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锁骨钩钛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28例分析

李俊刚;岳喜峰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 锁骨钩钛板内固定术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锁骨钩钛板对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Ⅲ型)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Ⅲ型)患者28例,应用锁骨钩钛板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随访3~36个月,本组28例患者肩锁关节脱位完全愈合,肩关节功能优.结论:锁骨钩钛板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理想方法.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14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使用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使用盐酸氨溴索静点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平均住院日以及机械通气需求率指标.结果:治疗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平均住院日、以及机械通气需求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效果良好,早期使用可减少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平均住院日、机械通气需求率.

    作者:王霞;唐素红;张殿军;王辅霞;许焕荣;李明倩;高耸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60例的临床体会

    目的:通过观察与研究60例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相关情况,以期降低误诊率,为及时救治创造黄金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不典型心肌梗死者基础资料、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同时对数据进行记录、整理,然后给予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60例不典型心肌梗死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涉及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且所有患者在入院时无典型病理性Q波、心肌酶谱无变化者占48.33%.结论:加强对不典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对降低误诊率、提高临床诊断率至关重要.

    作者:朱春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PET/CT检查中血糖浓度对肝脏摄取FDG的影响

    目的:研究在18F - FDG(氟脱氧葡萄糖F18)PET/CT检查中血糖浓度对肝脏摄取FDG的影响.方法:分析30例行18F - FDG PET/CT全身扫描的健康体检者肝脏的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血糖浓度、年龄及肝脏CT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肝脏的SUVmax与血糖浓度具有明显相关性(r =0.61,P<0.05),肝脏SUVmax与年龄及肝脏CT值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糖浓度是肝脏SUV的重要影响因素,血糖浓度升高,肝脏SUV随之增大.因此,行18F - FDGPET/CT检查前应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图像判读时应充分考虑血糖浓度对肝脏FDG摄取的影响.

    作者:张建;程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血浆脑利钠肽浓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脑利钠肽水平在心衰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治明确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2例,根据左室射血分数分为4组,采用免疫荧光定量法测定血浆脑利钠肽浓度.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BNP呈上升趋势,且男性BNP值高于女性.低年龄组与高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NP对发现早期隐匿性心力衰竭具有相当的诊断价值,因此有助于无症状性左室功能障碍患者的诊断.

    作者:周玉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

    无张力修补术已成为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首选方法,是近年来疝治疗发展的新趋势.该方法更符合人体腹股沟的解剖生理,具有4个明显特点:①操作简单;②创伤小;③恢复快;④复发率低.现将2008年5月~2011年3月采用无张力疝环填充术治疗腹股沟患者50例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薛永高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血液净化在抢救药物中毒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

    随着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新型且毒性较强农药的广泛应用,在临床上接诊中毒的患者较多,对服药量大,毒性较强,就诊延迟患者的治疗难度非常大.现就2006~2010年通过血液净化治疗中毒患者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孝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蓝科肤宁治疗日光性皮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蓝科肤宁治疗日光性皮炎的疗效.方法:收治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应用抗组胺药非索非那定60mg,2次/日,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4~8mg,3次/日,口服;同时配合服用维生素C及复合维生素B.治疗组50例采用蓝科肤宁湿敷,每次20分钟,2次/日,疗程均为1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66%),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蓝科肤宁治疗日光性皮炎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罗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糖尿病性脑梗死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与36例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的血糖、TC、TG、HDL -C、LDL -C的变化,对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血糖、TC、TG、LDL -C较非糖尿病脑梗死组显著增高,而HDL -C显著降低,糖尿病脑梗死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预后明显较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组差.结论:其不良预后与高血糖有关,积极控制血糖,对改进脑血管病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杨绍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伴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分析

    无症状心肌缺血(SMI)是指无临床症状但客观检查有心肌缺血表现的冠心病,亦称隐匿型冠心病,由于其症状隐匿,不易引起患者和医师的注意,早期诊断较为困难[1],有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等的危险,故近年来越来越广泛地受到人们的重视.2004年5月以来收治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80例,行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脂检测和静息心电图等检查.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易存在无症状心肌缺血.积极查找2型糖尿病患者伴无症状心肌缺血早期诊断线索,减少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原发性肝癌16排螺旋CT增强特点与对比剂的剂量、流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计原发性肝癌16排螺旋CT增强特点与对比剂的剂量以及流速的关系.方法:对于平扫肝脏单发占位性病变的不同患者,应用不同剂量、流速作对比增强扫描,提取72例经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为原发性肝癌,并对照当时增强扫描时的剂量、流速记录,与16排CT增强影像学表现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在注射对比剂剂量为60~ 75ml,流速2.5ml/秒时,原发性肝癌多呈动脉期弥漫不均匀增强,门脉期及实质期逐渐变为低密度;在对比剂剂量为80 ~ 90ml,流速2.5ml/ 秒时,原发性肝癌动脉期呈不均匀增强,门脉期及实质期往往亦呈不均匀增强,影像学特点不典型,与肝血管瘤不易鉴别;而当对比剂剂量低于60ml时,则增强特征不明显,诊断意义不大(72例病例未包含).结论:原发性肝癌16排螺旋CT增强特点与对比剂的剂量、流速相关.

    作者:李继龙;张宏斌;马爱红;彭荣杰;王东平;陈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医患沟通在医疗活动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把过多的注意力转移到自身被尊重的权力和自身生活质量上,对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要求越来越高,对医疗质量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医患矛盾日趋突出加剧,医患纠纷的发生呈逐步上升趋势[1].新的医学模式要求义务人员要走进患者,走近他们的生活,倾听患者的心声这就是沟通.沟通既可以清除误解与冲突,也可促进与亲密[2].医院要求生存、发展,除了不断提高诊疗技术水平,还要做好临床工作中有效的医患交流与沟通,转变观念,为患者提供高水准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以满足病人的要求.

    作者:魏明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带状疱疹误诊为胆囊炎2例分析

    带状疱疹是常见的皮肤疾病,祖国医学称其为缠腰蛇,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表现为单侧性发疹、成簇水疱、沿周围神经分布并伴有神经痛等症状的一种疾病.中老年患病率较高,部分老年人带状疱疹临床上以疼痛为首发症状,由于皮损出现晚、与神经痛发生时间不一致,临床上初诊时容易被忽视,易造成误诊.

    作者:叶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自控静脉镇痛患者166例的健康教育

    术后使用自控静脉镇痛泵( PCIA)与其他镇痛方法相比,不仅镇痛效果明显,使用安全,而且体现了患者的主动参与意识[1],但是镇痛效果取决于患者及家属是否懂得正确使用PCIA技术,因此,为了提高自控镇痛的效果,必须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作者:刘春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门诊输液室老年患者的优质服务

    门诊作为医院对外服务的窗口,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声誉和医院的品牌,门诊输液室是门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形象.因此,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我科接诊的患者中85%为老年患者,尤其在季节交换和冬季时老年患者更多.因此,何更好地为老年患者服务,提供方便快捷、温馨舒适的就医条件成为我科的护理服务重点.

    作者:桑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利用居民免费体检开展社区糖尿病早期筛查模式初探

    目的:探索利用居民免费体检开展社区糖尿病早期筛查模式.方法:2009年9月1日起对重点人群进行免费体检并对就诊的45岁以上居民实行免费测血糖.观察2010年和2011年参加免费体检人数,空腹血糖受损健康管理人数,早期筛查糖尿病患者数的变化.社区糖尿病早期筛查知-信-行调查,早期筛查管理工作前后随机抽取300人做基线调查与评估调查.结果:参加免费体检人数,空腹血糖受损健康管理人数,早期筛查糖尿病患者人数逐年增加.居民在接受糖尿病社区早期筛查模式的健康管理后,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提高,态度转变率与行为改变率的提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用免费体检开展糖尿病早期筛查工作,规范了社区糖尿病干预流程,提高了居民的防病意识,增加了社区糖尿病筛查的人数,提高了糖尿病早期病例发现比例.

    作者:陈训梅;冯秋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基层医院供应室质量管理追溯制度实施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医院消毒供应室是再生医疗器械消毒、清洗、灭菌处理和储存发放中心,根据感科要求供应室对影响灭菌过程和结果的关键要素进行记录和保存,实现对消毒物品的追踪.对实施供应室质量管理追溯召回制度过程中遇到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邓素梅;陈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留置导尿引起尿路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导尿并留置尿管是临床上抢救危重患者、某些大手术后、排尿困难患者常用的一种操作技术,而长期留置尿管后引发的尿路感染却是一种常见的院内感染,居医院感染的前3位.有资料显示,医院获得性感染40%为尿路感染,70%以上尿路感染与尿管有关[1].因此留置导尿中如何预防和控制感染成了临床工作中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本文查找留置导尿中引起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提示医护人员应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的适应证,缩短留置尿管时间,加强无菌观念,加强对留置导尿后的护理,可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现将留置导尿引起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施少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丁螺环酮与地西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丁螺环酮与地西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符合CCMD -3诊断标准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丁螺环酮(A)组34例和地西泮(B)组34例,分别给予丁螺环酮和地西泮治疗6周,采用Hamilton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丁螺环酮与地西泮对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差异并无显著性(P>0.05).治疗第6周末两组的SAS、HAMA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地西泮较丁螺环酮不良反应显著.结论:2周后丁螺环酮与地西泮在抗焦虑效果上无显著差异,且无明显肌松作用及耐受性产生,故可作为长期应用.

    作者:杨瑞红;于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1例(缓进型)

    病历资料患者,女,79岁.因头晕、乏力、纳差近1个月入院.既往体健.入院查体:血压130/70mmHg,精神差,贫血外貌.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0次/分,律齐,心电图正常.腹部体检阴性,腹部B超示胆囊泥沙沉积.肝脾未见明显异常.双肾区叩击痛阴性,双下肢无水肿.皮肤、黏膜无明显出血点或瘀斑.颈部、腋下等淋巴结未见肿大.胸骨无压痛.外院骨髓分析报告示:再生障碍性贫血(AA).

    作者:孙建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肺结核术后复发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肺结核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收治肺结核患者560例,回顾手术治疗过程.结果:复发26例,肺叶切除术后复发24例,全肺切除术后复发0例,肺楔形切除术后复发2例.结论:多种原因造成病情复发,需要综合预防.

    作者:于泳;付晨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