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氟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模型兔血脂的影响及其与内膜增生的关系

李东宝;沈潞华;谢苗荣;陈辉

关键词:氟伐他汀, 血脂, 内膜, 增生
摘要:为探讨氟伐他汀对血脂的影响及其与内膜增厚的关系,将髂动脉内膜剥脱术后高脂血症模型兔随机分为氟伐他汀组和非用药组(各组n=28),并设正常对照组(n=7).分别于喂高脂饮食前及动脉剥脱术后1、2、4、8周,观察氟伐他汀组和非用药组动物血清TC、 TG 及LDL-C 的变化;并观察动脉剥脱术后1、2、4、8周氟伐他汀组和非用药组兔髂动脉切片的新生内膜、中膜厚度及内膜/中膜比值(I/M).结果:氟伐他汀组血清TC、TG、LDL-C浓度明显低于非用药组(P<0.05);氟伐他汀组的新生内膜厚度和I/M明显低于非用药组(P<0.01);动脉内膜厚度与TC、 TG、 LDL-C呈明显的直线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911、0.892、0.942,P<0.01).提示:氟伐他汀可调节血脂,有效抑制血管内膜过度增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心率变异性的临床分析

    为了解急性颅脑损伤病人伤后早期心率变异性的改变及其与QT离散度的相关性,对60例急性颅脑损伤(损伤组)病人和对照组(30例)的24 h心电图(Holter),应用美国DMS分析软件进行心率变异性的时域分析.结果:①损伤组颅脑损伤后早期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的各项参数指标均降低(P<0.01);②损伤组正常R-R间距标准差(SDNN)与QT离散度呈正相关(P<0.05).

    作者:杜凤和;刘金;张彤;李明月;赵继宗;富壮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中药复方962对老龄大鼠皮质胆碱乙酰转移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为研究中药复方962胶囊对老龄大鼠皮质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将22月龄和24月龄Wistar大鼠分为青年对照组、老年模型组、阳性对照脑复康组(0.56 g/kg)、962中剂量组(0.9 g/kg)和962大剂量组(1.8 g/kg)5组,分别灌胃给药1~2个月后处死大鼠.用Fonnun法和羟胺比色法分别测定5组大鼠皮质的ChAT和AchE的活性.结果:中药复方962大剂量(1.8 g/kg)对老龄大鼠皮质ChAT活性有提高作用(P<0.05),但对AchE无显著影响.提示:中药复方962可能通过影响老龄大鼠中枢胆碱能神经系统而改善其衰老的变化.

    作者:李海玲;李林;李斌;叶翠飞;李宗信;何士大;左萍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鼠胚脑皮质及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的改进

    神经细胞原代培养是研究神经细胞的重要手段之一[1,2].传统方法是将神经细胞与神经胶质细胞混合培养,因此无法满足在单一神经细胞培养基础上进行研究的需要.1998年10月至1999年9月,我们对传统混合培养方法在取材、消化、温度、机械操作等方面进行控制和改进,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相对单一的神经细胞培养物和单神经细胞网络,为进一步开展神经生物学研究提供了相对稳定的体外模型.

    作者:孙海梅;季凤清;赵天德;岳旭;郭崇洁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绝经妇女激素补充治疗与脂质变化的研究

    目前已公认,激素补充治疗对女性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其中部分原因是雌激素对血浆脂质具有调节作用.本研究观察了55名绝经妇女激素补充治疗1年后血清脂质的变化,探讨性激素对脂质的影响.

    作者:赖爱鸾;俞嘉华;丁磊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肿瘤所致凝血异常的研究进展

    早在1865年,法国学者就已观察到在癌症患者体内存在着异常的凝血状态.临床研究表明:血栓形成是目前癌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第2死亡原因[1].首次大规模癌症患者体内凝血状态的研究发现,60%的癌症患者凝血时间较正常对照缩短.随后许多研究证实癌症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常见的是纤维蛋白原升高(48%),血小板增多(36%);还常伴有凝血因子Ⅴ、Ⅷ、Ⅸ、Ⅺ、的升高,常规凝血象检查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时间等缩短[1,2].

    作者:刘元波;赵相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普萘洛尔联合硝苯地平对实验性肝硬化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通过测定CCl4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大鼠的平均动脉压、门静脉压及门脉血流量,研究普萘洛尔和硝苯地平单用及联合应用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模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普萘洛尔及硝苯地平单用及联合应用均可降低肝硬化门脉高压模型大鼠的门脉压力及血流量(P<0.05或P<0.01),但对平均动脉压均影响不大,且2药之间无明显差异.提示:联合应用普萘洛尔和硝苯地平可明显改变肝硬化大鼠的门脉血流动力学,且与单独用药效果相近.

    作者:杨东旭;胡小敏;丁惠国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甲基-苯基-四氢吡啶建立恒河猴PD模型的MRI表现

    对甲基-苯基-四氢吡啶(MPTP)制成的帕金森病(PD)模型恒河猴脑行MRI检查,T2WI显示:注入侧中脑黑质面积减小,内有局灶性高信号.对PD模型恒河猴脑组织切片行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化方法检查,证实注药侧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明显减少;行Grino染色显示注药侧黑质区有大量胶质细胞增生.实验结果表明MRI可作为评价MPTP建立恒河猴PD模型的手段.

    作者:谷晔炳;李坤成;姚新宇;张进禄;刘玉军;鲁强;徐群渊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一种预期具有益视作用饮料的研制

    距电视过近或看电视时间过长都会引起视神经疲劳,久而久之导致视力下降.为此,试制了以养肝明目和保护视力为目的的保健饮料--益视饮料.

    作者:郜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低血钾性麻痹70例临床分析

    低血钾性麻痹是指因为血钾低于3.5 mmol/L而引起的肌肉麻痹.造成低血钾的原因很多,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低血钾麻痹病人的分析,以了解引起低血钾麻痹的常见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作者:曹雪霞;李姣媛;邢维常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46例临床分析

    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表现不典型,易误诊及漏诊.本研究对不同年龄甲亢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心电图进行了分析.

    作者:李俊芬;齐颖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十二指肠运动功能的研究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患者存在胃肠运动功能障碍.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这可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致病因素之一[1].FD在临床上发病率极高,常表现为腹痛、腹胀、腹上区不适、早饱、恶心、呕吐等症状.为探讨FD患者胃十二指肠运动的情况,对31例FD患者进行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igrating motor complex, MMC)的测定.

    作者:陈波;张建忠;万小平;钱冬梅;王凝;李民;袁申元;王雁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纳络酮治疗肺性脑病62例疗效观察

    肺性脑病是由于慢性肺部疾病伴呼吸衰竭导致CO2潴留所引起的精神障碍和神经征候的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病症.我们应用纳络酮治疗肺性脑病62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英;李爱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食管静脉结扎疗效的临床观察

    食管静脉结扎术(EVL)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有效的方法.我们对63例行食管静脉结扎治疗后又进行胃镜复查的患者进行总结分析,以探讨其疗效.

    作者:王贞彪;刘冰;金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黄蜀葵花对肾病综合征模型大鼠肾小管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为探讨中药黄蜀葵花对肾病综合征肾小管损伤的保护作用,将每只实验大鼠静脉注射阿霉素5 mg/kg,同时饲以黄蜀葵花,观察其对大鼠尿Ⅲ型胶原、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总排泄量的影响.结果:阿霉素肾病模型大鼠尿Ⅲ型胶原、NAG、β2-M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黄蜀葵花治疗组的上述3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且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果提示:阿霉素肾病综合征模型大鼠存在肾小管间质损害,黄蜀葵花对其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尹莲芳;刘璐;弓玉祥;濮家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产后出血317例临床分析

    为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回顾分析了1986年1月至1999年6月收治的317例产后出血病例.发现:同期产后出血的发病率为1.53%.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主要的原因,占53.31%.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病率为2.41%,显著高于阴道产的1.15%(P<0.01).87.7%的产后出血发生于产后2 h内,胎盘因素所致的产后出血常导致严重后果.结果提示:减少宫缩乏力的发生和降低剖宫产率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病率的关键,产后2 h是产后出血不容忽视的阶段.

    作者:刘玉环;姜桂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低分子肝素在血液透析临床中的应用

    普通肝素(SH)是目前血液透析(HD)临床中常用的抗凝剂,然而SH的抗凝作用有增加出血的危险性,长期应用可导致骨质疏松和高脂血症[1] .低分子肝素(LMWH)是从肝素中分离或降解而来的,与SH相比,具有半衰期长,抗凝作用强,对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影响小的特点[2].目前国外LMWH在HD中应用较普遍,国内近几年也逐步在一些大中型医院中使用.现将我院1997~1998年在HD过程中应用LMWH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延兵;陈秉良;王君梅;盛红芳;闫双燕;闫红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尿毒症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由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并释放的舒张因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是调节和参与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的重要细胞因子,在调节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有重要作用[1],但其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报道较少.1998年9~12月,我们测定了24例尿毒症患者血清NO的变化,并观察血液透析对其影响,以探讨其在肾脏疾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为慢性肾衰竭的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蔡英秋;苏洁;张岩;孙莉;刘淑梅;王小宁;杜海燕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韦格内肉芽肿11例报告

    韦格内肉芽肿(Wegener granulomatosis, WG)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肉芽肿性血管炎疾病.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坏死性血管炎,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病情复杂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1996年5月至1999年3月,共收治WG患者1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谨;刘羽翔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迟发性母乳性黄疸治疗的探讨

    近年来随着母乳喂养率的增加及对母乳性黄疸认识的不断提高,母乳性黄疸诊断率有所上升.现将我院1997年2月至1999年7月,产后6周门诊复诊时仍持续存在肉眼黄疸的185例患儿报告如下.

    作者:吴广琴;贾忠琴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儿童颅内肿瘤8例误诊分析

    儿童颅内肿瘤是儿童期常见的肿瘤之一,仅次于白血病而居第2位.因儿童的颅内肿瘤表现不典型,故容易发生误诊.我们2个医院于1992~1997年共收治儿童颅内肿瘤17例,误诊8例,误诊率为47%,现对误诊病例进行分析.

    作者:姚剑清;蒋翠治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