根折、牙周根尖炎等现象的比例很低,修复牙齿美观,好于铸造金属桩.

    作者:张谦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山区农村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2013年对65岁以上老年人2520人健康体检结果分析,了解山区农村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探讨影响老年人的健康的主要疾病,为山区老年人提供可及的临床预防服务.方法:将65岁以上老年人采取自愿的原则进行免费体检,体检的项目有血压、血脂、血糖、血尿常规、心电图、B超、胸透等.结果:根据患病率依次排名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脑血管意外、慢阻肺、心电图异常(大多为冠心病),患病率分别为50.6%、9.9%、9.6%、6.5%、4.2%、36%;生活方式调查发现吸烟占总人数26.3%、饮酒12.8%、高脂饮食20.3%、高盐饮食27.6%,除日常劳动外参加体育锻炼者不足1%.结论:我国老年人仍是慢性病患病的高危人群,必须根据不同年龄的健康情况制定针对老年慢性病的预防和干预措施,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指导合理膳食、减少因缺乏身体活动带来的健康危害,倡导慢性病的自我管理模式,以达到全面提高居民总体健康水平的目的.

    作者:彭十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胫骨远端外侧L型非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使用胫骨远端外侧L型非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临床疗效显著,经济性良好,优越性突出.方法:采用胫骨远端外侧L型非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31例.结果:随访6~24个月.术后踝关节功能参照Mazur评分标准:优27例,良2例,可1例,差1例.结论:胫骨远端外侧L型非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固定可靠,术后出现关节并发症少,其经济实惠等优点,可达到良好的踝关节功能.

    作者:杜永平;马学军;李军民;叶才锦;赵玉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大黄、皮硝外敷促进剖宫产切口愈合的疗效观察

    目的:大黄、皮硝外敷促进剖宫产切口愈合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贫血(血Hb< 9g/L)、肥胖(皮下脂肪厚度≥3.5cm)、妊娠水肿的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50例,年龄20~42岁,孕周36~42周,孕次1~3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排除切口缝合的技术性因素.结果:研究组80例产妇切口愈合好,无一例发生裂开,有4例切口仍有少量渗出,予大黄、皮硝继续外敷3~5天后干燥.对照组70例产妇中有49例完全愈合,15例切口脂肪液化伴部分袁浅裂开者,6例切口全层裂开,进行二期缝合.研究组治愈率95%,对照组治愈率70%.结论:通过大黄、皮硝外敷治疗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可以避免切口的敞开,缩短了切口愈合时间及产妇住院时间.中药外敷不影响产妇的哺乳,又无明显不良反应,且操作方便,价格低廉,产妇家属即可帮忙使用.

    作者:韩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房间隔修补术后无休止房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1例

    对1例房间隔修补术后无休止房性心动过速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陈彦刚;丁艳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孕前优生检查5000例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我计划生育指导站参加体检的人群感染乙肝病毒情况,以提高辖区人员的体检意识和卫生习惯.方法:选择参加孕前体检的育龄妇女5000例,检测她们的乙肝五项及肝功.结果:检查结果显示1499例乙肝五项均呈阴性;HBV阳性255例(5.1%),<30岁者65例(1.3%),30~40岁者83例(1.7%),≥40岁者107例(2.1%).其中HBV阳性,ALT> 40IU者37例.结论:统计结果显示我计划生育指导站中5000例育龄妇女中乙肝病毒携带率5.1%,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有效的防止乙肝病毒传染.

    作者:马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