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制生肌玉红膏联合中药坐浴治疗肛裂临床疗效观察

那云朗;富羽翔;苏震宇;范陆洋

关键词:肛裂, 中药, 生肌玉红膏, 联合治疗,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肛裂患者使用生肌玉红膏与中药坐浴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100例该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肛肠科收治的肛裂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各50例。其中50例患者单纯使用中药坐浴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另50例患者在中药坐浴的基础上使用生肌玉红膏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8%,远高于对照组的84%,P<0.05;对比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疼痛程度以及创面渗血、渗液等情况发现,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肌玉红膏与中药坐浴联合治疗对肛裂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远期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远期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09年1~12月间收治的80例(80膝)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征得患者同意分为观察组40例给予玻璃酸钠治疗,1次/周,1个疗程为5周。同时选取基线资料相同的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39/40)明显优于对照组72.5%(29/40),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远期疗效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

    作者:范洪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不同院前急救模式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室衰竭采用不同抢救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64例于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该院接收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将其平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将边转运边治疗的抢救模式应用于对照组,将先抢救后搬运的抢救模式应用于研究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抢救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搬运过程中,其病情恶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样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MEW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采取先抢救后转运的抢救方式,抢救效率高,发生意外事件少,患者病情较稳定,值得推广。

    作者:陈坚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PICC导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要点探讨

    目的:探讨PICC导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要点。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76例给予PICC导管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接受优质PICC护理),各38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PICC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舒适度及疾病不确定感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导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显著降低PICC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舒适度,是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的护理方法。

    作者:蒋海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研究

    目的:对尼莫地平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于该院进行救治的49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50例与对照组2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并且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记录。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6%,明显低于观察组(χ2=8.4471,P<0.05);治疗后,观察组三项指标院血肿体积、水肿面积、神经功能评分均比对照组改善明显,各指标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9381,P>0.05)。结论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低等优点。

    作者:郭知伟;关淑芬;赵旭伟;张丽艳;谢新静;张亚男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穴位注射法治疗血虚受风型产后身痛52例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法治疗血虚受风型产后身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9例,采用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针刺配合TDP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8.6%,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治愈率为17.4%,总有效率为65.2%。两组间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穴位注射法治疗血虚受风型产后身痛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疗法。

    作者:张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修复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修复医学疗效。方法回顾性的选择50例2012年4月-2013年12月来该院进行修复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患儿临床资料,对患儿修复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等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儿唇裂继发鼻畸形外形有了显著的改变,满率较高。患儿术后鼻孔保持对称,手术切口隐秘,术后斑痕不显著。经过随访1~3年后发现,其中表现优的患儿有41例,表现良的患儿者有5例,优良率达到97.1%,同时患儿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以及其他综合并发症。结论对唇裂继发鼻畸形患儿进行修复治疗,不但能够让患者鼻翼隆起,鼻孔对称,保持患者较好的外形条件,同时手术切口非常隐秘,术后瘢痕不显著。

    作者:庞雪晶;张伶;李素君;左志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不同的麻醉方式与老年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阻滞麻醉两种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指导临床预防术后感染。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5月-2014年1月收入的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58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阻滞麻醉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例数,并对感染患者进行病原菌培养。结果293例全身麻醉组患者感染26例,感染率8.87%;287例硬膜外阻滞组患者感染4例,感染率1.39%。两组患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阻滞组患者感染率低于全身麻醉组。全身麻醉组26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出菌株221株,硬膜外阻滞组4例感染患者分离出菌株32株。结论术前采取硬膜外阻滞麻醉的老年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低于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该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临床评述

    目的: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进行评述,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16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该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及治疗后的心率、动脉血PH、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O2(动脉血氧分压)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6.2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动脉血PH、PaCO2、PaO2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推动患者的健康恢复,故该治疗模式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推广和借鉴。

    作者:祝莉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奥氮平治疗对改善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研究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将该院于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80例老年痴呆伴精神行为障碍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0例,观察组采取奥氮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阿尔茨海默病行为病理评定量表(BEHAVE-AD)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BEHAVE-AD评分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5 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0、60 d时BEHAVE-AD评分分别为(16.64±7.48)、(5.76±4.61)分与对照组(22.60±8.30)、(8.55±4.9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乏力、激惹、失眠、嗜睡、肝功能异常、椎体外系反应分别为7.50%、5.00%、2.50%、2.50%、2.50%、2.50%,总发生率22.50%,对照组分别为2.50%、5.00%、8.00%、7.50%、0.00%、20.00%、总发生率45.00%,组间比较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临床价值优于利培酮,建议作为老年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首选药物治疗方式进行推广。

    作者:孟森;李玉方;吴金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体位改变配合徒手矫正胎方位用于头位难产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体位改变配合徒手矫正胎方位在头位难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在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10例头位难产产妇作为分析对象,将11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帮助头位难产产妇实现顺利分娩,观察组为体位改变配合徒手矫正,对照组为单纯性徒手矫正。结果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及产钳助产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在自然分娩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头位难产中应用体位改变配合徒手矫正的方法可以改善妊娠结局,应推广使用。

    作者:朱月英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基金资助项目或攻关课题

    论文若系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或攻关课题(作者应附证书或文件复印件,并按期编号保存),或者曾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可在题名页标注脚注(左下角)。曾在国内学术会议上报告的论文一般不必注明。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人工全髋置换术后的护理分析

    目的:总结行人工全髋置换术的护理要点,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26例行人工全髋置换术患者纳入该研究,并对26例患者的手术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经专科护理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关节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人工全髋置换术的患者进行全面的专科护理,并做好预防并发症的准备,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季建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全程优质护理在外科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探究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在外科肿瘤手术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2月该院外科肿瘤手术病人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60例(采用全程优质护理),将两组病人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病人满意度等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病人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试验组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全程优质护理应用于外科肿瘤手术病人护理中,不仅缩短了病人住院天数,降低了病人住院费用,而且对提高病人满意度有重要作用。

    作者:宋凯燕;李蔚维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术中快速冰冻对判断食管癌切缘范围的指导意义

    目的:探讨术中快速冰冻在食管癌手术中对切缘范围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该院205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其中术中食管切缘送快速冰冻切片46例。结果205例食管癌手术病例中,上切缘癌变9例,占4.39%,下切缘癌变5例,占2.4%,共14例,占6.83%。其中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残端阳性4例。结论食管癌手术切缘癌灶残留并非少见。我们推荐术中常规将食管癌切缘送快速冰冻,从而决定食管癌适宜的切除长度。

    作者:张海峰;王作培;张锋;胡宝利;韦海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自制生肌玉红膏联合中药坐浴治疗肛裂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肛裂患者使用生肌玉红膏与中药坐浴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100例该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肛肠科收治的肛裂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各50例。其中50例患者单纯使用中药坐浴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另50例患者在中药坐浴的基础上使用生肌玉红膏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8%,远高于对照组的84%,P<0.05;对比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疼痛程度以及创面渗血、渗液等情况发现,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肌玉红膏与中药坐浴联合治疗对肛裂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那云朗;富羽翔;苏震宇;范陆洋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老年病人常见脑血管储备功能与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常见脑血管储备功能(CVR)与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100例具有脑血管危险因素的老年人作为研究组,选择10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通过经颅多普勒(TCD)测定及屏气试验对CVR进行评估,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屏气指数(BHI),以及研究组各项脑血管危险指标与CVR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BHI指数为0.58±0.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98±0.32(P<0.05)。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吸咽与BHI指数均有相关性(P均<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血管危险因素可以降低老年病人的CVR水平,临床应积极开展脑血管危险因素的防治工作,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以此降低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

    作者:李云革;王慎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体位改变影响肝功能测定结果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体位改变对于肝功能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集100名志愿者,经其志愿者同意使其进行同体交叉配对设计,分别采集志愿者坐位以及卧位的姿势在同一个部位进行抽血。将这100名志愿者平均分为5组,每组20人,分为站立组、坐位组、卧位组长、卧位组短、卧后位,其中站立组需站立15 min,坐位组需15 min,卧位组短需15 min,卧位组长30 min,卧后坐位组15 min。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肝功能来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将卧位看作是基线,坐位与基线对比,肝功能检查到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大致相同,其他的指标都平均提高13.43%,其中大值为24.3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还和性别有关系。从肝功能的检测结果可以看出,结果是从卧位到站立逐渐升高,大小顺序为院卧位小于坐位,坐位小于站立,且各个指标都可以大致的恢复到坐位水平。结论体位改变能够使得肝功能检测的指标发生变化。

    作者:骆春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成人心脏术后再次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成人心脏术后再次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的原因,探讨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9月-2014年7月在该院行成人心脏手术后再次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的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科学合理的对症护理对策。结果42例患者中神志改变10例(23.8%)、活动性出血9例(21.4%)、低氧血症15例(35.7%)、重度低心排血量综合征8例(19.0%),此为成人心脏术后再次转入ICU的主要原因。结论患者接受成人心脏术后仍存在很多危险因素,护理人员应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论文写作技巧--题名

    1.题名应以准确、简明的词语反映文章中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使用能充分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短语,不使用具有主、谓、宾结构的完整语句。一般不设副题名。一般不超过20字。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目的:探讨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180例儿科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A组、B组,各90例。A组口服阿奇霉素治疗,B组选取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不良反应。结果 A组胃肠道反应、发热、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11%、7.78%、5.56%、2.22%,分别与B组的13.33%、10.00%、6.67%、4.44%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发热等症状,在临床治疗中应该合理选取静脉滴注及口服方式,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较高的临床疗效。

    作者:聂扬;杨凤琼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