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贺小静;范莉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脑损伤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及其同工( LDH1))、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 CK -MB)活性变化及脑脊液中酶活性的相关性.方法:对98例轻、中、重度脑损伤患者和7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清LDH、LDH1、CK、CK - MB活性测定,其中48例患者同时作血清和脑脊液酶活性相关分析.结果:病例组中度和重度组血清LDH、CK酶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和脑脊液LDH、CK活性呈良好正相关(r =0.863,P<0.05).结论:血清CK活性检查可作为脑损伤程度评价的参考指标.
作者:陈派强;朱保国;韩春韬;王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新生儿疾病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新生儿疾病病种繁多,但新生儿窒息为常见[1],也为首当其冲,新生儿复苏是否得当,关乎为重要.而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尤其在基层医院往往存在着因概念不清、评估判断不正确或操作不到位等问题,使新生儿窒息复苏延误甚至失败.经过临床体会和总结,将工作中经常发生或易忽略的问题加以归纳,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发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原发发性甲亢,即是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Graves病占甲亢的80%左右,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常见于20~40岁的女性患者.Graves病起病缓慢,但也有起病急者,短时间内即出现典型甲亢症状.
作者:王国柱;石格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传统助产模式下分娩的480例单胎头位产妇对照组A组,实行分娩镇痛的592例单胎头位的产妇为观察组B组,将两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及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B组较对照组A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阴道助产率,胎儿宫内窘迫率有显著降低,产程总时间有显著降低.结论:分娩镇痛及导乐助产有利于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王群;刘昌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均在全麻下进行手术治疗,均给予记忆合金环抱器应用,对合并肺挫伤、血气胸13例患者同时给予胸腔探查并放置闭式引流,术后定期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9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均行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术后胸痛明显减轻,经6~24个月随访,平均8个月,骨折均愈合良好,无明显胸廓塌陷,无呼吸功能障碍.结论:对严重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应用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固定牢靠,肺功能恢复较快,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海音;王羽;郭素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氨溴特罗口服液在临床上辅助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收治的18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为8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特罗口服液用于改善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止咳、祛痰、平喘疗效可靠,服用方便,安全性好.
作者:吕雪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高脂血症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等的危险因素.也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由于高脂血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病,我国地域广阔,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地生活习惯差异较大,生活方式的不同,其患病率也有所不同,因此,进行地区性高脂血症患病率调查,并根据本地区人群的生活方式制定综合干预措施有着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杨修元;席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验血不仅是诊断和治疗及预防疾病的基本手段,同时也为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在实际临床检验中,检验结果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差,究其原因主要是受检者本身会受到各种内外在因素的影响,从而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检验误差.因此,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及疾病顺利的诊断和治疗,必须将这种误差降到低限度.为此,针对这种情况,患者在检验前要根据医生安排做适当的准备以减少检验误差.据临床统计研究,影响患者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有患者的生理因素、生物钟影响、活动情况、饮食情况、样本采集时间、药物、是否抽烟、季节因素等.
作者:李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永城市急性胰腺炎流行病学及病因的情况.方法:对住院的42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的调查分析.结果:428例患者中,男263例(61.45%),女165例(38.55%);年龄16~84岁,平均43.0±12.5岁;城镇户籍275例(64.25%),农村户籍153例(35.75%);其中胆源性胰腺炎245例(57.24%),高脂血症所至胰腺炎42例(9.81%),酒精性胰腺炎54例(12.62%),手术后胰腺炎8例(1.87%),药物性胰腺炎16例(3.74%),ERCP术后胰腺炎12例(2.80%),特发性胰腺炎51例(11.92%).结论:调查发现胆道疾病、高脂血症、大量饮酒是引起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流行趋势如年龄分布、城乡分布、性别分布具差异有显著性.
作者:张晓飞;姚茜;李凤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盆腔灌注与全身静脉给药两种不同方法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盆腔炎患者26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盆腔灌注治疗组178例,治疗方法为盆腔内灌注药物;全身静脉给药组87例,治疗方法为静滴两种敏感抗生素.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两组不同治疗效果比较,显示盆腔灌注治疗盆腔炎的治愈率较全身静脉给药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盆腔灌注治疗盆腔炎效果好,操作简单,无损伤,疗效确切.
作者:伦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带状疱疹是常见的皮肤疾病,祖国医学称其为缠腰蛇,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表现为单侧性发疹、成簇水疱、沿周围神经分布并伴有神经痛等症状的一种疾病.中老年患病率较高,部分老年人带状疱疹临床上以疼痛为首发症状,由于皮损出现晚、与神经痛发生时间不一致,临床上初诊时容易被忽视,易造成误诊.
作者:叶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东菱迪芙和降纤酶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疗效.方法: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东菱迪芙治疗,对照组采用降纤酶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95.0%(P>0.05);观察组纤维蛋白原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组内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东菱迪芙治疗脑梗死急性期临床疗效稍优于降纤酶组,虽无统计学差异,但其在降低纤维蛋白原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降纤酶.
作者:樊润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是消化科门诊常见疾病之一,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可能与平滑肌动力紊乱、内脏感觉过敏、肠道菌群失调及精神因素有关.肠易激综合征分为3型,即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其中以腹泻型较为常见.应用乌灵胶囊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腹泻型IBS患者4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延领;李金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卵巢囊肿属广义上的卵巢肿瘤的一种,各种年龄均可患病,但以20 ~50岁的女性为多见.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肿瘤,有各种不同的性质和形态,即单一型或混合型、一侧性或双侧性、囊性或实质性、良性或恶性,其中以囊性多见,恶性变的程度很高.早期诊断困难,就诊时70%已属晚期,很少能得到早期治疗,5年生存率始终徘徊在20% ~ 30%,是威胁妇女生命严重恶性肿瘤之一.2008年1月~2011年1月对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经验如下.
作者:张海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于非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治疗效果.方法:212例未行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0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0.4μg/(kg·分),静滴,30分钟后0.1 μg·/(kg/分),持续36小时.B组106例仅给常规治疗.两组入院当时及3天后早晨空腹抽血测定hs - CRP、MMP -2等炎性因子,3天后评定临床疗效,两组对比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与B组对比,替罗非班A组能有效降低炎性因子的浓度,并能改善非介入治疗ACS患者临床治疗效果(P<0.05).结论:替罗非班(替罗非班)对非介入治疗ACS患者有效.
作者:赵林明;刘新红;高亚飞;刘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早期康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患儿49例,男39例,女10例,均采用推拿、神经肌肉电刺激、电针治疗.结果.49例患儿治愈38例,治愈率77.6%,有效6例,有效率12.2%,无效5例(10.2%),总有效率89.8%.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云鹤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瘢痕疙瘩是在伤口愈合过程中由于结缔组织过度增生所致,原因不明手术切除后易复发,治疗较困难的疾病[1],2003年3月~2011年8月以手术切除加强的松龙局部注射治疗耳廓及耳垂瘢痕疙瘩患者61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东旭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咯血是指气管、支气管或肺组织出血,经口腔而咯出者.咯血量的多少视病因或病变的性质而定,咯血量的多少并不一定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一致,其表现可以是痰中带血或大量咯血.大咯血属内科急症,死亡率高,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止血和抢救.
作者:孙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康复新液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加快创面愈合的速度,缩短创面修复时间、提高创面修复质量、消除炎症水肿等作用,现已广泛用于黏膜、皮肤及各种物理治疗和手术后创面的治疗,因其能显著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促进血管新生,加速坏死组织脱落,迅速修复各类溃疡及创伤创面,使其在胃溃疡治疗中的作用日益被关注.
作者:宁宝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与HBV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方法:对比分析306例乙肝患者的HBVM和HBV DNA的检测结果.HBVM 用ELISA法定性检测,HBV DNA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HBsAg(+)/HBeAg(+)组HBV DN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HBsAg(- )/HBeAg(-)组(P<0.01);HBsAg HBeAg抗HBc阳性组和HBsAg HBeAg阳性组的HBV DNA阳性率高,分别为97.6%和100%;其次是HBeAg抗HBe抗HBc阳性组和HBsAg 抗HBc阳性组,分别为66.7%和68.7%;其余各抗体阳性组HBV DNA的阳性率较低.结论:HBV DNA是评价HBV感染的直接证据,与HBV血清标志物联合应用,对于乙肝的临床诊治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明权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