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健康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安景华

关键词:高血压, 健康教育, 健康管理
摘要:目的: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方法:对281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建立高血压患者管理卡,进行分级和危险分层,实行健康教育和危险因素干预,制定个体化的健康计划,实施针对性地健康教育与循证药物治疗等健康管理,并定期随访.结果:实施健康管理前后,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生活方式的改变、服药依从性和血压达标率均有明显改善.统计学分析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管理,提高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使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得到改善,从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针药综合治疗颈源性头痛78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组火针结合银丹心脑通治疗颈源性头痛的即时效应和远期疗效.方法: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火针点刺风池、天柱、阿是穴配合口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对照组痛点消炎镇痛药阻滞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综合治疗颈源性头痛有较好的即时效应和远期疗效.

    作者:张雪英;孙燕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静脉丙种球蛋白两种疗法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两种方法的疗效.方法:收治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62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IVIG 1天疗法[1g/(kg·日)],B组(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IVIG 3天疗法[0.4g/(kg·日),连用3天].观察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动态变化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48小时,72小时血清总胆红素较对照组降低(P<0.01),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缩短(P<0.01),减少住院天数.结论:1天疗法疗效明显优于3天疗法,应用IVIG 1g/(kg·日)单剂大剂量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更有效、简便.

    作者:肖俊华;牛玉红;赵志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复方阿胶浆治疗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

    放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因抗肿瘤药物和放射线造成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较为常见.采用复方阿胶浆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临床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肿瘤患者100例,经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数目符合纳入标准,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26~80岁,平均年龄50岁.治疗方法:口服复方阿胶浆,40ml/次,2次/日,连续治疗30天1个疗程,用药30天后复查血常规,并评价疗效.

    作者:孙娟;范旭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对比观察POCT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对血糖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对比观察POCT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对血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利用3台同一型号的POCT血糖仪测定同一标本,同时用卫生部POCT血糖室间质评标本,比较雅培C-8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POCT血糖仪的测定结果.结果:POCT血糖仪与雅培C-80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高度相关(P>0.05).结论:POCT血糖仪测定血糖方便快捷,可以作为急诊、快速筛查时的检查方法在临床运用.

    作者:吴晓铭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58例误诊分析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惟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哮喘.在哮喘发病早期阶段,大约有5%~6%是以持续性咳嗽为主要症状的,多发生在夜间或凌晨,常为刺激性咳嗽,此时极易被误诊.2009~2011年收治患者58例,对误诊病例进行归纳分析,开展气道反应性测定有利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张红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考点必读与试题演练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乳腺癌普查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乳腺超声检查已成为临床必不可少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乳腺肿块的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的研究已证实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随着超声诊断仪性能的提高,在乳腺疾病的检查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非常普遍.通过对120例乳腺疾病的常规检查的结果分析,常规二维超声检查通常根据乳腺肿块的边缘、形态和回声分布等特征对乳腺肿块进行良恶性判别,彩色多普勒超声则多有赖于频谱参数,如收缩期峰值速度、博动指数、阻力指数等以及肿块病灶彩色血流显示率等,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进行鉴别,因此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在乳腺癌的普查中有更重要的意义.报告如下.

    作者:黄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高危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治疗高危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PKRP治疗高危重度BPH患者78例,系统回顾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21~54分钟,切除腺体重量15~64g,失血量60~380ml,术后尿路梗阻症状明显改善,无电切综合征(TURS)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PKRP是治疗高危重度BPH有效、安全性高且并发症少的手术方式.

    作者:周小东;李红艳;文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社区健康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方法:对281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建立高血压患者管理卡,进行分级和危险分层,实行健康教育和危险因素干预,制定个体化的健康计划,实施针对性地健康教育与循证药物治疗等健康管理,并定期随访.结果:实施健康管理前后,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生活方式的改变、服药依从性和血压达标率均有明显改善.统计学分析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管理,提高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使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得到改善,从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作者:安景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薰灸疗法意义及临床应用

    在研制多功能艾灸治疗床(专利号ZL2010 2 02569888.8)时[1],从下向上施灸过程中发现的一种特殊灸法-薰灸疗法,临床上具有药力峻,火力猛,渗透力强,灸疗面广等特点,有推广普及价值,现报告如下.薰灸疗法意义薰灸疗法是在运用艾灸治疗床从下向上施灸过程中发现的一种特殊灸法,包括传统悬灸疗法的温和灸和雀啄灸,具有药力峻,火力猛,渗透力强,灸疗面广等特点,有推广普及价值.

    作者:王伟;董晓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CT引导下穿刺技术在肾囊肿硬化治疗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肾囊肿硬化治疗穿刺技术价值.方法:收治肾囊肿患者,经CT定位,在CT引导下进行穿刺注入无水酒精,对肾囊肿硬化治疗.结果:本组32例肾囊肿患者准确穿刺31例(96.6%),针尖稍偏离囊肿中心者5例(3.2%).2例患者出现心悸,11例患者在注射无水酒精时出现疼痛,5~10分钟后疼痛消失.经过对20例36个肾囊肿进行随访,其疗效0级1个(2.8%),Ⅰ级3个(8.3%),Ⅱ级6个(16.7%),Ⅲ级26个(72.2%),多在术后3~6个月时囊肿消失,总有效率为97.2%.结论:CT引导下肾囊肿硬化法治疗效果显著,创伤小.

    作者:华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整形性体积易位技术在160例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整形性体积易位技术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采用整形性体积易位技术治疗的16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0例患者美容积分情况:差(1~2分)0例,中(3~4)15例,良(5~6)145例,优良率为90.6%,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升.结论:整形性体积易位技术既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又能确保了术后乳房美容效果.

    作者:张晏昶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尿道外口狭窄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术后尿道外口狭窄的原因.方法: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487例,TUVP术后随防.结果:A组273例,其中20例发生尿道外口狭窄,发生率7.33%(20/273);B组214例为近期采用预防性尿道外口切开、术中尿道外口持续润滑及加强术后尿道的护理,4例发生尿道外口狭窄,发生率1.87%(4/214).结论:采用预防性尿道外口切开、术中尿道外口持续润滑及加强术后尿道的护理,是减少TUVP术后发生尿道外口狭窄的有效措施;早期干预治疗可降低尿道外口狭窄发生率,已出现狭窄的患者行尿道外口膜状物分离或定期持续尿道扩张术是安全、简捷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梁志强;徐托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乳腺癌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分析

    目的:通过对乳腺癌冰冻切片的实例分析,探讨其鉴别作用,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减少乳腺癌的误诊.方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收治乳腺肿瘤患者122例,其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的病理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冰冻切片诊断结果为良性108例,恶性12例,假阴性误诊和推迟诊断各1例.石蜡切片诊断结果为良性109例,恶性13例.结论:运用正确的取材方法,确保冰冻切片的质量,可以有效提高冰冻切片鉴别乳腺癌的能力,保证确诊率,减少漏诊和误诊.

    作者:吕芳;杨树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内镜下钛夹治疗消化道出血及穿孔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内镜下钛夹治疗消化道出血及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内镜下钛夹治疗患者30例,病因为胃溃疡出血1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3例,胃底活检出血1例,Dicubefay病1例,贲门撕裂出血2例,食道穿孔1例,胃息肉大肠息肉电切术后残端出血9例.结果:29例出血患者经内镜下钛夹止血治疗,即时止血率达100%,1例食道穿孔患者使用钛夹8枚,穿孔处立即闭合,共使用钛夹80枚,每例患者使用钛夹1~8枚,平均2.6枚,全组无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72小时未再出血,减少了输血量,避免了外科手术,术后定期内镜或透视检查,随访3个月,钛夹均脱落,病灶愈合,无一例再出血.结论: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消化道出血及穿孔,即时止血率达100%,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无明显并发症,可作为临床治疗第一选择.

    作者:刘敦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内服完带汤配合外洗苦参汤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内服完带汤配合外洗苦参汤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1年内发作4次或以上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30例及西药对照组30例,中药组通过内服完带汤和外洗苦参汤治疗,西药组采用内服甲硝唑,外用醋酸或乳酸等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药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治愈率为80%,总有效率为96.7%.结论:中药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袁蕾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肛肠手术中俯卧折刀位与截石位的比较分析

    目的:分析并探讨俯卧折刀位与截石位在肛肠手术应用中的特点.方法:行肛肠手术患者50例,其中25例采用俯卧折刀位,25例采用截石位.观察患者体位摆放时间、患者舒适度、羞涩感、配合度的情况以及手术时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差异.结果:俯卧折刀位患者的体位摆放时间明显少于截石位患者,羞涩感小于截石位患者,而舒适度与配合度明显高于截石位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中两种体位患者在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俯卧折刀位是肛肠手术较为理想的手术体位,不仅能使手术视野重复暴露,还能使患者主动配合手术,减少护理难度,对手术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鄂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亚虎保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80例临床观察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指除酒精外和其他明确的损伤因素所致的,病变主体在肝小叶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病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胰岛素抵抗(IR)和遗传易感性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SFL)、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及相关肝硬化.NAFLD除直接或通过促进并存的其他肝病的进展,导致肝衰竭、肝细胞癌(HCC)和移植肝复发外,还参与2型糖尿病和动脉硬化的发病,已成为发达国家慢性肝病的首要病因.

    作者:朱熔;王宇静;余泽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联合用药治疗急性脑血栓35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联合用药治疗急性脑血栓的疗效.方法:选择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脑蛋白水解物、舒血宁注射液,对照组给予甘露醇、血塞通、胞二磷胆碱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疗效,所得资料做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联合用药治疗急性脑血栓有良好效果.

    作者:卢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诊治分析120例

    糖尿病和结核病是两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在急剧上升,2010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将达6300万.肺结核是当今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之一,我国第4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目前我国有5亿人口受到结核杆菌的感染,现有肺结核患者450万[2].近年来糖尿病合并结核呈显著上升趋势,主要原因:①糖尿病患病率逐渐增高;②全球结核病患病率上升;③糖尿病发病高峰年龄与结核病高峰年龄吻合,以40~60岁为多;④糖尿病与结核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促尽发病.因此并发糖尿病的结核病的诊断与治疗一直是结核科医生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2008~2010年收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120例,诊治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刘大天;林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