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芬;马世华
目的:探讨并评价实施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收治脑梗死患者106例,实施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护理措施.结果:本组神志清楚患者94例,通过开展早期肢体功能康复护理训练,1个月后患者的Barthel指数较训练前平均提高30分左右,总有效率95.8%.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护理能够收到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卜宏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理想的牙外伤松动脱位及牙槽突骨折的固定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正畸片段弓技术,通过黏接托槽,入槽结扎节段弓丝将外伤牙及牙槽突骨折段稳固协调地固定于两侧基牙上.结果:临床应用38例,其中单纯牙外伤松动19例,牙脱位6例,牙槽突骨折并牙松动13例,总有效率100%,1年复查疗效满意.结论:正畸片段弓技术操作简便,效果良好肯定,并发症少,易于掌握,优于其他传统的牙外伤固定结扎术.
作者:范小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风湿性瓣膜病变及先天性瓣膜病变的有效方法.心脏瓣膜置换术是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创伤、心肌缺血再灌注、麻醉药物等影响均可在短期内加重心功能损害,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降低死亡率[1].2009年10月~2011年10月瓣膜置换术后并发低氧血症12例,通过术后严密的监测及护理,有效地降低死亡率.现将发生低氧血症的原因及和护理进行总结,为临床治疗和监护提供较为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冯书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黄连素(小檗碱),由黄连、黄柏、三棵针或其他含小檗碱的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临床上,一直作为清热解毒,抗感染药物.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黄连素在治疗糖尿病中有较好的临床意义.黄连素除具抗升糖激素作用外,还具有促进胰岛β细胞再生和恢复作用.黄连素加小剂量达美康治疗老年型2型糖尿病较单用达美康疗效显著,对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患者,加黄连素治疗可以取得和加用双胍类药物相似的降糖效果.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赵冬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喜炎平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显效30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有效率94.2%,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9例,无效12例有效率73.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较佳.
作者:李贵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孕前保健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先天残疾重要手段,是为准备怀孕的夫妇提供健康教育与咨询、健康状况评估、健康指导为主要内容的保健服务.孕前保健是婚前保健的延续,是孕产期保健的前移.近年来,由于强制婚检的取消,预防出生缺陷的第1道防线缺失,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因此,积极开展孕前保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孕产妇死亡率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举措.对妊娠前乙肝病毒、梅毒螺旋体、HIV感染者进行现状调查,针对性干预是孕前保健的重要内容,可有效阻断或减少这些传染病病原体母婴垂直传播,改善妊娠结局.传染性疾病会影响妇女的妊娠结局.妊娠前准确评估并干预可有效降低围妊娠期风险,减少母婴垂直传播.
作者:高秀风;范秀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妈富隆治疗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妈富隆治疗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84例.结果:妈富隆治疗的84例无排卵性功血患者中,70例效果明显,9例复发,5例无效.结论:妈富隆治疗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作者:杨学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子宫全切所术后对女性的心理影响及护理.方法:对18例子宫全切术女性进行健康宣教、与患者及其家人交谈,调查心理想法并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做详细记录,研究患者的心理影响及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表现为紧张和顾虑,术后产生忧虑患者12例(83%),抑郁4例(22%),自卑2例(11%),通过手术前后的健康指导教育,上述心理顾虑完全缓解16例,基本缓解2例.结论:对子宫全切患者手术前后加强健康教育,给予各种心理干预及针对性的护理,对心理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作者:成晓莲;王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脂、血糖与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收治脂肪肝患者23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230例,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TC、TG、HDL-C、LDL-C、GLU.结果:观察组(脂肪肝组)高脂血症、高血糖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非脂肪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TC、TG、GLU均高于对照值,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HDL-C明显降低对照值(P<0.05).结论:脂肪肝与高脂血症和糖尿病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对脂肪肝患者进行血脂、血糖检测非常有必要,预防脂肪肝当控制高脂肪饮食,控制饮酒,加强体育锻炼等.
作者:万永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且向年轻化发展,而手术治疗后所引起的女性特征的改变,放疗、化疗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及造成的精神压力,都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先进的治疗手段也不一定能减少患者心理问题的发生.乳腺癌手术前后(即便是接受了良好的根治术,癌细胞没有转移的患者)实施恰当的心理护理很有必要,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张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乙酰谷酰胺联合白蛋白治疗脑栓塞所致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脑栓塞所致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乙酰谷酰胺0.6g,静滴、1次/日,连用14天;20%白蛋白50ml静滴、2次/日,连用7天,7天后改1次/日,连用7天,共14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天、7天、14天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疗程结束后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好转,观察组较对照组好转更明显,14天时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应用乙酰谷酰胺联合白蛋白治疗脑栓塞所致大面积脑梗死效果肯定,能显著改善预后.
作者:刘培华;王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是一种急性、自限性且病因不明的血管炎性反应症候群,在我国以长江中上游为著,我习水地区属长江上游,近年来该病例在不断增多,由于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指标,因其临床表现不一,常因误诊或漏诊而导致冠状动脉瘤的发生,随着对该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不完全KD的诊断成为临床关注的难点和热点,2001年1月~2008年6月收治不完全KD患者18例,对诊断进行分析,以探讨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王大中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成年人肺结核的X线诊断.方法:56例肺结核患者综合分析.结果:血行播散型2例,渗出浸润型35例,结核球3例,干酪性肺炎2例,纤维空洞型11例,结核性胸膜炎3例.结论:成年人肺结核要根据X线表现并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抗痨治疗后复查,理性分析,综合诊断.
作者:袁勇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食管引流型喉罩在妇科门诊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妇科门诊手术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均采用静脉麻醉.A组使用食管引流型喉罩,为喉罩组,B组单凭静脉麻醉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严格麻醉监护.比较两组术中的麻醉平稳度及安全性.结果:喉罩组在诱导后插入喉罩时患者MAP较对照组高20%,AR率均较对照组快,1.5分钟后MAP、HR降至与对照组相同.A组无呼吸抑制,舌后坠发生,B组5例出现呼吸抑制,4例经托下颌,面罩加压通气后缓解,1例无缓解紧急插管后缓解.结论:食管引流型喉罩应用于妇科门诊手术可明显提高麻醉的安全性、舒适性及复疗效果.
作者:邱守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在总结之前工作经验教训和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功能锻炼方法和护理措施,并从2010年3月份开始在部分患者中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乳腺癌施行乳腺癌根治手术患者71例.所有病例均为女性,年龄23~64岁,平均48.7±5.2岁.病变均为单侧乳腺,左侧39例,右侧32例,37例患者施行了改良根治术,34例施行了扩大根治术.所有患者有冰冻病理切片检查确诊.
作者:师艳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尿毒症脑病(UE)是指急、慢性肾衰竭患者存在中枢神经精神症状的一系列表现,是临床肾内科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尿毒症患者13%~86%可有神经系统改变[1],患者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幻觉、谵妄、躁动、定向力障碍,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癫痫、昏睡、昏迷.
作者:常静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开展护患沟通培训课程,提高急诊护生及护士沟通技巧,是应对日益高要求的患者及家属,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的重要举措.有调查显示,对急诊科护士进行一系列沟通技巧和护士自身基本素质的培养,加强护患沟通后,急诊科护理满意度上上升至99.8%,提高了护理质量[1].因此,通过护患沟通课程培训,提高沟通的技巧和有效性对减少护患纠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傅保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自拟的蛇咬制剂加抗蛇毒血清治疗蝮蛇咬伤的疗效.方法:收治蝮蛇咬伤患者156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痊愈155例,转院1例,有效率99.3%,平均住院时间6天.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毒蛇咬伤安全、有效、经济.
作者:韩月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用尿激酶溶栓的治疗效果.方法:使用尿激酶10万~75万U局部溶栓,监测患者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血管彩色超声检查及肝、肾功能和血压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0例患者行20次溶栓治疗,成功8例次(80%),其中两例患者因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大于48小时再溶栓失败(2%),全10例患者无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用尿激酶溶栓的治疗成功率较高,不良反应少.
作者:黎伟;雷绍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