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街头采血车对在职妇女疾病预防保健知识需求的调查

陆兴汉;杨锦红

关键词:在职妇女, 街头献血, 传染性疾病预防
摘要:对某医疗单位在职妇女进行相关梅毒、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预防保健知识的问卷调查,旨在为重视和加强妇女保健知识提供依据,同时让每个献血者都懂重自己何时必须主动放弃献血或主动定期献血.也想找出佳健康途径满足广大妇女的保健需求.对24~52岁在职妇女以答卷形式对妇女保健知识自晓率高低进行调查,发现卫生单位在职妇女保健知识较丰富,但还有不足地方.医务人员尚且如此,其他如工人、农民知道会更少,要做好这项工作,要通过社区乡镇大众媒体,卫生部门共同参与的健康教育网络.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护士流程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院前急救是指患者从现场到医院之前的就地抢救、监护送到医院的过程.是急救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院前急救多数是意外或突然发生的,往往没有确切的地点,无法预料时间,人数及危重程度,能否及时无误地作出诊断和救护,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以后的康复.急诊科与商丘市120急救联网以来,经过多年时间与经验累积,并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改进,已形成了一支急救技术过硬有效地为院前急救提高成功率.

    作者:史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乙酰谷酰胺联合白蛋白治疗脑栓塞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乙酰谷酰胺联合白蛋白治疗脑栓塞所致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脑栓塞所致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乙酰谷酰胺0.6g,静滴、1次/日,连用14天;20%白蛋白50ml静滴、2次/日,连用7天,7天后改1次/日,连用7天,共14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天、7天、14天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疗程结束后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好转,观察组较对照组好转更明显,14天时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应用乙酰谷酰胺联合白蛋白治疗脑栓塞所致大面积脑梗死效果肯定,能显著改善预后.

    作者:刘培华;王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酒精对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影响

    目的:观察肺结核患者有饮酒史对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初治肺结核患者1816例,均采用标准2HRZE/4H3R3抗结核方案,治疗过程中要求戒酒,其中A组18例有长期大量饮酒史,B组75例偶有饮酒史,C组1723例无饮酒史.结果:长期饮酒者依从性差,药物性肝炎发生率高.结论: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饮酒,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原因之一,在抗结核治疗前应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制定合理的抗结核方案并加用合适保肝药物,使患者顺利完成抗结核治疗.

    作者:王珂;赵一红;刘卫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肛肠手术中俯卧折刀位与截石位的比较分析

    目的:分析并探讨俯卧折刀位与截石位在肛肠手术应用中的特点.方法:行肛肠手术患者50例,其中25例采用俯卧折刀位,25例采用截石位.观察患者体位摆放时间、患者舒适度、羞涩感、配合度的情况以及手术时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差异.结果:俯卧折刀位患者的体位摆放时间明显少于截石位患者,羞涩感小于截石位患者,而舒适度与配合度明显高于截石位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中两种体位患者在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俯卧折刀位是肛肠手术较为理想的手术体位,不仅能使手术视野重复暴露,还能使患者主动配合手术,减少护理难度,对手术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鄂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轻症儿童手足口病86例的护理体会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3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高.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1].本文对86例轻症儿童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全方位细致的护理,患儿全部治愈出院,未发生1例并发症及院内感染.现将轻症儿童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严红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47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7例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用滋阴制动汤合氟哌嘧啶治疗,对照组用氟哌嘧啶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5%、8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明显优于单一西药疗法,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赵明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妈富隆与补佳乐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妈富隆与补佳乐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70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分别采用妈富隆(A组,35例)和补佳乐加安宫黄体酮(B组,35例)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时间和效果.结果:A组48小时内止血42.9%,B组48小时内止血22.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7.1%,B组为65.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显著,方法简便,不良反应少.

    作者:赵静;卢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配合心理干预用于中风后抑郁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用于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评价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中风后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2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脑血管病基础治疗上加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脑血管病基础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加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的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用于中风后抑郁症的治疗,具有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的特点.

    作者:李杏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医针灸疗法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

    脑梗死是一种危害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在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针灸疗法,2009年以来,先后治疗脑梗死患者54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林;杨爱琴;崔永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心电图异常的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及与出血量、出血部位及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与出血的部位、出血量、病情严重程度之间明显相关.结论:心脏检查及心电图检查应列为急性出血性脑血管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对判断病情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志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小儿喘息性疾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一氧化氮水平变化

    目的:探讨血清SOD及NO在小儿喘息性疾病中的作用以及血清值变化情况.方法:收治小儿喘息性疾病患儿60例,分为毛细支气管炎组、喘息性支气管炎组及支气管哮喘组3组,每组各20例,选择同期市妇幼保健院健康查体儿童20例为对照组.分析4组SOD和NO值,4组间数据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平α=0.05).结果:毛细支气管炎组、喘息性支气管炎组、支气管哮喘组,患儿急性期、恢复期SOD值均低于对照组健康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急性期P<0.001,恢复期P<0.001),但毛细支气管炎组、喘息性支气管炎组、支气管哮喘组,患儿急性期、恢复期NO值均高于对照组健康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急性期P<0.006,恢复期P<0.035).结论:SOD和NO值在小儿喘息性疾病中的变化,有明显临床意义,通过进一步研究SOD和NO值的变化对小儿喘息性疾病的发展、转归有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锡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快速心律失常的急诊药物治疗

    作者:杨艳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演绎推理使思路逐步拓宽

    作者:李春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复方阿胶浆治疗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

    放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因抗肿瘤药物和放射线造成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较为常见.采用复方阿胶浆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临床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肿瘤患者100例,经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数目符合纳入标准,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26~80岁,平均年龄50岁.治疗方法:口服复方阿胶浆,40ml/次,2次/日,连续治疗30天1个疗程,用药30天后复查血常规,并评价疗效.

    作者:孙娟;范旭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多发性脑出血临床观察

    多发性脑出血系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同时有2个或2个以上病灶的出血,是发病率低、死亡率高的一种疾病.以往由于医疗条件所限,延误了此病的诊断,所以文献报道较少.自从CT问世以来,大大提高了此病的诊断率.由于诊断及时,也提高了临床治愈率,但亦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现将收治的5例多发性脑出血患者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福军;王福贵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苏子油软胶囊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苏子油软胶囊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60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苏子油软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68.3%.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在基础治疗加用苏子油软胶囊治疗脂肪肝疗效显著.

    作者:吴行廷;余清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2006~2010年本溪市出生缺陷监测分析

    目的:通过对本溪市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出生缺陷发生顺位进行分析,证明5年来采取的三级预防干预措施成果显著.方法:对本溪市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年出生缺陷发生率逐年下降,平均发生率为85.13/万,出生缺陷前5位顺位分别为多指(趾)、总唇裂、先天性脑积水、外耳其他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结论:通过加强孕前优生优育知识的宣传教育,采取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作者:李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

    凡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的器官或组织中着床发育,称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率占妊娠的0.5%~1%,且近年有了增加的趋势.异位妊娠可危及生命,因此早期及时做出明确诊断意义重大.

    作者:高春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社区老年人的营养指导

    作者:冯村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孕酮及β-HCG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联合血孕酮及β-HCG比值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治疑似异位妊娠患者,经观察确认宫内妊娠者A组117例,异位妊娠者B组136例.测定血β-HCG比值及孕酮值.结果:孕酮值宫内妊娠明显高于异位妊娠组,血β-HCG比值比较,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两者联合诊断异位妊娠符合率为97.06%.结论:动态监测孕酮及β-HCG比值可以预测妊娠部位,提高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率,可使患者更早得到合适的治疗.

    作者:赵婧;彭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