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木西丁;帕提慢
目的:探讨盆腔灌注与全身静脉给药两种不同方法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盆腔炎患者26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盆腔灌注治疗组178例,治疗方法为盆腔内灌注药物;全身静脉给药组87例,治疗方法为静滴两种敏感抗生素.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两组不同治疗效果比较,显示盆腔灌注治疗盆腔炎的治愈率较全身静脉给药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盆腔灌注治疗盆腔炎效果好,操作简单,无损伤,疗效确切.
作者:伦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了解焦作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艾滋病( AIDS)患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综合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焦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结果:全市共确认HIV抗体阳性691人,报告死亡241例.发现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以青壮年为主.结论:焦作市艾滋病流行形势严峻,多种传播途径并存,已到发病死亡高峰期,并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建议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监测检测、行为干预、救治救助、心理关怀等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
作者:李化荣;徐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锁骨钩钛板对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Ⅲ型)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Ⅲ型)患者28例,应用锁骨钩钛板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随访3~36个月,本组28例患者肩锁关节脱位完全愈合,肩关节功能优.结论:锁骨钩钛板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理想方法.
作者:李俊刚;岳喜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和CT检测在盆腔内妇科肿瘤疾病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择进行诊断治疗的患者168例,分别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和CT检测,观察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符合率以及各自的优缺点.结果:所有患者经两种方法进行诊断,其诊断率分别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142例(84.52%),CT诊断符合151例(89.88%);168例患者中,子宫肌瘤46例(27 38%),子宫内膜癌42例(25.00%),子宫肉瘤29例(17.26%),子宫颈癌15例(8.93%),卵巢癌17例(10.12%),卵巢囊肿16例(9.52%),卵巢转移癌3例(1.78%).结论:两种检测方法在临床上的检出率均较高,CT检测略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在临床检测应用方面,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首先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测,如果肿瘤的体积较小或者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可再采用CT进行进一步检测.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够提高盆腔妇科肿瘤的检测准确率,为进一步的正确治疗奠定基础.
作者:杨海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给苯磺酸氨氯地平和马来酸依那普利口服治疗,对照组26例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治疗,观察24周,治疗前后测收缩压和舒张压,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和左心室后壁厚度.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安全有效.
作者:鲍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小儿静脉穿刺成功与否,关系到儿科疾病的治疗和抢救中的第一重要措施,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功,如何做到一针见血,如何保持治疗的顺利进行,避免重复穿刺,本文就此问题谈谈体会.
作者:钱秀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弥可保、神经妥乐平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使用弥可保、神经妥乐平针剂注射或口服片剂治疗糖尿病患者70例,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状况.结果:两药联合治疗2个月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结论:弥可保、神经妥乐平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疗效确切,作用持久.
作者:朱凤军;张书有;崔雨华;朱焕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结核病合并糖尿病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涂片阳性的125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治疗组)和125例单纯性肺结核(对照组)的住院患者.随访时间6~12个月.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痰菌转阴、出现空洞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以中老年为主,多为先发现糖尿病后合并肺结核,预后比较差,多并发症并发症.
作者:闫晓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比较硬膜外阻滞下应用舒芬太尼、芬太尼与氧化亚氮吸入镇痛,不同分娩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和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无产科合并症、并发症及麻醉禁忌证的孕产妇360例,随机分为S、F、N3组进行比较;舒芬太尼组(S组)于产程活跃期给予施行硬膜外麻醉,接自控镇痛泵,泵内药液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mg/L;芬太尼组(F组)于产程活跃期给予施行硬膜外麻醉,接自控镇痛泵,泵内药液0.1%罗哌卡因+芬太尼2mg/L;氧化亚氮组(N组)于活跃期给予吸入含50%氧化亚氮和50%氧气的混合气体.结果:分别观察3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及新生儿评分、血气分析等情况.3组镇痛效果和在活跃期及第二产程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3组产妇血氧饱和度及新生儿血气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芬尼组分娩镇痛效果好.
作者:咸继芹;王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口腔溃疡是小儿常见病,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疗法,2010年以来采用庆大霉素及利巴韦林注射剂联合利用超声雾化局部治疗,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所有患儿按就诊次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50例.
作者:慕麦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人流术后月经稀少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人流术后月经稀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以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西医治疗外加服中药,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有效率及治疗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人流术后月经稀少明显优于单用西药疗法,中医中药在该病治疗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优势.
作者:李咏梅;黄敬东;黄乐;杨小兵;马杨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武威市凉州区35~59岁已婚农村妇女生殖健康状况,掌握发病原因,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降低发病率,以确保广大妇女群众的身心健康.方法:对12个乡镇143个行政村26077例35~59岁有性生活的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077例中患各种妇科疾病者18807例(72.12%).其中生殖道感染16615例( 63.715%),子宫肌瘤288例(1.104%),其他良性疾病1754例(6.726%),癌前病变150例(0.575%),浸润癌1例(0.0038%),原位癌1例(0.0038%).结论:凉州区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高.其中妇科炎症所占比例高,对妇科疾病和宫颈癌相关知识的重视程度低,就诊率低,相关因素多.应加强科普知识宣传,转变观念,以便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
作者:徐桂莲;杨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结合针刺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采用中药熏洗结合针刺治疗72例颈椎病患者.结果:颈部关节活动自如恢复正常53例有明显改善,颈部活动范围70°~80° 17例,颈部活动范围45° ~50°2例.结论:中药熏蒸结合针刺治疗早期较中度颈椎病护理到位有较好疗效.
作者:闫武彬;姜国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AP)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竭抢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58例住院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无创呼吸机通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血气分析,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中临床症状、体征和血气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BiPAP无创呼吸机在抢救急性左心衰竭有明显效果.
作者:许建芳;汪世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肺功能室及其物品应定期清洁消毒,由于肺功能检查时要求通过呼吸测试管道与患者呼吸道连接,故患者呼出的气体,甚至用力呼吸时的唾沫等可污染呼吸管道及室内其他物品,易于导致交叉感染的发生,因此管道及室内环境的清洁、消毒非常必要.虽然目前尚无由于肺功能检查而导致明确交叉感染的报道,但其潜在危险不容忽视.部分文献报道雾化吸入装置及肺功能检查中的CO2吸入装置有大肠杆菌及分枝结核菌生长.
作者:高岚;严晓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护理失误存在的现状及原因分析责任性因素:护理人员绝大数责任性强,但仍有少数缺乏责任性,上班只为拿工资,患者好坏与我无关,工作上缺乏主动性,责任性不强.护士操作不规范,不认真执行三查七对,造成护理失误.医务人员的言行对患者可谓举足轻重.一些褒贬同行的言行及无意语言往往成为护患矛盾冲突的导火索.加强团结,避免在患者面前相互拆台.
作者:周爱萍;杨小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围产期窒息所致脑缺氧缺血性损伤(HIE)和颅内出血( ICH)为新生儿期危害较大的常见病,常引起新生儿急性死亡以及慢性神经系统损伤.而早期诊断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能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致残率.现将收治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75例的CT诊断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秋云;李智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静脉营养也称胃肠道外营养,对长期不能经口喂养的早产儿通过静脉各种营养素,达到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分为部分静脉营养和完全静脉营养.静脉营养是早产儿营养支持的重要内容,是宫内经母体输送营养的延续,是提高超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的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之一.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应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治疗早产儿6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邓玉玲;刘昆明;谭海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和评价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对88例拟诊为肺癌的患者行电子支气管镜直视下常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CDTA)及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TBNA).结果:88例患者中有77例经支气管镜检查获得阳性结果,其中常规支气管镜检查确诊64例,诊断阳性率为72.75%;TBNA确诊肺癌有68例,诊断阳性率为75%;两者联合检查诊断肺癌77例,诊断阳性率87.5%.结论:TBNA的开展明显提高了电子支气管镜的诊断阳性率,TBNA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方法.
作者:石红梅;李飞;王金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又称Binswanger病,自CT、MRI应用以来,报道增多,现将收治经临床CT确诊的患者60例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60例,男41例,女19例;年龄49 ~83岁,平均71岁;病程7天~6年,平均2.6年.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4例,短暂脑缺血发作病史37例,脑梗死(腔隙性)31例,糖尿病史18例,冠心病史20例,抽烟>20支/日,长达8~ 50年30例,饮酒史50~100g/日,>5年10例,间断性饮酒23例.
作者:贾庆双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