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吴林
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睡,重则彻夜不眠,常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
作者:李鹏;吴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痛风性关节炎是尿酸盐在关节滑膜或软骨沉积,导致滑膜及关节周围组织发生的炎症反应,具有骤然发作和剧烈疼痛的特点.多数患者的关节炎表现为发作与缓解交替,病程长者发作期长而缓解期短,甚则迁延不愈,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曹玉璋;杨怡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中药敷贴综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首次诊断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用中药敷贴加基础治疗;对照组30例用强的松加基础治疗.基础治疗包括多种维生素治疗、针灸、理疗等.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面瘫恢复时间2组亦无明显差异.结论 中药敷贴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欧阳东;刘燕军;刘英霞;雒云;段立立;王一婷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玄黄活络膏加电磁波治疗急性软组织运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分别选用外用玄黄活络膏加电磁波和红花油治疗,疗程7d.结果 治疗组显效32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8.8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玄黄活络膏加电磁波能明显促进急性软组织运动损伤的瘀血吸收,改善局部循环情况,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罗媛媛;李鸿波;岑婧;李景池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刘小北教授为全国首批老中医经验继承人,师从著名中医专家宋孝志教授,业医30余年,承前启后,在治疗脾胃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余有幸随师学习,获益良多,现介绍其临床验案4则,以飨读者.
作者:王婧;王永宁;张艳明;刘小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肝炎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的中医证候特点与疗效.方法 对69例患者进行辨证分型,统计分析这类患者的证候学特点,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3组.治疗1组22例,在基础治疗上加服茯白方,12周为1个疗程;治疗2组23例,在基础治疗上也加服茯白方,但2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24例,仅用一般基础治疗,观察治疗12,24周中医证候、血清白蛋白变化情况.结果 以脾胃虚弱证、气滞血瘀证、肝肾阴虚证为常见,其次是脾虚湿盛证,脾肾阳虚证出现少;并且同一患者可有几个证型重叠,以脾胃虚弱证与气滞血瘀证、肝肾阴虚证重叠为常见.经中药茯白方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及症状、体征均得到改善.结论 肝炎肝硬化低蛋白血症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是以脾虚、生化乏源,肝肾同源、肾精受损为其本,又以痰瘀毒交阻、脉络阻滞为其标.中药茯白方不仅能改善患者症状,更能提高血清白蛋白含量,且中远期疗效更为显著且持久.
作者:史文丽;张弢;孙永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和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证候分布特点和演变规律.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2型糖尿病合并MS患者295例,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消渴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辨证标准进行辨证,对不同病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证候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 以形体肥胖、唇舌瘀暗、头身困重、脉滑数等症状及体征为多见.以湿热、血瘀证侯为多见.病程小于5年者,主要表现为湿热、血瘀、胃肠结热证候;5-10年病程的患者则表现为邪实与正虚同时并见;病程超过10年者,主要表现为正虚.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MS早期以邪实为主,随着病程的延长,呈现出虚实错杂之证.邪实主要包括气郁、血瘀、湿浊、热结等,而以湿浊血瘀为常见.
作者:周晖;罗文益;陈莹;关崧;商学征;谢培凤;赵翠芳;盛彤;高彦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33例均为本院推拿康复科2004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均经颅脑CT、MRI等确诊为脑梗死,均为首次发病,在转入推拿康复科治疗前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
作者:何青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近年来,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病死率在所有肿瘤中也居第一位.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的80%,其中60%~70%在诊断时已属不能手术根治性切除的局部进展或晚期病人[1].
作者:左明焕;李泉旺;胡凯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刘仍海老师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肛肠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20多年,对便秘的诊断和治疗有独特的方法和疗效.现将其方法和经验简介如下.
作者:江春蕾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运脾方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共61例,设立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益气活血运脾方和玉屏风颗粒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分析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血红蛋白、免疫球蛋白、微量元素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 2组临床总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7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各项检测指标也均明显改善.结论 应用益气活血运脾方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能增强患儿免疫力,减少反复呼吸道感染次数,缩短病程,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王俊宏;崔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风湿病是累及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如肌肉、肌腱、滑囊、筋膜、韧带、神经等部位,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大类疾病的总称,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因其与自身免疫有关,所以多数疾病缠绵难愈,有的患者需终身服药治疗.
作者:马武开;钟琴;刘正奇;唐芳;黄颖;姚血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把人类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之有充裕的时间用于休闲娱乐,更好地享受生活.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谱发生了变化,事实表明过度闲逸可引发疾病,运动不足可以成为致病的主要因素.
作者:魏守学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典型病例赵某,女,23岁,未婚.初诊于2007年10月23日.主诉:行经期小腹部冷痛反复发作4个月.患者4个月前因经期淋雨受寒而出现小腹部疼痛.此后每逢行经则小腹疼痛难忍,得热则减.经量不多,经色暗淡有血块.
作者:陈泽宇;闫楠;张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腰三横突综合征发病原因多为慢性劳损,如长期弯腰工作劳动、急性扭伤失治等.采用小针刀结合推拿按摩治疗本病临床疗效显著.1临床资料诊断标准[1]:有腰肌扭伤史或慢性劳损史;腰部中段单侧或双侧压痛,在腰三横突尖有明显压痛或可触及硬性结节,压痛时部分患者可放射到臀部或大腿外侧;X光可见腰三横突肥大或较长;CT排除肿瘤或结核病变.
作者:张晓明;金广俊;罗媛媛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