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龄初产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处理

于英

关键词:剖宫产, 出血,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高龄初产孕妇剖宫产手术中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收治高龄初产孕妇42例,对她们在剖宫产手术中出血量> 500ml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主要术中出血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及手术因素.积极治疗高血压等伴发症,手术中合理使用宫缩剂按摩子宫及时缝合止血,压迫止血,同时积极对症支持治疗.结论:积极合理治疗高龄初产孕妇剖宫产手术中出血可减少子宫切除几率,降低产妇病死率.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相同剂量20μg的国产和进口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按常规剂量(10μg)和全程接种3剂乙肝疫苗后,查血无乙肝表面抗体产生(抗-HBs阴性)的16~60岁无应答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北京华尔盾生产的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20μg和葛兰素史克生产的安在时重组乙肝疫苗(酿酒酵母)20μg,分别进行0、1、6个月全程接种,完成全程接种后1个月抽血查抗-HBs.结果:成人接种相同剂量20μg的国产和进口乙肝疫苗后抗-HBs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和进口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相当,而安在时市场价格几乎是华尔盾价格的2倍,基层卫生保健工作提倡推广平价、效果好的药品,这2种疫苗免疫效果观察对指导基层群众预防接种有重要意义.

    作者:温立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夹炎4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疱疹性咽夹炎患儿8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静脉点滴;对照组40例给予利巴韦林静脉点滴,疗程3~5天,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对症处理.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在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具有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方法简单的特点.

    作者:聂秀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可吸收骨内固定夹板系统及螺钉在颌面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观察可吸收骨内固定夹板系统及螺钉治疗颌面部骨折的近远期疗效.方法:收治颌面部骨折患者2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可吸收夹板及螺钉行颌面部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伤口愈合、骨端固定、咬合关系恢复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创口均一期愈合,无明显疼痛、发热等不良反应.术后6个月内固定处螺钉孔呈低密度影,骨折线不显影,已基本愈合,术后12~18个月复查发现螺钉孔已经开始出现模糊影,其密度仍低于周围骨质,部分患者的螺钉已经开始逐渐吸收,术后24个月时正常的骨小梁已经代替螺钉的空洞,透射影像消失.结论:可吸收骨内固定夹板系统及螺钉是一种易于使用并且有较好弹性和强度的内固定材料,为颌面外科临床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作者:房洪波;黄菁;王树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切口负压引流在体表较大脓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小切口负压引流治疗体表较大脓肿的疗效.方法:将40例体表较大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引流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小切口硅胶负压引流球管负压引流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费用等.结果:两组均痊愈,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及平均治疗费用较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负压引流治疗体表较大脓肿简单有效,经济实用.

    作者:马亚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

    目的:呼吸衰竭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严重影响其治疗和预后,慢性呼吸衰竭所致的多器官系统损害有着极高的住院率及住院病死率,目前,不同机械通气的广泛使用使得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有了大的改善,本文主要综述了呼吸衰竭患者的常规护理.

    作者:张翠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针刀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的疗效.方法:108例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封闭疗法组和小针刀疗法组各54例.结果:封闭疗法组痊愈38例,好转16例,平均治疗次数及标准差:(4.34±1.305),小针刀疗法组痊愈54例,平均治疗次数及标准差:(1.17±0.423).结论:小针刀疗法组治疗狭窄性腱鞘炎在痊愈率及治疗次数方面与封闭疗法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针刀疗法组明显优于封闭疗法组.

    作者:夏丽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PEEP结合PCV+SIMV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肺损伤、ARDS的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探讨PEEP联合压力控制SIMV机械通气模式治疗急性肺损伤、ARDS的经验与不足.方法:2010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急性肺损伤部分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6例,在医院硬件条件具有可操作性下,依据其血气、PaO2/FiO2等的变化,予设定佳PEEP的前提下结合压力控制SIMV通气模式辅助呼吸,观察其通气指标、临床生化转变情况及病情的预后转归.结果:16例急性肺损伤、ARDS的患者好转出院12例,死亡4例,有效率75%,死亡原因多为肾功能衰竭、脓毒症、心力衰竭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等.结论:PEEP结合压力控制SIMV机械通气模式在治疗急性肺损伤、ARDS能够更大程度上减少各种并发症的产生,取得明显的疗效与良好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展.

    作者:苏秋缘;许奋勇;陈小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被动牵张对运动后腓肠肌疲劳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被动牵张对运动过后腓肠肌疲劳恢复是否有明显的效果.方法:让20名健康人双足站立快速进行踮脚运动,尽快活动到关节的大范围,充分的运动腓肠肌,待受试者主观感到疲劳,并且右侧下肢踮起时记录右侧腓肠肌的肌电信号,之后其中一组进行静态休息、另一组进行被动牵张后,再次记录肌电信号,记录的肌电参数运用统计学方法加以分析.结果:疲劳的腓肠肌在静态休息和被动牵张后疲劳都有一定消除(P<0.05),但被动牵张组在肌电指标的变化上更为明显,疲劳恢复得更快(P<0.05).结论:被动牵张更加有效地改善了腓肠肌的疲劳状态,缩短了疲劳恢复的时间.

    作者:李腾飞;商鑫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体视学技术在常见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目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体视学技术得到了深化和发展.近年来一些文献报道了用体视学和图像分析方法,研究反映人体各主要系统肿瘤病变特征的定量指标,部分揭示了正常和病变组织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与机能间的关系,研究了其在临床肿瘤鉴别诊断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本文选取了当前我国发病率高的四种恶性肿瘤:肺癌、胃癌、大肠(结肠/直肠)癌、食管癌,综述体视学在这些肿瘤诊断和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和进展.

    作者:王炜;侯艳;石恩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腘窝囊肿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胭窝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诊断的58例胭窝囊肿患者,分别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58例腘窝囊肿患者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高频超声诊断胭窝囊肿的符合率95%.结论:高频超声对胭窝囊肿的诊断有极高的准确性,并能对胭窝囊肿与周围组织关系准确做出明确诊断.

    作者:马梦红;曹春宁;康燕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方法:治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恶性肿瘤患者24例,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龄32~73岁,平均54.2岁,确诊为恶性肿瘤时间:在透析后2个月~3年,平均18.9个月.24例患者中,多囊肾1例(4.2%);间质性肾炎2例(8.3%);梗阻性肾病1例(4.2%);高血压肾病4例(16.7%);糖尿病肾病8例(33.3%);慢性肾小球肾炎8例(33.3%);神经系统恶性肿瘤1例(4.2%);多发性骨髓瘤1例(4.2%);肺癌4例(16.7%);消化系统恶性肿瘤7例(29.2%),其中食管癌1例,胰腺癌1例,肝癌2例,胃癌3例;泌尿系统11例(45.8%),其中前列腺癌1例(4.2%),输尿管癌1例(4.2%),肾癌4例(16.7%),膀胱癌5例(2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比正常人群更易发生恶性肿瘤,要及时筛查,以防漏诊.

    作者:王杰;张有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护理中采用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的影响效果.方法:接待糖尿病患者179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采用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进行护理,护理完成后,对比分析他们在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体质指数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本次研究179例糖尿病患者经过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体质指数等各项指标相比于护理前皆有明显改善,护理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社区糖尿病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策略,可以促进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并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促进他们做好自我管理,积极配合相关人员做好血糖的控制与疾病的治疗,提高自身生活质量.

    作者:李潇;陈雪兰;吴杰清;谢艳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两种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两种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差异,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治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60例,A组:奥美拉唑片20mg,2次/日;阿莫西林胶囊11.0g,2次/日;克拉霉素0.15g,2次/日;于饭后服用,疗程1周.后继续单独给予奥美拉唑片20mg,2次/日,连续给药7~10天.B组:奥美拉唑片20mg,2次/日;左氧氟沙星0.2g、甲硝唑0.4g,2次/日,饭后服用,疗程1周.结果:A组痊愈30例,显效21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B组痊愈29例,显效22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A组与B组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根除Hp55例,根除率91.7%,B组Hp根除54例,根除率9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可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治疗.

    作者:谢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t-PA及PAI-1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t-PA、PAI-1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神经内科住院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24小时、14天血浆t-PA、PAI-1及38例健康体检者24小时的血浆t-PA、PAI-1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t-PA、PAI-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治疗14天后较24小时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检测t-PA、PAI-1在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及治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卫征;高重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灭菌效果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在使用过程中灭菌效果的可靠性和生物监测结果的报告时间.方法:对80批次低温等离子灭菌物品从清洗、包装、灭菌操作、灭菌器的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等方面,按照WS 310.2和WS 310.3的规范相关要求进行操作,并对生物监测24小时与48小时结果相比较.结果:80批次中,有3批次生物监测结果不合格判定为灭菌不合格、24小时与48小时结果相符.结论: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作为一项新型技术,作用原理的技术性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应与各科室做好沟通,尽可能三大监测全部完成判定灭菌合格后,灭菌物品再放行.也给设备生产厂家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否研制出生物监测快速阅读仪,才有利于更好地为临床提供放心、安全、及时的诊疗器械,更好的发挥CSSD在医院的支持保障系统的功能.

    作者:崔丽琴;张向东;孙锦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立普妥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评价.方法:180例临床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采用脱水、降颅内压及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9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立普妥40mg,1次/日,每晚口服.疗程2个月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常活动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普妥可提高急性脑梗死疗效,具有很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李国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晨会交接班流程的细化在骨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细化晨会交接班流程,以保证护理安全与工作质量.方法:制定细致规范的晨会交接班流程并付诸实施,定期检查和评价交接班规范执行情况.结果:护士明确了交接班的意义和目的,主动地深入病房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提高了护士独立思考、观察判断的能力.结论:护理工作质量不同程度的提高,保证了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

    作者:马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血清CRP、 NT-proBNP水平的测定在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非瓣膜病性心房纤颤(AF)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F患者68例,作为房颤组,选择同期于我院体检的正常健康者6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血清CRP和NT-proBNP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房颤组NT-proBNP和CRP的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心功能不全分级的增加,房颤组中患者血清NT-proBNP、CRP浓度不断升高.不同心功能分级组之间的血清NT-proBNP、CRP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T-proBNP和CRP水平可用来预测房颤患者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在临床判断房颤预后能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彭川漫;黄苏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肝活检在原因不明急性肝功能不全的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索原因不明的急性肝功能不全病因和诊断方法.方法:收治原因不明的急性肝功能不全行肝活检患者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病理检查后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病11例(73.33%),药物性肝炎4例(26.67%).行病理检查前误诊为病毒性肝炎(非甲~戊型)4例、误诊为药物性肝炎4例,总误诊率达53.33%.结论:根据病史体征和既往服药史、饮酒史等资料对急性肝功能不全的病因诊断易造成误诊,肝活检组织学检查有助于原因不明的急性肝功能不全的病因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是其主要病因之一.

    作者:李应;成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重度多发复合外伤术后转入ICU患者压疮相关因素及对策

    本文就重度多发复合外伤术后转入ICU患者压疮相关因素及对策做一简单阐述,希望对未来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沈卫莉;张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