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马蹄肾合并肾积水的诊治分析

李宁;孙宁;黄澄如;白继武;张潍平;田军;谢向辉;李明磊;宋宏程

关键词:儿童, 肾积水, 马蹄肾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马蹄肾合并肾积水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7~2008 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外科收治19例儿童马蹄肾合并肾积水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患儿中男16例,女3例,左侧10例,右侧9例.就诊年龄8个月~16岁,平均年龄7岁.对患儿行手术治疗,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迷走血管压迫是造成此类肾脏积水的主要原因.术后6~12个月行静脉注射肾透造影术(intravenous pyelography,IVP)检查,肾积水缓解或减轻,腹痛症状消失,随访6个月至14年未见异常.结论马蹄肾合并肾积水以男童多见,且以学龄儿童为主,临床表现和其他原因引起的肾积水类似,但腹痛较剧烈,积水多不重.治疗多采用离断式肾盂成形术.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初审常见问题及对策

    编辑对稿件初审的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期刊的质量,本文对<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稿件初审主要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在对2009年初审工作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为作者投稿提出建议以期能提高本刊稿件质量.

    作者:慕萌;张俊敏;陈瑞芳;王翠英;李晓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脑梗死患者舌象不对称性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舌象的不对称性与瘫痪的关系,为无症状性脑梗死提供早期诊断依据,同时观察其与脑梗死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采集2006年至2009年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中医的常规分型并结合以往经验,在血瘀的基础上分为痰火型、痰湿型、气虚型、阴虚型4种证型,除神经科体征外还分别观察患者的舌象(舌苔、舌质、舌下络脉)并与责任病灶及瘫痪侧关系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结果 发现急性脑梗死患者舌苔、舌体和舌下络脉大多存在程度不等的不对称性.结论 发现舌下络脉、舌体、舌苔的不对称性,可以辅助临床对梗死患者瘫痪的早期诊断,尤其是对判断腔隙性脑梗死或无症状性脑梗死早期体征不明显病人更有临床意义.

    作者:董恺;刘萍;徐敏;马青峰;高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2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2004年3月至2009年4月间25例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 25例患者中24例手术成功,2例合并盆腔脓肿.肌瘤平均数量(1.56±0.71)个,平均手术时间(68±31.5)min,平均出血量(176±168.5)mL,术后排气恢复时间平均为(1.6±0.4)d,术后平均出院时间(8.6±4.7)d,术后病率为40%.结论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病率较高,手术者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具备一定的阴式手术技巧.

    作者:钱睿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药外敷治疗输液外渗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外敷治疗输液外渗的临床疗效.方法 给予60例输液外渗者中药外敷治疗,中药外敷方包括丹皮、赤芍、芒硝,由中药房煎煮成汤剂敷于患处.结果 60例患者中50(83.3% )例显效,10(16.7%)例有效,总有效率100%.结论 中药外敷方治疗输液外渗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简便易行,同时发扬了祖国医学的优势,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可在临床广泛使用.

    作者:范丽梅;乔雨晨;杨娜;曹玉平;高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阿尔茨海默病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称老年性痴呆,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AD的病因很复杂,但年龄老化与遗传因素为众所共识的病因.目前作用明确的与AD发生相关的基因主要有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早老素-1基因、早老素-2基因和载脂蛋白E基因,而这4种基因的遗传特性只能解释很少部分AD发病,这就提示还有其他遗传因素参与AD的发病.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一些主要的AD候选基因的研究进展.

    作者:白莹莹;贾建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巨细胞病毒感染加重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

    目的 本研究以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lipoprotein-E knockout,apoE-/-)小鼠为研究对象,给予低剂量的小鼠巨细胞病毒(murine cytomegalovirus,MCMV),以期了解在模拟人体内潜伏感染状态下病毒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态学方面的影响,以及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ectin-like ox-LDL receptor-1,LOX-1)基因的表达变化,以探讨MCMV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2只高脂饮食apoE-/-小鼠随机分为2组,其中1组经腹腔感染MCMV,分别在感染后14周、18周和24周截取主动脉;另1组不感染MCMV.通过HE染色观察2组动物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面积、数目、分级和内膜/中膜比值,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动脉壁和唾液腺中的MCMV含量以及LOX-1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研究显示在慢性潜伏感染阶段,MCMV感染明显加重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面积;但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该作用逐步减弱.小鼠动脉壁中没有MCMV mRNA的表达.血浆MCMV抗体含量、唾液腺MCMV DNA含量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没有相关性.感染后14周,病毒组LOX-1 mRNA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 在慢性潜伏感染阶段,MCMV感染可以明显加重apoE-/-小鼠主动脉AS病变,并使重度AS病变提前出现,但在血管壁局部并无MCMV活动性感染的证据.MCMV感染后可增加动脉壁LOX-1基因表达,LOX-1的高表达可能是MCMV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途径之一.

    作者:易立;脱厚珍;赵日光;王得新;冯子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我国小儿脊柱侧凸矫形手术的先驱——潘少川

    [编者按] 潘少川,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26年11月生于北京,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是我国小儿脊柱侧凸矫形手术的先驱,毕生从事儿童骨科疾病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 是国内儿童脊柱畸形的诊断和治疗及Ilizarov技术包括肢体延长方面的专家.曾赴美国匹兹堡儿童医院和布法罗儿童医院、Dallas先进医学城考察和学术交流近两年.曾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小儿外科杂志副主编.现任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教授、中华小儿外科学会顾问、中国医学基金会理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顾问.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序贯疗法改善大鼠小肠移植慢性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序贯疗法治疗大鼠小肠移植慢性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探索小肠移植慢性排斥反应的病理特点及其免疫耐受机制.方法 本研究应用大鼠原位小肠移植为模型.FK506 加雷帕霉素序贯疗法控制慢性排斥反应.HE,Masson和Elastin染色用于反映移植物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方法检测移植物及血液中细胞浸润和抗移植物循环抗体的表达.结果 非序贯治疗组大鼠只有21%长期存活,而序贯治疗组大鼠91.7%得到长期存活.序贯治疗组大鼠表现出较完整的肠道及肠系膜组织学形态,并只有轻微的血管闭塞和胶原纤维的沉积.同时移植肠管肠系膜iNOS阳性吞噬细胞浸润显著增多,而抗移植物循环抗体显著降低.结论 序贯疗法可明显缓解大鼠小肠移植慢性排斥反应发生,其机制可能与iNOS阳性吞噬细胞浸润和抗移植物循环抗体降低有关.

    作者:李小松;朱伟伟;邱晓虹;张金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儿童血友病合并颅内出血21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我国儿童血友病人合并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以便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致死、致残发生.方法 对北京儿童医院血友病工作组2006年12月至2009年5月登记的21例血友病合并ICH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结果 ①发生ICH的平均年龄是2岁10月,小于3岁病例占66%,中、重型血友病占90%,76%病人发生ICH前有明确头部外伤史.② 50%以上病例在发生ICH后诊断为血友病,年龄均<3岁,轻/中型病人占82%.③ 7例(33%)再发ICH全部为中、重型病人,血友病B占43%,57%病人预后不良.④死亡3例,后遗症5例.预后不良组替代治疗因子剂量、疗程低于预后良好组.结论 中、重型血友病、3岁以下儿童、头部外伤史是儿童血友病人发生ICH的危险因素;ICH可能是轻中型血友病婴幼儿的首发症状;中重型、血友病B应警惕再发ICH可能,再发ICH预后不良;替代治疗欠缺(不及时、剂量小、疗程短)可导致预后不良.

    作者:苏雁;吴润晖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IL-17BR在人血管内皮细胞和哮喘患者气道黏膜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和哮喘患者支气管黏膜组织白细胞介素-17BR(IL-17BR)(IL-25受体)的表达情况,为深入探讨IL-25是否参与哮喘发生发展和气道重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HUVEC 能否表达IL-17BR;采用RT-PCR和Real-time PCR检测HUVEC接受IL-25(1 μg/L)刺激前后IL-17BR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系统检测哮喘患者支气管活检组织中IL-17BR的表达情况.结果 HUVEC可组成性表达IL-17BR,接受IL-25(1 μg/L)刺激后,IL-17BR(IL-25R)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哮喘患者支气管活检组织中有大量IL-17BR阳性细胞,而正常对照人群相应活检组织中仅有极少数IL-17BR阳性细胞.结论 HUVEC和支气管黏膜组织可组成性表达IL-17BR,提示人血管内皮细胞和黏膜组织中IL-17BR阳性细胞有可能通过表面IL-17BR与IL-25结合相互作用参与哮喘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范宜强;王炜;吕喆;许晴;孟秋;孙英;安云庆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4种教育形式对不同年龄糖尿病儿童在住院期间接受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4种教育形式对不同年龄糖尿病儿童在住院期间接受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185例Ⅰ型糖尿病儿童(分为儿童组和青少年组),进行胰岛素皮下注射技能的操作及胰岛素相关知识教育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组糖尿病儿童均以同样的顺序先后采取4种教育形式接受相同教育内容,总体达标情况以示范教育达标率高为69.7%,集体授课达标率为40.0%,宣传画册达标率为30.0%,游戏教育达标率为51.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集体授课形式青少年组高于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宣传画册形式青少年组高于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示范教育形式适用于不同年龄组的糖尿病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9).游戏教育形式儿童组高于青少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更适用于儿童组.独立完成胰岛素皮下注射技能的达标情况,青少年组高于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不同年龄组的糖尿病儿童采用不同的教育形式,取得不同的教育效果.对于青少年组集体授课及示范教育形式更为适用,而儿童组游戏教育形式更为适用.为了提高糖尿病儿童的生活质量,减少和延缓合并症的发生和发展,使教育达到较好的效果,教育人员应选择不同的教育形式.

    作者:王锐;蒋萍萍;巩纯秀;曹冰燕;闫桂节;李豫川;刘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儿童Epstein-Barr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总结儿童Epstein-Barr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pstein-Barr virus 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EBV-HLH)的临床特征,探讨其预后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北京儿童医院78例EBV-HLH病人的临床病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和预后等,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法.结果 EBV-HLH的发病年龄高峰在1~2岁,大部分(70.5%)患者血清EBV核抗原EBNA-IgG阳性.总死亡率为56.7%,其中死亡病人中有12例(30.8%)死于诊断后2月内,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接受化疗(P=0.002)、发病到诊断时间超过4周(P=0.004),白蛋白水平小于20 g/L(P=0.045)与死亡密切相关.结论 EBV-HLH在儿童中死亡率高、预后差,早期诊断、早期化疗可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同时需积极治疗出血性疾病以减少早期死亡.

    作者:金颖康;谢正德;杜忠东;杨双;申昆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国人群中HPV感染与食管癌发生关联的Meta分析

    目的 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被认为是食管癌的重要易感因素之一,但在中国人群的流行病学关联研究结果中却有着不同的结论差异,因此本文对HPV感染与食管癌,尤其对HPV高危型别(16型与18型)感染与食管癌的发生关联做一全面的系统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Pubmed等数据库,同时利用文献追溯等途径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HPV感染与食管癌的关联研究,收集了1982~2009年关于HPV感染与食管癌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原始文献,并根据文献中的原始资料评价HPV感染与食管癌的易感关联,采用Revman 5.0和Stata 10.0软件对研究资料进行Meta分析,利用Egger's test评价发表偏倚.结果 总计纳入文献19篇,计20项病例-对照研究,在19篇研究文献的Meta分析中,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计算,结果显示中国人群中HPV感染对于食管癌的易感关联的综合OR值为3.30(95% CI:2.13-5.11),Egger's test显示无显著性发表偏倚(P=0.160);在关于食管癌的高低发区、HPV检测方法、对照组的不同设置等亚组分析中均显示了发病风险的存在(P<0.05).结论 尽管由于食管癌发病率存在地区性差异、各研究中正常对照组的设置有所不同、采用检测HPV方法不尽一致,但在中国人群中HPV高危型别(16与18型)的感染与食管癌的发生依然显示出明显的易感关联.

    作者:曹邦伟;于晶琳;荷欢;李慎涛;赵玉亮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初次发病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变化特点

    目的 研究初次发病的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患者的认知变化特点.方法 64例初次发病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分别于腔隙性脑梗死发病1周内[(4.70±1.70)d]、发病后1月[(32.71±4.54)d]、3月[(94.53±6.65)d]、6月[(177.30±9.21)d]和12月[(364.29±7.94)d]进行了5次神经心理学测验,与78例正常人进行比较,观察不同时期认知的变化特点.神经心理学测验包括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汉化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数字广度、图片排列、数字符号和积木测验)、世界卫生组织-加利福尼亚洛杉矶大学听觉词语学习测验、简化的Rey复杂图形测验、Stroop测验、语义分类流畅性测验、加利福尼亚卡片分类测验和画钟测验,涵盖了注意力、记忆力、执行能力、信息处理速度、视空间结构能力等认知域.结果 腔隙性脑梗死不同时期的认知评分分别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急性期(发病1周内)在记忆力、执行能力和视空间结构能力等认知域均差于对照组(P<0.05).随时间变化,记忆力和大部分执行能力于发病后1~3月内好转并恢复至正常水平;执行能力中的数字广度倒背分测验和视空间结构能力中的大部分测验(图形临摹和画钟测验)在发病后12月内认知评分始终无好转;个别执行能力(语义分类流畅性测验和加利福尼亚卡片分类测验)于发病后12月时再次加重;注意力和信息处理速度于发病后12月内始终处于正常水平.结论 腔隙性脑梗死急性期认知损害广泛而严重;腔隙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大部分恢复较快,于1~3月内恢复至正常,执行能力和视空间结构能力出现了不可逆的损害或好转后再次加重.腔隙性脑梗死后的认知障碍值得重视和早期干预.

    作者:韩阅;贾建平;周爱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儿童马蹄肾合并肾积水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马蹄肾合并肾积水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7~2008 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外科收治19例儿童马蹄肾合并肾积水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患儿中男16例,女3例,左侧10例,右侧9例.就诊年龄8个月~16岁,平均年龄7岁.对患儿行手术治疗,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迷走血管压迫是造成此类肾脏积水的主要原因.术后6~12个月行静脉注射肾透造影术(intravenous pyelography,IVP)检查,肾积水缓解或减轻,腹痛症状消失,随访6个月至14年未见异常.结论马蹄肾合并肾积水以男童多见,且以学龄儿童为主,临床表现和其他原因引起的肾积水类似,但腹痛较剧烈,积水多不重.治疗多采用离断式肾盂成形术.

    作者:李宁;孙宁;黄澄如;白继武;张潍平;田军;谢向辉;李明磊;宋宏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维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激活剂栓体舒(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激活剂(栓体舒)50 mg于90 min内静脉注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观察血管再通的临床指标、不良反应及病死率.结果 梗死相关血管再灌注率75%,6周病死率4.17%,出血发生率14.17%.结论 小剂量栓舒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较安全有效.

    作者:丁顺晶;李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二氧化硫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SO2)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内质网应激的调节作用.方法 4周龄正常血压WKY(wistar-kyoto rat)大鼠7只作为WKY对照组.4周龄SHR大鼠12只分为SHR(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对照组及SHR+SO2供体(Na2SO3/NaHSO3)组,每组6只.5周后检测大鼠血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血浆SO2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主动脉平滑肌细胞GRP78和caspase-12的蛋白表达.结果 9周时SHR对照组血压明显高于WKY对照组,血浆SO2水平显著低于WKY对照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GRP78和caspase-12蛋白表达显著增高.与SHR对照组比较,SHR+SO2供体组大鼠血压明显降低,血浆SO2含量升高,主动脉平滑肌细胞GRP78和caspase-12蛋白表达降低.结论 SO2可能抑制高血压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质网应激反应的激活.

    作者:朱露璐;赵霞;唐朝枢;杜军保;金红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5-HT3/4受体在内源性多巴胺调节胃动力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5-HT3/4受体在内源性多巴胺调节胃动力中的作用,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胃轻瘫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用6-羟多巴(6-hydroxydopamine,6-OHDA)损毁大鼠中枢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建立此模型.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法(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5-HT3/4受体在6-OHDA 处理模型大鼠胃体的表达.采用Power lab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离体大鼠胃体纵行肌的收缩活动.结果 在基础状态下,6-OHDA 处理模型组大鼠离体胃体纵行肌的收缩强度明显弱于对照组.加入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后,6-OHDA 处理模型大鼠肌条的收缩强度上升幅度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Real-time PCR结果显示6-OHDA 处理模型大鼠胃体5-HT3/4受体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大鼠.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6-OHDA 处理模型大鼠胃体5-HT4受体蛋白水平下调,5-HT3受体蛋白水平变化不明显.结论 损毁中枢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可引起外周胃肠道内源性多巴胺(dopamine,DA)含量升高,胃动力减弱,5-HT4受体蛋白水平下调.6-OHDA 处理模型大鼠胃动力减弱可能与5-HT4受体蛋白水平下调有关.

    作者:米新亮;李蕴;郭华;徐敬东;郑丽飞;张晓慧;张悦;朱进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几种不同提取线粒体的方法对线粒体含量及活性的影响

    目的 比较几种不同的提取线粒体的方法对线粒体蛋白浓度及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普利莱试剂盒提取方法和Pierce线粒体提取试剂盒方法分别提取线粒体,测定提取得到的线粒体蛋白浓度、污染情况和活性.结果 同样数量的细胞采用普利莱法提取得到的线粒体蛋白浓度高于其他2种方法所提取的线粒体蛋白浓度(P<0.05);采用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测定提取的线粒体发现采用普利莱法提取得到的线粒体中胞质蛋白污染较其他2种方法提取得到的线粒体少,线粒体纯度高;测定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和ATP含量后发现同样采用普利莱法提取得到的线粒体活性高.结论 普利莱法提取线粒体的方法优于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和Pierce线粒体提取试剂盒方法.

    作者:吴媛;董凌月;安威;安云庆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老年患者脑动静脉畸形和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 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自1997年3月至2008年9月收治的老年脑动静脉畸形患者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策略及其预后.结果 患者首发症状为颅内出血者17例(68.0%),非出血引发的神经功能缺失者4例(16%),顽固性头痛、头晕者4例(16%).25例患者中有4例行多种治疗方案,累计治疗共30次.选择保守治疗者7例,其中有4例(57.1%)患者在保守治疗期间发生出血或再出血;选择进行放射治疗者共7例,其中3例(42.9%)随访过程中出现出血,2例患者出现神经功能缺失;选择进行介入栓塞治疗者共5例,2例为完全栓塞,1例死于术后脑梗死;另外3例部分栓塞;选择进行手术治疗者共11例,其中急诊手术3例,择期手术8例,11例患者手术患者中死亡2例(18.2%),其余9例患者中,2例急性出血患者术后分别出现不全混合性失语和癫痫发作,7例择期手术患者未出现与手术相关的神经功能缺失,术前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老年患者脑动静脉血管畸形多见于男性,有较高出血率.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老年脑动静脉畸形安全和有效的方法,高龄不是手术切除脑动脉畸形的禁忌证.

    作者:杨力军;舒波;王硕;赵继宗;曹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