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洪志平

关键词:腹腔镜, 胆囊切除, 应用
摘要:腹腔镜手术是近20年来开展为广泛的微创手术,近年来,腹腔镜广泛应用于腹部外科胆囊切除术,由于这种技术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肠蠕动恢复快,并发症少,伤口小,美观等优点深受患者的欢迎.本文简要的概括了腹腔镜在胆囊切除术(LC)的发展历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禁忌证、并发症以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评价与展望.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ICU护理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是患者的基本需要之一,促进护理安全即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允许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促进护理安全不仅是医疗护理的基本需要,也是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和监控的核心目标,安全是进行医疗护理活动的前提和保障.

    作者:刘瑞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复发性鼻息肉、鼻窦炎的鼻内镜手术疗效分析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近年广泛开展,在切除病变的同时保留了鼻腔鼻窦的生理功能.但由于手术者临床经验、手术技巧、围手术期的处理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有可能导致鼻息肉、慢性鼻窦炎复发,需再次手术,而再次手术面临解剖标志破坏、骨质增生、出血多、局麻效果欠佳等问题,手术难度大,易发生并发症.2008 ~2011年收治再次内镜鼻窦手术病例52例,对此类手术进行探讨.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大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腹腔镜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手术是近20年来开展为广泛的微创手术,近年来,腹腔镜广泛应用于腹部外科胆囊切除术,由于这种技术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肠蠕动恢复快,并发症少,伤口小,美观等优点深受患者的欢迎.本文简要的概括了腹腔镜在胆囊切除术(LC)的发展历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禁忌证、并发症以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评价与展望.

    作者:洪志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县级医院手术室麻醉药品的安全使用管理

    麻醉药品是医院手术室的必用、必备的药品,使用量大,防止其滥用或不合理及流失是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的目的.作为县级医院手术室护理师,根据长期临床工作实践,介绍一下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经验.

    作者:马新华;柯云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干扰素联合中药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α-干扰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药组方适当依证型辨证加减,3个月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30例,无效4例;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32例,无效10例,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肝功能、HbeAg、HBV - DNA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改善明显(P<0.05),HbeAg及HBV - DNA阴转率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差异(P<0.05),均无因药物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结论:干扰素联合中药增强抗病毒的作用,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效果明确.

    作者:李克宁;刘洪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心内直视术后心包局限性压塞17例分析

    目的:探讨治疗心内直视术后心包局限性压塞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共发生心内直视术后心包局限性压塞17例,9例在局麻下行心包穿刺术,4例穿刺顺利,1例损伤左肺致气胸,1例穿刺时未引出心包积液,3例误入右室,共5例穿刺失败后均行心包开窗引流.余8例直接在全麻下开胸行心包切开引流.结果:17例患者均治愈出院.讨论:心脏直视手术后对于已经明确的心包局限性压塞患者,应果断的直接自胸骨左缘开胸探查,行心包开窗、心包引流.

    作者:彭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巨大大网膜海绵状淋巴管瘤误诊为盆腔包块1例

    病历资料患者,女,24岁,G3P1.因发现盆腔包块10个+月于2011年11月28日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13天,Lmp:2010年10月15日,10个月前孕3个月时产检B超发现左卵巢女拳大蜂窝状囊肿,卵巢肿瘤标志物无异常,4个月前经阴道分娩一足月男婴,产时腹部加压助娩,无突发弥漫性腹痛伴随,无阴道流血及流水,无畏寒、发热、盗汗,未感腹部增大,2011年11月26日在市中心医院B超复查示:盆腔巨大囊肿,2011年11月28日彩超示:子宫形态正常,双侧卵巢可显示,盆腹腔内可见巨大无回声区,大小31.9cm×25.8cm ×S.7cm,内见絮状光带呈网络状分布,CDFI:囊肿内及周边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肝、肾未见异常,肝肾间隙未见不规则液性暗区;腹腔内及胸腔未见明显液性暗区.提示:盆腹腔巨大囊性肿块(起源、性质待排).病程中患者精神、饮食、睡眠及大小便正常.入院PE:T 36.4℃,P 76次/分,BP 100/60mmHg精神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软,腹左侧较右侧略膨大,左侧腹部叩诊呈浊音,液波震颤(+),PV:外阴已婚经产式,阴道畅,宫颈Ⅰ度糜烂,子宫大小正常,右附件区未扪及异常,左附件区未扪及明显包块,但触及水样振荡感.

    作者:高秀兰;陶珍桂;易德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盆腔注射利福霉素与异烟肼治疗结核性盆腔积液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结核性盆腔积液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30例结核性盆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盆腔注射利福霉素,另一组注射异烟肼,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盆腔注射利福霉素组治疗积液消失快、疗程短、粘连发生少、效果好,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盆腔注药治疗结核性盆腔积液中,使用利福霉素治疗效果优于异烟肼.

    作者:王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心电图观察穴位注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心电图观察穴位注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采用中药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口服西药进行治疗,并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有效率为93.8%,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85.0%;对照组心绞痛症状有效率70.0%,心电图改善有效率58.3%.两组心绞痛症状疗效及心电图改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穴位注射能明显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发病特点及诊断方法,并根据病因、临床表现等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法: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8例,对病因、症状等资料进行统计和总结.结果:128例患者,因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38例(29.69%),胃癌出血27例(21.09%),胃切除术后吻合口出血27例(21.09%),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6例(28.13%).出血量15~815ml.成功止血95例,止血成功率为76.61%,暂时止血25例(20.16%),无效4例(3.23%).结论:胃肠道疾病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胃镜检查及直视下止血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针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336例,随机分为尤瑞克林治疗组和奥扎格雷钠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174例,无效62例,有效率为73.7%;对照组有效61例,无效39例,有效率为61.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针可改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波;侯东刚;付海龙;朱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婴幼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分析

    结核性脑膜炎属神经系统结核病,是病情严重的肺外结核,是结核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儿童与成人皆可患病,但以儿童较多,据有关报道小儿结核病病死率仍达4/10万,其中结核性脑膜炎占75%[1],一旦延误诊治,预后极差.近年来收治婴幼儿结核性脑膜炎11例,通过积极的治疗及护理均未出现并发症.

    作者:韩林;刘倩;程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胸腔闭式引流置管术舒适护理干预

    舒适护理模式的定义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也就是说,护理人员要给予所有的人,包括妇幼、老人、患者一个舒适的状态.2010年1月~2011年11月对总结了舒适护理模式在对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和效果.对住院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评估,舒适护理干预是重要而有效的护理手段,使患者感受到大的舒适程度.

    作者:薛艳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对急诊外科清创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急诊外科清创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对120例神志清醒,无精神症状,无生命危险的急诊外伤需行清创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对比两组出现的负性情绪、护理舒适度、服务满意度.结果:干预组不良负性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舒适度和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降低急诊外科清创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舒适度,提高治疗依从性,缩短清创时间,提高清创效果,有利于缓解医患关系.

    作者:蔡妙凤;郭剑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手术室消毒隔离措施

    手术室是实施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感染是手术中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做好手术室隔离消毒可有效阻止外源性感染,也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因素[1].因而,强化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工作是首当其冲的问题,只有严格把握好手术室无菌操作才有可能保证手术在安全环境下进行,从而降低切口感染率,提高临床治愈率.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实践体会,加强对手术室器械、物品,手术室环境及医护人员的管理工作.做好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工作,是降低手术切口感染、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发生率的重要保障.现对手术室消毒隔离措施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卫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微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微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研究现状1982年Dubois等报告采用微小的开腹术(minilaparotomy)施行胆囊切除术1500例以来[1],近20年国内外使用多的是MC (minicholecystectomy),即微小切口胆囊切除术[2].MC已列为新版外科学教材胆囊切除术方法之一[3].笔者致力于MC的研究20余年,完成21000例微小切口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临床实践,结合文献资料,介绍MC的相关问题.

    作者:张光全;林琦远;何满西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兰索拉唑及果胶铋治疗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目的:讨论合左氧氟沙星、兰索拉唑的三联方案及加入果胶铋的四联方案对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门诊确诊Hpylori感染者256例,随机分为左氧氟沙星、兰索拉唑、阿莫西林三联组及加入果胶铋的四联组;以甲硝唑代替左氧氟沙星作为对照三、四联组,四种不同方案治疗7天,1个月后进行Hpylori检测.结果:无论是三联方案还是四联方案,含左氧氟沙星组的Hpylori根除率要高于甲硝唑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 84.6% vs71.6%,87.5%vs75.0%,均P<0.05);加入果胶铋的四联方案较之相应的三联方案Hpylori根除率要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含有左氧氟沙星的三联方案及加入果胶铋的四联方案Hpylori的根除率效果较好,安全性高.

    作者:王晓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治疗中期妊娠引产30例,同期单纯依沙吖啶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30例.结果: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具有引产时间短、痛苦小、并发症少、成功率高、产后出血少的特点.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效果好.

    作者:马竹青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复合舒芬太尼骶管麻醉对小儿麻醉苏醒期镇静效果的观察

    目的:探讨复合舒芬太尼骶管麻醉对学龄前儿童麻醉苏醒期情绪、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与舒芬太尼组(S组).各组患儿入室后主麻医生态度和蔼地与患儿交流、鼓励.开放静脉后基础麻醉,顺序咪唑安定0.1 mg/kg、得普利麻2mg/kg静脉注射.极不合作需氯胺酮(5mg/kg,肌肉注射)、咪唑安定(0.15mg/kg)基础麻醉的剔出观察.再以0.5%罗哌卡因(1 ml/kg)骶管阻滞.F组辅以芬太尼10 ~ 20μ g/kg静注/混合骶管阻滞;S组辅以舒芬太尼0.25 ~0.375 μg/kg,静脉注射/混合骶管阻滞.两组麻醉维持都用丙泊酚2~4mg/kg,静脉泵控注至手术结束前10分钟停药.结果:麻醉苏醒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两组Ramsay镇静评分、躁动评分及恶梦惊醒、情绪化哭闹现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舒芬太尼在学龄前儿童的麻醉中苏醒期有较好的镇静作用,患儿安静配合、体动少.随访恶梦少、情绪化现象少.

    作者:黄伟;韦晓棠;卢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医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体会

    小儿厌食症目前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尤其近20年来尤为突出,由于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由过去的五谷杂粮,面食、蔬菜为主,而变成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的鸡、鸭、鱼、肉、虾、煎炸、烤炙为主,加之年轻父母对喂养小儿经验不足,不能够使小儿胃肠功能循序渐进的转化,久而久之造成肠胃功能的损伤,形成厌食症.本文从临床实际出发揭示中医小儿厌食症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方药选用、食疗等方面的规律,以指导临床治疗厌食症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梁海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