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兰索拉唑肠溶片的制备及稳定性的分析

李辉

关键词:兰索拉唑, 肠溶片, 制备, 稳定性
摘要: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肠溶片的制备及其稳定性。方法采用片芯处方、隔离层包衣、肠衣层包衣制备方法制备药物后,在不同条件下对兰索拉唑肠溶片的稳定性进行比较。结果所制备的兰索拉唑肠溶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结论处方工艺改进后操作控制更加便捷,利于药品制备。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用药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用药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82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资料,将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用药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掌握用药知识状况、用药依从性、用药管理水平及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掌握用药知识状况、用药依从性、用药管理水平及血压控制率均明显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用药护理干预措施,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岳金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布洛芬缓释胶囊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布洛芬缓释胶囊发生的临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0年12月至2014年6月我院报告的布洛芬缓释胶囊致不良反应42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布洛芬缓释胶囊的不良反应以消化不良、尿频、尿痛及单纯皮疹为主;发生时间以3~5 d及10 d以上为主;且30岁以下及31~39岁的患者中,男性发病例数均明显高于女性;而女性60岁以上发病例数明显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布洛芬缓释胶囊发生不良反应主要以肠道及过敏反应为主,了解其不良反应特点有利于临床的合理使用。

    作者:陈忠琼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七氟醚联合骶管麻醉在患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七氟醚联合骶管麻醉在患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于本院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88例资料,将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七氟醚麻醉,观察组患者行七氟醚联合骶管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诱导时间及苏醒时间比较情况。结果麻醉后观察组各时点MAP、H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儿下腹部手术应用七氟醚联合骶管麻醉,获得明显效果。

    作者:赵会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高黏度骨水泥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高黏度骨水泥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320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资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0例。观察组患者行高黏度骨水泥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传统骨水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后凸Cobb角。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及后凸Cobb角均明显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VAS评分及后凸Cobb角患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黏度骨水泥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较好。

    作者:李彬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药物治疗在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应用价值

    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药物进行治疗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目前药物治疗在临床治疗机制与治疗上进展很快,采用药物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已成为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正在开展药物剂型改进和不良反应降低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本文针对国内外药物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进展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石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大面积脑梗死伴发脑疝的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伴发脑疝的术后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期间诊治的大面积脑梗死伴发脑疝患者69例临床资料,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6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大面积脑梗死伴发脑疝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姚彩媚;黄艳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七氟醚麻醉诱导在小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小儿全身麻醉中应用七氟醚麻醉诱导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42例小儿全身麻醉患儿资料,将患者完全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21例。观察组患儿给予七氟醚麻醉,对照组患儿给予氯胺酮麻醉。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患儿气管插管后、拔管后MAP、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诱导在小儿全身麻醉中起效快,且效果明显。

    作者:唐晓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奥沙利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尿路上皮肿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尿路上皮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24例尿路上皮肿瘤患者资料,将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吉西他滨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奥沙利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吉西他滨较单一予以吉西他滨治疗尿路上皮肿瘤效果更为明显,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及生存率,且安全性高。

    作者:马昌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108例外伤性小肠破裂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108例外伤性小肠破裂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8例外伤性小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时间分为<2 h治疗组79例和>12 h治疗组29例,均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2 h治疗组患者,治愈72例,占91.1%;病死7例,占8.9%,并发症发生率为3.8%;>12 h治疗组患者,治愈15例,占51.7%,病死14例,占48.3%,并发症发生率为3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伤性小肠破裂的临床治疗中,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作者:周剑;苏德春;宋国权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

    目的:探讨正常眼压下限的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正常眼压下限的NTG 48例患者资料,对患者给予拉坦前列腺素、甲钴胺片、银杏叶片、维生素B12及胞二磷胆碱治疗,效果不佳者配合手术治疗。结果治疗后,48例患者的视力、OA、CRA的PSV、EDV均较治疗前增加,视野缺损、眼压、RI 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正常眼压下限的 NTG 患者给予综合治疗,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海鸿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妇产科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妇产科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为妇产科抗菌药物的进一步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使用药物治疗的600例患者资料,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600例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有370例(61.7%);其中以预防性用药为主320例(86.5%);单一用药132例(35.7%)、二药联用190例(51.4%)。结论对于妇产科,应加强疾病在围术期抗菌药物的管理,同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刘威;于龙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HI)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和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既往收治的 HI 患者35例临床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对比分析。结果确诊HI占同期收治脑梗死患者12.4%;基本治愈4例,显著好转6例,好转3例,无变化3例,死亡6例,有效13例。结论应重点关注送院时间较晚、大面积梗死、梗死区血供丰富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及时行CT、症状观察,发现血肿与颅内压增高症状表现,及时处理血肿,降低继发出血风险。

    作者:张贻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5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和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均为2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乙肝病毒变异株蛋白(YMDD)异常率、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进行比较,治疗组患者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较为理想。

    作者:王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强化感染护理干预对降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强化感染护理干预对降低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4年1至12月ICU 100例患者给予强化感染护理,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常规护理干预ICU 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率及相关指标合格率。结果观察组患者MDRO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各相关指标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强化感染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ICU患者MDRO感染率,临床应加以重视。

    作者:李小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腰痹通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腰痹通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22例LDH患者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萘普生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腰痹通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对腰部疼痛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腰痹通胶囊治疗LDH患者,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高禹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中药木瓜挥发油成分

    目的:探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中药木瓜挥发油的成分。方法本研究通过毛细管 GC-MS分析技术和设备,对中药木瓜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中药木瓜挥发油主要包括69种化学成分,其中含量高的为酯类和内酯在内的16种,也是为重要的木瓜挥发油构成部分。结论中药木瓜挥发油属于一种生物活性较为广泛的中药,其成分的毛细管GC-MS分析还有待于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从而更加准确测定中药木瓜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木瓜的中药功效起到了进一步的说明作用。

    作者:郭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孟鲁司特联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7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资料,将患儿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85例)和试验组(85例),分别给予布地奈德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咳嗽和睡眠积分等。结果试验组患儿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治疗后咳嗽和睡眠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 P<0.05)。结论孟鲁司特联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可明显改善咳嗽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谢宇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的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合并脊柱骨折的病理特点和预后。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26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患者资料,分析其病理特点,并进行6个月随访,观察预后效果。结果治疗后的 Frankel 分级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无内固定脱落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AS合并脊柱骨折的病理特点为骨质疏松、起病隐匿、椎间盘处无骨折线等,应根据患者情况采取合适疗法,手术患者需在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进一步提高预后质量。

    作者:张占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明显,恢复快,且中医不良反应小,操作简单。

    作者:高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门诊麻醉药品处方的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探讨门诊麻醉药品处方的不合理用药原因。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的352张麻醉药品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吗啡缓释片的不合格用药率、无指征用药率均明显高于其他麻醉药品,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结论门诊不合理用药类型较多,需加强麻醉药品的管理,提高麻醉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李心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

主管: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

主办: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