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脑中动脉成形术治疗中、重度残疾的皮质下分水岭梗死的临床观察

韩金涛;李选;郑梅;傅军;王昌明;董国祥;和清源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 血管成形术, 脑梗死, 支架, 残疾人
摘要:目的:评价大脑中动脉成形术治疗皮质下分水岭梗死(subcortex 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S-CWI)导致中、重度残疾的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介入血管外科治疗的合并同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的中、重度残疾的S-CWI患者5例(6处病变),观察5例患者术前及术后神经系统评分,并评价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5例患者术后第7天神经功能均有改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下降4~6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下降1分;3个月随访时4例患者mRs评分为1分,1例患者为2分.1年随访时无新发卒中及支架内再狭窄事件.结论:大脑中动脉成形术对因S-CWI所致中重度残疾的患者有益.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使用尿道旋切刀治疗女性尿道闭锁

    目的:介绍用尿道旋切刀治疗女性尿道闭锁的新方法,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自2000年10月至2013年7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泌尿外科用尿道旋切刀治疗5例女性尿道闭锁患者(年龄23 ~ 65岁,平均43岁;病史3~ 60个月,尿道闭锁长度0.5~1.8 cm),术后进行随访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5例患者均能正常排尿,随访时间5 ~75个月,大尿流率(maximal urinary flow rate,MFR) 15~ 28 mL/s,平均20.6 mL/s.3例患者无尿失禁,2例有轻度尿失禁.结论:尿道旋切术微创、简单、安全,是治疗女性尿道闭锁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广林;满立波;王海;王建伟;翟建坡;朱晓斐;周宁;徐啸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改良Pfannenstiel切口取肾的经腹途径腹腔镜肾癌根治术

    目的:评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经改良Pfannenstiel切口取肾的经腹途径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肿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分析12例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由同一术者应用经腹腔途径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患者资料,其中男9例,女3例;左侧9例,右侧3例;年龄44~72岁.患侧卧位,腰部垫高,向背侧倾斜,于脐旁作一约2 cm的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直至腹膜,直视下置入11 mm穿刺器(trocar)建立气腹.放入30°腹腔镜,监视下于右侧腹直肌旁肋缘下3 cm处、髂棘内侧、肋缘下腋前线处穿刺分别置入穿刺器,左侧于前2点置入2枚穿刺器.用Hem-o-lok处理肾蒂,切除标本后置入取物袋,在患侧耻骨上2 cm沿皮肤横纹切口(改良Pfannenstiel切口)取出.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及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106~ 234 min,出血量20 ~ 500 mL.病理结果:肾透明细胞癌10例,Ⅱ型乳头状肾癌1例,透明细胞癌与乳头状肾癌并存1例,1例术后5个月因远处转移死亡,余病例术后随访9~ 20个月至今无复发.结论:经腹途径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后通过耻骨上改良Pfannenstiel切口取出标本安全可行,美观效果好,术后疼痛更轻.

    作者:张树栋;马潞林;黄毅;张洪宪;刘可;邱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载阿霉素离子交换微球的制备及性质评价

    目的:研究载阿霉素离子交换型微球的制备和体内、外性质.方法: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聚乙烯醇-丙烯酸(polyvinylalcohol-acrylic acid,PVA-AA)微球,以阿霉素为模型药物,制备载阿霉素的离子交换微球并测定其载药量、包封率.利用光学显微镜、环境扫描电镜、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仪、物性分析仪分别考察空白及载药微球的形态、结构以及弹性性质,通过T型装置对载阿霉素微球的体外释药性质进行考察.以家兔右颈外动脉为栓塞模型,评价微球在实验动物体内的栓塞效果.结果: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的PVA-AA微球外观透明、形态圆整;红外光谱证实了PVA和AA的聚合交联;20 min的载药量为(20.56±0.69) g/L,阿霉素包封率达82.22%±2.76%,6h的载药量为(23.25±0.27) g/L,阿霉素包封率达93.00%±1.06%,载药后的微球呈红色;PVA-AA微球载药前后的杨氏模量分别为(178.30±12.33)kPa和(213.29±15.61) kPa(1 mmHg=0.133 kPa),载药前后均具有良好的抗形变能力,压缩形变至97%时仍未破裂;载阿霉素的微球在去离子水中不释放药物,在磷酸缓冲液中缓慢释放药物,24h的累积释放量为10.32%±0.47%.0.3 mL空白微球注入家兔颈外动脉后,可成功地实现末端栓塞.结论:载阿霉素离子交换微球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经动脉化疗栓塞剂.

    作者:萨尔阿;卢晓静;崔代超;关海涛;吕天石;张水生;闫子光;宋莉;邹英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囊性肾瘤1例

    作者:邱敏;卢剑;马潞林;颜野;张树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治疗男性前列腺术后压力性尿失禁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及生活习惯的改变,中国男性前列腺癌患病率不断提高,前列腺根治切除术是治疗前列腺癌的主要手段,而此术式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即术后尿失禁的发生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一项对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禁的研究中发现,有8.4%的患者在术后18个月内会出现持续性尿失禁症状[1].在近的一项研究中,前列腺切除术后12个月时,有24%的患者仍在使用尿垫,8%的患者为中度到重度尿失禁[2].

    作者:许克新;霍飞;夏秋翔;王晓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经腹腹腔镜肾切除手术的肾蒂处理技术:单一术者191例经验总结

    目的:探讨经腹腹腔镜肾切除手术中肾蒂处理的手术操作技巧.方法:2010年5月至2013年9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由同一术者进行的经腹入路腹腔镜肾切除手术191例,其中肾癌根治术116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57例,单纯肾切除术18例.采用改良4套管技术,助手将肾下极挑起,从肾下方及背侧方向进镜观察,部分借鉴腹膜后入路的观察角度,可以明显改善肾动脉显露,采用带锁血管夹(Hem-o-lock夹)或腹腔镜用直线切割缝合器处理肾蒂血管.T2期以上肾癌患者同时行同侧肾门区域淋巴结清扫.结果:190例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74 ~352 min,平均171.5 min.术中失血量5~1 000 mL,平均94.8 mL;1例因肿瘤侵及结肠,分离困难转为开放手术.主要并发症有血管损伤5例,均在腔镜下处理;脑梗死合并急性肾损伤1例;术后肺部感染2例.术后平均住院5.6(2 ~19)d.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改良肾蒂处理技术可改善经腹腹腔镜肾切除中的肾蒂血管显露,增加手术安全性,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张雷;姚林;李学松;王天昱;方冬;张崔建;蔡林;谌诚;周利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间隔时间对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影响(附专家点评)

    目的:探讨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与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之间的时间间隔长短对手术难易程度及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89例,以6周为界,将患者按穿刺术后间隔时间长短分为2组:IT <6周组平均间隔时间3.1周(1.5~4.4周),IT≥6周组平均间隔时间7.6周(6.0~16.2周).患者平均年龄67岁(57 ~78岁),术前平均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 15.4 μg/L(5.2~72.0 μg/L),平均前列腺体积55 mL(42~89 mL).评估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缘阳性率、术后住院时间等相关围手术期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50 min(110 ~242 min),平均出血量约230 mL(100~750 mL),术后切缘阳性率为18%,术后3个月控尿率为100%.随访中未见临床复发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术前PSA、Gleason评分及前列腺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缘阳性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3个月控尿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与腹腔镜根治术之间的时间间隔长短并非是影响手术难易程度及效果的因素,其对患者术后长期生存及复发率的影响尚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李清;肖博;刘士军;徐涛;王晓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新型超声导航系统引导经皮肾穿刺行经皮肾镜取石术16例

    目的:探讨超声导航系统在引导经皮肾穿刺过程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10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采用超声导航系统引导经皮肾穿刺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病例16例,对建立每处皮肾通道的穿刺次数、每次穿刺时长、回吸出尿液的颜色、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建立皮肾通道18处,全部一次穿刺成功,穿刺时长15 ~ 54 s,平均(26.90±11.37)s,术后血红蛋白水平较术前下降1.41% ~24.06%,平均(9.56±5.27)%,术后出现发热2例,未见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导航系统在引导经皮肾穿刺过程中操作简单、快速、准确,成功率高,有效地降低了穿刺的难度,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新技术.

    作者:马凯;黄晓波;熊六林;许清泉;徐涛;叶海云;于路平;王晓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脊髓损伤患者上尿路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上尿路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住院的脊髓损伤患者病历记录,根据诊断标准分为上尿路功能损害组和无上尿路功能损害组,比较两组之间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脊髓损伤资料(损伤原因、损伤节段、损伤程度)、一般泌尿系统情况(膀胱管理方式、尿常规、尿培养、症状性泌尿系感染、B超、血肌酐)、影像尿动力学资料(膀胱顺应性、膀胱稳定性、膀胱感觉、逼尿肌括约肌协同性、逼尿肌漏尿点压力、大膀胱测压容积、相对安全膀胱容量、大尿流率、大尿道闭合压)等指标之间的差异,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筛选出脊髓损伤患者上尿路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上尿路功能损害组与无上尿路功能损害组比较,两组患者在脊髓损伤节段(x2=8.840,P=0.031)、膀胱管理方式(x2=11.362,P=0.045)、尿常规(x2=17.983,P=0.000)、症状性泌尿系感染(x2=64.472,P=0.000)、膀胱顺应性(x2 =6.531,P=0.011)、膀胱感觉(x2=11.505,P=0.009)、大膀胱测压容积(t=2.209,P=0.043)、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x2=4.247,P=0.039)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膀胱管理方式(OR=1.114,P=0.006)、症状性泌尿系感染(OR=1.018,P=0.000)、膀胱顺应性(OR=1.588,P=0.040)、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OR=1.023,P=0.034)等指标是影响脊髓损伤患者上尿路功能的关键因素.结论:症状性泌尿系感染、膀胱低顺应性、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及不合理的膀胱管理方式等是脊髓损伤患者上尿路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

    作者:靖华芳;廖利民;付光;吴娟;鞠彦合;陈国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伴有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尿液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

    目的:探讨伴有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症状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尿液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水平,以及其与OAB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纳入178例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行常规术前检查及尿动力学检查,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和OAB症状评分表进行症状评估,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尿液BDNF表达水平,结果用尿液标本的肌酐(Cr)值进行标准化BDNF/Cr (mg/mol).结果:中度和重度下尿路症状患者尿液BDNF/Cr平均值分别为(1.189±0.753) mg/mol和(1.817±1.110) mg/mol (P<0.001).梗阻Ⅲ~Ⅵ级患者尿液BDNF/Cr平均值分别为(1.382±0.945) mg/mol、(1.435±0.938) mg/mol、(1.640±1.104) mg/mol和(1.653±1.019) mg/mol (P>0.05),BDNF/Cr值与梗阻的严重程度无显著的相关关系(r=0.103,P=0.173).不伴OAB症状和伴OAB症状患者的尿液BDNF/Cr平均值分别为(0.297 ±0.183) mg/mol和(1.913±0.843) mg/mol(P<0.001).轻度、中度和重度OAB症状患者的尿液BDNF/Cr平均值分别为(1.501±0.543) mg/mol、(1.806±0.703) mg/mol和(2.560±0.979) mg/mol(P<0.05),尿液BDNF/Cr值与OAB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显著的相关关系(r =0.743,P<0.001).不伴逼尿肌过度活动症状和伴逼尿肌过度活动症状患者的尿液BDNF/Cr平均值分别为(1.194±1.013) mg/mol和(1.917±0.866) mg/mol (P<0.001).结论:中度和重度下尿路症状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尿液中BDNF表达水平与梗阻程度没有明显相关性;与不伴有OAB症状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相比,伴有OAB症状的患者尿液中BDNF的表达水平会明显升高,且与OAB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胡浩;许克新;张晓鹏;方志伟;陈京文;霍飞;王栋;王晓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强化调脂对行非心脏手术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及机制初探

    目的: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稳定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的择期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拟行非心脏外科手术的60名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n=30)和常规组(n=30),强化组在术前12 h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顿服,术前2h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顿服,术前每晚服用阿托伐他汀40 mg;常规组术前每晚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而后进行非心脏的外科手术,术后强化组每晚服用阿托伐他汀40 mg,常规组每晚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包括心脏性猝死、急性心肌梗死、非计划性血运重建)的发生情况,术前、术后48 h血脂水平(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炎症指标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情况.结果:常规组出现1例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前降支介入再灌注治疗)和7例无症状型心肌梗死,强化组出现1例无症状型心肌梗死,强化组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前和术后血脂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相比,强化组的炎症指标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强化组可显著降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非心脏的择期外科手术围手术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特别是无症状型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抑制炎症反应可能是其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但尚需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作者:夏经钢;曲杨;胡少东;许骥;尹春琳;徐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大脑中动脉成形术治疗中、重度残疾的皮质下分水岭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大脑中动脉成形术治疗皮质下分水岭梗死(subcortex 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S-CWI)导致中、重度残疾的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介入血管外科治疗的合并同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的中、重度残疾的S-CWI患者5例(6处病变),观察5例患者术前及术后神经系统评分,并评价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5例患者术后第7天神经功能均有改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下降4~6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下降1分;3个月随访时4例患者mRs评分为1分,1例患者为2分.1年随访时无新发卒中及支架内再狭窄事件.结论:大脑中动脉成形术对因S-CWI所致中重度残疾的患者有益.

    作者:韩金涛;李选;郑梅;傅军;王昌明;董国祥;和清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膀胱前列腺切除术中前列腺偶发癌发生率及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因膀胱癌行膀胱前列腺切除术的病例中前列腺偶发癌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2005年1月至2014年3月共865例膀胱前列腺切除术(radical cystoprostatectomy,RCP)标本,所有病例术前均未发现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结果:865例病例中,有235例(27.2%)发现前列腺偶发癌(incidental prostate cancer,IPCa),大部分肿瘤(228/235,97.0%)局限于前列腺内(分期在pT2以内),7例(3.0%)分期为pT3.Gleason score评分84例<6分(35.7%),77例为6分(32.8%),64例为7分(27.2%),10例>7分(4.3%).结论:本研究RCP术IPCa发生率为27.2%,大部分前列腺偶发癌病例局限于前列腺内且Gleason score评分≤7分,临床病理诊断时充分取材可以提高前列腺偶发癌检出率.

    作者:沈棋;胡帅;李峻;王静华;何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显微镜下和腹腔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分析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及腹腔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对患者精液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91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术前和术后随访资料,其中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176例,腹腔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1 15例,比较接受这两种术式的患者的术后精液质量改善情况及配偶受孕率.结果:显微镜组患者较腹腔镜组术后精子密度改善率更高(87.6% vs.73.7%,P=0.006),显微镜组的术后配偶怀孕率显著高于腹腔镜组(为45.4% vs.30.3%,P=0.017).结论: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的效果优于腹腔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

    作者:彭靖;龙海;袁亦铭;崔万寿;张志超;潘文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房时相功能变化

    目的: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房时相功能变化及其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使用738例社区人群(无高血压者149例设为对照组;高血压组589例,进一步分为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轻度异常、中/重度异常亚组)横断面调查资料,采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测量左心房的舒张晚期(即心房收缩期)应变(Sa)、舒张早期应变(Se)、总应变(Stot=Sa+Se),及舒张晚期(即心房收缩期)应变率(SRa)、收缩期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应变率(SRe).比较高血压组与对照组、高血压各舒张功能级别亚组应变与应变率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左心房储存[Stot:22.7%±5.9% vs.21.0%±5.8%,P=0.002;SRs:(1.1±0.3)/svs.(1.0±0.3)/s,P=0.033]、通道功能[Se:11.1%±4.8% vs.9.6%±4.2%,P=0.001;SRe:(1.0±0.4)/svs.(0.9±0.3)/s,P<0.001]参数显著减低,而收缩功能指标(Sa、SR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组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越严重,Stot 与SRs、Se与SRe测值越小,而Sa与SRa在轻度舒张功能障碍时维持,中/重度障碍时减小.结论: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储存与通道功能受损,而收缩功能总体维持;随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进展,左心房储存与通道功能进行性变差,而收缩功能在轻度舒张功能障碍时维持,中/重度障碍时变差.

    作者:杨颖;张宝娓;齐丽彤;马为;孟磊;霍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手术治疗肾癌根治术后孤立局部复发病灶的长期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手术切除肾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病灶的长期疗效以及肾癌局部复发病灶的长期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局限性肾癌接受根治术后出现局部孤立复发病灶患者资料.根据现有文献资料,局部复发定义为肾窝、同侧肾上腺以及同侧腹膜后淋巴结出现的复发病灶.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62个月,肿瘤特异性生存时间与肿瘤复发模式的评估使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结果:从1994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有1 045名患者因肾癌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接受了肾癌根治术,其中有15名患者在随访时间(62.7±36.2)个月中出现了局部复发,有9名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余6名患者未接受手术治疗.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为87%,未接受手术治疗患者为60%;4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在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为72%,在未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仅为30%.手术治疗组和未接受手术患者的生存时间分别为(51.8±7.4)个月和(28.4±9.2)个月,复发间隔时间分别为(39.4±29.5)个月和(29.3±23.9)个月.结论:有选择地对肾癌局部复发病灶进行手术切除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手段,并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作者:杨洋;肖云翔;周利群;何志嵩;金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B超监测下球囊扩张治疗尿道狭窄5例

    作者:谢天朋;黄晓波;许清泉;叶海云;杨庆亚;王晓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肾结石伴积水合并肾盂肿瘤的诊治(附5例报告)

    目的:探讨肾结石伴积水合并肾盂肿瘤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随访.方法: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肾结石积水合并肾盂肿瘤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诊治经过.结果:5例患者在结石术前均未发现合并肾盂肿瘤.3例在肾结石术中行肾盂黏膜活检确诊肾盂癌;1例术后经影像学复查确诊;1例因感染症状行肾盂血肿清除术,通过肾盂黏膜活检确诊.5例患者中,肾盂癌根治术1例,肾盂肿瘤电灼术1例,肾动脉栓塞术2例,另1例因肿瘤晚期失去手术机会而放弃治疗.行手术治疗的4例患者术后随访至2014年3月,行肾盂癌根治术和肾盂肿瘤电灼术的2例患者未见肿瘤进展;行肾动脉栓塞术的2例患者,1例因出现新的肿物影再次行肾动脉栓塞术,另1例患者于栓塞术后2周复查发现肿瘤略增大.结论:肾结石积水合并肾盂肿瘤患者临床较为隐匿,容易漏诊;解除梗阻、肾脏血供改善后肾盂肿瘤往往进展迅速,对此类患者的早期诊断、积极干预和严密随访非常必要.

    作者:赫崇军;秦彩朋;李建兴;熊六林;许清泉;杨波;徐涛;黄晓波;王晓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丰度加权法分析冬虫夏草RAPD多态性高度差异及动态变化

    目的:检测在冬虫夏草僵虫体、子座和子囊果部位多菌共存和差异表达导致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分子标记多态性及其在冬虫夏草成熟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模糊、整体性RAPD分子标记多态性研究法,选用20条随机引物,应用ZUNIX丰度加权相似度公式和丰度加权聚类法,比对冬虫夏草3个成熟期僵虫体、子座和子囊果部位RAPD分子标记多态性,以及与中国被毛孢的差异.结果:丰度非加权算法忽略了RAPD共有扩增子的丰度差异,而丰度加权ZUNIX相似度算法和聚类法,将扩增子的丰度差异及其在冬虫夏草成熟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所蕴含的全部菌物分子信息汇入分析,准确获取样本间相似度和构建聚类图.冬虫夏草全部样本的总相似度为0.42,小于总相异度0.58.3个成熟期子座样本的相似度为0.57,僵虫体为0.50.同株冬虫夏草的子座和僵虫体样本的相似度随着成熟过程出现低→高→低的变化.子囊果部位与成熟子座的相似度高(0.87),汇入一个聚类分枝;未成熟子座和僵虫体聚为另一分枝;这两个分枝聚为一群.而成熟中子座和僵虫体聚为一个分枝,与成熟僵虫体聚为另一群.中国被毛孢与冬虫夏草样本的相似度为0.55~0.69,与冬虫夏草聚类群之间被外群对照蛹虫草拟青霉分隔.结论:冬虫夏草各部位的RAPD分子标记多态性丰富,随着冬虫夏草的成熟而变化;冬虫夏草与中国被毛孢的RAPD多态性存在巨大差异,支持冬虫夏草是多菌和多种突变基因型菌共生的统一微生态系统的学说,不支持“冬虫夏草是一种真菌”和“中国被毛孢是冬虫夏草的无性世代”的学说.

    作者:姚艺桑;高凌;李玉玲;马少丽;吴子媺;谈宁芝;吴建勇;倪陆群;朱佳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CT/MRI图像融合界面导航辅助三叉神经半月节穿刺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在CT/MRI图像配准和融合基础上,建立卵圆孔与半月神经节共存的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导航手术界面,实现半月神经节与穿刺针关系的可视化,对比观察该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颅颌面区MRI和CT数据导入BrainLAB-iPlan导航设计系统,进行CT/MRI图像融合,建立卵圆孔与半月神经节共存的三维手术界面,设计以半月神经节为穿刺目标的个性化穿刺路径,行导航辅助半月神经节穿刺及温控射频热凝术.观察该组患者(融合导航组)治疗效果,并与既往采用CT引导下治疗的20例患者(CT组)进行对比.结果:融合导航组中,术前评估为疑难病例的3例患者治疗结果为未形成毁损或毁损范围不足,其余17例除2例因术中出血更改治疗方案外,均未出现上述结果.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均达到95%以上.结论:CT/MRI图像融合界面能够规划以半月节为目标的个性化穿刺路径,实现临床操作中以半月节为治疗靶位的目的.规划的路径能否到达半月神经节这一指标能够甄别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中的疑难病例.

    作者:王晶;翟新利;贺洋;刘筱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