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几种行为治疗理论的介绍

毕金仪

关键词:
摘要:行为治疗初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巴甫洛夫的动物实验性神经症的模型以及早期行为主义者华生等人的儿童强迫性恐怖症的模型都是行为治疗的理论与实践的典范.当时已有很多人试图用以解释人的行为和精神异常现象,并对此作了矫正和治疗的尝试.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伊曲康唑在皮肤科中的应用(上)

    伊曲康唑是一种高效、广谱、口服的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在中国上市10年来已经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真菌感染性疾病.在其疗效及安全性获得肯定的同时,报告了大量关于伊曲康唑的治疗方案.

    作者:解士海;崔盘根;马鹏程;陈志强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伊曲康唑临床使用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在过去的15年里,广谱抗真菌药伊曲康唑(商品名:斯皮仁诺,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用于治疗世界范围内的7千万真菌感染患者,其有效性、安全性和耐药量已被确切地证明.在第十届欧洲皮肤病性病学会大会上,与会学者回顾了10年来伊曲康唑在德国临床应用所取得的令人鼓舞的成效,同时报告了一些新发现和新观点.

    作者:潘进毅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小儿肠道感染120例临床疗效观察

    资料与方法1993年1月~1997年1月,我部观察室治疗肠道感染患儿120例,男66例,女54例,平均7.5岁.其中1~3岁28例,3~7岁35例,7~14岁48例,>14岁9例,120例均有发热、呕吐、腹泻、腹痛体征和实验室检查依据.

    作者:文英;林鹤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五福心脑康治疗高脂血症及其并发症的疗效观察

    五福心脑康是石家庄神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用于预防和治疗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病的良药,它是以传统活血化瘀中药红花中提取的红花油为药,辅以芳香开窍的冰片及维生素E、维生素B6等组成的以中药为主中西药复合制剂.

    作者:柯元南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抗乙肝病毒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很多新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正在进行治疗慢性乙肝的评估.恩替卡韦已经正式上市,恩曲他滨Ⅲ期临床研究已经完成,很快可获得结果.其他一些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如替比夫定和克拉夫定已经完成了Ⅱ期临床试验.

    作者:刘士敬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慢性咽炎的社区处理原则

    慢性咽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多发病,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急性咽炎反复发作为其主要原因,此外,上呼吸道慢性炎症刺激,烟酒过度,粉尘、有害气体等的刺激,喜食刺激性食物,职业因素和体质因素亦可引起,全身因素也与其发作相关.

    作者:房高丽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天雄散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50例疗效观察

    自2003年以来,我们用<金匮要略>中的天雄散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柳秀真;吕长青;李华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56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米非司酮治疗范围的扩大,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报道较多.因其有促子宫内膜萎缩的作用,临床上有用于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报道.本文对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和作用进行了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凤秀;张玉红;马淑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心悸、气促、心脏杂音1年

    病历摘要患者,女,34岁,因反复心悸,活动后气促1年余,于2005年9月16日入住本院.患者于1年多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气促,活动后稍加重,能平卧,无胸痛、胸闷,也无咳嗽、咳痰及双下肢水肿,心悸、气促症状反复出现,但没有明显加重趋势.

    作者:王崇恒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白蛋白加氟哌酸治疗溃疡期褥疮12例疗效观察

    褥疮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问题,涉及医院的各个科室.昏迷、瘫痪、极度消瘦、年老体弱、营养不良、水肿等病人较易发生.一旦发生褥疮,不仅增加病人感染机会,而且可能威胁病人生命.同时,由于病人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差,往往也给褥疮的治疗带来一些困难.

    作者:阮淑萍;陈荷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完带汤加味治疗慢性结肠炎46例疗效观察

    完带汤出自<傅青主女科>,方由白术、山药、党参、白芍、车前子苍术、甘草、陈皮、黑芥穗、柴胡等10味药组成,是专为妇人脾虚不运、湿浊下陷的带下症而设.而笔者近年来运用本方治疗慢性结肠炎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小燕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气管及食管异物的社区处理及转诊

    气管及食管异物在社区医疗中比较常见,前者是耳鼻喉科常见危重急诊之一,治疗不及时可发生窒息及心肺并发症而危及病人生命;后者为食管的常见疾病,如果不能正确及时治疗同样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基层医院存在医疗技术和设备水平的局限性,在社区处理方面往往缺乏经验,对于在何种情况下需转诊到上级医院认识不够,容易贻误治疗时机甚至引起严重的后果,本文就气管及食管异物的社区处理措施及转诊情况做一简要概括,仅供大家参考.

    作者:于丹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益气养阴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86例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益气养阴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86例.结果:此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比较满意.

    作者:武翠凡;王宏宇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老年人外感热病的治疗体会

    人到老年多有气虚、肾虚、脾阳不足或因久病多病伤阳等体虚之象,而正气不足极易感受邪气,并且常常由于正不胜邪,病情复杂多变,病程缠绵不易治愈,故此现代医学应用抗生素治疗难以收到较好疗效,一则由于病人久病或多病对许多抗生素已不敏感,二则久用更易于伤阳或伤正.因此,许多老年人求治于中医药.笔者经十余年临床观察,施用中药治疗老年感染性疾病50例,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磊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环磷腺苷葡胺联合鲁南欣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

    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3月~2005年1月年龄>65岁的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入选病例60例,采用1:1随机分组.试验组30例,男25例,女5例,平均72岁,病程1~10年;对照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平均73.5岁,病程0.6~15年.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

    作者:彭必勤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腹腔神经内分泌癌误诊十二指肠溃疡1例

    临床资料患者,男,71岁.于2000年11月因反酸、呃逆、上腹部烧灼痛4年余并上消化道大出血、休克入院,查体:BP70/50mmHg.恶病质,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心率96次/分,频发房性早搏,舟状腹,肝脾未及,腹水征阴性,双下肢无浮肿.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色素8.6mg/dL,大便OB(++),胃镜检查:十二指肠降段右侧壁见大片状隆起,表面颗粒状,约3cm×8cm,其上见0.8cm×0.5cm溃疡,略充血.

    作者:邵东晖;王勋娟;许淼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心房颤动的治疗及临床用药问答(2)

    房颤的主要危害是什么?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在美国大约有220万人患有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其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

    作者:陈柯萍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扁桃体炎诊断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扁桃体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分为急性扁桃体炎和慢性扁桃体炎.急性扁桃体炎为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壮年.主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其他还有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及腺病毒.多数为条件致病菌,当机体受凉、潮湿、过度劳累、悲伤、烟酒过度时可诱发本病.急性扁桃体炎在学校、工厂偶有暴发流行.在春秋两季气温变化时易发病.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为慢性炎症.

    作者:张颖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防治流行性感冒的健康教育要点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可有肠胃不适.流感能加重潜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或者引起继发细菌性肺炎或原发流感病毒性肺炎,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质虚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

    作者:郭玥 刊期: 2006年第15期

  • 芒硝外敷治疗肌注硬结12例疗效分析

    中药芒硝是一味泻下药,具有清热泻火,软坚散结的功效.笔者运用此药外敷治疗肌肉注射引起的硬结患者12例,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都晓丽;于宏 刊期: 2006年第15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