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耀峰;何福祥
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进行透析治疗的越来越多,随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其生存期也大大延长,其生活质量已成为一个重大的课题.
作者:任可;丁昕宇;曹钋;李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我院采用舒脑欣滴丸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6例,并与单纯应用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的30例作对照,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康建策;钱海燕;蔡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解毒清疣汤内服联合龙牡胆参汤外擦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门诊患者按3:2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3例.治疗组予解毒清疣汤内服、龙牡胆参汤外擦;对照组予西咪替丁口服、0.1%维A酸霜外用.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66.67%,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痊愈率为34.78%,总有效率为69.57%.治疗组在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解毒清疣汤内服联合龙牡胆参汤外擦治疗扁平疣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罗然;姚春海;郎娜;佘远遥;迟慧彦;李斌;赵一丁;黄尧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我科住院颈椎病患者82例,男性36例,女性46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63.8岁;病程1周~半年者32例,半年~2年者28例,2年以上者22例;神经根型35例,椎动脉型27例,混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20例,其中椎间隙狭窄43例,椎间孔变小、变形37例,椎体序列不稳、生理曲度改变61例.
作者:方耀峰;何福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炉甘石薄荷脑洗剂是临床常用的皮肤科用药,有止痒、轻度收敛、保护皮肤的作用,用于湿疹、皮炎、皮肤瘙痒症等.我院1年的配制使用量为4000瓶左右.
作者:杨翓;钱捷;郝青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风病急性期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检验结果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统计学中相关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中风病发病72h和14d两时点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中医证候要素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发病72h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及超敏促甲状腺素(TSH)的检测值均与火热证评分及NIHSS评分具有相关性;T3值与阴虚阳亢证评分、游离甲状腺素(FT4)值与血瘀证评分分别具有相关性;T3值及FT3值与年龄具有相关性.发病14d时T3、T4、FT3的值皆与血瘀证评分具有相关性;FT3值与痰证评分及NIHSS评分具有相关性;T4值与年龄具有相关性.结论 在中风病72h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火热证评分及NIHSS评分呈负相关,在发病14d时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血瘀证评分呈负相关;两个时点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均与年龄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作者:张妍;赵佳;任毅;李宗衡;邹忆怀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黄褐斑中医称黧黑斑,为颜面限局性淡褐色皮肤色素斑,是面部黑变病的一种,临床属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黄褐色或淡黄色斑片,不规则分布在两颊和前额部,无炎症及鳞屑,无自觉症状.多见于育龄妇女,男性少见.
作者:陶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死亡时间与中医阴阳的关系.方法 对100例恶性肿瘤死亡患者的病案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恶性肿瘤死亡患者证候特点为正虚邪实,虚、痰、瘀互见,有虚损证候者占80.4%,其中阳气虚损者多于阴血亏虚者;在实证和虚实夹杂证的67例中,有瘀血证候者占83.6%,有痰湿(或痰热)证候者占43.3%.死亡时间在1天24h中以0:00~11:59为多,占66.0%.患者死亡高峰在夏、秋两季,占65.0%.结论 恶性肿瘤晚期患者中医证候特点为正虚邪实,虚、瘀、痰互见,阳气虚损者多于阴血亏虚者,其死亡与时间、季节有一定关联.
作者:韦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温阳健脾理气通便法治疗慢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运用温阳健脾理气通便法,药物选用生白术、肉苁蓉、炒莱菔子中药免煎剂冲服.对照组予四磨汤口服液口服.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体疗效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愈显率为86.7%,对照组愈显率为60.0%,两组愈显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0.020,P=0.039),治疗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温阳健脾理气通便法治疗慢性便秘有明显疗效.
作者:刘仍海;张燕生;李薇;江春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恶性肿瘤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不但影响疾病预后,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当前以提高生存质量为主要目的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措施已被国内外学者公认为肿瘤佳治疗模式.
作者:贾玫;陈信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急重感染以发病急、病情重、转变快、多虚实夹杂为特点.笔者认为急重感染可运用交替连续给药法(简称交续给药法),即将功效不同的二方,同时应用于急重感染的救治中.采用二方分煎取汁后,间隔一定时间,让患者交替连续服用,而不拘每日服几剂之限.该用药方法,验之临床,屡屡应手,现举例说明.
作者:马军光;刘海潮;张新雪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因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至今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
作者:高彦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有温肾助阳作用的右归丸和有滋阴降相火作用的知柏地黄丸对雌性大鼠血清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右归丸大、小剂量组,知柏地黄丸大、小剂量组,用化学发光法测定E2水平,用放免法测定P、T水平.结果 知柏地黄丸大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和右归丸大、小剂量组比较,E2水平明显下降(P<0.05);知柏地黄丸小剂量组与右归丸大、小剂量组比较,E2水平明显下降(P<0.05).知柏地黄丸大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和知柏地黄丸小剂量组比较,P水平明显下降(P<0.05).各组T水平无差异.结论 右归丸对血清E2、 P、 T水平无影响.大剂量知柏地黄丸可降低血清E2、 P水平,对血清T水平无影响.
作者:刘艳霞;金哲;李超;任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中药扶正逐毒丸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予8例患者口服扶正逐毒丸,观察临床症状、CD4淋巴细胞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CD4淋巴细胞明显升高.结论 扶正逐毒丸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升高CD4淋巴细胞方面具有一定作用.
作者:刘宝录;全福才;张建国;赵淑玲;焦永明;刘小岩;卢艳;王热勤;郭强强;贺小文;张雅静;王玲;辛瑞虎;李建国;张鸿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不孕症是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其发病率高,已成为世界性共同关注的疑难病证.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宣布不孕症与心血管疾病、肿瘤列为当今影响人类生活和健康的3大主要疾病.
作者:吴贵娥;谢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1 现状目前由于全国没有统一的中药饮片质量规范,中药饮片普遍按照各地的炮制规范进行生产和质量控制,但这些炮制规范多是仅有性状描述,无客观的检测指标,无法有效地控制饮片质量,因此,研究当前中药饮片的质量,探讨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因素,并制定相对统一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及质量标准十分重要.
作者:郭桂明;谢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孔伯华先生是我国近代杰出的中医学家和中医教育家,为北京四大名医之一.他是温病学派大家,在学术上有着鲜明的特点,继承和发展了温病学说,将其推广到既治疗外感热病又治疗各种内伤杂病.他用药极有特色,自成一路,在温病学派偏寒凉注重养阴化湿的基础上,善用滋阴清热、芳化淡渗之品治疗温热病及内伤杂病.
作者:裴胜;孙艳平;裴学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各种中药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收集比较中药与安慰剂、常规基础治疗、激素治疗肺纤维化且疗程达到3个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2名评价人员独立提取资料,参照Cochrane标准进行RCT质量评价及资料分析.结果 9个RCT(共计598例肺纤维化患者)符合纳入标准.试验的方法学质量均较低.1项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显示可以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相对危险度(RR)4.07(95%可信区间1.28~12.95);2项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显示可以缓解部分症状,改善部分肺功能指标;对于肺影像学病变的改善,1项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显示优于单纯西医治疗,RR1.56(95%可信区间1.24~1.95).2个试验报道了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负性事件.结论 由于试验的样本量小及质量较低,中药治疗肺纤维化疗效和安全性的证据还不足.需要进行更多高质量的临床试验以验证其疗效.
作者:于河;刘建平;葛建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笔者自2004年2月~2007年5月应用止嗽散加减治疗咳嗽60例,取得较好疗效.病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34例;年龄1~71岁,平均年龄26.5岁;病程5~60d;西医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1例,急性气管-支气管炎25例,慢性支气管炎8例,支气管肺炎6例.
作者:李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