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洪涛
导尿是医院内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一般占住院患者的10%,留置导尿管引起的尿路感染居医院感染的第2位.由于留置导尿管而引起的尿路感染是医源性感染中常见的一种,不同的留置导尿管操作方法导致感染程度不同,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护理以预防留置导尿管引起的感染.预防护理措施:导尿时执行严格的无菌操作,掌握留置导尿的适应症及导尿管留置时间,保持导尿管引流通畅,避免不必要的膀胱冲洗,导尿管应选用硅胶尿管.通过采取必要的操作方法和预防感染的措施,控制医院内感染,保证患者医疗安全.因此,医护工作者要重视因导尿而引起的尿路感染.根据医护人员的实际工作经验,来分析导尿过程中的原因,并总结出如何防止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
作者:刘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为探讨剥脱性皮炎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对剥脱性皮炎患者进行抗炎激素治疗,做好皮肤护理、口腔护理、营养支持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经过精心的治疗及护理,患者病情痊愈出院.剥脱性皮炎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及护理,疗效显著.
作者:施庆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发生率低,80%由右冠状动脉主干血栓闭塞引起,仅20%由左冠状动脉回旋支血栓闭塞所致,因为右心室与左心室下壁、后壁常由一支冠状动脉供血,故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常合.并下壁和后壁心肌梗死,很少单独发生.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1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莉;朱鸿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减轻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6例确诊为老年股骨颈骨折并需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的术前探访;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认知治疗、心理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及抑郁状况,并对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恐惧、抑郁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综合干预后观察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增加手术耐受能力,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小燕;王晓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作者:杨艳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显示胰胆管结构的无创性检查技术,其临床诊断价值日渐为人们所重视,临床应用日趋广泛.但是,由于MRCP采用重T2加权对体内流动缓慢或静止的液体成像,所以胃肠道的液体常同时呈现高信号,影响了图像的质量和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应用口服钆喷替酸葡甲胺溶液(Gd-DTPA)作为胃肠道阴性对比剂,降低胃及肠道高信号,提高MRCP的图像质量,效果较好.
作者:吕超颖;张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为了解临泽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死亡率的动态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临泽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6.23‰,前5位死因顺位为意外、早产低体重(窒息)、先天性疾病及出生缺陷、肺炎,其中新生儿死亡率11.07‰,婴儿死亡率16.2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6.23‰.结论:降低5岁以以下儿童死亡率重点是对儿童意外发生的防范,进一步落实儿童安全教育相当长时间内都是重点工作.
作者:赵宪善;黄爱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脑器质性病变在神经内外科进行救治后,渡过临床危险期,进入恢复期,多伴有精神障碍和复杂的心理需求,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属于比较特殊的精神障碍,它多由脑组织病变、感染等原因导致.患者常表现为意识障碍、遗忘综合征、痴呆综合征、智能障碍、人格改变等.因此对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护理应多加注意,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分期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家属和患者需要专业知识的指导,此类患者属于跨科病变,一般躯体护理措施重要,心理护理尤其重要.
作者:宋卫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为探讨神经内科护理风险管理与防范,以降低风险,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我科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结合神经内科疾病特点,分析神经内科护理风险存在的原因,制定防范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识别能力,执行护理工作流程时更加科学、规范.通过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防范风险,减少护患纠纷.现总结如下.
作者:肖玉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代谢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34例40~65岁围绝经期女性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测定血清雌二醇(E2)及血脂,筛选出代谢综合征的人群,计算吴中区的发病率,同时计算体重指数、是否绝经等因素与代谢综合征的关联.结果:女性围绝经期代谢综合征与血清E2、绝经、体重指数、年龄相关.结论:绝经及肥胖是引起代谢综合征的一个重要因素;锻炼身体有利于骨矿物质在骨内的沉积.女性代谢综合征的防治应侧重在围绝经期进行.
作者:王慧华;陆云霞;殷华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收治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5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严格无菌操作,有效防止感染.结果:58例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中42例安然度过急性期,终拔除气管套管.仅有6例(8.3%)发生肺部感染.3例因脑疝死亡.4例自动出院,3例因严重脑干出血未拔管.结论: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呼吸道损伤可提高治疗郊果.
作者:王秀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方法:对281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建立高血压患者管理卡,进行分级和危险分层,实行健康教育和危险因素干预,制定个体化的健康计划,实施针对性地健康教育与循证药物治疗等健康管理,并定期随访.结果:实施健康管理前后,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生活方式的改变、服药依从性和血压达标率均有明显改善.统计学分析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管理,提高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使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得到改善,从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作者:安景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苏子油软胶囊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60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苏子油软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68.3%.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在基础治疗加用苏子油软胶囊治疗脂肪肝疗效显著.
作者:吴行廷;余清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敦煌市伤害事件的分布规律和有关危险因素,为伤害预防与控制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3家综合性医院作为哨点医院,采用统一标准,对在哨点医院首次就诊并被诊断为某种伤害的病例进行统一监测.结果:2年内报告有效病例6746例,男女性别比2.15:1;40.90%的伤害病例年龄25~44岁;职业构成中农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1801例;伤害发生主要原因为跌倒/坠落2897例.结论:青壮年人群的职业伤害和交通伤害及老年人、儿童的跌落伤害为干预重点.
作者:王磊;杨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闭合技术在人工气道气囊管理中的优点.方法:通过对近1年来收治的52例危重患者患者行人工气道后气囊管理进行了回顾性的总结.结果: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无1例发生气道损伤及误吸,8例发生肺部感染.结论:此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可减少气囊对气管壁的损伤,不易发生误吸,在使用机械通气过程中不影响潮气量.
作者:赵莲英;刘旭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便秘是指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每3天少于1次,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1].而且粪便长时间停留肠腔,会产生大量对人体有害的毒素[2].骨折患者由于创伤和自身精神方面等因素,导致生活和排便方式的改变,易发生便秘,便秘是骨折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50%~70%[3].尤其是创伤后和骨折术后1~5天发生率高[4],它不仅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痛苦,而且给患者进食康复带来不利的影响,还直接影响切口的愈合,增加患者痛苦.如何有效地预防与解除骨折患者的便秘,通过分析,总结了骨折患者便秘的危险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心理疏导、健康宣教、饮食指导、腹部按摩及重视排便功能的训练,旨在尽可能的减少便秘发生,改善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云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作者:罗华;龚进;胡桂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肝外胆管结石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肝外胆管结石患者56例,回顾性分析超声图像资料,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组56例肝外胆管结石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梗阻型45例(80.4%);非梗阻型11例(19.6%).术前超声检出53例,检出率94.6%,术后符合50例,符合率94.3%;其中术前超声检出肝外胆管上段结石38例,术后诊断33例;胰腺段9例,术后诊断12例;壶腹段6例,术后诊断8例.结论:超声检查诊断肝外胆管结石,具有快捷、无创伤、准确率高、可反复检查、价格低廉等优点,已成为目前临床上首选的检查方法,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田素英;李淑萍;孟改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化疗作为治疗肿瘤的治疗手段之一,广泛被肿瘤患者所接受,到目前为止,许多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具有严重的毒性和刺激性,部分患者经化疗后,临床症状可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但同时又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反应,严重时可出现重度腹泻,肠道黏膜脱落、坏死穿孔等,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影响正常治疗,甚至使治疗中断.对化疗药物的胃肠道反应的防治和护理越来越受到护理界同仁的重视.现就近年来国内外对化疗胃肠道反应的护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红梅;吴玲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开展护患沟通培训课程,提高急诊护生及护士沟通技巧,是应对日益高要求的患者及家属,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的重要举措.有调查显示,对急诊科护士进行一系列沟通技巧和护士自身基本素质的培养,加强护患沟通后,急诊科护理满意度上上升至99.8%,提高了护理质量[1].因此,通过护患沟通课程培训,提高沟通的技巧和有效性对减少护患纠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傅保国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