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倩倩;高省;汪雁鹤;王丽艳;李东民;王岚;喻荣彬;王璐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是<传染病防治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及时准确的掌握疫情动态,防止疫情发生和蔓延具有重要意义.现将2001-2006年锡盟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焦福荣;彭爱云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O:8血清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用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O:8血清型菌株的分型鉴定.方法 用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O:8血清型菌株作为抗原,以骨髓杂交瘤细胞融合技术制备小肠结肠炎耶尔森单克隆抗体,用玻片凝集筛选法进行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鉴定.结果 筛选到1株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O:8血清型菌株呈现阳性反应,并与日本的抗血清检测结果相一致,而与被检测的其他血清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和常见肠道致病菌无交叉凝集反应.结论 本实验筛选获得的单克隆抗体,用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O:8血清型菌株鉴定,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避免了免疫血清难以避免的交叉凝集现象.
作者:邱海燕;王鑫;肖玉春;汪华;顾玲;景怀琦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在吸毒人群中开展规模估计的简便可行的有效方法.方法 在温州市利用强制戒毒所资料和自愿戒毒中心、美沙酮门诊吸毒者调查,应用捕获-再捕获法、乘数法对现有吸毒人群规模进行估计.结果 捕获-再捕获法估计吸毒人数温州市辖区为18 901人,其中鹿城区为11 248人,分别为登记在册人数的1.96和1.66倍.乘数法估计吸毒人数温州市辖区为20 016人,鹿城区为13 953人,分别为登记在册人数的2.08和2.06倍,两种估计方法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采用捕获-再捕获法估计吸毒人群规模,避免了直接接触吸毒者,具有易操作、费用低等优点,结果可靠性较好.采用乘数法进行吸毒人群基数估计时,选择戒毒所为接触目标机构,自愿戒毒中心和美沙酮门诊等为乘数获取场所可行性较好.
作者:杨介者;邹艳;徐云;郭志宏;潘晓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仪征市某外国语实验学校于2007年1月1~20日发生该市首起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爆发疫情,现将疫情调查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彬;李苑;张军;李永根;李定新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目标人群中有关艾滋病性病的行为、知识及态度的现状,为初步评价世界银行贷款广西卫生九项目艾滋病性病子项目(卫九项目)的实施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行为监测方案在20个市(县)对吸毒人群、暗娼、脆弱人群和青年学生等进行调查.结果 (1)近6个月,吸毒者共用注射器的比例为45.6%,29.6%的人有多性伴行为,与非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仅为9.6%;(2)暗娼在过去一个月提供商业性性服务时,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仅为39.1%,近一次商业性性行为的安全套使用比例为87.0%;(3)脆弱人群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初次性行为对象是商业性性伴的比例为9.2%;在近3个月内,42.4%的被调查者其性伴是商业性伴或非固定性伴,从未使用过安全套的比例为34.7%;(4)各类人群的艾滋病知晓率普遍提高,特别是暗娼和青年学生的知晓率提高较为显著,但对于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仍相对较低.结论 要加强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等反歧视宣传教育,并针对各类人群的不同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宣教,同时还要加大干预工作的力度,切实使目标人群改变其艾滋病感染的危险行为,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作者:朱秋映;刘伟;陆伟江;周月姣;李荣健 刊期: 2007年第11期
2005年10月9日至10月13日,沈阳市铁西区某老年公寓发生17人腹泻,部分人伴有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乏力等症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资料及病原学检查,表明本次疫情为感染性腹泻爆发,对暴露人群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后,疫情很快控制.
作者:关丽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病毒性肝炎江苏:2007年10月报告病毒性肝炎病例2502例,死亡1例.报告病例数与上月相比下降0.20%,与2006年同期相比下降2.99%.报告发病率为3.35/10万,比2006年同期下降2.90%.各型肝炎分型率为:甲肝5.88%、乙肝61.67%、丙肝5.16%、戊肝6.75%、未分型20.51%.报告病例数居前3位的市为:苏州(309例)、淮安(292例)、徐州(256例),计占全省发病总数的34.25%.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的市为:淮安(5.61/10万)、常州(4.67/10万)、镇江(4.50/10万).报告病例中男性为1834例,女性668例,性别比例为1:0.36.病例以20~50岁组青壮年较多,计占72.98%.职业分布仍以农民为主,占43.57%,其次为工人(17.23%)和学生(6.12%).
作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控制处与应急办公室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艾滋病发病形势在中国和全球异常严峻,根据其在人群中发病的流行特征可知,16~39岁的青壮年是高发人群,而身处高校的大学生是艾滋病有可能侵害的对象之一.
作者:李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明确杭州市成人主要慢性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的分布和流行情况,为开展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多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杭州市2个县和2个区1010名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入户面访.调查内容包括居民健康状况及慢性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等.结果 人群吸烟率和30 d饮酒率分别为57.64%和41.20%,男性吸烟和饮酒现象较普遍.居民对烟草危害认识不够深入;被调查者测量过血糖和血脂的比例分别占28.61%和55.68%;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只有21.02%的男性和28.88%的女性在过去30 d内参加过体育锻炼;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28.19%和4.98%.结论 居民正面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威胁,进一步丰富居民健康相关知识及针对慢性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的综合防制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裘欣;刘庆敏;陈仁华;方顺源;金达丰;朱晓霞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性传播疾病是指各种通过性行为或类性行为传播的疾病.性传播疾病的广泛流行在台州市乃至全国都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一些地区已成为严重的经济负担,并消耗了大量的卫生资源.为掌握台州市性传播疾病(STD)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病学特点,为政府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将2006年全市STD疫情分析如下.
作者:林海江;冯济富;徐飚;姜庆五;王伟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随着新发传染性疾病[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禽流感等]的出现和已有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感)、肺结核等]的卷土重来,对传染病爆发预警,及时挽救生命及减少经济损失的要求愈加迫切[1].
作者:徐春华;马家奇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社区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危险行为水平.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原则,对大理州弥渡县604名18~49岁男性社区居民开展人户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对象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平均为42.22%,13道艾滋病相关知识题全对率平均为18.05%,对非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的错误认识较多;有8.62%和4.43%的人过去一年有商业或临时性行为,过去一年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31.58%、35.14%,与不同类型性伴安全套使用率存在较大差异(P<0.05),承认有过同性性行为1人,从不使用安全套;有8.28%自愿做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并知道结果.结论 目前社区居民防治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居民中商业性行为和临时性行为存在一定比例,而安全套使用率低,获得较全面宣教和干预服务的比例低,急需提高对该人群宣教干预力度.
作者:黄丽花;陈晓明;罗华;王丽华;陈志娟;刘宇珠;陆梅泾;张弦中;许欣荣;丁继璋;游义婷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2006年艾滋病网络直报质量,了解当前艾滋病网络直报工作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艾滋病疫情报告的质量,并为拟制的管理指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07年1月1日下载艾滋病网络直报系统中2006年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定时数据厍及相关工作表,对艾滋病网络直报个案数据按照不同的报告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年报告病例中,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工作单位等部分非必填项填写率较低;存在部分填写错误及感染途径与接触史之间的逻辑错误;有70%以上的病例在免疫印迹法(wB)确认或诊断后30 d内报告,1~7 d内(即约5个工作日内)占41.2%,1~15 d内(即约10个工作日内)占59-3%;2006年报告的非羁押人员中,对16 341例(占45.7%)进行了个案流行病学调查且在网络直报系统报告了艾滋病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表,对7879例(占22.0%)进行了个案随访且在网络直报系统报告了随访表.结论 实施艾滋病网络直报以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艾滋病疫情报告的时效,但个案流调率和随访率全国总体水平较低,将在改版的网络直报系统中进行调整完善和针对性地加强工作.
作者:秦倩倩;高省;汪雁鹤;王丽艳;李东民;王岚;喻荣彬;王璐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掌握杭州市达到血吸虫病阻断标准后疫情状况,为制定今后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浙江省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后监测巩固技术方案>,开展血吸虫病病情和螺情监测.结果 病情监测未发现本地新感染的病人、病畜,共发现输入性病例12例;螺情监测累计查螺面积117 853 218 m2,解剖钉螺15 436只,灭螺面积152 110 m2,未查到阳性钉螺.结论 杭州市血吸虫病疫情稳定,无内源性病例,但输入性病例时有发生,部分县区存在钉螺,存在疫情回升的隐患.应加强对未经环境改造的历史螺区及其延伸环境查灭螺和对来自疫区流动人员的监测工作.
作者:朱素娟;徐卫民;杨洋;金行一;王衡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猪链球菌病为Ⅱ类动物疫病,人感染猪链球菌并引起发病的情况较为少见.2007年5月浙江省宁波市发现1例由Ⅱ型猪链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病例.为查明可能的感染来源,对该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方挺;董红军;周爱明;许国章;徐景野;金春光;陆怀初;沈鹏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江西省丰城市性病流行特征与变化趋势,探讨防制对策与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丰城市37个医疗机构1997-2006年上报的性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7-2006年全市共报告性病7种共计6782例.自2000年,全市性病报病数和报告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而尖锐湿疣(CA)、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梅毒(Syphilis)、艾滋病/艾滋病病毒(AIDS/HIV)感染者报病数增加.性病构成谱由20世纪90年代淋病(GU)为主转变为21世纪以CA、NGU和GU三者并行的格局.近几年,HIV感染者报告数迅速上升.结论 丰城市性病疫情仍处低流行状态,但HIV/AIDS疫情流行速度明显加快.疫情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并造成家庭内传播.应采取加强监测、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等措施,遏制艾滋病传播和蔓延的趋势.
作者:李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2004-2006年江苏省镇江市传染病爆发疫情的流行特征.方法 对3年上报的爆发疫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4-2006年共报告爆发疫情77起,合计病种为13种,病例数为1607例,无死亡病例发生.爆发疫情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92.21%,其中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分别占28.57%、19.48%;学校发生爆发疫情占92.21%;3~4月份爆发疫情占54.55%;单起疫情病例数多的是流感爆发疫情,病例数为172例,占总病例数的10.07%.结论 镇江市的爆发疫情控制工作重点应放在3~4月份冬春季节学校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
作者:缪春华;袁兆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2007年6月28-29日,WHO全球脊灰实验室网络(GPLN)在日内瓦WHO总部举行了第13次非正式磋商.与会者代表27个网络实验室、6个WHO区域和WHO总部.GPLN评价了其为支持消除脊灰所开展的活动,脊灰野病毒和Sabin疫苗衍生病毒(VDPVs)传播的证据,报告的时间表和实验室质量保证.
作者:屠宇平;杨小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2006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对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突发事件直报系统)的运行状况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事件)应急处置情况开展回顾性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利民;张斌;张芳 刊期: 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