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锌与小儿肺脾气虚型反复呼吸道感染关系探讨

高雅;郑春燕

关键词:肺脾气虚, 锌, 呼吸道感染
摘要:目的阐明微量元素锌的多种生理功能及其与肺脾气虚型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194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检测发锌水平.结果 181例(93.29%)锌值低下,其中102例细胞免疫功能低下,76例体液免疫指标不正常.结论缺锌与酶代谢紊乱、免疫功能低下及呼吸道粘膜防御机制降低有关,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的直接原因之一.
现代中医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中医治疗体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它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该病的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鉴于此,笔者不揣愚陋,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作如下介绍,愿对提高治疗效果有抛砖引玉之用.

    作者:刘金民;晏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散刺为主治疗急性外踝扭伤的临床观察

    在踝关节扭伤中外踝扭伤为常见,其主要原因是:外踝细长靠后且低于内踝,内踝宽扁而靠前,外侧韧带较内侧薄弱,较易发生撕裂;在外踝扭伤中又以距腓前韧带易损伤.损伤后外踝部明显肿胀瘀血,瘀血能否尽快吸收将直接影响损伤韧带的修复及踝关节活动功能的恢复.笔者在局部瘀血处采用三棱针散刺后拔罐的方法,吸出瘀血以减轻机体内吸收瘀血的负荷,从而加速踝关节功能的恢复.经与外用药物治疗对比观察,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睢明河;王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介入术配合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30例

    输卵管机械性阻塞是导致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20%~40%[1],而阻塞的主要原因是慢性输卵管炎[2].使用宫腔镜治疗,对输卵管近端梗阻的再通有明显的疗效,但目前对中远端部位的粘连、梗阻的治疗效果仍然较差.应用介入再通术,加之以中草药的内服外用作为术后的巩固治疗,使疗效得以大大提高[3].

    作者:辛晓虹;李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分别针刺地机、三阴交、中极穴治疗痛经113例疗效对比观察

    1 一般资料本组113例均为门诊病人,年龄小16岁,大41岁;病程短2个月,长18年.其中经妇科检查无其他器质性改变痛经者6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急慢性盆腔炎14例,子宫颈狭窄29例.患者以头痛为主45例,以小腹痛为主52例,以环脐疼痛为主15例,以牙痛为主1例.将113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地机组(治疗组)53例,针刺三阴交组30例,针刺中极组30例,后两组为对照组.

    作者:郭长青;马惠芳;李兴广;李晓芳;胡坡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免疫性不孕的中医药治疗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免疫性不孕的认识.方法通过对临床报道的总结,阐明中医理论对免疫性不孕病因病机的认识及运用中医药对免疫性不孕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患者的分型论治.结果该病发病与肾虚、肝郁、血瘀、湿热下注有关.治疗多从整体调理,辨证论治,能使患者AsAb转阴并妊娠.结论中医药治疗本病近期远期疗效肯定,有独到之处.

    作者:郭东晓;洪家铁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老年外感热病治疗中运用扶正祛邪法的临证体会

    老年外感热病治疗中运用扶正祛邪法的临证体会老年人脏腑功能已趋衰弱,正气抵御外邪能力降低,罹患外感热病的机会明显增多,并且患病后更易呈现正虚邪盛的病理状态.正虚当扶正,邪盛当祛邪,因此扶正祛邪成为老年外感热病的重要治疗原则.但扶正不当易致留邪,而祛邪太过又可更伤正气,因此,发挥辨证论治优势,恰当地处理扶正与祛邪二者之间的关系显得特别重要.以下是随师临床及自己临床实践的体会.

    作者:王成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针刺治疗儿童多动综合征

    儿童多动综合征是由轻微大脑功能失调引起的心理障碍性疾病,是儿童学习困难和慢性行为改变的常见的原因.笔者10余年来针对本病以痰火湿盛、肝肾不足为核心的病理机制,采用化痰开窍、滋补肝肾的方法,以针刺为主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65例非典型肺炎中医证候及病因病机探讨

    在观察65例非典型肺炎(SARS)患者症状基础上,对该病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探讨分析.将SARS命名为肺瘟疫;疫疠之气、湿热之邪为致病之因;肺气郁闭为病变关键;首发气分,易入营血,逆传心包;湿浊瘀阻、气阴亏虚为病变结果.高热期邪热炽盛突出,喘憋期湿浊闭肺突出,后期气阴亏虚突出,标本虚实中各有侧重.由于西医使用大量激素治疗该病,所以即使在该病的恢复期,许多患者也表现出热盛湿阻的证候,故治疗时应强调在固护气阴的基础上注意清热宣肺、化浊通络.

    作者:张晓梅;张允岭;杨祖福;金耀文;谭湘恒;潘淑丽;马允明;张长增;张英;冯桂兰;何丽萍;何玥辉;王梅英;李红艳;郭全;杨玉昆;熊富华;郭小强;姜良铎;宋乃光;谷晓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奇正消痛贴膏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临床观察

    我们自1997年12月~1998年1月对西藏林芝奇正藏药厂出品的奇正消痛贴膏进行了临床观察。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选择门诊病例70例,均为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建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自拟白术桃花汤治疗习惯性便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白术桃花汤治疗习惯性便秘的疗效.方法自拟白术桃花汤(白术30 g,桃花12 g,生地黄30 g,枳实10 g),每日服1剂,7 d为1个疗程.对照组服用果导片作对比观察.结果白术桃花汤治疗习惯性便秘117例,治愈106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94.02%;果导片治疗66例,治愈18例,好转30例,总有效率72.7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白术桃花汤功能为补气除湿,增液行气,通调大便,治疗习惯性便秘疗效满意.

    作者:翁工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锌与小儿肺脾气虚型反复呼吸道感染关系探讨

    目的阐明微量元素锌的多种生理功能及其与肺脾气虚型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194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检测发锌水平.结果 181例(93.29%)锌值低下,其中102例细胞免疫功能低下,76例体液免疫指标不正常.结论缺锌与酶代谢紊乱、免疫功能低下及呼吸道粘膜防御机制降低有关,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的直接原因之一.

    作者:高雅;郑春燕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产伤性臂丛神经麻痹的早期干预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产伤性臂丛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以推拿及臂丛神经周围封闭为主,佐以针刺等疗法,对57例小于6个月的产伤性臂丛神经麻痹患儿进行早期干预.结果 57例患儿, 20例失访,37例随访6~12个月:上干型30例,痊愈21例(70.0%),好转8例(26.7%),无效1例(3.3%),有效率96.7%.全臂型7例,好转5例(71.4%),无效2例(28.6%),有效率71.4%.结论推拿、臂丛神经周围封闭及针刺等早期干预可有效恢复患儿的运动功能,产伤性臂丛神经麻痹应及早进行早期干预,以提高疗效.

    作者:张锐;陈亚利;黄婉芬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通腑泻热活血化瘀治疗脑出血38例临床观察

    脑出血是临床急症,在急性期采用通腑泻热活血化瘀并结合西药常规处理等手段,能够显著提高疗效,为进一步康复治疗做好准备.1996年7月~1998年12月笔者以此法治疗3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后四大并发症的中医辨证研究

    目的研究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患者状态及并发症,确立中医辨证种类和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回顾了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病例310例,依据术后患者状态,建立计算机数据库,经多元统计分析,聚类分析,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中医症候规范>,结合专家辨证进行研究.结果总结出六大症候群,经专家辨证为:脾气虚、气虚下陷、气血两虚、肾阳虚、肾阴虚、湿热夹瘀.据此分析四大并发症的证型分布规律:并发出血患者14例,以虚证为主,兼有血瘀;并发尿失禁患者37例,以气虚下陷和肾阳虚为主;并发尿路梗阻患者12例,湿、热、瘀为主;并发附睾炎患者14例,证型分布均为肾虚湿热型.结论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可分为六类证型:脾气虚、气虚下陷、气血两虚、肾阳虚、肾阴虚、湿热夹瘀.并发出血、尿失禁者以虚证为主,并发尿路梗阻、附睾炎患者多兼湿、热、瘀.

    作者:林兆丰;任东林;郑德全;王建春;杨建新;梁巧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60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笔者以平哮汤为基础方进行辨证加减,并配合西药解痉抗炎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60例(以下简称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以下简称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永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大蒜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大蒜素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治疗效果,并探讨大蒜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机制.方法选用发病3 d以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55例,随机分为大蒜素治疗组及川芎嗪对照组,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及血清丙二醛(MD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治疗2周时大蒜素组及川芎嗪组的有效率分别是为75.76%、64.64%,治疗4周时为86.96%、76.47%,同步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4周时大蒜素组神经缺损分数的改善是(10.00±5.59),川芎嗪组(6.18±4.32)(P<0.05);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MDA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P<0.01),大蒜素组MDA含量逐渐下降,治疗3周时明显低于川芎嗪组(P<0.01).结论大蒜素对急性脑梗塞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理是:大蒜素可有效地清除自由基,减轻脑缺血-再灌流损伤.

    作者:张久亮;刘鑫;毛建生;史载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体针与耳针结合法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临床体会

    变态反应性鼻炎亦称过敏性鼻炎,按其临床表现可分为季节性变态反应性鼻炎(又称花粉病或枯草热)和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在此主要指前者.笔者自2000年5月至2002年5月两年期间在瑞士运用体针和耳针相结合的方法,治疗了季节性变态反应性鼻炎共3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毒疫)与风温肺热病的鉴别诊断及主证型论治

    笔者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医防治>一书中,建议将细菌性典型肺炎以外的肺部感染的中医病名命名为肺毒疫,从而与近代中医专家命名的风温肺热病遥相呼应,共同用来作为中医面对传染性、感染性肺部疾患的诊疗参考.下面就两者的鉴别诊断和各自主证型的不同论治特点阐述如下.

    作者:孙霈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阴跷脉病候的医案讨论

    阴跷脉是奇经八脉之一,起于然谷之后的照海穴,上行于内踝上方,向上沿大腿的内侧,进入前阴部,然后沿着腹部上入胸内,入于缺盆,向上出人迎的前面,到达鼻旁,连属于目内眦,与足太阳经、阳跷脉会合而上行(入脑).

    作者:张红林;周宏;李洪娟;翟双庆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难治病举隅

    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清*程钟龄的<医学心悟>,由半夏、天麻、白术、茯苓、橘红、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具有化痰熄风、健脾祛湿的功效,主治风痰所致的眩晕、头痛、痰多、胸闷、恶心等症,临床上广泛用于风痰所致的疑难病症的治疗,每获良效,兹举数例如下.

    作者:吕崇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现代中医临床杂志

现代中医临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