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斌
目的 研究尿激酶溶栓治疗方案在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接诊且行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塞病患51例为观察组,另以该院同期接诊的无尿激酶溶栓治疗适应证且行常规药物治疗的急性脑梗塞病患51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缓解情况,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24%,明显比对照组的66.67%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220,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为(7.11±3.94)分,明显比对照组的(13.69±5.74)分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495,P<0.05).结论 选择尿激酶溶栓治疗方案对急性脑梗塞病患进行施治,可显著减少致残风险,促进病情恢复,改善生存质量,建议采纳.
作者:陈柏龄;陈跃鸿;陈雪娇;李妙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该文初步探究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该院进行口腔种植修复的114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种植术和自体游离硬腭结缔组织移植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附着龈重建术进行治疗,比对两组患者在探诊出血指数、牙龈美观度和患者主观感受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在术后90 d附着龈增加宽度,19例在0~1 mm,22例在1~2 mm,16例在2~3 mm;治疗组在术后90 d附着龈增加宽度,2例在0~1 mm,24例在1~2 mm,31例在2~3 mm(χ2=26.75,P<0.05).对照组术后180 d附着龈增加宽度,22例在在0~1 mm,26例在1~2 mm,9例在2~3 mm;治疗组术后180 d附着龈增加宽度,4例在0~1 mm,28例在1~2 mm,25例在2~3 mm(χ2=31.58,P<0.05).对照组牙龈美观度术后90 d,Ⅰ级13例,Ⅱ级28例,Ⅲ级16例;治疗组牙龈美观度术后90 d,Ⅰ级5例,Ⅱ级30例,Ⅲ级22例(χ2=48.32,P<0.05).对照组术后180 dⅠ级11例,Ⅱ级29例,Ⅲ级17例;治疗组术后180 dⅡ级32例,Ⅲ级25例(χ2=38.46,P<0.05).结论 附着龈重建术具有较好的附着龈宽度增加和牙龈美观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脑卒中是成人死亡和残疾的常见病因,其中脑出血是预后差的卒中亚型.他汀类药物被常用于脑卒中的治疗,但其在脑出血患者中的获益和风险尚有争议,既往研究认为他汀类药物治疗会增加脑出血再发风险,但近期的大量研究提示脑出血患者予以他汀类药物不会增加脑出血发生率,且可通过多重药理作用,改善患者预后.该文将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康鑫;李光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老年肺部感染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老年肺部感染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进行治疗,研究组采取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46.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79.9%,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7,P<0.05),对照组清除率为13.3%,研究组有效率为42.2%,研究组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6,P<0.05).结论 在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过程中,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替加环素进行治疗疗效好,效果较为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周艺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256层螺旋CT前后置心电门控技术对冠脉成像质量、 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2012年5月—2017年5月,于该院疑诊为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中方便选取14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后门控组患者68例,前门控组患者72例,对两组患者进行检查之前,将其心率控制在75次/min以下,对两组患者的冠脉成像质量、有效辐射剂量与平均辐射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前门控组检测节段数为868个,后门控组检测节段数为900个,后门控组患者与前门控组患者的成像质量优良率分别为90.30%、91.10%,两组对比(χ2=0.3265,P>0.05);前门控组患者的辐射剂量为(3.16±1.02)mGy,相较于后门控组的(9.69±3.50)mGy更少(t=15.1667,P<0.05);前门控组患者的辐射时间为(3.40±0.22)s,相较于后门控组的(5.38±0.48)s更短(t=31.6620,P<0.05).结论 256层螺旋CT前后置心电门控技术均能够获得良好的成像质量与效果,并且前门控技术相较于后门控技术而言,能够促使辐射剂量显著减少.
作者:李广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改良肌皮瓣法与眶隔固定术在眼袋整形中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所接收的眼袋整形患者150例,采用奇偶法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7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肌皮瓣法,试验组采用改良肌皮瓣法与眶隔固定术,对比2组治疗效果、并发症、满意度、皮肤外观恢复正常时间.结果 试验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总有效率优于参照组,并发症少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71,9.0909,P<0.05).对比2组患者皮肤外观恢复正常时间,研究组患者皮肤外观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肌皮瓣法与眶隔固定术在眼袋整形中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皮肤外观恢复时间,并发症较少,临床安全性较高.
作者:朱耀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为了更好的指导临床对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的诊断和治疗,探讨和研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通过抽签的方法从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该院就诊的局限性骨化性肌炎患者中方便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和手术病理结果相对比,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数据显示,入组的经过组织病理活检以及手术等证实的120例局限性骨化性肌炎患者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共确诊115例,漏诊率为4.20%(5/120).结论 局限性骨化性肌炎患者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直接观察病灶组织改变,有利于指导临床的诊疗和动态观察病情改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质量和输血安全及其对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方便选取文该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300例输血治疗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数学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输血检验,观察组患者在输血过程中采用细致化的输血检验和输血安全控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输血安全事故发生率2%(3/1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事故发生率10%(15/150)(χ2=8.511,P<0.05),观察组患者的输血样品合格率98%(147/15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输血样品合格率83%(124/150)(χ2=20.193,P<0.05).观察组的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素浓度更加稳定.结论 在血型实验室的输血过程中,采用细致化的质量检验和输血安全控制,有效减少输血安全事故的发生情况,保证凝血分子的状态稳定,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作者:董明环;夏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在幽门螺旋杆菌胃病治疗中采用莫西沙星与阿莫西林的效果.方法 样本方便选自该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80例幽门螺旋杆菌胃病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90例,对照组患者为阿莫西林患者,观察组患者为采用莫西沙星治疗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缓解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预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90例患者总缓解率为93.3%,对照组90例患者总缓解率为64.4%;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对照组患者发生率为21.1%,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较为优异(χ2=6.5312,P<0.05).结论 在幽门螺旋杆菌胃病患者治疗中采用莫西沙星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作者:马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对于肩袖损伤的诊断特点.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在2016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30例,对患者进行MRI扫描,分析扫描结果.结果 患者发生完全撕裂12例,撕裂部位在冈上肌腱撕裂10例,其中向冈下肌腱延伸6例,向冈下肌腱和小圆肌腱延伸4例;肩胛下肌腱撕裂2例.小撕裂4例,中等撕裂5例,大撕裂3例,无巨大撕裂.不完全撕裂18例,均发生在冈上肌腱,其中发生在关节囊侧7例,肩峰下滑囊侧4例,肩袖内部7例.不同分型中Ⅰ型1例,Ⅱ型3例,Ⅲ型3例,Ⅳ型4例,Ⅴ型4例,Ⅵ型5例.分析造成不同肩袖撕裂损伤的原因,分别有先天性钩状肩峰3例,肩峰增生使得远端变尖挤压肩袖3例,肩锁关节退变5例,股肱大小结节增生4例,外伤5例.结论 对于肩袖部分发生损伤的检查,采取常规MRI技术扫描可以起到形态学和信号特点的帮助诊断,结果较清晰准确,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景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选择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72例,选择时间:2015年2月—2018年2月,分别行不同的治疗方式:疏血通治疗、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应组别:对照组、观察组.对比2组临床疗效、NHISS评分、ADL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显效例数有30例,对照组为2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54、P=0.0196);②观察组治疗后NHISS评分为(8.54±2.22)分、ADL评分为(51.25±6.98)分,数据与对照组数据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97、P=0.0117;t=5.5793、P=0.0001);③观察组不良反应例数有2例,对照组数据为13例,对照组数据明显高于观察组(χ2=10.1895、P=0.0014).结论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为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有效,可推广.
作者:梁海峰;杜守云;薛晓琳;刘敏华;李国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采取布地奈德、阿奇霉素与特布他林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纳入的62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1例,研究组采取布地奈德、阿奇霉素与特布他林,对照组采取布地奈德与阿奇霉素,对比两组总有效率、相关症状消退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3.55%高于对照组80.65%(χ2=7.405,P<0.05);研究组发热(2.38±0.75)d、咳嗽(6.03±1.82)d、肺部啰音(3.25±0.94)d、呼吸困难消退时间(3.06±0.91)d及住院时间(7.02±2.11)d均短于对照组(3.45±1.14)d、(7.57±2.11)d、(4.63±1.42)d、(4.17±1.08)d及(8.51±2.44)d(t=4.366,3.077,4.512,4.376,2.572,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68%,与对照组发生率12.9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8,P>0.05).结论 阿奇霉素、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应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中,效果明显,可促进相关症状快速消退,缩短治疗时间,安全性高,避免不良反应产生,稳定病情.
作者:韦淑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患者而言,采取血浆置换(PE)联合血浆胆红素吸附(PBA)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方便选取在该院就诊,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以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为诊断的患者74例,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肝损伤酶水平,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对照解析.结果 联合组不良反应率为43.24%,对照组为81.08%,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肝损伤酶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联合组下降更价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513,P<0.001).结论 采用PE联合PBA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损伤酶水平,减少血浆应用节约资源,不良反应率更少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晓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阐述了糖尿病足病因及危害,引出集束化护理的由来,该文就集束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预防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整理归纳,指出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糖尿病足患者预后及改善医疗护理质量上取得的成效和现存的问题,提出增加随机对照研究来推动整个学科的发展.
作者:李淼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分析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CVC或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12月—2018年1月收治的50例需要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进行观察,根据不同输液方式分为研究组、 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CVC或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记录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及置管成功率、并发症(穿刺点渗血、静脉炎、血栓、感染)、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一次性穿刺及置管成功率(96.00%,96.00%)明显优于对照组(76.00%,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28,8.3890,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00%)明显比对照组低(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28,P<0.05);且研究组患者满意度评分(93.1±2.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85.7±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875,P<0.05).结论 对需要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给予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lCC置管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相对于CVC或外周静脉留置针具有明显优势,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钱菊云;吴立新;宣元芳;程惠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方法 该次方便选择对象为脑梗塞患者,时间在2016年1—12月之间,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100例脑梗塞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单独阿斯匹林治疗和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对比其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脑梗塞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χ2=13.2549、P<0.05).观察组脑梗塞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21±1.65)分,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213、P<0.05).观察组脑梗塞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2.00%,均低于对照组(χ2=8.2737、P<0.05).结论 阿斯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塞具有一定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得研究.
作者:王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对多层螺旋CT用于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该院接受检查的82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对所有患者分别行X线片及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结果.结果 CT扫描检查的特异度为70.59%,灵敏度为93.85%,准确率为74.39%.X线片检查的特异度为46.67%,灵敏度为76.92%,准确率为48.7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12、8.492、18.093).CT扫描检查所用费用多于X线片,所用时间明显长于X线(t=5.904、10.281,P<0.05).结论 对早期肺癌行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性,清晰显示出肺部病变情况,为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庄帅观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曲克芦丁脑蛋白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7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平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0.5 g血栓通粉针+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另给予100 mg拜阿司匹林口服.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克芦丁脑蛋白进行辅助治疗,并将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另外,将两组治疗前、治疗后ESS评分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较对照组的86.67%明显更高(χ2=6.548、P=0.011);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ESS评分为(59.46±8.73)分、(60.28±8.39)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1、P=0.712);治疗后两组ESS评分均有所改善,治疗后第21天研究组及对照组ESS评分为(79.95±7.36)分、(73.23±8.50)分(t=3.274、P=0.002);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较对照组的10.00%明显更低(χ2=3.576、P<0.05).结论 将曲克芦丁脑蛋白作为一种辅助药物对ACI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有保障,具备较高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张文肖;谢帝标;顾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对不同临床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对2016—2017年度在该院微生物室接收检验的12115份临床标本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2016年度6025份,2017年度6090份,对比分析两年度不同标本检验结果.结果 2016年度呼吸道标本、血液标本、创口分泌物标本、痰液标本、大便标本及尿液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分别40.71% 、17.59% 、22.53% 、17.81% 、20.86% 、36.06%,2017年度分别为33.20% 、12.46% 、16.52% 、12.32% 、21.43%、30.51%,除大便、尿液标本外,其他标本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4、5.038、10.371、7.385,P<0.05).结论 不同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有所差异,且不同时间段也有偏差,应明确相关影响因素,制定可行性控制措施,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客观.
作者:邹红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在甲状腺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便利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6例甲状腺手术治疗患者,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28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B组患者在A组患者的常规护理上融入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护理抑郁评分.结果 A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2.14%,明显低于B组的9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813,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前的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接受护理干预后,B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得到了显著改善,评分(41.88±5.12)分低于(53.88±5.56)分,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266,P<0.05).结论 在甲状腺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融入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抑郁评分,且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江海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