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晓飞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规范化培训对提高急救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中心2015年1月~2017年1月的368名参加急救规范化培训的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医生170名,护士198名,采取随机抽签分组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015年1月实验组参加规范化培训,对照组不参与培训,但两组人员均需在2015年2月进行院前急救考核,对比两组考试合格率情况;2016年1月两组人员均参与培训,培训完成后两组人员均参与考试,统计并分析2次考试的合格率,并对根据2年时间中进行抢救的病例,对抢救质量做出作分析对比.结果2015对照组未参与培训时考试通过率及急救质量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2016年参与培训后对照组在考试合格率及急救质量上仍低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2016年在考试通过率和急救质量上稍高于2015年,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2016年考试合格率及急救质量上明显高于2015年(P<0.05).结论 院前急救规范化培训在临床实践中起到巨大的作用,增加医护人员的急救能力,提高急救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邓秀嫔;仲芳玉;陈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对脑出血患者围术期进行流程化护理,分析该护理方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64例,所有患者统一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82例进行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8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围术期流程化护理,分析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评分、血肿体积变化、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在围术期行以流程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缩小脑部血肿体积,可见该护理方案值得被应用推广.
作者:李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沙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老年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本院初诊T2DM老年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沙格列汀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价治疗前后两组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BG、2 h PG、HbA1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理功能、精神状态、精力、健康状况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T2DM老年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巍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分析小儿结节性硬化症的平扫CT影像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进行CT平扫的38例结节硬化症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分析发现所有患儿结节硬化症进行CT平扫表现为颅内钙化结节与非钙化结节,室管膜下结节37例(97.4%),无论是首次扫描还是复诊扫描,结节钙化发现率达到100.0%;皮质或皮质下结节有10例(26.3%);脑实质内发现孤立斑片状钙化9例(23.7%),双侧侧脑室扩大19例(50.0%).结论 小儿结节性硬化症主要是室管膜下钙化或高密度结节,进行CT平扫,发现颅内高密度或钙化结节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临床诊断的时候可将其作为确诊小儿结节性硬化症的首要方法.
作者:邓一琼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应用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接收的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42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设为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予以治疗,并将同期收治的另外42例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设为研究组,在阿托伐他汀的治疗基础上联用通心络,比较组间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干预后,两组患者的PAI-1、D-dime、IMT、hs-CRP指标相比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患者的各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结论 在H型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采用通心络联合阿托伐他汀予以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血脂及纤维系统平衡状况,延缓病情进展,而且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宋晨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对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抵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之间242例本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1例,对观察组患者予以利培酮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予以五氟利多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种药物治疗抵抗的效果.结果 进行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患者功能评价量表(GAS)评分以及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简明精神评定量表(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1%,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9.66%,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与精神状态较对照组患者更接近健康人,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简明精神程度更好,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更少,并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观察组患者药物治疗抵抗效果较弱.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予以利培酮进行治疗,药物治疗抵抗效果较弱,能够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的恢复,能够提高患者简明精神程度,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潘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康妇消炎栓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情况.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7年3月间前来本院就诊,且确诊为慢性盆腔炎的患病妇女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头孢曲松钠治疗方案,试验组采用头孢曲松钠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试验组43例患者中,24例有效,16例显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试验组有1例发生消化道反应,2例发生皮疹瘙痒,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妇消炎栓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传统的单纯使用头孢曲松钠的治疗方式,有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胥谱金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复杂性未稳定性颅脑损伤、脑出血患者的早期护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今收治的7例复杂性未稳定性颅脑损伤、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结果 7例患者中,6例术后恢复良好,1例为保守治疗,严密观察,避免手术,恢复良好.结论实施早期护理,能做好充分的手术准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防治各种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所在.
作者:张冬英;杨永忠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探讨乳腺分泌型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0例乳腺分泌型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其病理特征.结果 20例患者中12例病灶处在左侧乳腺,8例病灶处在右侧乳腺;14例位于外上象限,4例位于内下象限,2例位于乳晕区.乳腺肿块直径介于1.2~3.5 cm,平均(2.1±0.5)cm;肿块边界清晰、质硬;3例压痛,2例乳头溢液,9例可触及肿大的腋窝淋巴结.20例标本的组织形态接近,多数为推挤式生长、边界清晰.瘤细胞为实性巢状、管状、微囊性分布,其中实体巢中存在大小不等、多少不一的腺样和囊泡状结构.20例标本免疫组化分析发现CEA(+)、CK(+)、S-100(+)、ER(-)、C-erbB-2(-)、GCDFP-15(-),4例PR(+),4例细胞Ki-67(+)、p53(+)、cyclin D1(+),3例标本中5%~8%为阳性细胞,8例CD10被标记.特殊染色分析发现20例淀粉酶消化后PAS染色,且细胞内外分泌物为强(+).结论 乳腺分泌型癌属于预后较好的一种罕见性癌,临床可通过病理学形态及免疫组化进行确诊.
作者:田连胜;苏哲;张宏岩 刊期: 2018年第08期
2017年1月我科收治1例性细菌性心内膜炎(SBE)误诊为肾炎综合征患者,现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男,68岁,因反复心累、乏力半年,发热4个月余,加重1周,于2017年1月7日入住本院心血管内科.入院前半年无诱因出现心累、乏力,活动后加重,无胸痛及心前区压榨感,院外行相关检查发现尿隐血及蛋白阳性,血常规示中度贫血,未进一步检查及治疗.入院前4个月余,患者开始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7.5~38.7℃,无咳嗽、咯痰、痰中带血、潮热、盗汗,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腰腹痛、血尿,自服退热药物体温可降至正常,约2~3d体温再次升高,无厌油、皮肤黄染、腹泻,院外多次行血常规及尿常规检查如上述,腹部CT及彩超未见异常;症状反复未愈,渐出现双下肢浮肿,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及咯粉红色泡沫痰,1周前上症加重,持续低热,服药无缓解,来本院收治入院.
作者:钟春梅;李正良;陈祥睿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3个月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56例AIS患者(观察组)和5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hs-CRP进行测定,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随访记录NIHSS评分.结果 观察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AIS患者不同NIHSS评分的临床分型组间血清hs-CRP水平比较,重型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轻型、中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AIS患者急性期血清hs-CRP升高水平与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r=0.954,P<0.001).重型组患者神经功能学评分(NIHSS)的改善率低于轻型组(P<0.001).结论 血清hs-CRP水平是评价AIS严重程度和预测预后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指标,hs-CRP水平增高,预后越差.
作者:于洪;聂文宝;陈欣宇;于琦莉;吴典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对比不同剂量芬太尼对高血压患者行无痛支气管镜时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7月间于本院接受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的12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两组患者接受麻醉药物的剂量不同分为A1组与A2组,A1组给予芬太尼2μg/kg,A2组给予芬太尼4μg/kg.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内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1组T1、T2、T3、T4时段的HR、SBP、DBP以及SpO2与T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A2组的HR与SpO2在T2、T3时段内有一定差异,SBP、DBP水平相比A1组更接近正常,波动幅度明显小于A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且A2组术中呛咳体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合计明显低于A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结论 芬太尼作为临床常用的麻醉药物,镇痛效果强,无蓄积且安全可靠,为临床麻醉高质量、高可控性提供了选择,在高血压患者行无痛支气管镜麻醉时,4μg/kg芬太尼是比较合适的剂量.
作者:付雄;乔自玺;肖素琼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高血脂伴有高血压患者接受辛伐他汀治疗后对其白细胞介素-6、IMT的作用.方法 将150例高血脂伴高血压患者分作A组、B组、C组,各50例,采取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治疗,对比结果.结果 C组血压、血脂、IL-6、IMT均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脂伴有高血压患者采取辛伐他汀治疗后,可显著降低白细胞介素-6、IMT.
作者:马立东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介入栓塞化疗配合HIFU治疗晚期复发性宫颈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晚期复发性宫颈癌的临床资料,选取介入栓塞化疗及介入栓塞联合HIFU治疗患者,各30例,分别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复发转移率及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CR)病例(26.67%)、总有效率(80.00%)均显著较对照组(6.67%、53.33%)高;且观察组局部复发(33.33%)、远处转移(33.33%)病例均显著较对照组(60.00%、60.00%)少,1年、2年生存率(76.67%、36.67%)均高于对照组(50.00%、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治疗期间均出现Ⅰ度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及脱发现象,观察组出现局部疼痛、下肢麻木各2例,但两组不同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介入栓塞化疗配合HIFU治疗晚期复发性宫颈癌不影响治疗耐受性,且疗效佳,能使患者取得一定生存获益.
作者:曲世楠;刘璐;彭金凤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治疗前后血清IL-7水平与CD4+T细胞计数及HIV-RNA定量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间接受HAART的艾滋病患者73例,通过ELISA检测IL-7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计数,实时定量PCR检测HIV-RNA定量.比较HAART前后血清IL-7水平与CD4+T细胞计数及HIV-RNA定量相关性.结果 经过HAART后,艾滋病患者IL-7水平降低、CD4+T细胞计数增高,HIV-RNA定量减少(P<0.001).HAART前后的IL-7改变量与CD4+T细胞数量改变量成负相关(r2=0.8050);与HIV-RNA定量的对数值改变量无相关性(r2=0.0150).结论 艾滋病患者经HAART后IL-7水平降低,降低量与CD4+T细胞计数增高量呈负相关,而与HIV-RNA定量的降低量无相关性.
作者:蒋奕;胡腾;刘冰;荣秀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剖析整体护理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5月本院接诊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50例,并以投掷子的方式将其随机分成研究和对照两组,每组25例.研究组应用整体护理方案,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两组病情的恢复情况,比较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比对照组的80.0%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和对照组的24.0%比较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SF-36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整体护理方案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施护,可显著提高其病情控制的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漆开萍;陈小红;曾芳;朱红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采取比索洛尔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的影响,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1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用药方案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75)和比索洛尔组(n=75),所有常规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抗心衰治疗,对所有比索洛尔组患者采取比索洛尔辅助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及用药安全性状况.结果 比索洛尔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心功能、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优(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采取比索洛尔治疗疗效显著,且可改善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
作者:白执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CPHD)并心房颤动(房颤,AF)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水平与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60例CPHD并A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轻度组(Ⅰ~Ⅱ级,A组,n=21)和中重度组(Ⅲ~Ⅳ级,B组,n=39).比较两组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心房内径(LAD)、右心室内经(RAD)、肺动脉主干内径(MPAD)、室间隔厚度(IVST)、肺动脉收缩压(PASP)、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差异,并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NYHA心功能分级与上述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A组LAD、RAD、MPAD、IVST、PASP及LVEDD水平均较B组低(P<0.05),且LVEF水平较B组高(P<0.05);且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发现NYHA心功能分级与MPAD、PASP及LVEDD呈正相关(r=0.614、0.532、0.417,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439,P<0.05).结论 MPAD、PASP、LVEDD及LVEF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间关系密切,可作为评估CPHD并AF患者心功能状态的辅助指标,为临床诊疗工作及早进行提供条件.
作者:杨帆;王晓云;黄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螺钉内固定及异体骨植骨治疗肱骨头塌陷骨折并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例肱骨头塌陷骨折并肩关节半脱位患者,对其给予螺钉内固定及异体骨植骨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随访时间为(9.54±1.01)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5.62±1.10)个月;治疗前,患者的肩关节Neer评分为(63.58±4.12)分,治疗后,患者的肩关节Neer评分为(82.16±4.57)分,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评估方面,4例患者为优,4例患者为良,2例患者为可;治疗满意度方面,9例均为非常满意度,仅1例为基本满意.结论 螺钉内固定及异体骨植骨是治疗肱骨头塌陷骨折并肩关节半脱位的有效方法.
作者:吴方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以瞬时弹性成像(TE)技术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8例,分别于抗病毒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48周、96周进行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肝脏硬度值(LSM),同时检测其血清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ALT)、透明质酸(HA)及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水平.结果 抗病毒治疗后24周较治疗前,96周较48周LSM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显著改善,HA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纤维化,动态检测LSM可作为监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进展的随访指标,LSM的下降是抗病毒治疗有效的表现.
作者:宁晓艳;程宁;黄鑫;阎飞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