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不典型宫外孕的经阴道B超诊断分析64例

江建君

关键词:阴道B超, 腹部B超, 宫外孕
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B超诊断早期宫外孕的价值.方法:收治宫外孕患者64例,分别采用阴道B超和服部B超进行检查,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阴道B超诊断准确率(96.88%)高于腹部B超(60.94%)(P<0.05);阴道B超诊断附件包块、宫内假孕囊、心血管搏动、胚芽、盆腔积液的检出率高于腹部B超(P<0.05).结论:阴道B超在宫外孕的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优于腹部B超.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昭觉县2005-2013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目的:分析讨论昭觉县孕产妇死亡的原因,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防治对策.方法:收集昭觉县死亡的26例孕产妇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死亡原因.结果: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产科出血,其中胎盘滞留为死因第一顺位.其次是前置胎盘导致大出血、子宫破裂、死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晚期产后大出血、羊水栓塞、肝大产后出血、不完全流产.年龄以31~40岁间死亡人数多,分娩方式以家中分娩导致死亡多(57.7%).结论: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孕产期保健系统管理,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

    作者:戎俊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成传统内固定术组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各40例,传统内固定术组采取内固定术治疗,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采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置换.结果: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在术中失血量和手术时间方面明显高于传统内固定术组,但是住院时间和下床时间明显低于传统内固定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住院时间短、下床时间早,临床疗效好.

    作者:李世岭;冯爱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焦作地区孕中期孕妇唐氏筛查结果分析1225例

    目的:了解本地区孕中期孕妇的唐氏筛查结果与产前诊断结果的分析.方法:收集孕中期孕妇1225例,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血清AFP及游离B-HCG来判断唐氏综合征的风险.结果:被检测孕妇中唐氏筛查高危者的唐氏综合征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唐氏筛查低危者.结论:孕中期的唐氏筛查是有必要的,可作为入侵性产前判断的依据,可以有效的预防先天缺陷儿的出生,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郭步庆;侯豫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T颗粒感绿片在筛查尘肺病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T颗粒感绿片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筛查尘肺病时的应用价值.方法:用感绿片与感蓝片分别匹配相应增感屏同时拍摄胸部高千伏片各100张分析拍摄效果和感光条件.结果:感绿胶片优于感蓝胶片.结论:T颗粒感绿胶片拍片信息量大于普通感蓝胶片.

    作者:唐安炎;李军;肖明俊;黄亨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针刀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方法:108例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封闭疗法组和小针刀疗法组各54例.结果:封闭疗法组痊愈38例,好转16例,平均治疗次数及标准差:(4.34±1.305),小针刀疗法组痊愈54例,平均治疗次数及标准差:(1.17±0.423).结论:小针刀疗法组治疗狭窄性腱鞘炎在痊愈率及治疗次数方面与封闭疗法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针刀疗法组明显优于封闭疗法组.

    作者:夏丽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t-PA及PAI-1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t-PA、PAI-1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神经内科住院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24小时、14天血浆t-PA、PAI-1及38例健康体检者24小时的血浆t-PA、PAI-1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t-PA、PAI-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治疗14天后较24小时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检测t-PA、PAI-1在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及治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卫征;高重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龄初产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处理

    目的:探讨高龄初产孕妇剖宫产手术中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收治高龄初产孕妇42例,对她们在剖宫产手术中出血量> 500ml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主要术中出血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及手术因素.积极治疗高血压等伴发症,手术中合理使用宫缩剂按摩子宫及时缝合止血,压迫止血,同时积极对症支持治疗.结论:积极合理治疗高龄初产孕妇剖宫产手术中出血可减少子宫切除几率,降低产妇病死率.

    作者:于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科学的护理干预对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15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在围手术期进行护理观察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150例患者顺利完成活检术,术后发热10例,血尿31例,轻微血便12例,会阴部疼痛16例,经对症处理后恢复.结论:通过护理干预降低了发生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风险,保证了患者后期的有效治疗.经直肠穿刺围手术期准确的护理观察,积极主动的护理干预是保证前列腺穿刺活检术顺利进行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谢雅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预后探讨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8例,采取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治疗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采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8例,该手术方法操作简便,手术之后能够可靠固定,依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定,评定结果如下:优23例,良3例,评定结果优良率92.86%.结论: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对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固定治疗,固定可靠,治疗后并发症少而且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祖帕尔·苏来曼;杜曼·吐鲁木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护理中采用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的影响效果.方法:接待糖尿病患者179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采用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进行护理,护理完成后,对比分析他们在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体质指数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本次研究179例糖尿病患者经过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体质指数等各项指标相比于护理前皆有明显改善,护理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社区糖尿病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策略,可以促进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并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促进他们做好自我管理,积极配合相关人员做好血糖的控制与疾病的治疗,提高自身生活质量.

    作者:李潇;陈雪兰;吴杰清;谢艳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孕产妇死亡1例病例分析

    本文就1例孕产妇死亡病例做一简单分析阐述,以期望能够对以后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孙朝辉;王树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酮替芬联同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疾病疗效观察

    呼吸道疾病是小儿的一类常见病.酮替芬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本文简要介绍治疗体会.

    作者:王晓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碘海醇子宫输卵管造影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应用碘海醇做对比剂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的应用价值,提高放射科及临床医生对非离子型对比剂的认识.方法:收治不孕症患者40例,行碘海醇子宫输卵管造影,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结果:碘海醇做子宫输卵管造影,子宫及输卵管均显影良好,显影速度快,检查时间明显缩短,对患者不良反应明显减少.结论:用碘海醇子宫造影,影像质量及操作技术明显优于传统碘化油造影,且对临床不孕症患者有诊断和治疗价值.

    作者:张金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锁定钢板治疗复杂性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复杂性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复杂性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采用骨折切开复位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60例患者均进行了回访,按Constant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优19例(31.7%),良30例(50.0%),可5例(8.3%),差6例(10.0%).结论:骨折切开复位结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显著.

    作者:陈海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两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相同剂量20μg的国产和进口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按常规剂量(10μg)和全程接种3剂乙肝疫苗后,查血无乙肝表面抗体产生(抗-HBs阴性)的16~60岁无应答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北京华尔盾生产的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20μg和葛兰素史克生产的安在时重组乙肝疫苗(酿酒酵母)20μg,分别进行0、1、6个月全程接种,完成全程接种后1个月抽血查抗-HBs.结果:成人接种相同剂量20μg的国产和进口乙肝疫苗后抗-HBs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和进口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相当,而安在时市场价格几乎是华尔盾价格的2倍,基层卫生保健工作提倡推广平价、效果好的药品,这2种疫苗免疫效果观察对指导基层群众预防接种有重要意义.

    作者:温立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93例

    目的:分析医院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方法:运用统计学方法对2013年上半年各科室主动上报的93例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护士的工作年限、技术职称、发生时段、科室护士长任职时间及科室的床护比等均有关.结论:有效的全员培训、高危时段的重点监控、合理的人员调配与管理、科学的制度与流程及管理者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保障.

    作者:强珂皎;王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法以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236例患者随机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中医治疗,其中,护理组加强护理宣教.结果:护理组治愈1118例(84.8%),对照组治愈1118例(80.5%).两组比较,P< 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护理组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过程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作者:冯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效果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在使用过程中灭菌效果的可靠性和生物监测结果的报告时间.方法:对80批次低温等离子灭菌物品从清洗、包装、灭菌操作、灭菌器的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等方面,按照WS 310.2和WS 310.3的规范相关要求进行操作,并对生物监测24小时与48小时结果相比较.结果:80批次中,有3批次生物监测结果不合格判定为灭菌不合格、24小时与48小时结果相符.结论: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作为一项新型技术,作用原理的技术性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应与各科室做好沟通,尽可能三大监测全部完成判定灭菌合格后,灭菌物品再放行.也给设备生产厂家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否研制出生物监测快速阅读仪,才有利于更好地为临床提供放心、安全、及时的诊疗器械,更好的发挥CSSD在医院的支持保障系统的功能.

    作者:崔丽琴;张向东;孙锦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莫西沙星与头孢类抗生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与头孢类抗生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差异,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治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所有患者给予化痰、止咳、平喘治疗,头孢类抗生素给予头孢呋辛洛1.5mg,3次/日,疗程10天,莫西沙星组给予莫西沙星片400mg/次,1次/日口服,疗程10天.结果:莫西沙星组组的总有效率96.7%,头孢类抗生素组总有效率9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莫西沙星组出现不良反应2例,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头孢类抗生素组出现皮疹2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莫西沙星与头孢类抗生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差异不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差异不大.

    作者:张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与开腹手术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临床价值.方法:收治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98例,与同期60例经腹子宫肌瘤剥徐术比较.结果: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在术中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术后镇痛例数、住院时间、手术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创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甘淑君;王海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