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学兰;曾国熙
1 材料和方法1.1 分组1.1.1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A组) 我院内科2003年1月至2006年4月住院患者61例,其中男38例,女23例,年龄48~84(61±8.9)岁,均符合WHO诊断标准.[收搞日期]2007-10-26
作者:唐永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CA199、癌脉抗原(CEA)、 CA125及其联合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 30例胰腺癌患者,男女各15例,年龄(56.4±8.2)岁;同期住院的胆囊息肉患者30例,男女各15例,年龄(52.1±7.6)岁.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上述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胰腺癌组血清CA199、 CEA含量与对照组血清CA199、 CEA有显著性差异(P<0.01, P<0.05),胰腺癌患者阳性率分别为83.3%, 46.7%;胰腺癌组血清CA125含量与对照组血清CA125无显著性差异(P>0.05);CA199、 CEA联合检测总阳性率可达96.7%.结论: CA199、 CEA联合检测有利于胰腺癌的临床诊断.
作者:苏明;赵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伴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治疗对策.方法: 150例并发DVT的恶性肿瘤患者全部接受了溶栓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溶栓治疗总有效率84.7%,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分别为97.3%及7.3%(P<0.05).出现DVT症状到开始溶栓治疗的时间间隔<24 h 者,溶栓治疗有效率为96.9%, 24~72 h 者为69.8%,>72 h 者为30.0%.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恶性肿瘤并发深静脉血栓,疗效确切.
作者:耿振英;张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我院2004年12月~2007年8月住院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60例.DKA诊断标准:原有糖尿病症状加重或新出现糖尿病症状伴有脱水、呼吸深大等酸中毒表现,血糖≥16.7 mmol/L,血pH值<7.35或HCO-3≤15 mmol/L,尿糖、酮体强阳性,血酮体≥5 mmol/L.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005年11月~2007年8月我院康复中心收治意识障碍患者273例,随机分为三组.①对照组: 93例,其中男60例,女33例,平均年龄(45.68±10.0)岁,重度颅脑损伤术后54例,脑溢血24例,缺血缺氧性脑病9例,脑膜瘤术后6例.②匀浆膳组: 90例,其中男51例,女39例,平均年龄(43.93±16.62)岁,重度颅脑损伤术后57例,脑溢血24例,缺血缺氧性脑病6例,脑动脉瘤术后3例.
作者:胡丽燕;马雪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非发酵菌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05~2006年从我院ICU患者中分离到的非发酵菌的种类及耐药性.结果:共分离到的革兰阴性杆菌327株,其中非发酵菌214株,占65.41%(214/327);非发酵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黄单胞菌、鲍曼溶血不动杆菌为主,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为严重耐药和多重耐药,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达到31.0%以上.结论:ICU患者非发酵菌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应定期监测其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作者:孟祥红;董梅;匡铁吉;佟爱华;雷红;杨彩娥;何菊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1 对象和方法1.1 入选标准 2003年7月~2006年11月我院住院诊治的暴发性心肌炎(virus myocarditis, VMC)15例,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18~47(32.5)岁.符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心肌炎心肌病对策专题组1999年制定的急性心肌炎诊断标准,同时伴血流动力学障碍,血清心肌酶明显升高(CK-MB大于 300 U/L), 1周内无明显酶峰变化,除外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肌炎、心肌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和心律失常等.
作者:张春来;许丹;尚小明;姜玉茹;刘长祆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膀胱肿瘤406例, B超、 CT及膀胱镜检查诊断膀胱肿瘤的阳性率分别为90.6%、 81.0%、 98.7%.其中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287例,膀胱部分切除术40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73例.结果: 355例随访时间1~8年,无瘤生存235例,复发93例,死亡26例,T4期带瘤生存1例.随访患者总生存率92.6%.结论:对T1、 T2a期患者采取保留膀胱手术是安全的,对T2b、 T3期患者应采取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作者:郁华亮;叶林阳;林茂虎;杨渝;朱晓应;马晗;吴元翼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CIK细胞在肝脏肿瘤的生物免疫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 ①分别提取3名健康献血者和3名肝癌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常规诱导出CIK细胞后,动态观察CIK细胞增殖活性和表型变化;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 法测定其体外细胞毒活性;并对比研究.② 50只BALB/c 裸鼠分别在前肢腋下接种SMMC-7721 肝癌细胞.10 d 后选择荷瘤大小相似的裸鼠30只,全部一次性腹腔注射化疗药物后,随机分成3组:单独化疗组;源于健康人CIK治疗组;源于肝癌患者CIK治疗组,每组10只.单独化疗组注射化疗药物后不再进行任何处理,另2 组分别于化疗后的第2、第4、第6、第8、第10 天腹腔注射源于健康人CIK细胞和源于肝癌患者CIK细胞进行免疫治疗.结果: ①两种来源CIK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抗癌活性无明显差异.②两种来源CIK细胞均可提高化疗的效果.肿瘤受抑制的程度无明显差异,但均明显大于单独化疗组(P<0.05).结论:两种来源同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在肝癌的治疗中均可提高化疗的效果.
作者:刘岩青;王悦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从2002年6月~2006年6月我院确诊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 76例,男40例,女36例,年龄17~83(46.2±10.6)岁.
作者:赵厚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1985年1月~2006年8月共实施颅骨修补手术553例,修补材料均为同质纯钛网.术后发生钛网外露9例(占1.6%),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25~57岁.钛网外露发生在术后 10 d~1月2例, 1~3月6例, 3月以上1例.
作者:李加龙;王晓峰;张宏兵;肖录军;王军;周永春;姜克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1 临床病例 女性患者, 20岁,汉族,未婚,主因发热 12 d,胸闷气短 5 d 入院.入院前因受凉后出现患者出现发热,体温高为 40.0 ℃,伴寒战,四肢肌肉酸痛,咳嗽.曾就诊我院发热门诊,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入院前 5 d,患者出现腹泻,黑便,门诊查便常规潜血阳性,患者咳嗽加重,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咳嗽,可白色黏痰,不易咳出,时有痰中带暗红色血块,量较少,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查肺部CT双肺呈大片状较弥漫磨玻璃影,肺泡间隔水肿和透明膜形成.
作者:高志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1 材料和方法1.1 药物 复方鳖甲软肝方干粉,每瓶600g(批号20020501).1.2 动物分组 SD大鼠180只,雄性,体重200~220g,购于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公司,动物级别SPF/VAF,许可证SCXK2002-0003.动物随机分为6组,各30只.
作者:段斐;许文杰;张梅;戎瑞雪;王蓓;唐志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开博通试验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27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和26例原发性高血压、 16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肾上腺无功能瘤、3例肾上腺无功能瘤患者,比较50mg开博通试验的不同血浆醛固酮切点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在50mg开博通试验中,以试验当日服用开博通 2 h 后血浆醛固酮抑制值超过基础值的20%以及服用开博通 2 h 后血浆醛固酮 416 pmol/L、 438 pmol/L、 444 pmol/L为切点,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敏感性分别为96.3%、 88.9%、 88.9%、 85.2%,特异性分别是13.3%、 77.8%、 82.2%、 82.2%,随切点的升高,敏感性逐渐降低,特异性逐步提高.结论:开博通试验在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应根据自身实验室标准确定恰当的诊断切点.
作者:李一君;母义明;杨国庆;窦京涛;陆菊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造影复查的影像资料,寻找不同药物支架再狭窄的特点.方法:收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造影复查再狭窄患者121例,共159处病变,进行再狭窄形式分析.结果:裸支架(BMS)和药物支架(DES)后再狭窄病变局限性再狭窄分别占39.80%和70.49%(P<0.001);弥漫性再狭窄病变分别占60.20%和29.51% (P<0.001);三种不同类型DES(Cypher,Taxus和Firebird)再狭窄形式没有差异,局限性再狭窄分别为83.33%, 55.56%和75.00%(P=0.070);弥漫性再狭窄分别占16.67%, 44.44%和25.00%, (P=0.070).结论: ①DES改变了以往BMS再狭窄模式,由弥漫型转为局限型;②不同种类的药物支架再狭窄形式没有差异.
作者:金琴花;盖鲁粤;杨庭树;王禹;刘宏斌;陈练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蒲黄对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Wistar大白鼠35只随机分为5组,制作大鼠动静脉血栓模型,实验组予以蒲黄灌胃,阳性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灌胃,空白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栓湿重及血流变参数.结果:蒲黄可抑制大鼠动静脉环路血栓的形成,使血栓湿重降低,血栓抑制率达15%~43%;同时蒲黄还可有效改善血流变参数.结论:蒲黄具有明显抗血栓作用.
作者:王恩军;靳祎;王亮;李少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4年1月~2007年5月,来本院老年病房行无痛内镜检查患者437例.其中胃镜112例,结肠镜171例,胃肠镜154例,男374例、女63例.
作者:张金凤;刘玉红;宋烽;董薪 刊期: 2008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2年1月~2007年1月我科与介入科合作,对21例患者的23枚颅内动脉瘤采用电解可脱弹簧圈(GDC)栓塞治疗,其中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43岁.21例均为破裂瘤,表现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作者:冶学兰;曾国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不同微生物控制程度(屏障环境和普通环境)对Wistar大鼠的部分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40只SPF级Wistar大鼠分别饲养于屏障环境和普通环境内,每周测量体重, 35 d 后,测定15项血液学指标、 14项血液生化指标和9个脏器的相对重量.结果:屏障环境内的Wistar大鼠体重增长明显快于饲养于普通环境的大鼠,普通环境饲养大鼠的血液RBC、 WBC、 PCT、 PLT、 GOT、 GGT、 GPT、 CK、 TB值高于屏障环境大鼠(P﹤0.05),而CHO、 LDL-C和HDL-C值低于屏障环境大鼠(P﹤0.05),各脏器相对重量除肾外未见明显差异;结论:饲养于屏障环境和普通环境的Wistar大鼠在体重增长、血液学和血清生化指标等生物学特性存在显著差异.
作者:郭雄明;刘亚千;霍永强;李春海;谢忠忱;陈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HOXB13基因属于同源盒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长臂21区.研究发现此基因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笔者就HOXB13基因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李岩密;唐杰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