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云鹏
目的 探析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为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止痛、镇静等基础治疗+辛伐他汀,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上+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随访8个月,分析两组存活率及再次发生心性事件的几率.结果 研究组8个月存活率73.33%,对照组4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再次心性事件者10例,占45.45%,对照组发生再次心性事件者9例,占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确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贤荣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传染病病房肝病患者在医院发生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对策.方法 主要将2014年2月—2016年5月在该院医治的550例肝病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对550例肝病患者进行观察治疗,其中550例患者中有发生医院感染有126例,医院感染率为3.4%;检查有重症炎肝癌、肝癌、肝硬化患者的例数分别有25例、20例、28例,感染率分别占有19.8%、15.9%、22.2%;而感染部位情况主要是呼吸道受到感染较多,再者就是腹腔以及肠道感染.在1个月内发生感染的感染者占有76.31%.结论 肝病患者病房感染预防,主要是针对重症肝炎与肝硬化患者的预防,对此实施适当的监控以及干预性的护理模式,加强病房管理和护理,避免其他疾病的侵入,降低医院感染病的感染率.
作者:郭小平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在盆腔气管脱垂的诊断中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成像的价值.方法 随机收集2014年7月—2015年10月该院接收治疗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5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到该院体检的健康妇女50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会阴三维超声检查,分析两组检查结果 .结果 在3种状态之下,观察组盆底结构较对照组更为松弛,观察组矢状位肛提肌裂孔长度与肛提肌裂孔面积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70%的患者为肛提肌异常,76%为阴道周围结缔组织缺失.结论 经会阴三维超声成像能够使盆底解剖结构更有效显示,诊断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准确率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丽丽;刘红;蔡新军;吕婷婷;兰振和;王宇晗;骆春丽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整群选择2014年3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慢性结肠炎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4例,将治疗组用中医方法 治疗与对对照组西医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 治疗组治愈39例(60.94%),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治愈27例(42.19%),总有效率70.32%.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40,P<0.05).结论 应用中医疗法治疗慢性结肠炎具有有效性好、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代明君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经直肠常规超声诊断前列腺结节并对其进行定性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6年5月进行前列腺检查的患者120例,均行经直肠常规超声和病理检查,根据结果 分为恶性组(72例患者)与良性组(48例患者),对两组的诊断结果 及价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结节在血流分级及结节内部回声等方面无显著差异;病理检查结果 与超声检查结果 差异显著.其中,有48例患者结节确诊为良性,72例结节诊断为恶性,良性患者中外腺结节27例,内腺结节21例,其中炎性病灶15例,22例为增生结节,前列腺上皮瘤11例,恶性患者结节均确诊为前列腺癌,27例外腺结节,45例内腺结节.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直肠常规超声检查前列腺结节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超声图像在良恶性结节的显示上具有一定的交叉重叠,结合其他辅助诊断可有效弥补.
作者:陆从庆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 探究非小细胞肺癌在放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记物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为观察组,另选择6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放疗前后的各血清肿瘤标记物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放疗前血清肿瘤标记物相关指标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疗后TPS(117.27±35.72)U/L、VEGF(173.25±40.34)pg/mL、NSE(13.27±3.92)ng/mL、CEA(8.09±3.42)ng/mL、CA125(16.83±3.18)U/mL、CYFRA21-1(6.12±0.93)U/L,放疗前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清TPS、VEGF、NSE、CEA、等肿瘤标记物作为临床诊断鉴别的重要指标,对于非小细胞的肺癌患者的观察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张磊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溧阳市女性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1月—2016年7月溧阳市237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病例,以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 ,对经病理确诊的237例乳腺癌患者及经年龄频数匹配(±2.5岁)230例对照资料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被动吸烟(58.94%)、自然流产史(5.24%)、口服避孕药服用史(17.12%)、有良性乳腺疾病史(16.92%)、肥猪肉及腌制类食品年摄入量高(26.54%、31.20%)、轻体力活动职业(67.42%)可能是女性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减少口服避孕药、肥猪肉及腌制类食品的摄入,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及饮食可降低乳腺癌发生风险.
作者:郑国华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雷珠单抗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整群选择2014年4月—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34例(患眼36只)行玻璃体切割术前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对照组直接行玻璃体切割术.记录手术时间、平均电凝止血次数,术后6个月的佳矫正裸眼视力、 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患眼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短[(82.7±23.8)min vs(126.4±35.7)min,t=5.7494,P<0.05)],平均电凝止血次数少[(0.8±0.6)次vs(1.6±0.9)次,t=4.1750,P<0.05],手术相关并发症更少(x2=7.5773,P=0.0059).结论 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术前行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可降低手术操作难度,减少手术操作次数,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
作者:马娟;宿可昕;张丽伟;姜红;沈冬玲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对小儿患者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患者80例(2014年2月—2015年6月),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手术开始前5 min治疗组静脉给予舒芬太尼0.05 ug/kg,对照组给予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观察苏醒时间、躁动程度及苏醒期呼吸抑制.结果 治疗组躁动分级Ⅱ级及以上的例数共8例,对照组24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躁动发生率为5%,对照组2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舒芬太尼应用于小儿七氟烷麻醉能减少患儿苏醒期疼痛感,减少躁动的发生率.
作者:聂新法;王光磊;苗秀娟;丁雪;傅海潮;尹苏芹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 探究早期联合应用氯吡格雷与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该院2014年7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采用数字表抽取法分组,对照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患者脑卒中量表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早期联合应用氯吡格雷与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良好,同时用药不会对患者产生十分明显的不良反应,因而指导我们在临床中借鉴和使用.
作者:陈东明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喘可治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临床治疗的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分别有4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接受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患儿接受喘可治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分析两组患儿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50%)与对照组患儿(75.00%)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气促缓解时间、喘憋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哮鸣音和湿啰音缓解时间、住院天数分别为(2.62±1.12)d、(2.45±1.32)d、(3.44±1.16)d、(4.85±1.27)d、(7.58±1.04)d,与对照组患儿的(3.43±1.64)d、(3.92±1.73)d、(4.37±1.69)d、(6.43±2.52)d、(8.52±1.81)d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喘可治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较佳.
作者:王志国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对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患儿采用经右心房和右心室流出道路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整群选取该院儿童心胸外科2012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患儿78例,依据手术路径分组,对照组(n=39)采用经右心房根治术,观察组(n=39)采用经右心房和右心室流出道根治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主动脉阻断时间为(64.4±9.1)min,短于对照组(76.2±12.0)min(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1%,死亡率为7.7%,高于观察组5.1%、0.0%(P<0.05).结论 经右心房和右心室流出道路径治疗婴幼儿法洛四联症可行性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建国;李迎;张冲;何飞;张琦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内涂莫匹罗星治疗普外切口感染相对于常规治疗的优势,以服务于临床.方法 方便选取2013年5月—2016年1月入该院普外科进行手术的患者600例,其中发生切口感染52例,对该试验知情且同意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4例,在全身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对照组常规清碘仿创纱条引流,观察组内涂莫匹罗星后凡士林纱条引流,比较两组治疗时间及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自发现感染进行清创至进行二次缝合的治疗时间为(4.2±1.8)d,切口愈合时间(11.9±2.1)d;对照组治疗时间(11.5±2.1)d,切口愈合时间(26.3±3.8)d,观察组的感染治疗时间(t=6.422,P<0.05)及切口愈合时间(t=0.054,P<0.05)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普外切口感染的治疗中,内涂莫匹罗星可以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感染切口愈合.
作者:张颖;张秀婵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6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已确诊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总有效率、不良反应以及临床消退时间等.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4%,与照组的76%相比较高(P<0.05);且实验组患儿的止临床症状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显示偏低(P<0.05).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柯俊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对肺癌化疗后顽固性呃逆患者采用口服利多卡因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80例肺癌化疗后顽固性呃逆患者进行观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口服利多卡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肌内注射利他林治疗.治疗10 d,观察两组治疗效果.随访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80.00%);研究组呃逆症状缓解时间(6.1±3.0)d、2周内复发率(5.00%)、不良反应(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2±2.9)d、15.00%、17.50%,各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癌化疗后顽固性呃逆患者采用口服利多卡因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安全可靠,无创给药方式患者的耐受性好,吸收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胡孟达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与评价中成药肾衰宁胶囊对慢性肾脏疾病导致的肾性贫血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整群选择2014年9月—2015年10月在浙江省平阳县人民医院67例有慢性肾性贫血患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加用肾衰宁)(37例),对照组给以慢性肾病常规治疗处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肾衰宁6周,分别在治疗前后抽取两组血液检测血中Hb值.结果 两组在治疗前后Hb值都有一定提高,肾衰宁治疗组的△Hb值(2.97 g/L)在治疗后较对照组△Hb值(1.13 g/L)相比提高更明显.结论 在治疗肾病的同时,贫血状态多有改善,但肾衰宁胶囊对于治疗肾性贫血效果较好,作为治疗肾性贫血的一种方法 ,但其改善贫血的原因,提高幅度之显著等方面仍需更大规模的临床数据分析与探讨. 可以适当减少其他补血方式,减少用药种类以及对病人的影响.
作者:汤臣;倪克民;王琴;关圣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 对儿童哮喘的诊治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于2013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100例哮喘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各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哮喘因解剖结构、生理病理特点、药理反应、免疫状况以及临床表现的不同,分析与探讨其相应的治疗方法 .结果 100例哮喘患者,根据其病情,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针对哮喘疾病,明确诊断,积极治疗,能有效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作者:张昭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分析咪唑斯汀与雷尼替丁联用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整群选择该院接收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咪唑斯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雷尼替丁联合咪唑斯汀进行治疗,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2.76±0.65)分与对照组(2.70±0.5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0.73±0.62)分优于对照组(1.59±0.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56%,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唑斯汀与雷尼替丁联用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笵苏静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 比较含铋剂的四联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13C呼气试验结果 HP均呈阳性,随机将入选病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行标准三联疗法,用药雷贝拉唑、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实验组40例,患者行四联疗法,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枸橼酸铋钾胶囊.统计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治疗结束1个月后复查胃镜和13C呼气试验,观察两组患者溃疡面愈合情况及Hp根除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2.5%)和Hp根除率(9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含铋剂的四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优于标准三联疗法,而且不增加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军 刊期: 2016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探讨采用尼群地平与非洛地平治疗社区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患者服药依从性.方法 随机纳入该院2014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34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患者均纳入患者6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服用尼群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非洛地平治疗,观察患者6个月治疗效果、服药依从性以及服药期间不良反应等.结果 研究组患者中显效30例,有效32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54%,与对照组的79.10%比较,总有效率显著更高(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2个月、4个月与6个月血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各时间段血压控制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2个月、4个月及6个月的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段服药依从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高血压患者服用非洛地平疗效与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尼群地平,且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应用推广的价值.
作者:王博 刊期: 2016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