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丙种球蛋白两种疗法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观察

肖俊华;牛玉红;赵志霞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 新生儿, ABO溶血病
摘要:目的:观察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两种方法的疗效.方法:收治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62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IVIG 1天疗法[1g/(kg·日)],B组(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IVIG 3天疗法[0.4g/(kg·日),连用3天].观察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动态变化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48小时,72小时血清总胆红素较对照组降低(P<0.01),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缩短(P<0.01),减少住院天数.结论:1天疗法疗效明显优于3天疗法,应用IVIG 1g/(kg·日)单剂大剂量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更有效、简便.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内服完带汤配合外洗苦参汤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内服完带汤配合外洗苦参汤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1年内发作4次或以上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30例及西药对照组30例,中药组通过内服完带汤和外洗苦参汤治疗,西药组采用内服甲硝唑,外用醋酸或乳酸等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药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治愈率为80%,总有效率为96.7%.结论:中药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袁蕾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我国护理继续教育现存问题及对策分析

    护理继续教育是继护士学校医学教育毕业后,为提高其临床护理理论知识、操作技术、工作方法、科研能力而进行的以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为主的一种终身性护理学教育[1].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及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传统的以诊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及护理人员在校接受的一次性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专业和临床的需要.为满足全社会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护士必须不断地更新、补充和提高知识水平与业务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跟得上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满足临床对护理的需要.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护理学教育,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也是应尽的义务[2].现就我国护理继续教育现存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为临床探寻有效的、合理的护理继续教育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刘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下腔静脉滤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治疗中的证探讨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3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全部植入临时、永久两用腔静脉滤器,行介入导管综合溶栓治疗.结果: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全部成功,介入综合溶栓后血栓全部消失,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有效率100%,无1例发生肺血动脉栓塞,溶栓结束后有5例患者腔静脉滤器成功回收.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导管综合溶栓治疗是一种疗效良好且安全的治疗方法,同时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是一种安全、有效预防肺动脉栓塞发生的有效措施,是放置腔静脉滤器的绝对适应证.

    作者:郑如林;夏东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分析前质量控质的探讨

    随着检验技术的发展,临床的诊断越来越离不开检验结果.检验结果的准确度直接关系到临床的诊断和治疗与用药.而检验结果的准确是由检验质量决定的.而检验质量又由全面质量控制的.全面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质量控制、分析中质量控制、分析后质量控制.分析中质量控制和分析后质量控制由检验科解决.因为有先进设备、配套的试剂、有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评.分析前质量控制是检验科无法控制的.也是重要的环节.临床反馈不满意的检验结果80%是标本质量不符合要求造成的.

    作者:杨淑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心电图变化1例报告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发生率低,80%由右冠状动脉主干血栓闭塞引起,仅20%由左冠状动脉回旋支血栓闭塞所致,因为右心室与左心室下壁、后壁常由一支冠状动脉供血,故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常合.并下壁和后壁心肌梗死,很少单独发生.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1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莉;朱鸿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米索前列醇片应用于哺乳期瘢痕子宫妊娠流产术2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哺乳期瘢痕子宫妊娠的流产方法.方法:观察组术前2小时给予米索前列醇片400mg口服,2小时后行人工流产术;对照组术前不用米索前列醇片.结果:服用米索前列醇片的患者人工流产术中子宫穿孔发生率降低、术中出血减少、手术时间短、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少.结论:瘢痕子宫哺乳期妊娠妇女人工流产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片能增加手术安全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作者:刘文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消化性溃疡的护理措施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其病理特点是胃或十二指肠内壁慢性溃疡形成,以慢性反复发作性上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比胃溃疡多见,两者之比3:1,男性多于女性.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青少年,胃溃疡发病年龄较十二指肠溃疡约推迟10年左右.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固称为消化性溃疡.

    作者:赵素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双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56例临床报道

    2004年4月~2010年10月联合应用经股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和经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瘤内注射醋酸(PAI)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全组56例患者均经临床检查、AEP测定、B超、CT、肝动脉造影或肝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其中男41例,女15例,年龄17~70岁,平均51岁.主要症状为肝区疼痛、纳差、腹胀、发热、体重减轻、乏力.肝功能child's分级,A级30例,B级26例.血常规、肾功能、心电图正常.肿瘤位于肝右叶38例,肝左叶8例,左右叶均有10例.单一病灶42例,2个病灶7例,3个病灶7例.肿瘤直径1.2~13.2cm,平均7.6cm,均无远处转移.

    作者:张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子宫切除术后继发腹腔妊娠致失血性休克1例

    病历资料患者,女,38岁,因恶心、乏力3月,腹痛伴肛门坠胀6天,晕厥1次入院.于2006年9月因第1胎足月妊娠,忽略性横位,子宫破裂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有发热,阴道浓液排出,经抗炎治疗痊愈出院.之后从无月经来潮.约在入院前3个月出现恶心、乏力,胃脘不适等,近6天感腹胀伴肛门坠胀在当地医院以胃肠炎予助消化治疗.今因晕厥1次急诊入住我院.查体:T 36.6℃,P 120次/分,R 24次/分,BP 50/30mmHg,呈休克状态,腹部膨隆,压痛拒按,叩诊实音,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5ml.即刻行床旁彩色超声检查:腹腔大量积液,探及一胎体,头臀长4.0cm,盆腔子宫缺如,双附件未见异常,随查尿HCG阳性.

    作者:马清明;马玉梅;杨玲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亚虎保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80例临床观察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指除酒精外和其他明确的损伤因素所致的,病变主体在肝小叶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病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胰岛素抵抗(IR)和遗传易感性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肝(SFL)、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及相关肝硬化.NAFLD除直接或通过促进并存的其他肝病的进展,导致肝衰竭、肝细胞癌(HCC)和移植肝复发外,还参与2型糖尿病和动脉硬化的发病,已成为发达国家慢性肝病的首要病因.

    作者:朱熔;王宇静;余泽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有效抢救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方法.方法:对103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原始资料进行统计、整理、分析.结果:103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抢救成功100例,成功率97%.结论: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抢救及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及发症发生率.

    作者:周涛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椎血管瘤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颈椎血管瘤的临床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症状性颈椎血管瘤患者共9例(10个椎体),在C型臂透视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使用直径为2.5mm穿刺针,9例手术均采用仰卧位,经颈椎前外侧入路穿刺,在透视下缓慢地注射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术后摄片及CT了解骨水泥分布,记录术前、术后及随访时并发症情况,采用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强度.结果:本组9例10个椎体手术均获成功.随访6~24个月.平均12.4个月,VAS评分,术前7.2±2.1分,术后2.0±1.1分,随访时2.2±1.6个月.术后较术前疼痛明显缓解(P<0.05).随访时维持术后水平(P>0.05)无术椎塌陷和新发骨折,无血管瘤复发,椎前方骨水泥轻度外漏1个椎体,所有病例术中及术后随访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椎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术中需熟悉颈部解剖,操作仔细,以防止并发症发生.

    作者:吴群海;张才德;张超;张军;刘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子宫全切除的心理调查和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子宫全切所术后对女性的心理影响及护理.方法:对18例子宫全切术女性进行健康宣教、与患者及其家人交谈,调查心理想法并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做详细记录,研究患者的心理影响及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表现为紧张和顾虑,术后产生忧虑患者12例(83%),抑郁4例(22%),自卑2例(11%),通过手术前后的健康指导教育,上述心理顾虑完全缓解16例,基本缓解2例.结论:对子宫全切患者手术前后加强健康教育,给予各种心理干预及针对性的护理,对心理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作者:成晓莲;王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冷海带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

    目的:探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择70例化疗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治疗组根据静脉炎发生的部位和面积选择适当大小冷海带将该部位完全覆盖,每30~60分钟更换1次,保持海带湿润新鲜,至患处不适感完全消失.对照组35例常规用50%硫酸镁浸湿无菌纱布后直接外敷患处,并保持纱布湿润,每次30分钟,日3次,至患处不适感消失后停止湿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33%,治愈率达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愈率为23.33%.结论:冷海带外敷对化疗性静脉炎治疗效果明显,且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便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医学脏腑辨证的方法

    中医学脏腑辨证部分是一切辨证的基础,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点,又是难点.普遍学生都反映是比较难掌握的内容.甚至熟悉了其临床表现后,仍感到难以互相鉴别.究其原因除了以有关基础理论不够熟练外,很重要的是还没有把握其中的规律和方法,就此问题谈谈自己在多年的理论和临床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作者:丛璐;周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口腔扁平苔藓临床路径

    作者:陈锐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社区健康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方法:对281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建立高血压患者管理卡,进行分级和危险分层,实行健康教育和危险因素干预,制定个体化的健康计划,实施针对性地健康教育与循证药物治疗等健康管理,并定期随访.结果:实施健康管理前后,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生活方式的改变、服药依从性和血压达标率均有明显改善.统计学分析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管理,提高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使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得到改善,从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作者:安景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心理护理对产妇的作用和影响

    目的:分析助产士在孕妇自然分娩及剖宫产手术前因紧张心理而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情况,实施心理护理起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50例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产妇和家属加强心理护理,并作出相应比较及探讨.结果:经过心理护理使自然分娩产妇消除紧张恐惧、大喊大叫等现象,平稳度过分娩;剖宫产产妇可显著缓解其心理压力,使术中血压和心率波动幅度减小.结论:在产程中加强助产士对产妇心理护理有利于产程顺利进展,对剖宫手术者,术中血压和心率波动幅度减小,手术顺利,减小并发症,为手术后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黄仁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颅骨修补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20例颅骨缺损行颅骨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提高颅骨修补术后患者的康复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行颅骨修补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通过精心的护理,20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减少感染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董燕妮;肖华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全肺切除术后的护理

    肺癌是肺部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全肺切除常用于中心型肺癌以及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某些肺结核、广泛性肺囊肿、支气管扩张反复感染或大咳血、一侧寄生虫性囊肿导致肺功能丧失者.全肺切除是佳治疗手段,但手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术后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重视全肺切除术后的护理,能减少并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顺利恢复,延长其生命并提高生活质量.现针对这些并发症制定了一些措施,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薛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