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中心5年2423例剖宫产后妊娠分娩方式分析

马晓娟;王晶;南延荣

关键词:剖宫产后阴道试产, 择期重复剖宫产, 妊娠, 产后并发症
摘要:目的 探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5年2 423例剖宫产后妊娠病例分娩方式,临床特征及其临床结局.方法 纳入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产科2013年1月-2017年12月剖宫产后妊娠产妇2 423例,根据分娩选择方式分为择期重复剖宫产(elective repeat cesarean delivery,ERCD)组(n=2 184)和剖宫产后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TOLAC)组(n=239),分别比较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产后并发症和新生儿结局情况.结果 与TOLAC组相比,ERCD组分娩孕周、产次更少[孕周:(38.2±2.6)周vs (39.4±1.3)周;产次:1(1~1) vs 1(1~2),P均<0.05)];子宫下段肌层厚度更小[(30.5±3.6) mm vs (33.7±2.9) mm,P< 0.001],距前次分娩时间更短[(3.8±2.7)年vs (4.6±3.1)年,P<0.001];ERCD组子痫前期发生率高于TOLAC组(6.2% vs0.8%,P--0.001),子宫破裂发生率低于TOLAC组(0例 vs 2例,P<0.001);ERCD组新生儿5'Apgar评分和出生体质量均低于TOLAC组[Apgar:(9.6±0.7) vs (9.8±0.4);体质量:(3 168.5±418.2)g vs(3 250.3±441.3)g,P均<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剖宫产后妊娠产妇,根据相关指南规范实施TOLAC的母儿结局相对安全,应“个体化”选择分娩方式.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乌鲁木齐市中老年退休教师体成分分布特点

    目的 探讨乌鲁木齐市中老年退休教师体成分分布特点.方法 以乌鲁木齐市50岁以上中老年退休教师群体为调查对象,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11月-2017年4月在乌鲁木齐市随机选取6个社区,调查社区内中老年退休教师1 249人(男性360人,女性889人);利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测定四肢及躯干肌肉量、身体水分、蛋白质、无机盐、体脂肪量、体脂肪率、腰臀比、基础代谢量、总能量消耗、阻抗.结果 同一性别不同年龄段退休教师体成分(除男性阻抗外)分布不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80岁以上者肌肉量(男:46.55 kg;女:34.47 kg)、身体成分指标(男:50.2 kg;女:37.4 kg)、体脂肪量(男:13.1 kg;女:16.6 kg)、体脂肪率(男:20.2%;女:30.3%)、基础代谢量(男:1 035.0 kcal;女:910.2 kcal)、总能量消耗(男:1 593.9 kcal;女:1 401.8 kcal)数值低.同一年龄段不同性别体成分分布不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80岁为例,男性肌肉量(46.55 kg ys 34.47 kg)、身体成分指标(50.2 kg vs 37.4 kg)、腰臀比(0.93 vs 0.85)、基础代谢量(1 035.0 kcal vs 910.2 kcal)、总能量消耗(1 593.9 kcal vs 1 401.8 kcal)均显著高于女性,而体脂肪量(16.6 kg vs 13.1 kg)、体脂肪率(30.3% vs 20.2%)、阻抗(462.0 Ω vs 395.3 Ω)均显著低于女性(P均<0.05).结论 乌鲁木齐市中老年退休教师体成分分布随着年龄的增加基本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体成分指标(除体脂、阻抗外)数值男性普遍高于女性,提示体成分分布存在年龄、性别差异.

    作者:成伟兵;张洋弋;姚雪梅;肖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民航空勤人员招聘体检中弱视的分布及航空医学鉴定

    目的 分析民航空勤人员招聘体检中弱视的分布及航空医学鉴定.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2017年10月在中国南方航空有限公司行首次航空医学鉴定的民航空勤招聘人员(空中乘务员、安全员、招飞学生),诊断为弱视168例,其中男性77例,女性91例,年龄21.06±2.26(18~27)岁.对所有弱视受检者的弱视类型、弱视程度、双眼视功能、医学鉴定结果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68例弱视受检者中屈光不正性弱视90例(53.57%),屈光参差性弱视40例(23.81%),斜视性弱视28例(16.67%),形觉剥夺性弱视10例(5.95%).轻度弱视65例(38.69%),中度弱视95例(56.55%),重度弱视8例(4.76%).受检者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异常率分别是40.48%、43.45%、63.10%.不同类型弱视受检者中,屈光不正性、屈光参差性、斜视性、形觉剥夺性的弱视立体视异常率分别是54.44%、65.00%、78.57%、90.00%(x 2=21.220,P=0.000).轻度、中度、重度弱视者中弱视立体视异常率分别是50.77%、69.47%、87.50%(x 2=7.947,P=0.017).空中乘务员招聘体检者中弱视90例,30人合格,60人因“视力不足”、“斜视”、“先天性白内障”、“角膜白斑”等原因被淘汰;安全员招聘体检者中弱视20例,2人合格,18人因“视力不足”“斜视”等原因被淘汰;民航招飞学生中弱视58例均不合格.结论 弱视受检者立体视会出现一定的异常,其中形觉剥夺性弱视者、重度弱视者立体视受损更为常见.对于首次空勤人员及民航招收飞行学生弱视的航空医学鉴定,弱视类型、程度、致病因素、职业种类等是评定合格与否的关键因素.

    作者:张亚辉;高丽;曾晓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测量船船员某航次常见疾病分析

    目的 了解测量船船员远航期间常见病发病情况及疾病特点,并提出医疗保障的相关对策.方法 对某测量船船员2017年12月-2018年2月远航期间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远航期间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并分析可能的原因.结果 本次调查对象为某测量船300名船员,其中男性292名,女性8名,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9岁.测量船船员远航期间疾病谱中前5位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35.33%)、皮肤病(22.33%)、口腔溃疡(14.67%)、训练伤(14.33%)及胃肠道疾病(13.67%).结论 远航期间,上呼吸道感染、皮肤病、口腔溃疡、训练伤及胃肠道疾病等比较多发,应做好出航前相关药品储备、预防以及健康教育,从而降低测量船船员各种常见疾病的发病率.

    作者:龙集智;孙国祥;胡平;李铭;陈海峰;杨灵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空军招飞定选学员近立体视觉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近立体视觉与屈光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改进军事飞行学员医学选拔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6-7月参加空军飞行学员医学选拔定选的高中应届毕业学员共594名,均为男性,年龄17~19岁.所有受试者均进行视力、散瞳验光、近立体视觉等眼科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近立体视觉的影响因素.结果 594名学员中13人为黄斑立体视,占2.19%,其余均为中心凹立体视.黄斑立体视与中心凹立体视学员的双眼球镜屈光差和双眼等效球镜屈光(spherical equivalent refraction,SER)差均有统计学差异(P=0.028,P=0.03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双眼SER差(OR=21.69,95% CI:4.10 ~ 114.75,P=0.000)和球镜屈光度(OR=3.94,95% CI:1.06~ 14.55,P=0.040)是黄斑立体视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双眼SER差的佳截断值为0.5 D,敏感度为0.62,特异度为0.76.结论 空军飞行学员医学选拔双眼SER参差≥0.5 D时要将近立体视检查作为必要的检测内容.

    作者:姚璐;齐林嵩;杨庆红;史久美;常耀明;邹志康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探讨应用下肢推蹬运动控制与训练系统对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下肢推蹬运动控制与训练系统对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将2015年7月-2017年12月于本科就诊的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采用直腿抬高运动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下肢推蹬运动控制与训练系统进行视觉反馈下腿部推蹬运动治疗,两组患者每周均进行3次治疗,持续4周.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膝关节疼痛进行评定,同时采用美国特种骨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的VAS评分均降低,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1.6±1.4 vs 2.6±0.9,P=0.011);两组HSS评分均增加,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86.8±9.2 vs 79.2±11.5,P=0.025).结论 视觉反馈下腿部推蹬运动可以减轻患者膝关节疼痛,且较传统治疗方法改善膝关节功能更为显著.

    作者:王瑞;李圣节;李飞;孙彤;肖红雨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21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订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八一总场医院和儋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 186例,根据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心血管事件组(985例)和无心血管事件组(1 201例).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并应用ROC曲线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的效果.结果 心血管事件组与无心血管事件组的性别(男/女:592/393 vs 700/501)、年龄(79.14±10.62 vs 76.38±10.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2 1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发生心血管事件985例,发生率为45.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收缩压[OR(95% CI):2.206(1.162~ 3.207)]、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OR(95%CI):4.614(3.812~7.506)]、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OR(95% CI):2.625(1.308 ~ 4.035)]、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OR(95% CI):2.953(1.537~ 4.632)]、尿酸(uric acid,UA)[OR=3.205(95%CI):(1.864~ 5.837)]、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OR(95%CI):3.827(2.316~6.118)]及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OR(95%CI):6.218(4.369~10.813)]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评价Logistic回归模型效果,其AUC(95% CI)为0.948(0.885~0.993).结论 LDL、TC、TG、UA、FIB及Hcy水平升高是本组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陈海梅;符二妹;符春女;许昊;赵石坚;吴育菡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超声多切面法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早期筛查中的效能评价

    目的 评价超声多切面法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2月在儋州市人民医院分娩孕妇共12 658例,采用超声多切面法进行CHD筛查,并与随访的产后超声、新生儿心脏手术或尸检结果作对比,计算超声多切面法诊断胎儿CHD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12 658例分娩孕妇中产前超声检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166例,检出率为1.31%(166/12 658).12 492例胎儿产前检查正常,产后检出15例CHD,漏诊率为1.2‰.166例产前检出CHD胎儿有16例误诊.超声多切面法诊断胎儿CHD的敏感性为90.91%,特异性为99.87%,阳性预测值为90.36%,阴性预测值为99.88%.超声多切面法诊断胎儿CHD的准确率为99.76%.结论 超声多切面法在胎儿CHD早期筛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振华;廖海燕;刘京;尤共平;张晓蕾;徐小兰;符春荣;王微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钙敏感受体在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形成中的作用

    目的 动态观察钙敏感受体(calcium-sensing receptor,CaSR)在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形成过程中的表达,探讨CaSR在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结石组,每组各30只.正常对照组以正常饮用水2ml/d灌胃,结石组大鼠给予1%乙二醇和2%氯化铵2 ml/d灌胃,诱导建立Wistar大鼠肾草酸钙结石模型.连续10周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每组每周处死3只大鼠并收集双侧肾标本,采用光学显微镜、HE切片染色动态观察结石形成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对CaSR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动态监测.结果 第3周开始,结石组大鼠肾切片HE染色可见明亮晶体,主要分布于远曲小管和近曲小管,肾组织可见肾小管轻度扩张,偶见肾小管上皮脱落或肾间质有淋巴细胞的浸润;1 ~ 10周正常对照组肾组织未见病理性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第1~2周,镜下两组大鼠肾组织内CaSR定位处着色程度无明显差异;第3周开始,结石组肾组织内CaSR定位处着色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加深.结论 CaSR的高度表达可能在大鼠肾草酸钙结石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李朋;王勤章;钱成;徐浩;申茂磊;郝志强;钱彪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空间舱内环境及模拟微重力对葡萄球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综述

    作为自然界为常见的细菌之一,葡萄球菌在复杂的空间舱内环境及模拟微重力作用下,出现了不同于地面的特殊分布、定植范围以及有意义的生物学特性变化.其中表皮葡萄球菌耐药基因表达出现了上调,突变频率也出现了明显的增加;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毒力等方面则出现了不同的变化.这种不确定性变化增加了致病性葡萄球菌对人类的潜在威胁,也使之成为了空间微生物学研究的热点.

    作者:白珀;刘长庭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单中心5年2423例剖宫产后妊娠分娩方式分析

    目的 探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5年2 423例剖宫产后妊娠病例分娩方式,临床特征及其临床结局.方法 纳入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产科2013年1月-2017年12月剖宫产后妊娠产妇2 423例,根据分娩选择方式分为择期重复剖宫产(elective repeat cesarean delivery,ERCD)组(n=2 184)和剖宫产后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TOLAC)组(n=239),分别比较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产后并发症和新生儿结局情况.结果 与TOLAC组相比,ERCD组分娩孕周、产次更少[孕周:(38.2±2.6)周vs (39.4±1.3)周;产次:1(1~1) vs 1(1~2),P均<0.05)];子宫下段肌层厚度更小[(30.5±3.6) mm vs (33.7±2.9) mm,P< 0.001],距前次分娩时间更短[(3.8±2.7)年vs (4.6±3.1)年,P<0.001];ERCD组子痫前期发生率高于TOLAC组(6.2% vs0.8%,P--0.001),子宫破裂发生率低于TOLAC组(0例 vs 2例,P<0.001);ERCD组新生儿5'Apgar评分和出生体质量均低于TOLAC组[Apgar:(9.6±0.7) vs (9.8±0.4);体质量:(3 168.5±418.2)g vs(3 250.3±441.3)g,P均<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剖宫产后妊娠产妇,根据相关指南规范实施TOLAC的母儿结局相对安全,应“个体化”选择分娩方式.

    作者:马晓娟;王晶;南延荣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同轴针在锥形束CT引导肺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同轴针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引导肺穿刺活检术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6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56例在锥形束CT引导下行肺穿刺活检术的病例.其中2015年4月14日-2015年12月10日使用半自动活检针肺活检病例128例,定义为A组;2015年12月16日-2016年8月2日使用同轴针肺活检病例128例,定义为B组.比较两组恶性病变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诊断灵敏度87.3%(96/110),低于B组(96.3%,105/109)(P=0.024);两组诊断特异性均为100%;A组诊断准确率89.1%(114/128),B组96.9%(124/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A组并发症发生率14.1%(18/128),B组21.9%(28/1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2).结论 CBCT引导肺穿刺活检时使用同轴针对提高疾病诊断灵敏度、准确率有帮助.

    作者:胡富天;陈源;李晓群;张健;黄大钡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脑卒中后患者吞咽障碍的评估与筛查方法综述

    卒中后应尽早对患者进行吞咽障碍(post-stroke dysphagia,PSD)的筛查,有利于预防吞咽障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本文从PSD的床旁评估与筛查、实验室评估与筛查、评估与筛查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孙占颖;钟代曲;赵戎蓉;舒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老年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的预后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248例老年脓毒症合并AKI患者,平均年龄(75.36±9.84)岁,根据患者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132例)和死亡组(116例).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在248例脓毒症并发AKI患者中死亡116例,病死率高达46.8%(116/248).248例中腹腔感染38.7%(96/248),肺部感染31.0%(77/248).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少尿[OR=2.048(95% CI:1.512~3.096)]、肾外器官衰竭[OR=2.375(95% CI:1.706~3.518)]、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升高[OR=1.658(95% CI:1.163~2.705)]、白蛋白(albumin,Alb)降低[OR=0.714(95% CI:0.638~0.852)]是老年脓毒症并发AK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少尿、肾外器官衰竭、BUN升高、Alb降低是老年脓毒症并发AK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做到早预防、早发现,以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

    作者:韩辉;林书典;陈道军;武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儋州农村地区老年白内障复明手术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儋州农村地区老年白内障复明手术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视功能和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儋州农村地区行白内障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692例,评价手术效果并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692例患者(825眼)接受手术,其中男287例(338眼),女405例(487眼).术后左眼矫正视力明显高于术前(Md:0.66 vs 0.12,P<0.01),术后右眼矫正视力也显著提高(Md:0.63 vs 0.1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95%CI):1.418(1.347 ~ 1.526)]、高血压史[OR(95% CI):2.826(2.036 ~ 4.915)]、糖尿病史[OR(95% CI):1.638(1.526~ 1.871)]、冠心病史[OR(95% CI):1.509(1.437~ 1.618)]、发生术后并发症[OR(95% CI):3.674(3.175~7.062)]、术前眼压异常[OR(95%CI):3.082(2.528~ 5.873)]、瞳孔状态异常[OR(95% CI):1.614(1.506~ 1.835)]及采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1.381(1.329~1.536)]是影响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儋州农村地区老年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后视力状况有明显改善,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较多,应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以提高患者的视功能及生存质量.

    作者:李谟汉;符小林;何福桃;岑育健;吴红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组织microRNA-124表达及HPV18病毒载量与宫颈癌发病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组织中高危型HPV病毒的载量和microRNA-124表达水平与宫颈癌发病的相关性,为宫颈癌的临床监测以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在2013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行宫颈活检的宫颈癌变患者205例,其中正常或炎症5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grade Ⅰ,CIN Ⅰ)3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CIN Ⅱ)3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 Ⅲ)31例,宫颈癌49例(宫颈鳞癌38例,宫颈腺癌11例).对宫颈组织或细胞采用逆转录—荧光定量PCR检测microRNA-124的相对表达,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 Ⅱ)检测HPV18病毒的载量,病毒载量1 pg/ml为阴性组,1~ 50 pg/ml为低级载量组,51~500 pg/ml为中级载量组,501~1 000 pg/ml则为高级载量组,1 001 pg/ml及以上为极高病毒载量组.Spearman相关性分析病毒载量与宫颈组织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宫颈癌组HPV18病毒载量及microRNA-12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P均<0.05),而正常或炎症组高危型HPV病毒载量及microRNA-124的表达水平低(P=0.001),并且随着宫颈癌病变加重,HPV病毒载量及microRNA-124的表达水平也随之升高;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高危型HPV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975,P=0.000);随着宫颈癌病变加重,microRNA-124表达水平呈线性升高(R=0.889,P=0.012).结论 宫颈组织中microRNA-124表达水平及高危型HPV病毒载量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俞玲芳;王利明;赵瑞珩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成人腹型癫痫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目的 总结腹型癫痫(abdominal epilepsy,AE)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2月收治的1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行手术治疗的成人腹型癫痫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性,55岁,既往病毒性脑膜脑炎病史.因“腹痛1个月,加重1周,血便1d”入院,发作时查体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右下腹为著,无反跳痛,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腹痛未缓解,仍反复发作.来我院后行24 h动态脑电图见尖波、棘慢波,诊断为成人腹型癫痫,予抗癫痫治疗,患者腹痛缓解.结论 成人腹型癫痫临床少见,对长期反复腹痛患者,排除常见急腹症应怀疑腹型癫痫,及时完善动态脑电图明确诊断,必要时给予经验性抗癫痫治疗.

    作者:杨章林;马玉宝;黎杰;任学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心夜间血液透析与传统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有效性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中心夜间血液透析(nocturnal hemodialysis,NHD)与传统血液透析(conventional hemodialysis,CHD)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性,为终末期肾病患者透析方式选择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数据库,检索中心夜间血液透析和传统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的随机或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计21篇(英文20篇、中文1篇)文献(涵盖22 441例患者)纳入研究.Meta分析结果表明,终末期肾病患者接受中心夜间血液透析相比接受传统血液透析具有更小的疾病死亡风险(NHD组的1年疾病致死率为CHD组患者的0.56倍);中心夜间血液透析组患者较传统血液透析组患者左心室质量均值低19.59 g/m2,平均收缩压低6.88 mmHg(1 mmHg0.133 kPa),平均舒张压低2.80 mmHg,血清白蛋白均值高1.14 g/L,血红蛋白均值高2.53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如条件允许推荐终末期肾病患者选择中心夜间血液透析.

    作者:彭克秀;余均;唐浩文;蒙轩;杨小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后路减压侧块内固定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后路椎板减压、侧块钉棒内固定治疗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1例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颈后路全椎板切除侧块钉棒内固定手术.术前、术后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判定神经功能,以颈椎功能残障指数量表(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价颈肩轴性痛程度,颈椎磁共振测量硬膜囊前后径和脊髓后移距离,联合使用Borden法和C2~C7 Cobb角测量法评价颈椎曲度变化量.结果 31例术后随访8~20个月,平均随访为12个月.男23例、女8例,平均年龄46(32~64)岁,术前平均JOA评分为6.2分,术后为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术前平均NDI评分为5.2分,术后为1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颈椎MRI狭窄处直径术后较术前增加69.2%、颈脊髓平均向后漂移4.6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 此手术方式可减轻颈段脊髓压迫症状,预防脊髓缺血变性,恢复神经功能和颈椎生理曲度,缓解颈椎轴性疼痛.

    作者:王帅;李宏伟;付玉平;李朋;汤化麒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3D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病灶的安全性比较

    目的 比较3D腹腔镜辅助与传统开放手术在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病灶的安全性和围术期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7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及普通外科行结直肠癌肝转移病灶切除手术患者11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57例(行3D腹腔镜辅助肝转移灶切除术)和对照组59例(行传统开放肝转移病灶切除术).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理分型等基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164.32±18.61) min vs(184.21±22.01) min,P=0.001],手术出血量低于对照组[(72.23±16.44) ml vs(82.32±18.74) ml,P=0.002],切口更小[(7.35±1.61) cm ys(17.34±2.43) cm,P=0.001];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1.3±0.6)d vs (2.2±0.8)d,P=0.001]、术后住院时间[(8.1±1.6)d vs(9.3±2.1)d,P=0.002]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4例发生胆瘘,3例发生切口感染,4例发生出血;对照组术后5例发生胆瘘,5例发生腹腔感染,4例发生出血,均经对症治疗后治愈出院,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8).结论 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3D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肝转移病灶切除手术操作安全可行.

    作者:陈俊生;张红亮;那兴邦;万涛;李松岩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性粒细胞/白蛋白比值预测严重脓毒症患儿预后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白蛋白(neutrophil/albumin,NEU/Alb)比值对严重脓毒症患儿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3月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儿158例,根据其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113例)和死亡组(45例).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后0h、24 h、72 h的NEU、Alb及NEU/Alb比值变化,并记录入院时APACHE Ⅱ、PCIS评分情况.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EU、Alb及NEU/Alb对严重脓毒症患儿预后的评估价值.Pearson相关分析死亡患儿NEU/Alb与APACHEⅡ、PCI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死亡组0h、24 h、72 h的NEU及NEU/Alb均明显高于存活组[NEU(×109/L):12.46±4.05 vs 9.82±3.37,15.74±4.80 vs 8.56±3.20,18.42±5.27 vs 6.38±2.45,NEU/Alb:0.52±0.20 vs 0.35±0.13,0.74±0.26 vs 0.33±0.14,1.05±0.42 vs 0.16±0.08;P均<0.05];而死亡组0h、24 h、72 h的Alb明显低于存活组[Alb(g/L):25.18±4.72 vs 28.14±5.20,22.24±4.30 vs 30.15±5.63,19.38±3.81 vs 36.28±6.94,P均<0.05].ROC曲线显示,72 h NEU/Alb评估严重脓毒症患儿预后的AUC(95%CI)高[0.908(0.848~ 0.971)],明显优于其他指标(P均<0.05),其预测严重脓毒症患儿死亡的敏感度(90.4%)和特异度(84.0%)高.相关分析显示,死亡患儿72 hNEU/Alb与APACHE Ⅱ评分呈正相关(r=-0.708,P<0.01),72 h NEU/Alb与PCIS评分呈负相关(r=-0.682,P<0.01).结论 NEU/Alb比值变化与严重脓毒症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72 h NEU/Alb比值可准确判断严重脓毒症患儿的预后.

    作者:吴忠璟;陈亚凤;王海岛;翟佳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

主办: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