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贵经
目的:分析研究DR在 胸部肋骨骨折诊断技术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收治胸部肋骨骨折患者42例,回顾性分析其DR资料.另选取同期所有采用传统X线平片方法所拍摄的40例肋骨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漏诊情况.结果:采用DR系统肋骨骨折误诊2例,漏诊率为4.76%,采用传统X线平片方法的肋骨骨折误诊6例,漏诊率为15%,两组误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能明确创伤部位、性质、程度,敏感性及特异性高于普通X线平片,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方朝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近3年来,我院聘用护士52名,占全院护理人员的比例的54%,其中大专学历35人,中专19人,年龄19~28岁,平均22±2.2岁,护龄1~6年,现将管理与培训方法介绍如下.管理报名条件:30岁以下,全日制中专及以上护理专业毕业,取得护士执业资格并注册,热爱护理事业.
作者:郭艳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东菱迪芙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应用东菱迪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32例,应用丹参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评定临床疗效及凝血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恢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东菱迪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王青海;王占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概述褥疮( Decubitus ulcer)是指由压力和剪切力所引起的皮肤损害[1],是因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2]、局部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而发生的软组织坏死.近年这一名词渐被废弃,因为它不仅发生于卧床患者,许多也发生于坐位.现多采用压迫性溃疡或压疮(Pressure Ulcer,Pressure Sore)一词,它从其发生的病理生理学角度准确地概括了本病的实质.褥疮可由于家庭护理不当或缺乏相应的护理知识而发生于院外,也可以由于护理工作的不当或不仔细、不认真而发生在患者住院期间,甚至发生在短短的几小时的手术过程中.
作者:石玉甄;朱晓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临床疗效以及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匹多莫德治疗组(即治疗组,n=30)及常规治疗组(即对照组,n =30).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同时检测治疗前后免疫抗体.结果:匹多莫德治疗组在症状缓解以及预防感染反复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治疗后IgA有所升高、IgE有所下降(P<0.05),IgG和IgM则无明显变化;常规治疗组的以上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匹多莫德可以提高RRI的临床疗效及减少复发次数,能改善机体免疫力.
作者:覃薇;于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周围性面神经炎是病因复杂,迄今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几年此病的发病率较前有所增加,且伴随疾病也较前复杂,这可能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烟酒过量、夜生活丰富而易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血管的舒缩调节功能不稳有关.2006年5月~2009年5月收治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58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萍;李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采用早期咽分泌物快速培养肺炎支原体,有利于早期迅速高效特异地提高支原体感染的检出率,给予早期针对性治疗,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和避免并发症,后遗症.方法:对10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早期进行咽分泌物培养.结果:阳性率达到50.96%.结论:早诊断给治疗赢得时间.
作者:尚春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α-干扰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药组方适当依证型辨证加减,3个月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30例,无效4例;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32例,无效10例,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肝功能、HbeAg、HBV - DNA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改善明显(P<0.05),HbeAg及HBV - DNA阴转率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差异(P<0.05),均无因药物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结论:干扰素联合中药增强抗病毒的作用,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效果明确.
作者:李克宁;刘洪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川百止痒洗剂治疗皮脂缺乏性湿疹的疗效.方法:将82例皮脂缺乏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采用润燥止痒胶囊口服联合川百止痒洗剂外用,对照组41例采用口服西替利嗪片及外用派瑞松软膏治疗.结果:两组疗效分析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2.68%,对照组60.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川百止痒洗剂治疗皮脂缺乏性湿疹疗效好,无不良反应,简单易行,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赵文青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戊二酸雌二醇联合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在稽留流产治疗的效果.方法:稽留流产180例,随机分为两组(n=90),试验组使用戊二酸雌二醇联合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照组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两组4小时内排出妊娠组织、完全流产、不完全流产、清宫以及清宫术中失血量等情况.结果:试验组在排胎时间5.23±0.8小时、完全流产率68%、清宫术中失血量31.5 ±7.1ml均优于对照组的9.34±1.2小时、49%、41.3±8.5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戊二酸雌二醇联合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在稽留流产治疗中效果安全、可靠.
作者:卢运萍;黄春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应用带螺旋刀片的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适应证、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共54例.结果:54例得到3个月~1年随访,其中45例,良7例,中2例.结论:应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便、有效,利于骨折早期的愈合等优点.
作者:周传华;费琴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2%~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的延长,糖尿病的患病率将继续增加[1].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医护患交流不足,人们对糖尿病知识缺乏.为此,对141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前、后问卷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掌握有关疾病知识程度与自身文化素质有直接关系;系统且适宜的健康教育可以显著地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和自我监护能力,有利于血糖控制;定期进行健康教育是多数糖尿病患者的需求.通过集体性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水平和自我监护能力,预防和延缓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慧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胸腔积液是呼吸科常见病之一[1].复杂、多样化,及时明确诊断决定其治疗方法.为探讨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2009~2010年收治胸腔积液患者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良性胸腔积液以结核性胸腔积液占多数,恶性胸腔积液以肺癌占多数.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冬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索利用居民免费体检开展社区糖尿病早期筛查模式.方法:2009年9月1日起对重点人群进行免费体检并对就诊的45岁以上居民实行免费测血糖.观察2010年和2011年参加免费体检人数,空腹血糖受损健康管理人数,早期筛查糖尿病患者数的变化.社区糖尿病早期筛查知-信-行调查,早期筛查管理工作前后随机抽取300人做基线调查与评估调查.结果:参加免费体检人数,空腹血糖受损健康管理人数,早期筛查糖尿病患者人数逐年增加.居民在接受糖尿病社区早期筛查模式的健康管理后,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提高,态度转变率与行为改变率的提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用免费体检开展糖尿病早期筛查工作,规范了社区糖尿病干预流程,提高了居民的防病意识,增加了社区糖尿病筛查的人数,提高了糖尿病早期病例发现比例.
作者:陈训梅;冯秋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行无痛胃镜检查术患者7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利多卡因喷雾咽喉表面麻醉,麻醉组47例给予瑞芬太尼、丙泊酚,进行麻醉.结果:经过麻醉,观察组47例中优40例(85.1%),良7例(14.9%),差0例,优良率为100.0%;对照组30例中优14例(46.7%),良8例(26.7%),差8例(26.7%),优良率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本组诱导时间为2.6±0.9分,检查时间为4.1±2.1分,苏醒时间7.5±3.3分;术前数字-符号替换测试评分(DSSST)评分为46.3±15.0分,术后DSST评分为37.3±15.0分,DSST恢复率为82.3±24.9%.术中生命体征情况,收缩压84.3±10.0mmHg,舒张压45.9±11.2mmHg,呼吸频率9.3±3.3次/分.观察组检查中发生肢动1例(2.1%);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共14例(46.7%),出现呛咳3例(10.0%),肢动7例(23.3%),恶心4例(13.3%).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是无痛胃镜检查的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昭安;王玉玲;李建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要点.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68例,对其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8例患者,经过积极救治,加强各方面护理,66例病情稳定,治愈出院.2例死亡,1例为大面积心梗并严重并发症患者,1例发生在恢复期排便后猝死.结论:加强患者的护理对于降低其并发症,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徐秀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乙型脑炎(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由蚊虫传播,夏末秋初为发病高峰期,临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征为主要症状,重症患儿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致残率及死亡率较高,严重威胁广大儿童的健康和生命.
作者:欧阳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与HBV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方法:对比分析306例乙肝患者的HBVM和HBV DNA的检测结果.HBVM 用ELISA法定性检测,HBV DNA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HBsAg(+)/HBeAg(+)组HBV DN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HBsAg(- )/HBeAg(-)组(P<0.01);HBsAg HBeAg抗HBc阳性组和HBsAg HBeAg阳性组的HBV DNA阳性率高,分别为97.6%和100%;其次是HBeAg抗HBe抗HBc阳性组和HBsAg 抗HBc阳性组,分别为66.7%和68.7%;其余各抗体阳性组HBV DNA的阳性率较低.结论:HBV DNA是评价HBV感染的直接证据,与HBV血清标志物联合应用,对于乙肝的临床诊治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明权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评价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收治DNP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为71.4%,经X2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宾学晖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吞咽训练组(n=35)、综合治疗组(n=35).综合治疗组方法包括(常规吞咽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前和治疗后3周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3周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定等级均高于治疗前(P<0.05),综合治疗组疗效更明显(P<0.01).结论:综合康复疗法能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作者:姜波;乔来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