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痛胃镜1020例临床应用观察

陈建婷;苏玉强;郭龙;卢煜

关键词:无痛胃镜, 满意度, 并发症
摘要:目的 探讨无痛胃镜对上消化道疾病诊断与治疗的优越性.方法 分析应用丙泊酚、芬太尼联合静脉麻醉下1020例(无痛组)胃镜完成情况、咽部反射发生率、操作时间、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与随机同期常规胃镜诊治术102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 无痛组1020例患者感觉满意969例(95%),对照组满意532例(52.16﹪),无痛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无痛组咽部反射全部消失(100﹪),对照组出现明显咽部反射340例,占33.3﹪,无痛组咽部反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无痛组患者平均胃镜操作时间、胃镜操作成功率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4)无痛组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均较常规组显著减少,1例出现呼吸骤停,经气囊辅助呼吸后恢复,无后遗症.结论 无痛胃镜诊治术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是一种安全、舒适的内镜诊治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当代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在贫血治疗和心血管系统方面的作用显著,并参与心肌保护,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现就EPO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作用的证据、可能的相关机制和信号转导综述如下.

    作者:吴锦波;吴平生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输尿管结石ESWL治疗失败后输尿管镜下治疗的探讨

    目的 探讨输尿管结石ESWL治疗失败后应用输尿管镜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月中,因输尿管结石ESWL治疗失败后,采用输尿管镜进行治疗的52例患者资料,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治疗全部排石成功.且患者住院时间短,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于ESWL治疗失败的输尿管结石,采用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安全、高效、微创及并发症少、治疗结石一步到位等优点,可作为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

    作者:万长华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瑞芬太尼对不同年龄患者心率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瑞芬太尼对不同年龄患者心率的影响.方法 对行手术的患者按照年龄分组,分别为:婴幼儿组、少儿组、中青年组和老年组.从各组中随机选择20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在麻醉诱导入睡后静脉注射瑞芬太尼2ug/kg,观察并记录患者注射瑞芬太尼前后5min的心率变化.统计分析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各统计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注射瑞芬太尼后各组患者的心率均低于注射瑞芬太尼前的心率(P<0.05),其中对老年组、婴儿组的影响大于少儿组和中青年组(P<0.05).少儿组和中青年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对老年和婴幼儿患者心率影响较大,对中青年和少儿患者心率影响相对较小.

    作者:邹雪霞;廖小卒;张志刚;李斌飞;程周;张培才;文静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高容量血液滤过对心肺复苏后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目的 评价高容量血液滤过(High Volume Hemofiltration,HVHF)对心肺复苏后综合征(post-resuscitation syndrome,PRS)患者的影响.方法 32例PR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HVHF治疗,对比治疗前后多巴胺用量、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PaO2/FiO2)、血乳酸、C反应蛋白(CRP)、APACHEⅡ评分、GCS评分等及14天及30天病死率.结果 HVHF治疗后,治疗组MAP、PaO2/FiO2、GCS评分升高,多巴胺用量、血乳酸、CRP、APACHEⅡ评分、14天病死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30天病死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HVHF对PRS的治疗有益,可以降低近期死亡率,但不能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作者:阮少川;李盘石;冼海涛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的26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一种可靠方法.

    作者:肖光云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摇椅弓在治疗成年人前牙深覆深覆盖伴散隙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使用摇椅弓矫治成年人前牙深覆深覆盖伴散隙的AngleⅠ类错畸形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 运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主要使用摇椅弓、结合使用链状橡皮圈等对10例前牙深覆深覆盖伴散隙的AngleⅠ类错畸形成年病例进行矫治.结果 10例成年患者均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磨牙中性关系、前牙覆覆盖正常、面型明显改善.结论 摇椅弓在矫治成年人前牙深覆深覆盖伴散隙的AngleⅠ类错中效果可靠.

    作者:郭亚琳;叶晓红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

    我国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大约为260万,约占总死亡比例的45%.了解心脑血管的发病病因,通过采取避免外源性刺激因素、合理膳食、持续规律的有氧运动、戒烟戒酒、保持良好情绪、定时体检等几个方面对心脑血管的疾病进行共同预防.一旦发病应及时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刘福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浅谈血液透析工作的带教体会

    血透室是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终末期--尿毒症患者提供器官支持,并维持其生命的治疗场所.同普通病房相比,护士在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及工作性质上都有很大的特殊性和专业性.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规范化管理的逐步完善,以及新业务、新技术的展开和应用,就需要培养一支高素质、高层次和高学历的技术过硬的专业透析护理队伍.

    作者:喻雅君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异位妊娠的病因及治疗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习称宫外孕.异位妊娠依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种植部位而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宫颈妊娠、宫角妊娠、子宫壁妊娠、子宫下部妊娠、子宫瘢痕妊娠、子宫残角妊娠、子宫切除后妊娠、绝育后异位妊娠等等.异位妊娠以输卵管妊娠为多见,约90%以上.

    作者:蔡旭明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连竹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0例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连竹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药连竹汤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雷尼替丁胶囊.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5%和65%,两组的胃镜检查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75%,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连竹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左新红;彭和根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慢性胆囊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慢性胆囊炎是常见的一种胆囊疾病,中医学称之胆胀病.胆胀是指胆腑气郁,胆失通降所引起的以右胁胀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胆病,为临床常见证候之一.本病病机主要是气滞、湿热、胆石、瘀血等导致胆腑气郁,胆失通降.辨证上以辨虚实和缓急为要点.胆胀的治疗原则为疏肝利胆、和降通腑.共分为肝胆气郁、气滞血瘀、胆腑郁热、肝胆湿热、阴虚郁滞、阳虚郁滞六个证型进行中医治疗.本病一般预后良好.在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及情志方面的调摄.

    作者:刘强;纪春玲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LPA、CD62p的表达

    目的 观察健康老年人与血瘀证型急性脑梗死患者LPA、CD62p的差别.方法 收集健康老年人30例,脑梗死患者60例,测定二者血浆LPA、CD62p水平.结果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LPA、CD62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LPA、CD62p在脑梗死急性期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作者:林培贤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330例初孕引产妇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反应

    在计划生育临床技术工作中,了解受术者的心理特点利于搞好优质服务,促进受术者早日康复,是广大技术人员共同探讨的问题[1].笔者对330例来自农村的初孕引产妇进行以心理问题为主要内容的调查,发现存在多种心理状况,尤其是一些受术者心理问题复杂,在客观上可能发展为神经症的易患因素,值得引起重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志山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麻醉学的教学探讨

    随着临床医学留学生教育的开展,结合学校实际,在麻醉学教学过程中探索以教学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在师资培养、教学改革等教学各个环节,强化教学及留学生管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并总结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留学生教学的质量.

    作者:杨刚;简道林;余伶俐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丹参粉针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伴有缺血性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粉针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伴有缺血性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糖尿病足患者52例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丹参粉针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22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溃疡愈合率、经皮氧分压等情况.结果 丹参粉针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组溃疡愈合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1),经皮氧分压、足背动脉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丹参粉针剂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通过改善血流变学异常及局部的创面的微循环,明显促进伴有缺血性糖尿病足的愈合.

    作者:孙法凤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人工气道护理的应用及进展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病人佳护理方法.方法 对81例气管切开术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治疗组(41例)分别进行不同的护理,观察结果,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对照组40例,出现肺部感染5例,气道损伤7例,两者都有10例.治疗组41例,肺部感染2例,气道损伤2例,两者都有3例.治疗组肺部感染和气道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结论 专业气道护理对降低人工气道患者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有明显效果.

    作者:廖光辉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局部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气腹前在打孔处皮肤至腹膜之间用左布比卡因局麻和胆囊床放置左布比卡因、芬太尼混合液的明胶海棉,观察其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气腹前,用20mL 0.25%左布比卡因在腹壁3个打孔处局部麻醉.并于胆囊切除止血后,胆囊床处放置用5mL 0.5%左右布比卡因和0.05mg芬太尼混合液浸透的明胶海绵两片.对照组除腹壁浸润注射生理盐水外,并在胆囊切除后,静脉给予0.05mg芬太尼.评估和记录术后1、2、3、6、9和24h的VAS评分.如果患者VAS>40时,给予肌注哌替啶50mg.结果 治疗组在所有观察时间点VAS评分值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需要镇痛和右肩痛的发生率低(P<0.05).结论 腹壁局部麻醉和胆囊床放置含左布比卡因和芬太尼的明胶海绵,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疼痛有明显镇痛作用,是一种安全、简单、副作用少的镇痛方法.

    作者:孙勇;安波;冉小红;张金文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阳黄55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湿热蕴蒸型阳黄的临床疗效.方法 湿热蕴蒸型阳黄11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治疗组药用柴胡疏肝散改汤加减,日1剂,早晚两次温服;对照组药用茵栀黄颗粒,1袋/次,3次/日,冲服.14d为一疗程,两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治愈率比较:治疗组治愈率为56.4%,对照组治愈率为34.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有效率为70.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示治疗药物依从性良好.结论 柴胡疏肝散改汤加减治疗湿热蕴蒸型阳黄临床疗效较好,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小,药物依从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程端芬;陈劲梅;刘旭;刘忠伦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活动复制和血清氨基酸转移酶持续升高的肝功能代偿的成年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患者分为2组,每组30例,A组予以阿德福韦酯每日1次,每次10mg,1a以上,甘利欣胶囊一次150mg,一日3次,服用15d.B组甘利欣胶囊一次150mg,一日3次,服用15d.结果 两组治疗前基本资料相似,具可比性.口服阿德福韦酯可明显抑制HBV DNA复制,应用1、2、3a时的HBV DNA转阴率(<1000拷贝/ml)分别为28%、45%和56%,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12%、29%和43%,明显高于B组0%;血清氨基酸转移酶治疗正常后3a再次升高为3.1%,明显低于B组90%.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活动复制和血清氨基酸转移酶持续升高的肝功能代偿的成年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方献红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9例齿状突骨折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颈椎齿状突骨折前后路手术并发症发生原因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本组患者9例,通过对术后出现神经损伤、气道阻塞、低血容量、手术内植物松动、切口感染、制动引起的压疮等并发症分析原因,早期发现,采取了及时有效的处置.结果 本组1例出现喉上神经损伤,1例出现左上肢暂时性轻瘫,1例出现血肿压迫缺氧,1例切口红肿,经对症处理后效果良好.本组无严重神经功能损害病例.结论 术后严密观察,及时正确的医疗及护理处置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王雪燕;庞玉;李秀云 刊期: 2011年第25期

当代医学杂志

当代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