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合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运动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该研究随机筛选2016年5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入住ICU机械通气患者78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康复运动干预,观察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握力(19.8±2.1)kg、Barthel指数(76.40±8.5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4.1±2.0)kg、Barthel指数(50.61±7.23)分,(t=12.468、18.174,P<0.05).结论 对ICU病房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运动是安全可行的,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促使患者机体功能、握力恢复,减少住院天数,值得推广.
作者:李晶晶;尤振香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使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的效果.方法 按照临床所用治疗方法将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2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分为酪酸梭菌活菌散组与联合用药组(各组50例),酪酸梭菌活菌散组使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联合用药组使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用药组的总有效率为98%,酪酸梭菌活菌散组的总有效率为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342,P<0.05);联合用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酪酸梭菌活菌散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678,P<0.05);联合用药组患儿的大便性质改善时间、腹痛改善时间、腹泻改善时间以及腹胀改善时间均明显优于酪酸梭菌活菌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方案在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作者:梁翠梅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不同疾病早期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5月该院诊治的恶性肿瘤患者、艾滋病患者、早产儿共78例的血清实验室检查结果 :①比较三类疾病早期感染者、非感染者在血清PCT、CRP水平上的差异;②根据合并早期感染的42例患者是否为细菌感染,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n=26)、非细菌感染组(n=16),并比较两组血清PCT、CRP水平.结果 ①恶性肿瘤(PCT:t=7.658,P=0.000;CRP:t=16.165,P=0.000)、HIV感染(PCT:t=5.394,P=0.000;CRP:t=6.236,P=0.000)、 早产儿的早期感染者(PCT:t=5.594,P=0.000;CRP:t=6.872,P=0.000)的血清PCT、CRP水平均高于非感染者(P<0.05);②细菌感染组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CT:t=7.329,P=0.000;CRP:t=6.880,P=0.000).结论 在癌症、艾滋病和早产儿患者中,早期感染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显著增高,且细菌感染、非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水平在不同疾病早期感染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周佳子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小切口联合皮内缝合在甲状腺手术中的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8年1月,方便选取该医院甲状腺外科收治的手术患者64例入组,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入组32例,分别采用常规手术、小切口联合皮内缝合处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疗效指标.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14、11.111、5.408、12.601、11.350、1.748,P<0.05);观察组术后颈部活动恢复所需时间为(20.24±2.85)h,明显短于对照组(35.46±3.4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621,P<0.05);对照组术后嘶哑、呛咳发生率为9.38%,复发率为6.26%,均与观察组发生率3.13%、复发率3.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35、0.851,P>0.05).结论 小切口联合皮内缝合应用于甲状腺手术能够获取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加快患者恢复,保证外观美观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晓东;许建洪;王健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该院2013年7月—2018年7月间诊断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病理学特征并查阅相关资料.结果 镜下20例均示肿瘤组织由梭形细胞组成,良性者(19例)肿瘤边界清晰,由交替性分布的细胞丰富区和细胞稀疏区组成,细胞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像不多见,肿瘤细胞多呈无结构性生长,也可呈条束状、席纹状、血管外皮瘤样分布;恶性者(1例)细胞排列密集,具有异型性,核分裂象易见(大于4个/10HPF),并见坏死.免疫组化结果:瘤细胞CD34、STAT6、CD99、Bcl-2(+);CK-pan、Hepatocyte、CD117、DOG-1、SMA、S-100、Desmin、EMA(-).恶性者Ki67指数偏高.结论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是一种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缺乏特异性的间叶源性肿瘤,确诊主要依靠病理镜下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需结合肿瘤所在的具体部位进行鉴别诊断.本病多数呈良性经过,极少数复发,常为肿瘤切除不全导致,恶性者预后较差.
作者:朱淑琴;李巍;李展宇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针对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实施超广谱β-内酰胺(ESBLs)检测,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从120例住院患者当中进行标本采集后并进行分离,大肠埃希菌共计161株、肺炎克雷伯菌共计92株,应用细菌分析检测仪针对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分析鉴定.结果 肺炎克雷伯菌以及大肠埃希菌共计253株,共计检出ESBLs菌99株(39.13%);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是42.24%,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是33.70%(x2=3.261,P=0.000);肺两种菌株的ESBLs底物模式以单CTX和CTX/CIAV阳性模式为主,均能够产生ESBLs的菌株.哌拉西林、头孢噻吩、阿莫西林等药物的耐药性可达到50%~100%,而对于药物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性相对较低.结论 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在产出ESBLs菌方面比较严重,多呈现为多重耐药性,因此医院需依据ESBLs菌特点并结合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应用情况,实施多底物的ESBLs菌检测.
作者:苏芳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研究男性2型糖尿病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清雄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与其血清雄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方便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收治的110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血清睾酮(T)水平、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T<14 nmol/L以及T≥14 nmmol/L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的TC、TG、HbA1c、LDL-C、年龄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并以T为因变量,TC、TG、HbA1c、LDL-C、年龄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T<14 nmol/L组的HbA1c平均值为9.76%,平均年龄为57.64岁,T≥14 nmmol/L组的HbA1c平均值为8.28%,平均年龄为52.51岁,两组间的血清HbA1c以及年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HbA1c与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T值且呈负相关(r=-0.46,P<0.05).结论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HbA1c与T水平相关,T水平的下降与血糖存在相关性.
作者:廖小平;沈洁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与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的88例支气管哮喘,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44例给予孟鲁司特钠与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5%(x2=11.557,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FVC、PEF、FEV1水平分别为(2.56±0.30)L/s、(4.90±0.79)L/s、(2.36±0.22))L/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3.780、2.389、13.740,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IL-6和TNF-α水平均分别为(0.16±0.06)ng/L、(435.67±72.09)n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5.945、25.482,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CD4+、CD8+、CD4+/CD8+水平分别为(38.36±3.69)%、(28.85±2.55)%、(1.56±0.4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4.292、5.211、2.235,P<0.05).结论 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孟鲁司特钠与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治疗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和改善肺功能,下调炎性因子水平.
作者:王禹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过程中,阿替普酶溶栓应用后对患者的预后效果.方法 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该院方便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症状发生率以及NIHSS评分.结果 通过上述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分析,在不良症状发生率方面,观察组的治疗效率为90%,对照组的治疗效率为70%,观察组的不良症状发生率较低;对不良反应的皮疹、水肿、心率失常等方面的探讨,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基于NIHSS评分指标,在不同时间内,观察组的(9.24±5.24)分、(7.24±4.24)分、(5.24±3.13)分、(3.46±1.35)分评分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t=3.1647,P=0.0021、t=4.1055,P=0.0001、t=4.0313,P=0.0001、t=3.6328,P=0.0004).两组在临床上的比较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过程中,加强对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方式的应用,能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适合临床的积极推广.
作者:刘宏;郑燕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感染艾滋病手术患者的有效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方法 2017年10月,该院收治1例感染艾滋病合并胸部外伤入院手术治疗的患者,行临床常规检查确诊后,全麻下行开胸探查胸腔闭式引流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术前准备、手术过程以及术后处理等临床资料,总结有效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方案.结果 从患者入院、到患者决定手术、再到患者出院全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护理管理干预,患者痊愈后顺利出院,未出现压疮、跌倒、导管滑脱、给药错误等不良事件,全体参与手术治疗及临床护理的医护人员均未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结论 艾滋病并非手术禁忌,尽管感染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较差,但在围术期实施有效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措施,包括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积极配合、术后规范化处理,并加强人文关怀与职业防护,便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及职业暴露的出现,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临床上为感染艾滋病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可推广应用手术室全方位、全过程护理管理方案.
作者:殷丽娟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方便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医院门诊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入组,每入选1例符合要求的对象,便随机分组,直至莫沙必利组、多潘立酮组各入组100例,分别采用莫沙必利、多潘立酮治疗,持续8周,对比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莫沙必利退出2例,多潘立酮退出3例.莫沙必利组愈显率高于多潘立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莫沙必利组与多潘立酮组整体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莫沙必利组组腹胀、早饱症状控制时间高于多潘立酮组,莫沙必利组嗳气症状控制时间低于多潘立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莫沙必利组复发率5.1%(5/98),多潘立酮组10.3%(10/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17,P=0.166﹥0.05).结论 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存在一定的差异,整体上看莫沙必利的疗效更好,但是两者在预防复发方面无显著的差异.
作者:王鑫;康晓庆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静息态fMRI在脑功能皮质定位及脑功能重塑的应用方式.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18例主侧板球脑胶质瘤手术及22例全臂丛根性撕脱患者作为实践对象,利用正常人群与全臂丛撕脱患者作对照.患者在2016年12月—2018年2月入院就诊或者检查.利用fMRI对患者进行检查,将结果 进行对比.结果L-fMRI敏感度为50%(x2=1.01,P>0.05).R-fNRI敏感度为60%(x2=3.42,P<0.05).L-fMRI特异性为72.7%(x2=4.12,P<0.05).R-fMRI特异性为90.9%(x2=1.02,P>0.05).B组、 正常人群扫描结果显示,B组患者右手测运动区域连接系数为(0.254±0.061),指标明显低于左侧系数.并且B组患者整体系数低于正常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MRI及DTI对脑胶质瘤手术患者语言皮质功能检测敏感度不足,但是能够对全臂丛根性撕脱患者脑皮质重塑过程进行监测.
作者:牟怡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宫颈局部外用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制剂(Nr-CWS)治疗HPV亚型感染以及低度宫颈细胞学异常的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2月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教育基地、文荣医院就诊的患者90例,初次检查发现HPV16、18亚型阳性,宫颈细胞学检查及阴道镜下活检正常患者;持续性感染其他类型高危型HPV亚型1年以上的患者;其他高危型HPV亚型感染伴细胞学检查LISL及以下级别异常患者(宫颈活检在CINI以下),且性伴侣未感染HPV亚型的患者.随机纳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54例,治疗组选用宫颈局部外用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1个疗程;对照组选用重组人干扰素a2b栓1个疗程.于用药后3、6、12个月,对患者进行宫颈HPV亚型检测,细胞学检查、必要时阴道镜评估,统计分析Nr-CWS对HPV亚型感染以及低度宫颈细胞学异常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有效人数3例,对照组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21,P=0.639),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有效人数24例,对照组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5.345,P<0.05).结论 Nr-CWS可以有效清除HPV亚型感染,逆转低度宫颈细胞学异常,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制剂可作为治疗HPV亚型感染以及低度宫颈细胞学异常的有效手段.
作者:潘梅钦;舒静;宋爱清;付文君;陈素萍;怀月琴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肺泡灌洗液G、GM试验检测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真菌感染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该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存在真菌感染宿主因素的患者120例,将这些患者作为真菌感染组,另选取同期该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存在细菌感染宿主因素的患者120例作为细菌感染组,对两组患者血清、BALF测定G、GM试验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并对BALF测定G、GM试验的诊断价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真菌感染组患者血清、BALF测定G、GM试验水平均显著高于细菌感染组(P<0.05).BALF测定G试验的敏感度为99.0%(99/100),特异度为30.0%(6/20),准确度为87.5%(105/120),阳性预测值为87.6%(99/113),阴性预测值为85.7%(6/7);BALF测定GM试验的敏感度为96.0%(96/100),特异度为65.0%(13/20),准确度为90.8%(109/120),阳性预测值为93.2%(96/103),阴性预测值为76.5%(13/17).BALF测定G试验的特异度显著低于GM试验(x2=16.01,P<0.05).结论 肺泡灌洗液G、GM试验检测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真菌感染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高.
作者:曹雪如;朱付莲;徐瑞娥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6年9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8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氟伐他汀,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口服非诺贝特,比较两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0周后,实验组患者FBG、2 hPG水平分别为(7.62±0.36)、(9.09±0.67)mmol/L,对照组分别为(7.81±0.44)、(9.49±0.70)mmol/L;实验组FBG、2 hP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59、3.0335,P<0.05).治疗10周后,实验组TC、TG、HDL-C、LDL-C指标分别为(4.36±0.22)、(1.30±0.26)、(3.82±0.17)、(2.01±0.16)mmol/L;对照组分别为(5.65±0.49)、(2.39±0.17)、(1.14±0.13)、(3.21±0.12)mmol/L,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487、7.9766、5.3250、4.0908,P<0.05).治疗10周后,实验组总有效率(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7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774,P<0.05).结论 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采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让患者的血糖、血脂恢复到正常指标,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亦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7年7月—2018年7月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92例进行观察分析,利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之划分为常规组、研究组,两组各有46例.常规组患儿接受常规化护理,研究组患儿则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开展新生儿抚触护理.统计并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体疗效95.65%高于常规组82.6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75,P<0.05);研究组直接胆红素(20.3±15.4)μmol/L、间接胆红素(190.9±62.3)μmol/L、总胆红素(224.5±82.3)μmol/L均低于常规组(31.2±16.2)μmol/L、(251.5±79.8)μmol/L、(266.5±92.3)μmol/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退黄时间(4.1±0.3)d、胎便排出时间(7.3±1.6)h、排便次数(6.2±1.8)次等均优于常规组(6.6±0.3)d、(9.9±1.5)h、(3.3±1.2)次,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965、8.040、9.091,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6.52%明显少于常规组17.3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12,P<0.05).结论 通过抚触护理,可进一步提高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护理效果,减低患儿胆红素水平,促使其尽快退黄、排便,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陈瑜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风湿免疫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环磷酰胺冲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评价指标.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76.00%的治疗总有效率,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529,P=0.0177).两组治疗前的临床症状和各项评价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指标均得到改善,但试验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指标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治疗后各项评价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使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陈再德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使用弥散峰度成像(DKI,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序列做全身类PET(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扫描,将其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MM,multiple myeloma)的诊断,分析基于DKI序列的类PET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的可行性.方法 方便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2015年11月—2017年12月发现的疑似多发性骨髓瘤患者56例,后经病理资料证实为44例为MM阳性,12例为MM阴性.将44例阳性患者作为实验组,12例阴性患者为对照组,对其做磁共振全身DKI扫描并基于DKI序列生成类PET图,对56例样本使用盲法诊断,病理结果 为金标准做ROC曲线分析.结果对DKI诊断结果做ROC曲线分析表明,DKI对骨髓瘤检出的敏感性为90.9%,特异性为30%,ROC曲线线面积为85.3.结论 基于DKI序列的类PET技术敏感性好,特异性稍差,可应用在多发性骨髓瘤病灶的检出诊断中.
作者:房加高;刘波;陈丽娟;徐怡;时寅;徐磊;邹月芬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与产程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收治高龄产妇122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61例,采取助产护理干预方式,对照组61例,采取常规分娩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产后24 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平均时间为(391.59±41.5)min,与对照组(458.62±58.7)min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461,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平均时间为(30.94±17.2)min,与对照组(37.06±21.5)min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46,P<0.05),观察组产妇第三产程平均时间为(8.63±0.9)min,与对照组(14.98±1.2)min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019,P<0.05),观察组产妇总产程平均时间为(427.69±82.4)min,与对照组(516.04±96.2)min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28,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46例(75.41%),与对照组34例(55.7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58,P<0.05),而剖宫产8例(13.11%),与对照组18例(29.5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26,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为(170.28±12.93)mL,对照组产妇为(248.64±41.95)mL,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8.6714,P<0.05);观察组共计发生新生儿窒息病例3例(4.92%),对照组共计发生新生儿窒息病例7例(11.48%),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x2=7.493,P<0.05).结论 产护理干预方式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与产程均着重要而积极的影响,能够使产程时间显著缩短,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并且能够降低产后出血量,减少新生儿窒息,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王琳;胡松真 刊期: 201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血液透析室护理中的实施方法 及效果.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式从2016—2017年期间在该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划分为观察组包括50例患者,和对照组包含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血液透析室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病情缓解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93,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的肌酐清除率、尿素氮水平和24 h尿蛋白含量为(28.65±7.70)ml/min、(16.20±4.21)mmol/L和(5.11±1.67)g,对照组患者分别为(28.17±7.41)mL/min、(16.15±4.51)mmol/L和(5.15±1.30)g,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肌酐清除率(35.24±10.24)mL/min,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34±8.24)mL/min;尿素氮和24 h尿蛋白含量分别为(11.27±2.54)mmol/L和(3.14±0.25)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4.32±2.31)mmol/L和(4.10±0.40)g;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693,P<0.05).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等评分分别为(61.51±9.55)分、(71.41±8.41)分、(83.62±5.94)分和(76.35±7.5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33±8.20)分、(53.24±7.42)分、(69.34±7.24)分和(63.25±6.3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94,8.362,8.025,6.731,P<0.05).结论 将优质护理应用到血液透析室护理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病情缓解率,促使患者的肾功能得到改善,并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从而促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蒋冬华 刊期: 201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