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唾液和龈沟液中牙周致病菌的作用

徐娟

关键词:牙周基础治疗, 侵袭性牙周炎, 唾液, 龈沟液, 牙周致病菌
摘要:目的 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唾液和龈沟液中牙周致病菌的作用.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64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作为该研究的对象,全部患者均予以牙周基础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唾液与龈沟液内牙周致病菌治疗前后的检出情况.结果 64例患者唾液中的Aa、Pg、Tf、Td、Pi以及Fn在治疗前后的检出率分别是43.7%、100%、87.5%、81.3%、56.3%、100%和18.7%、56.3%、25%、31.2%、25%、43.7%;龈沟液中的Aa、Pg、Tf、Td、Pi以及Fn在治疗前后的检出率分别是17.2%、95.3%、75%、84.3%、40.6%、56.2%和7.8%、75%、14.1%、21.4%、15.6%、23.4%;治疗后唾液与龈沟液内Aa、Pg、Tf、Td、Pi以及Fn牙周致病菌的检出率均要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侵袭性牙周炎应用牙周基础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唾液与龈沟液中牙周致病菌维持在低水平.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1月该院收治的OVCF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选用PKP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49例,选用PVP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程度、椎体高度恢复情况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VAS评分为(1.64±0.06)分,患者椎体高度为(82.0±5.6)%,对照组VAS评分为(2.97±0.13)分,患者椎体高度为(70.5±3.4)%,两组患者VAS评分、患者椎体高度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与PVP技术均为安全有效的OVCF的治疗方式,但PKP在缓解疼痛,恢复正常椎体高度方面具有更为良好的疗效.

    作者:唐晓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评价

    目的 探讨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疾病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120例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实施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PSV以及RI值两方面,良性组PSV为(30.17±6.63)cm/s、RI为(0.46±0.14);恶性组PSV为(33.16±7.66)cm/s、RI为(0.75±0.18);恶性结节组患者高于良性结节组患者极为明显(P<0.05);在EDV值方面,良性组为(17.17±3.73)cm/s、恶性组为(14.29±2.67)cm/s,恶性结节组低于良性结节组极为明显(P<0.05).结论 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将患者的诊断准确性显著提高.

    作者:陈彦庭;闫国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析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5年1—11月收治的82例疑为冠心病患者,均给予患者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检查,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64排CTA准确率(79/82)96.34%,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轻度狭窄的检出率为9例(10.97%)、中度狭窄检出率为39例(47.56%),重度狭窄检出率23例(28.05%),闭塞检出率8例(9.76%).结论 采取CTA诊断微小病变的敏感性更好,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卫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他克莫司联合卤米松和单一药物治疗白癜风疗效对比探讨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联合卤米松在白癜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医院诊治的80例白癜风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卤米松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他克莫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实验组复发率为7.5%,并发症发生率为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为17.5%,并发症发生率20%(P<0.05).结论 白癜风患者在卤米松治疗基础上联合他克莫司治疗效果理想,能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早期恢复.

    作者:王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移植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移植术后并发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肾移植手术治疗,并在术后的1周、1个月、3个月、半年、一年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复查,观察患者的二维超声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变化情况,计算其并发症发生率,以多项临床检查结果为依据,计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156例实施肾移植手术治疗的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共检出42例并发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6.90%,以移植肾急性排斥所占比例高,为12.18%,显著高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与临床资料的符合率为92.86%(39/42).结论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对肾移植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诊断,操作操作简便、无创、重复性良好、准确度高,可以作为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筛查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智琳;陶安宇;王纯;余杨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该院诊治的70例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者均行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根据患者术中是否保留间臂神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切除肋间臂神经,实验组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腋窝、上臂后侧、上臂前侧感觉障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上臂内侧14.3%、上臂外侧0.0%,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臂内侧25.7%、上臂外侧8.6%)(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82.4±13.2)min较长,显著多于对照组(68.7±11.3)min(P<0.05).结论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能改善患者客观感觉,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宗超;江源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肛周脓肿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肛周脓肿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1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切开引流术,观察组给予切开挂线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平均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3、18.88、21.81,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例数均小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结果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9,P<0.05).结论 切开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具有较少的术后并发症.因此,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于相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脑动脉粥样硬化与内分泌因子相关性分析

    目的 观察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脂蛋白LP(a)、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浆脂联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内分泌因子水平与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该院2013年9月—2015年4月间收治的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病人,经颅脑MRA判断脑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随机分为脑动脉粥样硬化组(AS组=140例)和正常组(NC组=156例),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脂蛋白LP(a)、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浆脂联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内分泌因子水平.结果 AS组脂蛋白LP(a)、同型半胱氨酸(Hcy)[(1.31±0.11),(1.78±0.11)]较NC组[(0.81±0.08),(0.76±0.09)]显著升高,AS组脂联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11±4.1),(0.74±0.07)]较NC组[(146±20.8),(0.89±0.08)]明显降低(P<0.01).结论脂蛋白LP(a)、同型半胱氨酸(Hcy)是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脂联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芳;高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肌骨超声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观察研究肌骨超声的临床价值.方法 整群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170例肢体疼痛患者纳入研究,通过彩超扫查患者肩肘、足踝、手腕、髋部、膝部和肌肉肌腱,从不同切面扫查不同体位下的肌肉、关节以及肌腱细微结构.结果 入组170例患者中阳性结果共计166例,阳性率为97.6%.其中75例为单纯滑囊、滑膜炎,41例为腱鞘炎,22例为肌腱病,11例为肌肉肌腱拉伤,7例为肌腱断裂或撕裂,10例为肌肉撕裂合并血肿形成.余4例检查无阳性提示,占2.4%.结论 肌骨超声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具有无创性特点,短期内可重复多次利用,对于细微组织结构处可予以清晰显示,并实现了实时动态性观察和评估运动状态下肌腱以及肌肉的情况,在软组织疾病和肌肉骨骼疾病临床诊断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程静;张晓明;张灿晶;唐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探讨腹膜外结肠造口预防造口旁疝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腹膜外结肠造口预防造口旁疝的临床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该院确诊的5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该调查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差异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造口(经腹造口);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膜外结肠造口,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造口旁疝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膜外结肠造口可有效预防造口旁疝的发生,对改善患者预后意义显著.该种方法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作者:陈志刚;江晓晖;黄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妊高症采用硫酸镁和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高症采用硫酸镁和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的112例妊高症患者进行药物治疗,随机分为硫酸镁治疗组和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组各56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和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8.2%)明显高于硫酸镁组(8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46,P<0.05);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优于硫酸镁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7.1%)低于硫酸镁治疗组(26.8%),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34,P<0.05).结论 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周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改善强迫症患者的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改善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55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8例,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和对照组(27例,帕罗西汀治疗),两组均连续给以8周治疗,使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评定患者的疗效,使用不良反应量表评定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自治疗4周末,Y-BOCS总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性降低(25.32±2.14)vs(21.40±3.15),t=5.349,P=0.000,而研究组至2周末与治疗前相比即有显著性降低(25.18±2.78)vs(20.34±3.12),t=6.129,P=0.000;治疗后第2周、4周、6周和8周末时研究组Y-BOCS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18、-4.566、-4.992、-2.853,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8.6%vs55.6%,χ2=8.916,P=0.030).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强迫症患者,临床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徐保锋;任朝晖;蔡效红;路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闭合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析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闭合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现从该院2013年6月—2015年2月诊疗的胫骨中下段闭合性骨折患者中方便筛选出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8例,分别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救治,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相关指标的差异,并展开为期6个月的随访,记录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并评估其膝、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耗时、 术中失血量及术后消肿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少(P<0.05);治疗组的膝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7.9%,与对照组的68.9%相比明显更高(P<0.05),骨折愈合时间则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胫骨中下段闭合性骨折给予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可明显减少对正常骨组织与骨折端血液循环的医源性破坏,有利于骨折的愈合,术后膝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

    作者:任天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胸腰椎爆裂骨折保守治疗与后路手术治疗的中长期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保守治疗与后路手术的中长期疗效.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复位固定融合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椎局部后凸角度和椎管狭窄率在早期的改善情况较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9%,对照组的总发生率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35;P>0.05).结论采用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在治疗前期明显高于传统保守治疗疗效,治疗后期两种治疗方法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两种方法来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均有较高的可行性.

    作者:贾广义;高君;李荣刚;吕研;李志钰;李晓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三维立体放射诊疗在肺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三维立体放射诊疗在肺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肺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三维立体放射诊疗技术进行治疗,并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肺部肿瘤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的总有效率为62.5%,治疗3个月后为79.2%,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足够的治疗时间可促使肺部肿瘤患者临床疗效的显著提升;术后患者的并发症较少,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治疗期间死亡的病例人数明显减少,说明三维立体放射诊疗的安全性较高.结论三维立体放射诊疗的临床疗效明显,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提高靶区照射的准确性,减少肿瘤残留细胞的扩散和转移,应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张科;逯瑞娟;张攀;申淑景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口腔溃疡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口腔溃疡患者的护理.方法 整群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该院口腔溃疡患者共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全面口腔护理干预.观察口腔愈合时间、正常进食恢复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口腔愈合时间为(6.97±3.02)d、正常进食恢复时间为(5.42±2.53)d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6.84±3.36)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应用于口腔溃疡中,能够保障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作者:李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早期子宫内膜癌分期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观察

    目的 研究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增强扫描在早期子宫内膜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整群选取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2011年6月—2015年12月首次入院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5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进行扫描诊断,观察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并对其进行分期.结果 经手术病理检查,51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中,Ia期19例,Ib期32例,分别占37.25%和62.75%.其中,经MRI平扫、DWI扫描、增强扫描后的符合率分别为66.67%、84.31%、94.12%,有增强扫描准确率显著高于DWI扫描高于平扫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增强扫描可以为早期子宫内膜癌分期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曾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肝癌切除术辅以DC-CIK细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肝癌切除术辅以DC-CIK细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该研究患者整群选自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肝癌切除术辅以DC/CIK细胞治疗和单纯肝癌切除术,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生存率、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DC-CIK治疗中有3例出现低烧且低温不超过38.5°,占7.31%,有1例出现轻度过敏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肝癌切除术辅以DC-CIK细胞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栾荣刚;谭斌;霍中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激光虹膜切除术在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激光虹膜切除术临床治疗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170例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观察组患者在甘露醇联合毛果芸香碱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的甘露醇联合毛果芸香碱药物治疗,对研究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后眼内压和视力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且治疗后的眼内压和视力水平(18.67±2.34,0.8±0.2)明显优于对照组(23.06±1.07,0.5±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虹膜切除术临床治疗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患者的眼内压且提高了患者的视力水平,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玉英;王晶晶;夏智渝;刘航航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生化检查对人工髋关节感染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分析使用血沉及CRP两指标诊断筛选人工髋关节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11月—2015年3月间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所患疾病史等.结果146例采用人工髋关节翻修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中,人工髋关节感染的19例患者中,11例血沉检测为阳性,8例阴性;13例CRP阳性,6例阴性,血沉检测阳性合并CRP阴性患者共3例,血沉检测阴性合并CRP阳性患者共6例.结论 同时使用血沉及CRP作为行翻修术患者的临床评价及检查指标,其临床漏诊率低,准确率高.

    作者:付晓杰;王璐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