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娟;赵美英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首诊于眼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将首诊于眼科门诊后经内分泌科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32例为观察组与内分泌科诊断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41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和治疗,观察组在一般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统计2组患者住院期间负性情绪及依从性、血糖控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FBG、2hPG、HbA1c分别为(5.9±1.2)mmol/L(、7.8±1.3)mmol/L、(6.8±1.1)%,优于对照组的(7.8±1.3)mmol/L(、9.7±1.7)mmol/L、(7.9±1.2)%,观察组血糖控制治疗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为(35.7±3.8)分,SDS评分为(39.4±4.1)分,低于对照组的(47.4±3.9)分(、49.8±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首诊于眼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改善其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王晶霞;李相军;李春燕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磺胺嘧啶银锌霜联合莫匹罗星治疗烧伤创面局部感染的有效性。方法选取70例诊治的烧伤创面局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2组患者均给予磺胺嘧啶银锌霜涂抹创面,观察组在以上用药基础上加用莫匹罗星软膏,每天与磺胺嘧啶银锌霜膏交替使用,创面不覆盖,观察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治疗1周及2周时创面大小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8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磺胺嘧啶银锌霜联合莫匹罗星治疗烧伤创面局部感染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改善创面愈合状况,疗效肯定。
作者:孟素玉;赵鹏;马雅宁;徐文虎;胡荔男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脑外伤手术的麻醉配合与护理方法。方法抽选急性脑外伤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化护理,实施全面有效地护理措施,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80.23%,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熟练的麻醉配合和充分的护理准备能有效地增加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并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疗效显著,应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甘春旭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创伤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72例创伤性骨折患者,对患者采取64排螺旋CT检查,行三维重建技术,并对比X线片诊断结果。结果 X线骨折检出率74.3%(101/136),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检出率98.5%(134/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创伤性骨折中具有显著应用效果,可清楚显示骨折粉碎和移位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必要参考依据。
作者:曹秀宇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行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咳嗽变异性哮喘120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时所用不同治疗方案分成2组,将行单纯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54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将行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66例患儿设为观察组,对2组炎症因子、肺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炎症因子(TNF-α、IL-4、IL-8、IgE)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在2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水平均改善基础上,其改善幅度比对照组显著(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6.06%和对照组9.26%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行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可降低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肺功能,安全有效,具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作者:马雷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初步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确诊为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分别对其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诊断符合率。结果腹部超声诊断确诊43例,确诊率为(70.5%),漏诊16例(26.2%),误诊2例(3.3%);阴道超声诊断确诊58例,确诊率为(95.1%),漏诊2例(3.3%)误诊1例(1.6%);阴道超声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部超声检查方法相比,阴道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更高,可为妇科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并以此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治疗方案。
作者:白玲娇;张建蕾;尚娜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究接受全麻手术患者苏醒室内应用综合护理模式效果评价。方法选取100例行全麻手术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通过综合护理、常规护理干预,对比2组血压变化、心率和复苏躁动概率。结果苏醒时,2组舒张压和收缩压、心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苏醒期躁动率分别为4%、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手术患者在麻醉苏醒室内护理中,实行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较好,且可改善患者的血压、心率和苏醒期躁动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熊云飞;赵红;涂萍;谢辉莉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经皮电神经刺激联合微波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以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对象,按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经皮电神经刺激联合微波治疗。治疗15 d后,比较2组震动感觉阈值、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左侧下肢和右侧下肢震动感觉阈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MCV和SCV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治疗,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30.56%(11/36)、91.67%(33/3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经皮电神经刺激联合微波治疗具有更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蒋庆耀;马运芝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在初产妇分娩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待产的116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产科护理与检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提高分娩自我效能干预。观察2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进行自我效能干预的观察组的产妇临床分娩时经阴道分娩49例(84.5%),剖宫产9例(15.5);对照组产妇经阴道分娩38例(65.5%),剖宫产20例(34.5%)。2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产妇的临床分娩过程中使用自我效能干预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冯晶晶;陈秀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索膝关节后侧入路应用于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24例进行研究,入选病例均采用膝关节后侧入路手术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其随访资料,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对其膝关节恢复程度进行评价。结果24例患者均在术后接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3.5个月。入选病例均实现骨性愈合,末次随访Rasmussen平均得分为26.9分,优14例,良10例,优良率为100%。膝关节功能良好,全部患者对术后恢复效果非常满意。结论膝关节后侧入路手术治疗累及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有着术野清晰、创伤较小、固定简单等特点,且手术疗效显著是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有效术式。
作者:邱军荣;陈超;吴根发;黄志虎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临时性肠造口还纳术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实施临时性肠造口还纳术患者的一般资料,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术前针对性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3%(3/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0%(1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6%(40/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3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在临时性肠造口还纳术患者中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黄如瑜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及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出血患者7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试验组采用康复治疗及综合护理。对2组患者术后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术后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治疗及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作用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运动功能,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谭媚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研究补肾化瘀汤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患有黄褐斑的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六味地黄丸治疗,观察组使用补肾化瘀汤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分析2组患者的疗效及性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2.4%,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发现观察组患者E2、FSH、LH水平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有黄褐斑的女性患者采用补肾化瘀汤治疗,不但能显著提高其治疗效果,并且能有效改善其体内激素水平,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郭靓;胡中立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析综合护理在脊柱外伤合并截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8例脊柱外伤合并截瘫患者为研究资料,按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7.69%优于对照组的28.21%;观察组住院时间(41.2±7.3)d少于对照组的(57.9±7.8)d;观察组死亡率2.56%优于对对照组的15.38%。2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44%,优于对照组的76.92%(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脊柱外伤合并截瘫患者中获得较好的应用效果,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婷;黄佳;吴春燕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析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术治疗高危结肠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高危结肠癌42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治疗方法不同分2组,每组21例。在所有患者中,予以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予以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术治疗,对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恢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关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术对高危结肠癌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可使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状降低,并且此术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胡侃;张裕桂;向德雨;秦章禄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对应用传统术式与经阴道网片盆底重建术两种方式对患有重度盆底器官脱垂疾病的老年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重度盆底器官脱垂疾病的老年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4例。采用传统术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经阴道网片盆底重建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盆底器官脱垂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老年重度盆底器官脱垂疾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围手术期内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经阴道网片盆底重建术对患有重度盆底器官脱垂疾病的老年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廖灿;吴杰儒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对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该效果进行探究,并分析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77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36例)和循证护理组(41例)对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的卧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健康知识掌握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心功能分级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不仅能够使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大大降低,同时对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卢薇薇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常见小儿急腹症的诊断和鉴别价值。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100例小儿急腹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全部观察对象均接受彩色超声以及病理检查,比较分析患者的临床检查和诊断结果。结果全部100例小儿急腹症患者中,原发性腹膜炎7例,符合率100%,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23例,符合率100%,急性肠套叠20例,符合率80%,急性阑尾炎40例,符合率85%,急性肠梗阻10例,符合率90%。结论彩色超声是一种较为准确且有效的小儿急腹症临床检查和诊断方法,有助于各类小儿急腹症的相互鉴别,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陈志旺;朱植之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分析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施伊立替康和5-氟尿嘧啶治疗胃肠道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2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52例胃肠道肿瘤患者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各26例。对照组26例胃肠道肿瘤患者采用伊立替康及5-氟尿嘧啶进行治疗,实验组26例胃肠道肿瘤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进行加减治疗,观察2组胃肠道肿瘤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及半年内生存率。结果对照组半年内生存率(69.23%)与实验组半年内生存率(76.9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胃肠道肿瘤患者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施伊立替康和5-氟尿嘧啶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靖 刊期: 2016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麻黄加术汤对风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35例风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参考组17例,接收单纯西药治疗;试验组18例,接收西药与麻黄加术汤合并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关节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参考组的6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13.8±1.5)d和症状改善时间(8.6±1.1)d均显著短于参考组患者住院时间(22.7±1.9)d和症状改善时间(15.9±1.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考组患者有6例发生并发症,占总数的35.29%;试验组患者有1例发生并发症,占总数的5.56%,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黄加术汤对风湿病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晓超;侯满萍 刊期: 2016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