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芪参活血颗粒联合氟康唑对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李世荣;王红;张淑文;王宝恩

关键词:芪参活血颗粒,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 白细胞介素-2
摘要:目的 研究芪参活血颗粒联合氟康唑对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小鼠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动物模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中西药结合组和西药组,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实验动物血白介素-2(IL-2)水平及单核细胞表面MHC Ⅱ类分子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芪参活血颗粒能显著增强单核细胞表面MHC Ⅱ类分子表达,提高外周血IL-2水平.结论 芪参活血颗粒联合氟康唑治疗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作用优于单纯使用氟康唑,芪参活血颗粒通过调节免疫力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纤毛研究进展

    纤毛广泛分布于人体多种类型细胞表面,是一种结构复杂、功能精细的细胞器,其基本结构包括轴丝和外被的纤毛膜.纤毛在机体各组织器官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其结构和功能异常会导致多种纤毛相关疾病的发生.根据微管的组成及排列方式不同,哺乳动物的轴丝主要表现为9+2和9+0两种类型.9+2纤毛多具有运动功能,而9+0纤毛则多呈静止状态,主要功能是感知环境中信号变化并协助信号转导至细胞内部.纤毛运动受Ca2+,胞内pH以及cAMP、cGMP、PKC等激酶依赖性蛋白磷酸化等多因素调控.深入了解纤毛的结构、功能及运动调控机制,对相关疾病的诊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矫健;张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转录因子Foxp3在小鼠变应性鼻炎外周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叉状头转录因子Foxp3在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PBMC)中的表达并与正常小鼠比较.方法 选取8周雌性BALB/c小鼠30只,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致敏激发,建立BALB/c小鼠变应性鼻炎模型.21 d后处理动物,取鼻腔固定脱钙后染色,观察其形态学特点;取脾组织研磨后红细胞裂解液分离获得PBMC,提取RNA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Foxp3 mRNA表达情况.Foxp3相对表达量采用Foxp3与内参照GAPDH灰度比值表示.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鼻腔黏膜部分脱落,黏膜下可见浆液腺增生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Foxp3/GAPDH灰度比,实验组Foxp3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oxp3mRNA在变应性疾病中表达下调,低于正常对照,提示Foxp3作为CD4+CD25+Treg细胞的特异性活化标志,在变应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调节作用.

    作者:锡琳;韩德民;范尔钟;李颖;金善哲;张伟;张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桃金娘油对人鼻腔黏液纤毛传输系统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浓度桃金娘油对体外培养人鼻腔纤毛运动的作用,以及慢性单纯性鼻炎患者口服标准桃金娘油前后黏液纤毛传输时间的变化,探讨桃金娘油对人鼻腔黏液纤毛传输系统的影响.方法 采用组织块法体外培养人鼻腔纤毛细胞,使用高速数字化显微成像技术,观察75 μg/L、150 μg/L和300 μg/L的桃金娘油对纤毛摆动频率的影响.12名慢性鼻炎患者口服标准桃金娘油10 d(300 mg/次,3次/d),用药前后分别测定糖精清除时间,并对其中9名受试者用药前后分别进行相关鼻功能检查.结果 ①75 μg/L、150 μg/L和300 μg/L的桃金娘油对体外培养的人鼻腔纤毛摆动频率未见显著影响.②12名慢性单纯性鼻炎患者口服药物后,糖精清除时间从用药前的(12.8±4.5)min缩短为(9.3±3.8)min(P<0.05).③9名慢性鼻炎患者用药前后鼻阻力和鼻声反射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标准桃金娘油可改善鼻腔黏液纤毛传输系统功能和鼻腔通气功能,在体外未见75~300 μg/L的桃金娘油对人鼻腔纤毛运动产生明显影响.

    作者:王楠;韩德民;宋晓红;张伟;张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鼻中隔偏曲患者鼻腔通气功能评估

    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引起的主观鼻堵症状与鼻阻力和鼻声反射测量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HRR2四相鼻阻力计测量吸气、呼气过程的有效阻力 (effective resistance in inspiration and expiration process,Reffin,Reffex);吸气、呼气过程的顶点阻力(vertex resistance in inspiration and expiration process,VRin,VRex);同时利用Eccovision鼻声反射仪测量距前鼻孔0~1 cm,1~2 cm,2~5 cm,5~7 cm的鼻腔容积(nasal volume from 0~1 cm, 1~2 cm, 2~5cm, 5~7 cm:V1, V1-2, V2-5,V5-7),鼻腔的小横截面积(minimum cross-sectional area,MCA)及其距前鼻孔的距离(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nostril to minimum cross-sectional area,MD).结果 第1组中,鼻堵症状的视觉模拟评分与鼻腔阻力、鼻腔容积及小截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effin、Reffex、VRin、VRex分别和V1-2、V2-5、V5-7及MCA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effin、Reffex 、VRin、VRex在第1组与第2组间、第1组和第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第2和第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第1组与第2组间、第1组和第3组间,V1、V1-2和MC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而V2-5、V5-7和M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2和第3组间,V1、V1-2、V2-5、V5-7、MCA和M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第1组的MD较其他2组明显后移,接近距前鼻孔2 cm的位置.结论 在有鼻堵症状的鼻中隔偏曲患者中,四相鼻阻力的测量结果和鼻声反射的测量结果无显著的相关性,鼻中隔偏曲引起的鼻堵症状不仅取决于偏曲的程度,而且取决于偏曲的范围.

    作者:曹春婷;韩德民;张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国神经外科的领航者——2008年度国家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忠诚院士介绍

    2009年1月9日上午10时,在中国北京人民大会堂,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将2008年度国家高科学技术奖之一授予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院长、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王忠诚院士,以表彰他在神经外科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本文简要介绍王忠诚院士的经历、主要贡献及其意义.

    作者:程小燕;王灵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槲寄生碱和多糖对肝癌细胞增生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槲寄生碱和多糖对异型增生肝细胞DNA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测定槲寄生碱(mistletoe alkali,MA)和多糖(mistletoe polysaccharose,MP)对SMMC-7721,HepG2细胞增生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细胞凋亡,观察肝癌细胞的DNA相对含量,分析各时期细胞增生周期的移行变化.结果 MA和MP有较好的抑制肝癌细胞增生的作用,呈现出时间-剂量依赖性;MP组及MA组SMMC-7721和HepG2细胞G1期比例增加(P<0.01),G2期和S期细胞比例降低(P<0.01),并使2种肿瘤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P和MA均能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Hep G2增生,促进其凋亡.

    作者:董坤;丰平;江瑛;樊星;李向利;薛晓伟;王学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槲芪散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65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槲芪散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对患者生存时间、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槲芪散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槐耳颗粒,均治疗24周.比较2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生活质量(KPS评分)变化、生存时间及临床总证候疗效.结果 槲芪散治疗组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生活质量(KPS评分)变化、生存时间及临床总证候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槲芪散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明显提高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对肝癌的介入治疗可发挥增效减毒的作用.

    作者:杨薇;杨华升;何秀娟;李秀惠;钱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健脾补肾方对小鼠记忆障碍模型的影响

    目的 研究健脾补肾方(Jian Pi Bu Shen Fang,JPBSF)对氯胺酮所致小鼠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 用跳台法测定小鼠训练时和24 h后重测时的错误次数.分别于训练前20 min腹腔注射氯胺酮和训练前10 min腹腔注射氢溴酸樟柳碱,复制2种小鼠记忆获得障碍模型.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小鼠脑内谷氨酸的含量.结果 氯胺酮模型组小鼠学习记忆实验重测后错误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1),JPBSF小剂量+氯胺酮组、JPBSF大剂量+氯胺酮组和吡拉西坦+氯胺酮组小鼠学习记忆实验重测后错误次数明显少于氯胺酮模型组(P<0.01),氯胺酮模型组和JPBSF小剂量+氯胺酮组小鼠学习记忆实验重测后脑内谷氨酸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樟柳碱模型组小鼠学习记忆实验重测后错误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1),JPBSF小剂量+樟柳碱组、JPBSF大剂量+樟柳碱组和吡拉西坦+樟柳碱组小鼠学习记忆实验重测后错误次数明显少于樟柳碱模型组(P<0.01).结论 JPBSF对氯胺酮造成小鼠记忆获得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但不增加小鼠脑内谷氨酸含量,JPBSF对樟柳碱造成小鼠记忆获得障碍亦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贾竑晓;何淑嫦;唐永怡;江镇康;张继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芪参活血颗粒联合氟康唑对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芪参活血颗粒联合氟康唑对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小鼠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动物模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中西药结合组和西药组,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实验动物血白介素-2(IL-2)水平及单核细胞表面MHC Ⅱ类分子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芪参活血颗粒能显著增强单核细胞表面MHC Ⅱ类分子表达,提高外周血IL-2水平.结论 芪参活血颗粒联合氟康唑治疗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作用优于单纯使用氟康唑,芪参活血颗粒通过调节免疫力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李世荣;王红;张淑文;王宝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相差显微镜检查尿沉渣上皮细胞黏附细菌对老年女性尿路感染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尿沉渣中黏附细菌的上皮细胞对尿路感染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55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8.98±6.08)岁、反复发生尿路感染的老年女性患者进行尿沉渣相差显微镜检查共150例次,对部分患者尿标本进行沉渣涂片染色与相差镜检比较,同时进行尿常规以及尿细菌培养计数检查.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检查结果的变化,分析应用相差显微镜检出的附菌上皮细胞在诊断老年女性尿路感染中的意义.结果 尿相差显微镜检查附菌上皮细胞是诊治女性、特别是老年女性尿路感染的特异性指标,与尿培养细菌计数结果成正相关(r=0.888 8,P<0.05).单独尿沉渣相差显微镜检查附菌上皮细胞诊断老年女性尿路感染的特异性为84.8%,单独尿常规白细胞计数的特异性为51.9%.结论 尿相显微镜检查附菌上皮细胞是诊断尿路感染比较特异、敏感和简便易行的方法.

    作者:薄玉红;姜枫;毕增祺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C反应蛋白在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关系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在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关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散射比浊法测定31例OSAHS合并冠心病患者(OSAHS+CHD组),31例单纯OSAHS患者(OSAHS组)和28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 OSAHS+CHD组和OSAHS组血清CRP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OSAHS+CHD组血清CRP亦高于OSAHS组(P<0.05).结论 血清血清CRP含量增高是OSAHS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子之一.

    作者:樊昕;杜凤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MPTP对C57BL/6J小鼠脑时钟基因mPer1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神经毒素1-甲基-4-苯基-1,2,3,6-四羟基吡啶(MPTP)对小鼠脑组织中时钟基因mPer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C57 BL/6J小鼠用计算机辅助法随机分为MPTP组和对照组,MPTP组腹腔注射MPTP-HCl,对照组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连续5 d,第11天连续24 h按6个时间点取材.用HPLC-ECD检测纹状体中多巴胺(DA)含量,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纹状体和其余脑组织mPer1 mRNA水平.结果 MPTP组纹状体D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减少了80%,并维持低水平长达10 d;纹状体mPer1 mRNA在24 h内呈明显节律性变化,而其余脑组织mPer1 mRNA无明显节律性变化;MPTP处理导致纹状体和其余脑组织mPer1 mRNA水平增高及纹状体mPer1 mRNA表达高峰提前.结论 MPTP引起小鼠纹状体时钟基因的表达水平和节律性发生改变,提示MPTP可能通过改变细胞内的节律控制中心而影响机体的生物节律.

    作者:左晓虹;蔡彦宁;于顺;刘姝;陈彪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二黄方对EAE大鼠细胞因子及Th1/Th2平衡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二黄方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大鼠不同时间点血浆IFN-γ、IL-4及Th1/Th2(IFN-γ/IL-4)平衡的影响.方法 用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免疫Lewis大鼠诱导EAE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激素组、中药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在免疫后第7天、14天和28天采集血样,检测血浆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免疫后第28天,模型组和激素组IL-4水平均显著下降,低于正常组(P<0.01),中药组IL-4水平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后第28天,模型组和激素组Th1/Th2水平均显著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Th1/Th2水平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黄方可减轻EAE疾病严重程度,可能通过上调IL-4水平,下调Th1/Th2比值发挥对EAE的治疗作用.

    作者:周莉;樊永平;王蕾;龚海洋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CD34、CK34βE12在子宫颈病变中表达的意义

    目的 探讨CD34、CK34βE12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S-P法检测CD34、CK34βE12蛋白在120例慢性宫颈炎和CIN中的表达.结果 在慢性宫颈炎中CD34的阳性表达率为70%,CK34βE12为86%;在CINⅠ中 CD34的阳性率表达为71%,CK34βE12为81%;在CINⅡ中CD34的阳性表达率为77%,CK34βE12为66%;在CINⅢ中CD34的阳性表达率为97%,CK34βE12为100%.CD34、CK34βE12阳性表达比例有随宫颈CIN级别增高而升高的趋势(P<0.05).2者表达与CIN级别显著相关,但2者表达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4在宫颈炎和低级别的CIN病变中的阳性表达主要位于基质内的血管内皮细胞,而在高级别的CIN病变中其表达弥散,几乎所有的基质内纤维细胞都有着色,其在宫颈癌的病例中着色又变弱甚至缺如;CK34βE12的表达位于上皮内,在鳞状上皮化生处其与腺上皮有明显的界限,在高级别的CIN中表达弥散而强烈,在宫颈癌中其表达微弱甚至呈阴性.结论 CD34、CK34βE12的表达与宫颈病变的程度有关,但2者的阳性表达无明显相关.CD34、CK34βE12可能与宫颈病变的发生、进展有关,可用于辅助判断CIN的级别,但不能判断宫颈癌的类型.

    作者:张红凯;杜强;严美申;赵铁华;颜玲玲;陈伟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单相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与脑功能异常的关联研究

    目的 探讨单相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与特定脑区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 运用情绪面孔匹配任务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12名严格入组的单相抑郁症女性患者的脑功能进行研究,结合临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探讨脑功能改变和临床抑郁症状的关系.结果 在情绪面孔匹配任务的悲伤刺激条件下,抑郁患者双侧额下回眶部脑区激活水平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总得分、认知障碍因子单项得分呈显著负相关,右额下回眶部脑区激活水平与睡眠因子单项得分呈显著负相关,双侧颞下回激活水平与躯体化因子单项得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单相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特别是目前不能解释的多样躯体症状可能与患者的特定脑区功能异常有关.

    作者:李丽;丁妮;薛峰;梅磊磊;董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肿瘤患者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常见合并症的预防及处置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常见合并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2001年8月至2008年7月收集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1 485例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产生的相关合并症及其处理对策.结果 1 485例患者中有98例发生合并症,发生率为6.59 %,其中穿刺置管过程中误入动脉22例(1.48%),误入颈内静脉4例(0.27%),气胸2例(0.13%),心律失常3例(0.20%);出血1例(0.06%);置管后导管相关感染36例(2.42%),导管堵塞25例(1.68%),导管脱出5例(0.34%).结论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合并症,但随着操作者临床经验的积累,可以预防和减少合并症的发生,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是肿瘤患者较为安全的静脉穿刺方法.

    作者:刘素琴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二黄胶囊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细胞免疫的影响

    目的 观察二黄胶囊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EAE)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 皮下注射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OG35-55)与完全弗氏佐剂(CFA)混合的抗原,辅以腹腔注射百日咳毒素(PTX),建立EAE模型.造模后每天记录各组小鼠体质量及神经功能评分;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采用HE染色进行脑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模型组小鼠造模后第9天陆续发病,第22天达到高峰,发病急性期(造模后第25天)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明显比正常组增高(P<0.01), CD4/CD8比值也有所升高(P<0.05);发病缓解期(造模后第40天)T淋巴细胞亚群CD8+和NK细胞明显下降(P<0.05);病理检查发现EAE小鼠脑组织神经元细胞核固缩,小静脉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形成袖套样改变.二黄胶囊治疗后,EAE小鼠神经功能评分比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脑组织炎性浸润程度减轻,发病急性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值显著降低(P<0.01);恢复期T淋巴细胞亚群(CD3+、CD8+)及NK细胞明显增加(P<0.05).结论 二黄胶囊可在EAE小鼠发病的不同时期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而起到防治EAE作用.

    作者:赵晖;王蕾;龚慕辛;刘妍;穆阳;王义周;李明;齐昉;樊永平;龚海洋;王雅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是历史的必然

    中医与西医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与理论体系,但其根本目的都是服务于人类的健康,这决定了中医与西医在发展的进程中必然要相互融合.中西医结合应用于临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其独特的疗效历程证明了中西医结合医学存在的必要性与必然性.中西医结合应发挥2种医学各自的长处,做到中西医优势互补,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宝恩;韩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寻找中西医脑病之短板,发挥结合医学之优势

    中医脑病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史料,但长期以来脑不在中医的五脏之列,属奇恒之腑,对脑的认识明显滞后;现代科学技术使脑病的诊断更加快捷与准确,但在治疗方面,西医学还有不足;中医学在治疗颅脑术后并发症(如术后发热)、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以及脑梗死等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两者结合必将提高脑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作者:樊永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鼻生理功能及其临床评估

    中国的鼻科学在过去15年间有了长足发展,鼻内镜微创外科技术有了显著提高,相对而言鼻科学基础研究水平较薄弱,然其鼻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研究前景广阔,与临床工作有较多结合点.人类鼻腔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呼吸功能、鼻阻力、嗅觉功能、黏液纤毛清除功能、过滤功能、空气调节功能、免疫功能、感知功能和嗓音共鸣功能等,多数功能具备相应的临床评估手段.

    作者:韩德民;张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