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学凤;郭志玲;安静
疗效评价问题是胃癌前病变临床研究的关键.当前上皮内瘤变病理评价方法难以反映疗效的细微变化,组织半定量评价可敏感反映疗效变化;萎缩、肠化的准确评价需足够数量高质量的活检,加强培训和交流有助于提高病理诊断的一致性.上皮内瘤变内镜下缺乏特征改变,尚难用于疗效评价,萎缩、肠化等黏膜表现需要规范、统一和合理量化;症状评价宜筛选3~5个主症,从程度、频率规范评价.开发证候评价量表有利于提高证候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开发特异的基于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PRO量表),或考察现有的消化不良量表的适用性,可从患者角度对疗效进行补充评价.
作者:王萍;唐旭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证型及其与年龄、性别、BMI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62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观察中医证候特点及其分布规律,及其与性别、年龄、BMI的相关性.结果老年功能性便秘主要有4个证型:胃肠积热证、气机郁滞证、阴寒凝滞证、气血阴阳不足证,另兼有瘀血阻络和痰瘀互结两个亚型.老年性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证型BMI指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胃肠积热证、气机郁滞证、阴寒凝滞证、气血阴阳不足证是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主要证型,不同中医证型与BMI指数的分布有一定关联.
作者:戈学凤;郭志玲;安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因此,针对胃癌前病变炎癌转化的病理过程,进行中医药干预,对胃癌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明确诊断及目标人群为基础,围绕病证结合,把握关键病机;立法遣方,调和太阴阳明;防治并举,规范干预策略三方面展开.着重阐释了中医药治疗阻断和逆转炎癌转化进程的时机、作用及策略.
作者:沈洪;张露;邢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艾灸和脱敏消斑汤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脾肾两虚证的疗效.方法 选取6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脾肾两虚证的患者,随机分为艾灸组和刺络组,每组30人.艾灸组采用艾灸疗法联合脱敏消斑汤加减,刺络组采用刺络疗法联合脱敏消斑汤加减,疗程1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尿沉渣红细胞计数、血肌酐及尿素氮的变化,并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艾灸组优于刺络组.艾灸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刺络组,且复发率明显降低.结论 艾灸联合脱敏消斑汤辨治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脾肾两虚证疗效明显.
作者:杨洪娟;胡秀红;杨洪庆;李丹露;郑丰杰;刘景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201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人群达到4 . 4 亿,超重率从2004 年的23 . 8%上升至30 . 6%,超重比从3. 6:1 发展到2. 6:1[1]. 众所周知,超重肥胖是许多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1-2] ,因此,控制体重,避免超重肥胖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关于体质与超重肥胖之间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3-5] ,本研究拟通过探讨超重肥胖与9种中医体质的相关性,为体质调理以防治肥胖提供依据.
作者:杨露;南龙;李洪娟;闫雪皎;李雪婷;高黔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现代康复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弛缓期瘫痪的疗效.方法 将90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7 d内弛缓期瘫痪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现代康复治疗组(A组)30例,针灸治疗组(B组)30例,针灸联合现代康复治疗组(C组)30例,分别于发病后3个月和6个月对患者的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各组运动功能评分治疗3个月、6个月后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1);治疗3个月后,相较于A组,B组(P<0.05)与C组(P<0.01)具有显著性改善,C组较B组具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6个月,C组较A、B2组具有极显著改善(P<0.01).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各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1);治疗3个月后,C组较A组具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6个月后,B、C2组较A组均具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 针灸联合现代康复治疗在提高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改善生活能力方面具有可行性、有效性和可重复性,针灸治疗在改善运动功能方面优势明显,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风患者的临床预后及生活质量,为临床上急性缺血性中风弛缓期瘫痪患者中医康复方法的选择和干预时机提供了有益的依据.
作者:张宇;孔令博;王兰;付彩红;韩笑;杨保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其发病机制有血管学说、神经学说及三叉神经血管学说等观点[1]. 针灸治疗偏头痛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循证医学证据提示针灸对偏头痛有较好疗效[2-3] ,现已形成相对成熟的临床指南及方案[4]. 在此基础上,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机制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功能核磁共振成像( fMRI )技术能实时反映脑功能动态改变,具有时空分辨率较高、无创性等优势,利用fMRI研究针刺对脑功能的调节作用,已成为研究针灸效应机制的重要切入点. 既往fMRI研究提示,偏头痛患者在大脑皮层具有特征性的异常改变[5-6] ,针灸能产生特异性作用[7-8]. 近几年提出的基于皮层的ReHo分析方法,是在提取大脑皮层基础上进行ReHo值的计算,具备较高的计算精度及重测信度,能够更准确反映脑功能改变[9-10].
作者:韩笑;邹忆怀;李匡时;刘宏伟;宁艳哲;谭中建;任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商宪敏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对于老年病的中医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将老年病的中医治疗原则总结归纳为16字方针:保心救肺,强肾健脾,疏肝护胃,调和气血.临床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作者:席宁;赵宇捷;郭金瑞;方向明;刘岑;王连洁;刘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咽喉反流发病与中医体质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反流体征指数量表(RFS)及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SI)对2016年3月—2017年3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耳鼻喉科诊断为咽喉反流的患者进行筛选,终纳入120例作为观察组进行问卷调查,填写统一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与12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咽喉反流患者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结果 咽喉反流患者体质类型出现频次分布特点为:气虚质(21.35%)>痰湿质(20.22%)>阴虚质(13.20%)>阳虚质(12.92%)>气郁质(11.52%)>湿热质(9.55%)>特禀质(4.49%)>血瘀质(3.93%)>平和质(2.81%).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咽喉反流的发病与中医体质具有相关性,以气虚质和痰湿质为主.
作者:周俊伟;耿燕;刘巧平;闫占峰;巩政;周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郁金颗粒及三七粉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的研究方法,纳入20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或有肠化)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服用郁金颗粒(1 g,2次/d)+叶酸(5 mg,3次/d),三七粉(1.5 g,3次/d)+叶酸(5 mg,3次/d),叶酸(5 mg,3次/d).郁金颗粒和三七粉为冲服;叶酸口服.入组时Hp阳性者予四联(阿莫西林1000 mg,2次/d+呋喃唑酮100 mg,2次/d+果胶铋200 mg,2次/d+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抗Hp治疗后再按分组治疗.所有受试者服药6个月后再次行胃镜检查并比较治疗前后胃黏膜病理结果变化,包括萎缩、肠化、异型增生及炎症程度.结果 A组治疗后异型增生的改善率明显高于C组(P<0.05),而B组与C组的异型增生改善率相近(P>0.05);A组胃黏膜萎缩的改善率明显高于C组(P<0.05);而B、C 2组胃黏膜萎缩改善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患者萎缩进展率高于A组(P<0.05);3组之间肠化、急慢性炎症的改善率、稳定率及进展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 单味中药郁金可一定程度上逆转胃黏膜萎缩.
作者:戴金锋;金海峰;孟立娜;陈军贤;陈建永;孙聪;胡玥;俞瑾;陈超英;吕宾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