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哺乳动物RNA干涉及治疗研究进展

周立权;周建光;洪宝发

关键词:RNA干涉, 转录后基因沉默, RNA沉默, 基因治疗
摘要:RNA干涉是双链RNA介导的序列特异性的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自2000年发现哺乳动存在RNA干涉以来,RNA干涉作为基因沉默的一个工具,已广泛用于哺乳动物基因功能和基因治疗研究.笔者介绍了哺乳动物体外RNA干涉研究概况,重点综述了哺乳动物体内RNA干涉及利用RNA干涉进行基因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左氧氟沙星与五种抗菌药物的配伍及稳定性研究

    目的:研究盐酸左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五种抗菌药物的配伍及稳定性.方法: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及五种抗菌药物在25℃,24h内的含量变化、用光阻法测定不溶性微粒变化,同时观察外观并测定pH值变化.结果:配伍溶液的外观及颜色均无明显变化.各样品溶液24h内pH值无明显改变;配伍前后不溶性微粒的测定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盐酸左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甲硝唑磷酸二钠、头孢呋辛钠、头孢他啶在放置期间含量下降均少于10%;仅头孢曲松钠和头孢唑林钠2h和6h后大于10%.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与五种抗菌药物无配伍变化,配伍后的注射液应及时使用.

    作者:白建伟;晋援朝;晋薇;王雨生;王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识别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心导管检查技术

    目前检测、识别易破裂和容易形成血栓的斑块的心导管侵入性的检查方法有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和血管内镜检查、光相干层析成像、血管内温度图、光谱分析等技术,其中有一些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有一些在临床试验中应用,其结果令人鼓舞.

    作者:金琴花;盖鲁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新药临床试验中定量指标的SAS统计报表

    用SAS语言规定统计表输出的格式,定义各组例数、平均数、标准差、大值、小值的位置, 定义输出检验的t统计量和P值的位置, 调用univariate过程,anova过程,编写SAS宏命令集成SAS程序.编写出5个SAS宏,计算出各组平均数例数、四分位数,大小值, F、t统计量和P值,并按统计学表的规定位置输出.通过调用SAS宏,实现了一个常用定量指标统计报表的输出,并为临床试验中其它定量指标统计报表的输出提供参考.

    作者:童新元;张高魁;姚晨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结合蛋白6的反式调节基因研究

    目的:筛选、克隆新基因HCBP6转染肝癌细胞后的反式调节基因,探索HCBP6基因表达对肝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和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技术,筛选得到的人HCV核心蛋白结合蛋白6(HCBP6)的基因.构建HCBP6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CBP6,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对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HCBP6转染的HepG2细胞和空载体转染的相同细胞差异表达的mRNA进行研究,将富集的二次PCR产物与T/A载体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进行文库扩增,随机挑取克隆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后进行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结果:消减文库扩增后得到 30 个阳性克隆,菌落PCR分析显示,其中 24 个克隆含有200~1 000 bp插入片段.对插入片段测序,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共获得11种蛋白编码基因.结论:应用SSH技术成功筛选了HCBP6对肝癌细胞的反式调节基因,本实验结果对初步探索新基因的功能提供重要的信息,为进一步阐明HCV核心蛋白与HCBP6相互作用后的肝细胞生物大分子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刘妍;成军;纪冬;张黎颖;郭江;王琳;李克;张玲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APA微囊机械强度与化学强度的测定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倒置显微镜,恒温振荡器,微囊制备仪,APA微囊,PBS缓冲液.1.2 方法①APA微囊机械强度的测定于显微镜下分别取APA微囊各100个,分装入3只100ml三角烧瓶中,加入生理盐水50ml.

    作者:李雁凌;薛毅珑;崔忻;陆庆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应用红霉素对大鼠根尖周炎根管治疗的作用

    目的:探讨红霉素对实验性大鼠根尖周炎根管治疗期间急性发作的防治机制.方法:建立大鼠根尖周炎模型,根管预备后在根管内置入红霉素,分别在根管预备后1d、3d、7d处死大鼠,观察大鼠根尖周组织的病理学表现.结果:根管预备后在根管内放置红霉素,与对照组相比,根尖周组织炎症显著减轻(P<0.05),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减轻.结论:根管内放置红霉素可以显著抑制根尖周组织炎症和炎症细胞浸润,抑制炎症发展.

    作者:刘亚鹃;史洋;李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中医手法治疗肩周炎疗效分析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992~2000年我科治疗和观察患者 100 例,男 68 例,女 32 例,年龄 45~75 岁,平均 55 岁.病程,半年内 48 例,半年~1 年 21 例,1 年~2 年 18 例,2 年以上 13 例.其中左肩痛 50 例,右肩痛 42 例,双肩痛 8 例,按肩关节活动范围可分为轻度 54 例,中度 35 例,重度 11 例.以上病例经X线片检查,排除肩关节其它病变等.

    作者:黄孝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Codman ACP颈前路钢板结合Harms钛网植骨在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Codman ACP颈前路钢板结合Harms钛网植骨对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和钛网植入后中期的融合及沉降情况.方法:对 48 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钛网植骨、Codman ACP颈前路钢板固定术.术后随访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钛网植骨融合率及钛网沉降率.结果:术后进行12~22个月(平均17个月)随访.神经功能改善依据JOA评定标准:优23例,良14例,中7例,无效4例,JOA评分由术前(9.1±2.4)分上升至术后(16.5±3.1)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278).结合Zdeblick标准和FDA影像学判定椎体间融合的标准:术后6个月钛网植骨融合率达到92%,术后 1 年钛网植骨融合率达到96%.术后 6 个月沉降出现率10.4%,术后1年沉降出现率16%.结论:应用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Codman ACP颈前路钢板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以下优点:术后颈椎即时稳定性好,沉降率低,没有供骨区并发症,钛网植骨融合率高.

    作者:刘郑生;王岩;肖嵩华;张永刚;刘保卫;张雪松;王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抗菌药物对下呼吸道产酶肠杆菌体外活性研究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常见肠杆菌科细菌产β内酰胺酶状况;测定几种抗菌药物对产酶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确证法检测ESBLs;二倍琼脂稀释法测定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K-B琼脂扩散法行药敏试验.结果:在所收集的 80 株下呼吸道标本中,阴沟肠杆菌 39 株,其中25.6%产ESBLs、41.0%产AmpC酶、7.7%同时产AmpC和ESBLs;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7 种氟喹诺酮类药物中,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和培氟沙星对产酶菌的耐药率较高在50%以上,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在30%~40%之间.在其他4种常用抗生素中,伊米配能的耐药率低,对ESBLs、AmpC和ESBLs+AmpC菌株的耐药率分别为16.7%、9.5%和0;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在30%~40%之间;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高,多数在70%以上.结论:临床分离的下呼吸道标本中,阴沟肠杆菌多且产酶率高;几种抗菌药物中伊米配能具有较高抗菌活性;其次是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和阿米卡星.

    作者:李艳;刘长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托吡酯单药和添加治疗儿童癫疒间的效果

    目的:观察托吡酯对儿童各型癫疒间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 69 例癫疒间患儿进行了添加及首次诊断单药托吡酯治疗.以应用托吡酯前 3 个月的发作频率或月发作≥2次发作频率为基准,与应用托吡酯达到目标剂量后的月平均发作频率进行比较,计算有效率百分比. 结果:托吡酯治疗各型儿童癫疒间的总有效率为85.5%,单药治疗组完全控制率56.5%,添加组完全控制率47.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除 2 例发作增多外,大部分不良反应轻微.结论:托吡酯对儿童多种类型癫疒间有良好疗效,安全性高,可以作为儿童癫疒间一线治疗药物.

    作者:王考庆;唐锁勤;刘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异丙酚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1 临床资料选择妊娠 42~79 d 自愿接受人工流产的健康妇女176例,无服药及人流禁忌证,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 27 岁,体重41~72kg,平均体重 54 kg.术前经尿HCG测定及妇科检查,所有病例均经B超证实宫内孕.

    作者:杨月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牙科常用局麻药对老年人血压和脉搏影响的比较

    目的:观察应用不同局麻药对拔牙老年人产生牙科畏惧症的影响及对策.方法:将接受拔牙术的 112 例老年患者分两组:①碧兰麻组, ②利多卡因组.两种局麻药注射 3 min 后测量患者血压,脉搏与注射前进行对比. 结果:用目前新型的局麻药碧兰麻进行黏膜下浸润麻醉,患者的脉搏、血压(包括收缩压与舒张压)与注射药物前比较无明显变化.而利多卡因则使患者血压升高,脉速加快.结论:碧兰麻能减轻老年人牙科畏惧症.

    作者:宫琦玮;章捍东;李红梅;张海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老年玻璃体切割术后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老年玻璃体切割术后俯卧位患者减轻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01年1月~2003年12月在我院住院行玻璃体切割俯卧位的60岁以上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予以术前心理指导,术前俯卧位训练,术后适当的肢体运动,术后正确使用头垫及胸垫处理,分别记录手术前后的血压,胸闷,食欲,四肢活动及受压部位异常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血压,胸闷,食欲,四肢活动及受压部位异常情况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玻璃体切割术后俯卧位患者实施恰当的护理干预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瑛;丁华;崔春红;张惠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成人牙牙合畸型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目的:笔者对成人患者正畸治疗的心理特点进行研究分析,以便针对不同特点在临床工作中采取相应对策.方法:随机选择近 3 年在我科正畸门诊完成的病例中年龄18~40岁之间的成人病例164例作为研究组,年龄在8~16岁之间的儿童青少年164例作为对照组,通过询问,填调查表,查阅病例和随访方式进行.结果:成人正畸治疗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86.72%的患者是为了牙齿美观,利于工作和社交.76.51%的患者采取有限矫治.矫治中患者情绪变化大,对疗效有顾虑.结论:成人正畸治疗与儿童青少年不同,有其自身显著特点,根据成人正畸治疗的特点,在临床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尊重患者,帮助他们正视现实,对治疗效果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消除各种顾虑,对有心理障碍的患者更应特别关注.

    作者:涂平;孙明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Dowling-Meara型单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一家系角蛋白基因突变研究

    目的:研究一家族性Dowling-Meara型单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S)中的遗传基础,分析患者的基因突变及确定EBS的亚型.方法:应用外周血提取DNA、PCR扩增、基因序列分析的方法检测患病家族者的K5和K14的所有外显子区.结果:检测K5基因的所有外显子,未发现突变位点;检测了K14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在第一外显子区发现了R125C的突变.两例患者(母亲和女儿)具有相同的突变,而未患病的父亲及正常对照则无此突变.结论:该EBS-DM家系中存在K14基因R125C的突变,角蛋白基因突变的检测是区分EBS-DM患者表型和明确诊断的有效的方法.

    作者:赵亚力;韩为东;马学斌;李琦;郝好杰;Dedee Murreu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Brugada波临床意义初探

    1 临床资料例 1,男性,90 岁.1966年以来多次因慢支急性发作入院.30 余年来,心电图持续显示类似右束支阻滞图形伴V1、V2导联ST段抬高.1999年 10 月 29 日死于呼吸衰竭.例 2,男性,65岁.主因胸骨后闷痛1年余加重 6 h 于1979年 3 月 5 日入院.GPT、GOT、CPK正常.心电图V1、V2导联类似右束支阻滞图形伴ST段抬高,误诊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住院 54 d, 心电图ST-T无改善出院.

    作者:卢喜烈;石亚君;帅莉;李乐燕;赵立朝;郭艳;卢亦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内毒素致兔急性肺损伤及1,6-二磷酸果糖保护性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1,6-二磷酸果糖(FDP)对大肠杆菌内毒素(ET)致大耳白兔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性作用及其对磷脂酶A2(PLA2)活性的影响.方法: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ET致伤组、ET致伤+FDP干预组.经静脉一次性注射ET复制兔ALI模型.各组分别于 0 h、0.5 h、2 h、4 和 6 h 等不同时点测定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血气分析及血清中PLA2活性;于 6 h 点处死动物,测定肺组织PLA2活性,并行肺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静注ET后,致伤组动物与对照组相比较,出现呼吸频率加快、血压下降、心率加快、血氧分压降低和PLA2活性增高,肺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损害.干预组动物肺损伤轻于致伤组.结论:FDP对PLA2激活起抑制作用,可改善其病理生理过程;对ET所致的兔早期ALI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薛庆亮;汪建新;江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血小板增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老年胃癌中表达及预后

    目的:研究血小板增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老年胃癌预后关系.方法:回顾分析了 92 例老年胃癌患者血小板增多、VEGF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及对预后影响.结果:胃癌患者血小板增多发生率为28.26%,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6.7%,并且二者表达呈正相关(P<0.01).血小板增多、VEGF表达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血管癌栓密切相关(P<0.01),血小板增多、VEGF阳性表达与胃癌预后呈负相关.结论:血小板增多与VEGF表达密切相关,二者与胃癌生长、浸润关系密切,可作为估计老年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栾复新;王孟薇;于国;吕亚莉;钟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髋臼骨缺损和带翼髋臼翻修假体三维计算机模型的建立

    目的:构建髋臼骨缺损和带翼髋臼翻修假体模型三维模型.方法:根据成年人CT扫描数据,利用Unigraphics软件手工提取边界,重建骨盆和带翼髋臼翻修假体三维模型,并人工制造骨缺损.结果:建立了不同假体内与骨盆髋臼结合的三维模型.结论:下一步根据髋臼所受到的载荷,加载在髋臼的模型上,进行有限元分析.

    作者:刘玉增;王继芳;卢世璧;王岩;蔡谞;周勇刚;汪爱媛;刘志新;徐英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上颌窦疾病

    1 临床资料 1998年3月~2002年3月我院43例患者,男性30例,女性13例.年龄37~68岁.全部为单侧发病,病程2月~3年.鳞状上皮乳头状瘤19例,鳞状上皮内翻乳头状瘤8例,上皮不典型增生性息肉7例,出血坏死性息肉4例,鳞状细胞癌3例,腺癌2例.检查:鼻腔无异常的7例,有新生物者36例,鳞癌和腺癌的病例经CT证实病变局限在鼻腔外侧壁和上颌窦内壁,并有骨质破坏.其余的病例CT均示病变波及上颌窦或在上颌窦内.43例患者术前或术后均经病理学检验明确诊断.

    作者:刘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

主办: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