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洛阳地区青少年急性中毒事件临床特点变化

王玉华;张国秀;娄丹;胡莹莹

关键词:青少年, 急性中毒, 特点变化, 洛阳地区
摘要:目的 通过对青少年急性中毒事件进行汇总分析,总结洛阳地区青少年中毒的特点变化和趋势.方法 选取2007-2012年收治的年龄在14~20周岁之间的急性中毒住院患者病例,每2年为一组,分为1组,2组,3组,对各组中毒病例在年龄分布、性别组成、毒物种类和中毒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青少年急性中毒人数逐年增加,发病年龄年轻化趋势显著(P<0.05).②农药仍为主要毒物,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各组在区域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毒途径仍为经消化道为主,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观故意中毒(自杀)比例显著增高、趋势变化显著(P<0.05).结论 ①青少年中毒逐年增多,发病年轻化.②农药仍为导致中毒的主要毒物,百草枯作为主要中毒农药是造成青少年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③主观故意中毒(自杀)的青少年中毒事件大幅上升,需及时予以防范.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检测结果分析

    大肠埃希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大量存在的正常菌群之一,但是近年来已经成为临床上常见的致病菌之一,由于广谱抗生素、第3代头孢菌素等药物的不断开发使用,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也不断发展,逐渐产生了一些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细菌,其主要原因是大肠埃希菌染色体或质粒介导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该研究就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作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等方面作出了综述.

    作者:杜凤霞;苑琳;陈吉;王艳鸿;李得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该院自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359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9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有49例,占13.9%,以下呼吸到感染为主,老年冠心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患者住院时间、抗生素类药物使用、侵入性操作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 患者住院时间、抗生素类药物使用、侵入性操作是导致老年冠心病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现象的主要危险因素,医护人员要以此为依据,给予患者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有效的对危险因素进行控制,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现象的几率.

    作者:巴宁;荆松宾;郭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45例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分析

    目的 该研究主要就脑卒中后癫痫的相关特点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探讨癫痫对脑卒中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所收治的45例脑卒中后出现癫痫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对所有患者的预后效果、治疗时间、类型、发作部位等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中度以及重度这3组,对3组患者的功能康复情况进行评分,另选45例同期入院未出现癫痫的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在该研究的所有患者中,有34例患者为早发性癫痫,11例患者为迟发癫痫;35例患者为皮层病灶继发癫痫,10例患者为皮层下继发癫痫.在该研究的早发癫痫患者中,有9例患者为部分的发作,25例患者为全身发作,在迟发性癫痫患者中,有8例患者为部分的发作,2例患者为全身发作.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病灶绝大部分位于皮层,且在早发癫痫中主要为全身发作,迟发癫痫中主要为部分发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以对其给予相应的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于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糖尿病合并肾病血液透析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4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24例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治疗,观察组24例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腹膜透析治疗后心力衰竭、低血压、低血糖及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37.5%、41.7%、25.0%、29.2%,对照组患者经过腹膜透析治疗后心力衰竭、低血压、低血糖及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8.3%、12.5%、20.8%、20.8%,两组患者比较,心力衰竭及低血压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低血糖及感染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一次治疗后血肌酐、血尿素氮及白蛋白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虽然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是只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其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骆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改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情绪控制与协调方面的积极作用.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2年4月在该院消化内科进行医治的30位患者,通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这些患者逐一询问,并做好记录,将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前与护理后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在接受过优质护理后,无论是焦虑自评量表还是抑郁自评量表的分数都明显减少,前后对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事实证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改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情绪障碍效果极佳,更能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莫敏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应用阿莫西林和果胶铋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阿莫西林治疗.结果 治疗组症状好转时间(12.63±2.61)d,复发率4.4%,对照组症状好转时间(20.14±3.66)d,复发率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阿莫西林与果胶铋联合应用,治疗效果更明显,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作者:潘群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强直性脊柱炎的CT及MR影像学研究

    目的 研究强直性脊柱炎的CT及MR影像学特征,比较两者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3月来院就诊的32例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CT及MR诊断,分析两者诊断的影像学特征,比较诊断结果.结果 CT检查结果显示3例为0级,4例为Ⅰ级,MR检查结果显示7例为Ⅰ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7,P<0.05);CT骨质侵蚀及骨质硬化检出率均高于M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分级判断准确性较高,MR早期诊断的准确率较高.

    作者:应汝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肝硬化腹水浓缩回输术后腹腔内注射抑肽酶减少腹腔内粘连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肝硬化腹水浓缩回输术后腹腔内注射抑肽酶减少腹腔内粘连的临床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40例1年内行3次以上(包含3次)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的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腹水浓缩回输腹腔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腹水浓缩回输腹腔治疗后腹腔内注射抑肽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超声下腹腔内粘连改变.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腹腔内粘连发生明显较对照组少,腹腔内粘连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腹水浓缩回输术后腹腔内注射抑肽酶减少腹腔内粘连具有较好的疗效,操作简单方便,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何灏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乳腺疾病冰冻切片的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冰冻切片对乳腺肿瘤性质及边缘和前哨淋巴结的检测来提高乳腺冰冻的意义.方法 用冰冻切片机对术中所送标本快速冷冻及切片,固定HE染色.结果 显示530例标本阳性切缘131例,前哨淋巴结阳性320例,良性病变76例,3例延迟诊断.结论 随着保乳手术的开展,国外乳腺冰冻切片主要目的是用于手术边缘的确定和前哨淋巴结的检测.目前,国内冰冻切片在临床病理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冰冻切片在病理诊断病例中的比例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作者:李峥嵘;李沛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多种测排卵方法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测排卵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自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在该院行监测排卵的拟孕及不孕的76例妇女,对其排卵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B超是诊断排卵的有效标准,在LUFS诊断及临床用药指导中有着显著临床价值,宫颈粘液评分及尿LH评分操作简单,然而要注意结果数值变化的幅度具有更大的临床价值,BBT升高仅能作为排卵回顾性诊断中使用.结论 临床检测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佳检测排卵方式,病情需要可进行综合应用.

    作者:曾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共60例,随机设立研究组(空心螺钉内固定);另设对照组(常规护理)进行了护理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优良率高达96.67%,T值为2.854,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研究组针对了老年股骨骨折护理的不安定因素进行了分析,这种护理效果更为理想,患者的护理后的恢复状况较好.

    作者:李俊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同种异体皮质骨板在股骨翻修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全髋关节翻修中股骨远端骨质缺损应用同种异体骨板的方法.方法 分析自2008-2012年中15例髋关节翻修患者应用了同种异体皮质骨板,AAOS分型:Ⅱ型8例,Ⅲ型7例.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采用Harris评分及X线分析.结果 15例患者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3分,提高至76分,X线片示所有患者异体骨与宿主骨融合良好,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无一例下沉、松动、感染.结论 同种异体皮质骨板在髋关节翻修中股骨缺损中的使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傅东明;牟传勇;周长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心源性休克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心源性休克预后情况,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择心源性休克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观察预后情况,并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中心静脉压、血液pH值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有效率73.63%.与治疗前对比发现,患者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血液pH值明显提高,中心静脉压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心源性休克可起到良好的效果,对患者预后有益.

    作者:蒋小伟;曾惠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病房护理文书的常见问题和应对措施探析

    护理文书作为病案资料具有重要的作用,护理文书中既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治疗情况作了如实反映,同时也可以作为直接证据为日后的医患纠纷提供帮助.护理文书中存在的一般常见问题主要表现在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计划单和护理记录等方面的填写不规范、不连续和缺乏客观性.造成护理文书缺陷的原因是护士对法律认识不够,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对护理记录书写的重视度不够、护士综合素质较低、护理工作量大人员不足以及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缺乏信任感.避免护理文书缺陷的有关对策是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提高护士综合素质,积极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各种学习和积极组织和参与护理文书书写的培训,并注重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马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70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预防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产生并发症的措施,以及急诊中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以该院2009年1月-2010年2月收治的70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35例患者采用了综合急诊护理方法,为治疗组,其余35例患者采用了一般临床护理方法,为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取得治疗效果的治疗时间、并发症出现的情况、在急救中的表现和对急救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认可度.结果 发现治疗组的患者在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出现的情况、在急救中的表现和对急救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认可度等各项情况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采取系统性的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防止并发症,能够促进患者及其家人对护理的认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褚慧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的CT和MRI临床诊断价值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MRI以及CT检查在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状诊断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所收治的110例被确诊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CT诊断,观察组的患者行MRI诊断,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当CT扫描发现椎间盘高度外突出椎管内阴影、检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体征不符或检测结果为阴性时,好对患者行MRI检查,由此可见,MRI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同时它还可以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意见.

    作者:崔保刚;张爱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肝细胞癌的CT诊断

    目的 探讨分析肝细胞癌的CT诊断表现,评定其诊断价值,同时为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及对肝细胞癌的认识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随机选择该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确诊的肝细胞癌患者3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者的CT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32例患者经CT诊断得到,7例(21.9%)为单发低密度肿块影,12例(37.5%)为多发低密度肿块影,8例(25%)为圆形低密度肿块影,5例(15.6%)为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影,所有患者均显示动脉期不均匀明显强化.结论 肝细胞癌通过CT诊断,一般可得到准确的诊断结果,可以尽早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或动脉栓塞治疗,CT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但CT检查对于<2 cm的病灶易漏诊,造成患者错过早期治疗时期.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对肝细胞癌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田维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洛阳地区青少年急性中毒事件临床特点变化

    目的 通过对青少年急性中毒事件进行汇总分析,总结洛阳地区青少年中毒的特点变化和趋势.方法 选取2007-2012年收治的年龄在14~20周岁之间的急性中毒住院患者病例,每2年为一组,分为1组,2组,3组,对各组中毒病例在年龄分布、性别组成、毒物种类和中毒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青少年急性中毒人数逐年增加,发病年龄年轻化趋势显著(P<0.05).②农药仍为主要毒物,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各组在区域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毒途径仍为经消化道为主,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观故意中毒(自杀)比例显著增高、趋势变化显著(P<0.05).结论 ①青少年中毒逐年增多,发病年轻化.②农药仍为导致中毒的主要毒物,百草枯作为主要中毒农药是造成青少年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③主观故意中毒(自杀)的青少年中毒事件大幅上升,需及时予以防范.

    作者:王玉华;张国秀;娄丹;胡莹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医综合疗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为了探讨中医综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该院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62例资料,随机分为两组:选择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的31例为中医组,选择孕三烯酮进行治疗的31例为对照组,治疗后按照文中疗效标准进行统计,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疗效差异性.结果 中医组显效16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83.9%,与对照组疗效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有3例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9.7%),而对照组患者有13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41.9%),数据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综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和较低的不良反应.

    作者:黄红梅;彭瑶;许萱子;颜欣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降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及早地、全面地、规范地实施护理干预以减少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方法 将该院2011年1月-11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实施规范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结果 经研究显示,卒中后吸入性肺炎发病率下降了76.5%.实验组并发吸入性肺炎发生率5.80%低于对照组的24.64%,(x2=9.4921,P<0.05);人均住院费用实验组(15235.6±943.1)元低于对照组(18653.3±926.8)元,(t=21.4703,P<0.01);平均住院时间实验组(20.5±5.6)d少于对照组(32.4±7.0)d,(t=1 1.026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规范的护理干预可降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

    作者:胡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