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广琴;贾忠琴
通过测定CCl4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大鼠的平均动脉压、门静脉压及门脉血流量,研究普萘洛尔和硝苯地平单用及联合应用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模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普萘洛尔及硝苯地平单用及联合应用均可降低肝硬化门脉高压模型大鼠的门脉压力及血流量(P<0.05或P<0.01),但对平均动脉压均影响不大,且2药之间无明显差异.提示:联合应用普萘洛尔和硝苯地平可明显改变肝硬化大鼠的门脉血流动力学,且与单独用药效果相近.
作者:杨东旭;胡小敏;丁惠国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自1993年以来对一系列内源性心肌细胞保护物质在不同的缺血、缺氧心肌细胞的模型上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①首次采用了热休克蛋白(HSP70)脂质体包裹技术,在培养的大鼠心室肌细胞上,证明热休克蛋白具有直接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②在培养的大鼠心室肌细胞和分离的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模型上,首次证明KATP开放剂具有直接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
作者:贾三庆;李田昌;胡大一;张建军;唐朝枢;李淑敏;刘秀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距电视过近或看电视时间过长都会引起视神经疲劳,久而久之导致视力下降.为此,试制了以养肝明目和保护视力为目的的保健饮料--益视饮料.
作者:郜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为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回顾分析了1986年1月至1999年6月收治的317例产后出血病例.发现:同期产后出血的发病率为1.53%.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主要的原因,占53.31%.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病率为2.41%,显著高于阴道产的1.15%(P<0.01).87.7%的产后出血发生于产后2 h内,胎盘因素所致的产后出血常导致严重后果.结果提示:减少宫缩乏力的发生和降低剖宫产率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病率的关键,产后2 h是产后出血不容忽视的阶段.
作者:刘玉环;姜桂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应用间接ELISA法,测定1 674例经胃镜检查患者的血清幽门螺杆菌(HP)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抗体,探讨HP菌型差异与其致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结果:疾病组血清CagA抗体检出率为49.70%,高于健康组的38%(P<0.05);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DU)的抗体检出率显著高于活动期胃溃疡(GU)、胃癌(GC)和慢性胃炎(CG)(P<0.01);活动性炎症的抗体检出率显著高于非活动性炎症(P<0.01).随CG炎症程度加重,抗体阳性率呈递增性增加(P<0.05,P<0.01);GC及各癌前病变抗CagA检出率与健康组比较无差异.提示:HP产毒菌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粘膜炎症活动及损伤程度有关.
作者:朱玉群;王燕斌;李欣欣;张磊;杨昭徐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采用美国PLC产CO2激光心脏打孔器,对33例高龄(68~78岁)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监测下行心肌打孔[平均打孔(22±5)个].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48 h内因急性心肌梗死死亡2例,因心源性休克(原因不明)死亡1例;少数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精神症状、自发性气胸等并发症.26例患者术后随访1~36月,其中23例(88%)患者心绞痛改善或消失;16例(62%)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示心肌灌注有不同程度改善.提示:应用高功率CO2激光对高龄高危冠心病患者行激光打孔心肌血运重建术安全、有效;并应加强围术期管理.
作者:屈正;张兆光;于建波;叶建光;孙衍庆;马临安;徐屹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由血管内皮细胞生成并释放的舒张因子--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是调节和参与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的重要细胞因子,在调节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有重要作用[1],但其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报道较少.1998年9~12月,我们测定了24例尿毒症患者血清NO的变化,并观察血液透析对其影响,以探讨其在肾脏疾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为慢性肾衰竭的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蔡英秋;苏洁;张岩;孙莉;刘淑梅;王小宁;杜海燕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性腺包括卵巢和睾丸,主要功能是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除维持生育功能外,对非生殖系统的作用已越来越被研究者们重视.应用性腺移植手段改善机体的生育状况,纠正机体的衰老状态早在上世纪就已被研究者们关注.现在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及性激素对机体健康作用的不断揭示,希望通过性腺移植纠正性腺衰退所致的机体功能失调,已成为研究者们再次关注的课题.为此特将性腺移植的历史及现状总结如下.
作者:曹金燕;史小林;诸定寿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使用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铁缺乏是其中的主要因素之一[1,2].本实验研究了口服补铁治疗对纠正体内铁缺乏及提高红细胞生成素疗效的作用.
作者:张新;彭立人;孙倩美;赵素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为观察钙离子拮抗剂对环氧酶-2(COX-2)表达的影响及探讨COX-2在缺血损伤过程中的作用,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脑缺血模型大鼠缺血和尼莫通干预时环氧酶-2蛋白的表达.结果:2组的假手术亚组、缺血1 h和4 h亚组均无阳性染色细胞,缺血12 h后,开始出现阳性染色细胞.尼莫通组的阳性着色细胞数显著高于单纯缺血组,分别为:缺血12 h 56±11/mm2与45±18/mm2(P<0.05);缺血24 h 117±16/mm2与69±14/mm2(P<0.01);缺血48 h 81±14/mm2与41±13/mm2(P<0.01).阳性染色仅见于梗死周围区形态完整的神经元.尼莫通组的脑梗死面积[(28.308±3.959)mm2]显著小于对照组[(46.780±6.167)mm2,P<0.01].提示:钙离子拮抗剂可有效减轻缺血性脑损伤,在梗死周围区COX-2延迟表达以及钙离子拮抗剂增加其表达,提示COX-2存在抗缺血损伤的作用.
作者:龙洁;张在强;路敦跃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对甲基-苯基-四氢吡啶(MPTP)制成的帕金森病(PD)模型恒河猴脑行MRI检查,T2WI显示:注入侧中脑黑质面积减小,内有局灶性高信号.对PD模型恒河猴脑组织切片行酪氨酸羟化酶免疫组化方法检查,证实注药侧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明显减少;行Grino染色显示注药侧黑质区有大量胶质细胞增生.实验结果表明MRI可作为评价MPTP建立恒河猴PD模型的手段.
作者:谷晔炳;李坤成;姚新宇;张进禄;刘玉军;鲁强;徐群渊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韦格内肉芽肿(Wegener granulomatosis, WG)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肉芽肿性血管炎疾病.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坏死性血管炎,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病情复杂易造成误诊延误治疗.1996年5月至1999年3月,共收治WG患者1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谨;刘羽翔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取孕13~14 d小鼠的子宫腺细胞区,经细胞分离和蛋白提取获得颗粒子宫腺细胞(GMG细胞)中的活性蛋白.将注入活性蛋白的10只孕3 d小鼠作为实验组;对照组10只小鼠给予PBS.注射后5 d取子宫观察胚胎着床情况并计算孕胚数.结果:实验组有9只可见胚胎,胚胎数为112个;对照组有7只可见胚胎,胚胎数为87个.提示:GMG细胞中的活性蛋白对胚泡着床可能有一定促进作用.
作者:翁静;许晴;梁元晶;路欣;史小林;诸定寿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普通肝素(SH)是目前血液透析(HD)临床中常用的抗凝剂,然而SH的抗凝作用有增加出血的危险性,长期应用可导致骨质疏松和高脂血症[1] .低分子肝素(LMWH)是从肝素中分离或降解而来的,与SH相比,具有半衰期长,抗凝作用强,对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影响小的特点[2].目前国外LMWH在HD中应用较普遍,国内近几年也逐步在一些大中型医院中使用.现将我院1997~1998年在HD过程中应用LMWH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延兵;陈秉良;王君梅;盛红芳;闫双燕;闫红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为研究中药复方962胶囊对老龄大鼠皮质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将22月龄和24月龄Wistar大鼠分为青年对照组、老年模型组、阳性对照脑复康组(0.56 g/kg)、962中剂量组(0.9 g/kg)和962大剂量组(1.8 g/kg)5组,分别灌胃给药1~2个月后处死大鼠.用Fonnun法和羟胺比色法分别测定5组大鼠皮质的ChAT和AchE的活性.结果:中药复方962大剂量(1.8 g/kg)对老龄大鼠皮质ChAT活性有提高作用(P<0.05),但对AchE无显著影响.提示:中药复方962可能通过影响老龄大鼠中枢胆碱能神经系统而改善其衰老的变化.
作者:李海玲;李林;李斌;叶翠飞;李宗信;何士大;左萍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早在1865年,法国学者就已观察到在癌症患者体内存在着异常的凝血状态.临床研究表明:血栓形成是目前癌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和第2死亡原因[1].首次大规模癌症患者体内凝血状态的研究发现,60%的癌症患者凝血时间较正常对照缩短.随后许多研究证实癌症患者存在高凝状态;常见的是纤维蛋白原升高(48%),血小板增多(36%);还常伴有凝血因子Ⅴ、Ⅷ、Ⅸ、Ⅺ、的升高,常规凝血象检查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时间等缩短[1,2].
作者:刘元波;赵相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996年10月至1998年6月对11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了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发现:①梗死相关血管(IRA)再通率97.3%,其中TIMI-3级血流占98.2%,与国外同类手术95%左右的再通率相近,而明显高于溶栓治疗50%~70%的再通率.②住院病死率为2.65%,死亡患者均伴有心源性休克.国外同类手术不包括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住院病死率为2%~4%.③使病人从急诊室至导管室开始动脉穿刺的时间(door to needle)缩短至30 min左右,这样就缩短了入院至IRA开通的时间.
作者:胡大一;贾三庆;李田昌;王乐丰;杨明;王铁;崔亮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前已公认,激素补充治疗对女性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其中部分原因是雌激素对血浆脂质具有调节作用.本研究观察了55名绝经妇女激素补充治疗1年后血清脂质的变化,探讨性激素对脂质的影响.
作者:赖爱鸾;俞嘉华;丁磊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为探讨氟伐他汀对血脂的影响及其与内膜增厚的关系,将髂动脉内膜剥脱术后高脂血症模型兔随机分为氟伐他汀组和非用药组(各组n=28),并设正常对照组(n=7).分别于喂高脂饮食前及动脉剥脱术后1、2、4、8周,观察氟伐他汀组和非用药组动物血清TC、 TG 及LDL-C 的变化;并观察动脉剥脱术后1、2、4、8周氟伐他汀组和非用药组兔髂动脉切片的新生内膜、中膜厚度及内膜/中膜比值(I/M).结果:氟伐他汀组血清TC、TG、LDL-C浓度明显低于非用药组(P<0.05);氟伐他汀组的新生内膜厚度和I/M明显低于非用药组(P<0.01);动脉内膜厚度与TC、 TG、 LDL-C呈明显的直线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911、0.892、0.942,P<0.01).提示:氟伐他汀可调节血脂,有效抑制血管内膜过度增生.
作者:李东宝;沈潞华;谢苗荣;陈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恶性肿瘤的治疗一般为外科手术、化疗或放疗.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细胞内许多复杂的反应已开始明了,癌发生的基因表达及细胞调节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当今,基因治疗已成为现实.基因治疗不仅安全而且几乎没有不良反应.然而,当基因治疗应用于肿瘤时,就显得复杂多了.因为肿瘤的发生是复杂的过程,可能是多种基因的缺陷和许多不同基因的突变[1],因此,在对其进行基因治疗中选择有效力的靶基因是很困难的,而只选择1种可能不起作用.同样,如果缺乏1个可携带基因的载体,安全、有选择的、高效的将目的基因运到靶目标,那么基因治疗肿瘤将是很局限的.此外,这些转基因载体的长期安全性也有待证实.对此,我们将讨论主要的泌尿系肿瘤的恶性变过程及其基因治疗所有潜在机制.
作者:薛竹;张玉海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