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唾液和龈沟液中牙周致病菌的作用

徐娟

关键词:牙周基础治疗, 侵袭性牙周炎, 唾液, 龈沟液, 牙周致病菌
摘要:目的 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唾液和龈沟液中牙周致病菌的作用.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64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作为该研究的对象,全部患者均予以牙周基础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唾液与龈沟液内牙周致病菌治疗前后的检出情况.结果 64例患者唾液中的Aa、Pg、Tf、Td、Pi以及Fn在治疗前后的检出率分别是43.7%、100%、87.5%、81.3%、56.3%、100%和18.7%、56.3%、25%、31.2%、25%、43.7%;龈沟液中的Aa、Pg、Tf、Td、Pi以及Fn在治疗前后的检出率分别是17.2%、95.3%、75%、84.3%、40.6%、56.2%和7.8%、75%、14.1%、21.4%、15.6%、23.4%;治疗后唾液与龈沟液内Aa、Pg、Tf、Td、Pi以及Fn牙周致病菌的检出率均要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侵袭性牙周炎应用牙周基础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唾液与龈沟液中牙周致病菌维持在低水平.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口腔溃疡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口腔溃疡患者的护理.方法 整群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该院口腔溃疡患者共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全面口腔护理干预.观察口腔愈合时间、正常进食恢复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口腔愈合时间为(6.97±3.02)d、正常进食恢复时间为(5.42±2.53)d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6.84±3.36)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应用于口腔溃疡中,能够保障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作者:李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与二维超声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6月—2015年6月整群选取84例经病理组织确诊为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对患者行超声弹性成像及常规超声检查,并将影像学诊断结果与病理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84例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中良性病变38例(68个病灶),恶性肿瘤46例(82个病灶).二维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准确率为76.47%、82.93%,灵敏度分别为70.25%、68.23%,特异度分别为62.45%、72.32%.超声弹性成像诊断良、 恶性肿瘤准确率为91.17%、95.12%,灵敏度分别为93.65%、90.25%,特异度分别为80.25%、8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良性病变相比,恶性病变组弹性成像3~5分所占的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为乳腺病变诊断及鉴别提供了全新的方法,提高了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及灵敏性.

    作者:李靖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血管性痴呆大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年龄在12个月左右的60只健康成年Wistar大鼠作为该次实验对象,实验时间为2015年5—10月,大鼠的体重均在300~400 g左右,用于制备血管性痴呆2VO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及NSCs组,在移植前后对3组大鼠实施Morris水迷测试.结果 移植后5周、10周时,NSCs组大鼠逃避潜伏期(36.85±7.14)、(40.26±8.11)相对于对照组(52.11±6.57)、(54.10±7.16)有了显著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VaD大鼠模型采用神经干细胞移植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张东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早期子宫内膜癌分期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观察

    目的 研究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增强扫描在早期子宫内膜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整群选取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2011年6月—2015年12月首次入院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5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进行扫描诊断,观察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并对其进行分期.结果 经手术病理检查,51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中,Ia期19例,Ib期32例,分别占37.25%和62.75%.其中,经MRI平扫、DWI扫描、增强扫描后的符合率分别为66.67%、84.31%、94.12%,有增强扫描准确率显著高于DWI扫描高于平扫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增强扫描可以为早期子宫内膜癌分期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曾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该研究方便选取该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未治疗组,并选择在该院接受孕检的正常孕妇30名作为对照组,对3组孕妇合并症并发生与妊娠结局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临床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治疗效果归纳总结,治疗组患者的糖尿病、高血压、胎位异常发生总比率(23.4%)要低于对照组(33.3%)(P>0.05)且合并妊娠高血压发生率(6.7%)低于未治疗组(13.3%)(P>0.05).另妊娠结局对比中未治疗组发生剖宫产、胎儿早产还是胎儿甲状腺功能减退总几率(73.3%)高于对照组(40.0%)(P>0.05),而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妊娠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对患者妊娠结局造成影响,需加强功甲状腺功能筛查,减少不良妊娠发生几率.

    作者:叶梦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与保守治疗的长期疗效差异比较

    目的 比较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与保守治疗的长期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该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14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70例.观察组给予介入治疗,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比较两组长期疗效.结果观察组前壁心肌梗死患者3年后生存率为96.97%,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前壁心肌梗死患者1年和3年的心脏事件和再住院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长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长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介入治疗对前壁心肌梗死治疗效果和心功能改善方面优于保守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魁风;李春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肌骨超声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观察研究肌骨超声的临床价值.方法 整群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170例肢体疼痛患者纳入研究,通过彩超扫查患者肩肘、足踝、手腕、髋部、膝部和肌肉肌腱,从不同切面扫查不同体位下的肌肉、关节以及肌腱细微结构.结果 入组170例患者中阳性结果共计166例,阳性率为97.6%.其中75例为单纯滑囊、滑膜炎,41例为腱鞘炎,22例为肌腱病,11例为肌肉肌腱拉伤,7例为肌腱断裂或撕裂,10例为肌肉撕裂合并血肿形成.余4例检查无阳性提示,占2.4%.结论 肌骨超声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具有无创性特点,短期内可重复多次利用,对于细微组织结构处可予以清晰显示,并实现了实时动态性观察和评估运动状态下肌腱以及肌肉的情况,在软组织疾病和肌肉骨骼疾病临床诊断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程静;张晓明;张灿晶;唐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miR-34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miR-34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0年3月—2014年12月期间诊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50例进行研究,分析miR-34a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以医院同期子宫肌瘤切除子宫患者50例为对照组.结果 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iR-34a的阳性率为92.0%,子宫内膜癌组织miR-34a的阳性率为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临床分期的增加,miR-34a的表达逐步降低(P<0.05),且miR-34a的表达与患者的预后呈明显的正相关性.结论 miR-34a对子宫内膜癌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且与患者临床分期和预后呈明显负相关性.

    作者:孙广范;栾峰;颜友良;黄湘;尚雪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肝癌切除术辅以DC-CIK细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肝癌切除术辅以DC-CIK细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该研究患者整群选自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肝癌切除术辅以DC/CIK细胞治疗和单纯肝癌切除术,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生存率、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DC-CIK治疗中有3例出现低烧且低温不超过38.5°,占7.31%,有1例出现轻度过敏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肝癌切除术辅以DC-CIK细胞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栾荣刚;谭斌;霍中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前后联合入路脊柱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析前后联合入路脊柱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研究.方法 临床方便选择该院2012年7月—2015年5月脊柱肿瘤病人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干预组进行围手术期干预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两组均护理4周,比较两组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的术后VAS评分为(3.1±0.4)分、住院时间为(8.5±3.2)d,对照组的术后VAS评分为(7.5±2.3)分、住院时间为(13.3±5.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发生深静脉栓塞1例(2.2%),对照组术后发生压疮3例(6.7%),深静脉栓塞4例(8.9%),神经系统损伤2例(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后联合入路脊柱肿瘤切除术病人进行围手术期干预护理,可降低病人术后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吕月平;田爱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思密达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腹泻的机制和疗效

    目的 探讨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过程中使用思密达的疗效.方法 从2013年5月—2015年10月来该院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腹泻的患者中方便选出92例,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疗,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则采用思密达治疗,作为研究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粪便异常恢复时间和排便次数恢复时间.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44/46),明显高于对比组80.43%(37/46),同时研究组患者粪便异常恢复时间、排便次数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思密达可以有效提高溃疡性结肠炎腹泻患者的治疗效果,并缩短其恢复时间.

    作者:王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改善强迫症患者的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改善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55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8例,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和对照组(27例,帕罗西汀治疗),两组均连续给以8周治疗,使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评定患者的疗效,使用不良反应量表评定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自治疗4周末,Y-BOCS总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性降低(25.32±2.14)vs(21.40±3.15),t=5.349,P=0.000,而研究组至2周末与治疗前相比即有显著性降低(25.18±2.78)vs(20.34±3.12),t=6.129,P=0.000;治疗后第2周、4周、6周和8周末时研究组Y-BOCS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18、-4.566、-4.992、-2.853,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8.6%vs55.6%,χ2=8.916,P=0.030).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强迫症患者,临床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徐保锋;任朝晖;蔡效红;路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他克莫司联合卤米松和单一药物治疗白癜风疗效对比探讨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联合卤米松在白癜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医院诊治的80例白癜风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卤米松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他克莫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实验组复发率为7.5%,并发症发生率为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复发率为17.5%,并发症发生率20%(P<0.05).结论 白癜风患者在卤米松治疗基础上联合他克莫司治疗效果理想,能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早期恢复.

    作者:王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脑动脉粥样硬化与内分泌因子相关性分析

    目的 观察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脂蛋白LP(a)、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浆脂联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内分泌因子水平与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该院2013年9月—2015年4月间收治的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病人,经颅脑MRA判断脑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随机分为脑动脉粥样硬化组(AS组=140例)和正常组(NC组=156例),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脂蛋白LP(a)、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浆脂联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内分泌因子水平.结果 AS组脂蛋白LP(a)、同型半胱氨酸(Hcy)[(1.31±0.11),(1.78±0.11)]较NC组[(0.81±0.08),(0.76±0.09)]显著升高,AS组脂联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11±4.1),(0.74±0.07)]较NC组[(146±20.8),(0.89±0.08)]明显降低(P<0.01).结论脂蛋白LP(a)、同型半胱氨酸(Hcy)是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脂联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芳;高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唾液和龈沟液中牙周致病菌的作用

    目的 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唾液和龈沟液中牙周致病菌的作用.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64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作为该研究的对象,全部患者均予以牙周基础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唾液与龈沟液内牙周致病菌治疗前后的检出情况.结果 64例患者唾液中的Aa、Pg、Tf、Td、Pi以及Fn在治疗前后的检出率分别是43.7%、100%、87.5%、81.3%、56.3%、100%和18.7%、56.3%、25%、31.2%、25%、43.7%;龈沟液中的Aa、Pg、Tf、Td、Pi以及Fn在治疗前后的检出率分别是17.2%、95.3%、75%、84.3%、40.6%、56.2%和7.8%、75%、14.1%、21.4%、15.6%、23.4%;治疗后唾液与龈沟液内Aa、Pg、Tf、Td、Pi以及Fn牙周致病菌的检出率均要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侵袭性牙周炎应用牙周基础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唾液与龈沟液中牙周致病菌维持在低水平.

    作者:徐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妊高症采用硫酸镁和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高症采用硫酸镁和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的112例妊高症患者进行药物治疗,随机分为硫酸镁治疗组和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组各56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和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8.2%)明显高于硫酸镁组(8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46,P<0.05);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优于硫酸镁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7.1%)低于硫酸镁治疗组(26.8%),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34,P<0.05).结论 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周蓬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施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对照

    目的 探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施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62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进行开腹手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手术时间(70.3±12.3)min、术中出血量(55.7±15.3)mL、术后下床时间(14.9±2.4)h及住院时间(6.3±1.1)d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3.23%、 盆腔粘连率12.90%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效果显著,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应用.

    作者:王秋琴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就医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患者进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的60例患者经由经由常规护理的干预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满意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经过护理的总有效率(98.3%)、护理满意度(98.3%)、神经功能缺损评分(4.12±3.12)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82.34±13.53)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患者经由早期康复护理的干预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蕊;姜慧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康妇炎胶囊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康妇炎胶囊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盆腔炎患者共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单纯的康妇炎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联合康妇消炎栓对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50例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4%.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在治疗盆腔炎时,可以采用康妇炎胶囊联合康妇消炎栓对患者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使用.

    作者:丁洪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腮腺炎对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对肺炎支原体抗体(mycoplasmal pneumoniae antibody,MP)检测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有腮腺炎的研究组和无腮腺炎的对照组,每组50例.通过对两组患者MP-IgM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判断腮腺炎对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的影响.结果在两组患者MP-IgM检测中,研究组的阳性病例共有36例,总阳性率为72%;观察组的阳性病例共有12例,总阳性率为24%.结论腮腺炎对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检测具有较大影响,会增加MP-IgM检测的阳性率.

    作者:何芸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