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职业安全与自我防护

赵东晓;李运峰

关键词:职业安全, 危险因素, 分析, 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分析职业危害的危险因素及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方法:分析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妇产科护理工作中,10名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效果评价过程。结果:不同职称的护士和助产士均有不同程度的针头、缝合针、刀片等刺伤,发生率76.8%,平均每年有3次锐器损伤情况,损伤后89%的护士立即挤出伤口部位的血液用流动水冲洗伤口,并用2%碘伏消毒伤口,然后登记上报,仍有11%的护士处理伤口不及时,不规范,没及时登记上报。锐器损伤病原菌分析:科室3次锐器伤,其中HBV患者的针头刺伤1例,HCV患者的锐器刺伤1例,不明原因的锐器伤1例。结论:针对职业危害进行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培训,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职业危害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保证职业安全。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临床疗效。方法:住院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常规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他汀类调节血脂药物,扩张血管、营养神经药物,同时积极治疗合并症,适当应用改善心肌供血,纠正心衰以及降压、降糖等药物,其中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10天1疗程。观察两组TIA终止时间及相对例数,分别计算出两组的有效率和无效率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并观察两组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1%)高于对照组(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效率(2.9%)低于对照组(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巴曲酶能较好地终止TIA发作及防止进一步进展为脑梗死,用药亦安全。所以在临床TIA治疗过程中可首选此组药物。

    作者:陈新广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社区居民高血压患者健康需求调查问卷分析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中高血压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以便采取更合理的教育方式,满足患者的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高血压患者的一般情况,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以及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结果:86%的患者认为戒烟、限酒能预防高血压的发展,74%的患者对自身的疾病是了解的,70%的患者能够遵从医嘱,坚持长期服药,但有64%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目的只限于减少并发症。结论: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社区医务工作者要按计划循序渐进开展健康教育,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逐步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董丽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外伤性脾破裂临床诊疗体会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方法及原则。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外伤性脾破裂患者86例,23例采用非手术治疗(非手术组),63例采用手术治疗(手术组),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非手术组中,治愈21例,中转手术2例,治愈率91.3%。手术组中,治愈62例,死亡1例,治愈率98.4%。结论:非手术和手术治疗对外伤性脾破裂均为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应尽可能选用保脾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国灿;曾洪波;蔡金;周旭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4月-2013年5月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奥曲肽0.1mg +0.9%氯化钠注射液20ml的混合溶液静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模式上再增加40mg的奥美拉唑,采取100ml静滴。2次/日,12小时/次。3天为1个治疗周期。采取统计学方式对两组治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5%,观察组总有效率9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志玺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切开挂线术治疗肛门狭窄5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采取切开挂线术治疗肛门狭窄的疗效。方法: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肛门狭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其中观察组采取切开挂线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切开扩张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后的实际效果,并且分析术后患者在每天排便数量、时间、疼痛时间、愈合时间、出血时间等因素的差异。结果:两者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后其疗效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患者在每天排便数量、时间、疼痛时间、愈合时间、出血时间等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针对肛门狭窄患者,采取切开挂线术比采用切开扩张术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推广简易高危儿筛查法在儿童保健服务工作中的体会

    通过落实村医对高危儿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落实镇(街)基层儿保医生高危儿知识业务培训,邹城市推广各级儿保门诊开展了高危儿脑损伤简易筛查工作。简易高危儿筛查法能早期发现脑损伤的高危儿,筛查出引起儿童运动发育迟缓的其他疾病。因此,应在儿童保健门诊中全面开展简易高危儿筛查法,以提高儿童系统化保健服务工作实效。

    作者:郭红霞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音乐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糖尿病(DM)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表(SAS)对100例糖尿病患者评定,其中治疗组50例,给予音乐治疗及糖尿病综合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糖尿病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情况,并同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治疗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及抑郁症状。音乐干预能进一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蔡敏;阚春婷;魏梦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1例

    目的: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为少见疾病。通过报道1例IAS及文献复习,讨论IAS的诊治及预后。临床上对伴有自身免疫疾病、服用含巯基药物的高胰岛素性、低血糖症患者,应检测胰岛素自身抗体,以避免误诊和不必要的手术。

    作者:王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健康教育在产后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症产妇的护理价值。方法: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产后抑郁症产妇9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CCMD-Ⅲ关于产后抑郁的诊断标准。对其采取健康教育的护理方式,将护理后效果与护理前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健康教育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比护理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缓解产后抑郁状况,应该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

    作者:曾申娟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癌性脑膜炎1例

    目的:癌性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疾病,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在国内,癌性脑膜炎原发灶以肺癌多,多见于肺癌晚期。癌性脑膜炎主要表现为脑部症状,治疗应以鞘内注射、静滴或口服能通过血脑屏障的化疗药物为主。本文简要介绍1例肺癌化疗后并发癌性脑膜炎的诊治体会。

    作者:杨敏;王宇;王华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丹参在肾病中的作用

    目的:丹参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临床上广泛用于肾病的治疗。丹参治疗肾病的药物作用包括:改善微循环障碍、抗凝血、抑制或减弱肾脏变态反应性炎症损害、改善代谢、调节免疫功能、利尿、消除蛋白尿。丹参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机制可能和改善肾小管的功能,促进缺血肾的自由基清除以及改善微循环有关。

    作者:李永明;夏席云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支气管哮喘酸碱失衡3个阶段是怎么形成的?

    绝大多数的支气管哮喘发作期间,都会产生程度、性质不同的酸碱失衡(一项重要的病情变化指标),且形成较为一致的变化规律--“3阶段”。“3阶段”的形成及大致规律如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阻塞定位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腭后区和舌后区可能造成阻塞的差别。方法:在医院内随机抽取46例OSAHS患者,分别采用纤维喉镜结合Mǚller检查(FPMM)和整夜上气道压力测定(UAPM)两种方法对患者腭后区和舌后区阻塞进行判定。采用UAPM法的患者要求采用阻塞构成比>30%作为判定阻塞的标准。结果:采用UAPM法的患者,腭后区阻塞36例(72%),舌后区阻塞31例(58%)。采用FPMM法的患者,分别采用塌陷度≥75%,塌陷度≥90%,两个不同的数值范围作为判定腭后区阻塞的标准时,腭后区阻塞的例数、检出率及一致性系数随着塌陷度的增大而增大,分别采用塌陷度≥75%,塌陷度≥50%为判定舌后区阻塞的标准时,阻塞的例数、检出率及一致性系数随着塌陷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用FPMM和UAPM这两种方法对腭后区和舌后区进行判定,腭后区阻塞的一致性高于舌后区,为使FPMM和UAPM这两种方法判断的一致性,可以适当提高FPMM判定腭后区阻塞的标准而降低其判定舌后区阻塞的标准。

    作者:张文斌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在危重中毒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评价危重毒物、药物中毒患者经过不同血液净化方式(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急性中毒患者158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血液透析组和血液灌流组各79例,血液透析组采用血液透析的血液净化方式,血液灌流组采用血液灌流的血液净化方式,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措施:洗胃、利尿、导泻、吸氧、解毒剂及拮抗剂等,对比两组采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后的治愈率、死亡率及昏迷时间。结果:血液灌流组治愈74例(93.2%),死亡5例(6.8%),平均昏迷时间(36.7±10.5)小时;血液透析组治愈66例(83.6%),死亡13例(16.4%),平均昏迷时间(73.1±16.2)小时,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血液灌流的血液净化方式治疗危重中毒患者可有效缩短患者昏迷时间,提高患者治愈率,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回归社会。

    作者:段肖亮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皮肤科临床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皮肤科病种繁多,在临床教学中宜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从皮疹入手,由表象到本质,结合多媒体教学、PBL教学法从多个层面加强学生对常见皮肤病的认识和掌握,同时加强临床技能的培训,做到理论与操作并重,使学生对皮肤病有一个较为全面科学的认知。

    作者:邹先彪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胸腹联合伤患者132例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胸腹联合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胸腹联合伤患者132例,其中采取常规急救护理60例,为对照组;实行科学系统急救护理干预72例,为试验组,对两组患者预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治愈率91.67%,死亡率4.17%,并发症发生率2.78%,护理总满意率97.22%;对照组治愈率66.67%,死亡率30%,并发症发生率13.33%,护理总满意率8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腹联合伤患者实行科学系统的急救及护理干预方案,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深入推广应用。

    作者:骆素琴;陈品伟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及预防

    目的:通过对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包括精神原因、穿刺疼痛原因、晕血和晕针原因、空腹献血、献血者献血知识缺乏以及献血环境原因等,找到合理有效的预防方法,包括做好献血知识的宣传工作、严格的体格检查、改善献血场所环境、提高采血人员业务知识及专业技术水平等,从而控制献血反应的发生率,减少献血者的恐惧心理,使无偿献血队伍得到壮大。

    作者:冯颖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引起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方法:对2003-2013年收治的剖宫产分娩后发生晚期产后出血16例产妇的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院剖宫产后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0.12%。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切口感染,与剖宫产术式及操作技巧、产妇的全身状况有关。结论: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治疗方式以清宫为主,对急性出血者可行血管介入治疗,不得已情况下才考虑行子宫切除术。

    作者:徐艳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光动力联合甘草锌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光动力联合甘草锌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2例予光动力联合甘草锌治疗,对照组28例仅予光动力治疗,治疗时间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皮损变化,治疗结束后随访2个月评估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87%,对照组8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动力联合甘草锌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徐丽红;钟萍;柴宝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心脏病为什么会发生黄疸?

    心脏病在一般情况下不易出现黄疸,但是,当病情加重以致发展到心力衰竭时,常可以并发黄疸。长时间充血性心力衰竭,会导致肝脏长时间处于瘀血状态,肝脏内被动扩张的血管可以不断地挤压肝细胞,引起肝细胞坏死,致使肝细胞内的胆红素流入血中;另一方面,扩张的血管还可以挤压肝内胆管,以致造成胆管狭窄、阻塞,胆汁引流不畅,造成胆汁中的胆红素逆流入血;长时间充血性心力衰竭,还会使肝细胞因缺氧变性和坏死,造成肝功能损害,失去正常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导致血中胆红素增加。终,因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出现黄疸。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