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敏
目的 了解护士工作倦怠水平,探讨护士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该院155名护士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对其一般情况、工作倦怠、自我心理健康症状自评等进行分析.结果 该院护士在工作倦怠调查中情感耗竭评分(38.9±3.4)分,非人性化评分(40.6±2.1)分,个人成就感评分(32.7±5.9)分;护士存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症状67例(43.2%),有躯体化、抑郁、强迫症状51例(32.9%),有躯体化、敌对、偏执症状24例(15.5%).结论 加强各方面支持,提高护士适应能力对预防和环节护士工作倦怠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采用宫腔镜来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该院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所收治的112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B超检查来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腔镜来进行检查,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的出血原因均经病理切片诊断得以确诊,导致患者出现子宫出血的主要原因如下:12例患者为粘膜下子宫肌瘤;12例患者为子宫内膜癌;22例患者为子宫内膜息肉;8例患者为子宫内膜增殖症;58例患者为子宫内膜炎以及子宫内膜萎缩,两组患者的确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子宫出血患者临床诊断时,宫腔镜可以对患者的子宫病变情况进行直接观察,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在对此类患者进行诊断时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李淑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治疗宫外孕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和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自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过的宫外孕患者78例,进行回顾式临床分析.经过家属同意分为术前护理干预组为实验组,传统护理组为对照组.每组39例.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花费、创伤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胃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经调查,实验组对治疗护理满意度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1%.结论 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腹腔镜治疗宫外孕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减少了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经济支出,提高了患者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助于推动和谐医患关系,是临床值得应用和推广的一种新型护理措施.
作者:马金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12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痊愈出院,术后住院时间3~8 d,平均5.1d,均无并发症发生.其出院前的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入院时的生存质量,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
作者:张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及早地、全面地、规范地实施护理干预以减少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方法 将该院2011年1月-11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实施规范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结果 经研究显示,卒中后吸入性肺炎发病率下降了76.5%.实验组并发吸入性肺炎发生率5.80%低于对照组的24.64%,(x2=9.4921,P<0.05);人均住院费用实验组(15235.6±943.1)元低于对照组(18653.3±926.8)元,(t=21.4703,P<0.01);平均住院时间实验组(20.5±5.6)d少于对照组(32.4±7.0)d,(t=1 1.026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规范的护理干预可降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
作者:胡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姜醋食疗的功效,为姜日后姜醋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顺利阴道分娩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研究组产后12 d予姜醋食疗直到产褥期结束;对照组产后常规产后健康指导.观察两组产妇产后乳汁分泌情况;恶露情况(包括恶露持续时间、量、色、质);有无身痛情况.结果 ①研究组产后42 d轻度缺乳77例、中度缺乳22例,严重缺乳1例,对照组轻度缺乳40例、中度缺乳45例,严重缺乳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研究组产后42 d恶露情况评分(9.59±2.37)分,对照组(12.44±2.77)分,研究组产后恶露持续时间>20 d 19例,对照组54例,两组产妇在恶露情况评分及持续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研究组产后42 d轻度身痛54例,中度身痛38例,重度身痛8例,对照组轻度身痛8例,中度身痛23例,重度身痛6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产后姜醋食疗可以促进乳汁分泌、缩短恶露持续时间、促进产后子宫缩复、防止身痛,方法安全、方便、廉价、可口,适合广大群众,便于推广,利于产业化.
作者:巫朝霞;陶莉莉;陈小平;潘佩光;张晓静;林青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递减法持续输注顺式阿曲库铵与间断给药两种方式的药效学比较,探讨其佳给药方式.方法 ASAⅠ ~Ⅱ级,拟行择期脊柱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两组,递减法持续输注组(Ⅰ组)、间断输注组(Ⅱ组).应用TOF刺激方式,监测拇指内收肌颤搐的变化.记录两组神经肌肉阻滞程度、总用药量,计算平均输注速度;记录T1恢复至25%、75%的时间以及恢复指数(RI).使用静脉麻醉诱导,七氟醚吸入麻醉维持.神经肌肉阻滞的监测直至TOF(T4/T1)≥75%,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后拔去气管导管.结果 Ⅰ组平均输注速度明显慢于Ⅱ组(P<0.05),T1恢复至25%、75%的时间Ⅰ组明显快于Ⅱ组(P<0.05).两组恢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间断给药相比,递减法持续输注能够减少术中顺式阿曲库铵的用量,获得更稳定的神经肌肉阻滞效果,且停药后恢复快.
作者:马丽;马越涛;邢云飞;孙俊;李善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分析新形势下RICU护士换岗意识增强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的形式,由调查员对该院32名已换岗或有换岗要求的RICU护士网上发放不记名问卷调查,并限期收回.结果 RICU护士要求换岗的原因主要为工作压力大、劳动得不到认可、管理欠人性化、、人际关系紧张、对薪酬制度不满、个人发展空间局限等.结论 建议管理者采取增加人员配置、完善防护措施,树立人性化管理理念,协调科室人员关系,增加学习深造的机会等对策来缓解护士压力,稳定护理队伍.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该研究主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进行高压氧治疗的全过程中的护理工作进行综述.详细分析病况不同或者不同治疗阶段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接受高压氧治疗可能会出现的意外情况及并发症,提出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措施,以辅助提升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梁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开放式的PBL教学法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用该院2012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验班、全科医生班学生,每个班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开放式的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二者的成绩有无差别,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丰富学科知识、提高沟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临床思维等方面,学生认为PBL教学法有帮助.结论 开放式的PBL教学法在解剖学的应用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纪亮;张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MRI以及CT检查在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状诊断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所收治的110例被确诊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CT诊断,观察组的患者行MRI诊断,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当CT扫描发现椎间盘高度外突出椎管内阴影、检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体征不符或检测结果为阴性时,好对患者行MRI检查,由此可见,MRI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同时它还可以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意见.
作者:崔保刚;张爱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青少年急性中毒事件进行汇总分析,总结洛阳地区青少年中毒的特点变化和趋势.方法 选取2007-2012年收治的年龄在14~20周岁之间的急性中毒住院患者病例,每2年为一组,分为1组,2组,3组,对各组中毒病例在年龄分布、性别组成、毒物种类和中毒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青少年急性中毒人数逐年增加,发病年龄年轻化趋势显著(P<0.05).②农药仍为主要毒物,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各组在区域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毒途径仍为经消化道为主,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观故意中毒(自杀)比例显著增高、趋势变化显著(P<0.05).结论 ①青少年中毒逐年增多,发病年轻化.②农药仍为导致中毒的主要毒物,百草枯作为主要中毒农药是造成青少年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③主观故意中毒(自杀)的青少年中毒事件大幅上升,需及时予以防范.
作者:王玉华;张国秀;娄丹;胡莹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观察芪杞固本汤治疗湿热型及气虚型慢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2年1-12月在该院治疗的慢性肠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予以芪杞固本汤加减口服并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予以结肠宁保留灌肠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随访6个月.结果 疗效方面,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6个月后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芪杞固本汤治疗慢性肠炎疗效显著、复发率较低,是治疗慢性肠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胡海平;肖南辉;职雁雄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析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别应用64排多层螺旋CT扫描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两种方法检查,将两种方法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中对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为92%、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94%、阳性预测值为96%、阴性预测值为88%,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有着较高的敏感性,可以对其进行准确的评价,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郝凯;陈勇;杨文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对胎盘植入的诊断作用.方法 选择2010年7月-2013年5月在该院行三维超声检查诊断胎盘植入的孕妇22例为研究组,同期在该院行二维超声检查诊断胎盘植入的孕妇2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诊断效果.结果 研究组超声诊断符合率(95.5%)高于对照组超声诊断符合率(45.5%)(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发生率(P<0.05).结论 三维超声成像技术诊断胎盘植人之准确率较二维超声诊断更高,并能够有效监测孕妇产后出血的发生,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自清;王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表现的IgA肾病疗效.方法 观察病例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比观察两组治疗的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表现的IgA肾病临床疗效好.
作者:郭文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特点及心血管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2月该院心内科收治的5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冠脉病变评分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有心血管事件组患者的日间动态血压和夜间动态血压中的SBP和PP均比无心血管事件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为年龄、24h动态SBP、夜间动态PP、冠脉病变积分.结论 临床应有效控制上述危险因素,以减少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患者在药物治疗时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冠心病危险性的相关性.方法 对在该院自2010年2月-2012年2月接受治疗的80例高血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该实验中有74例患者未高血压合并冠心病(CHD)患者,患者进入该院之后,医护人员帮助患者进行一些常规的检查,如血压、体温、血常规等,然后,采用台式水银血压计测量右上肢肚动脉卧位血压,一共测量3次,然后求取其平均值并计算出患者的PP值.结果 患者在药物治疗后OR、95%CI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多因素逐步回归进行分析显示,PP仍是预测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因,PP每增加5 mmHg后,冠心病发病率明显增加,并且这种疾病发病率与患者的年龄等没有很大关系.结论 在高血压病患者中,无论是CHD患者还是心绞痛患者他们的PP值都比较高,且患者PP值与CHD患者的危险性关系较大,临床上可以将其作为预测CHD发生的指标之一.
作者:常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三阴型化疗耐药乳腺癌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生物学功能.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该院收治的49例三阴型化疗耐药性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采用PI3K/Akt抑制剂雷帕霉素口服液治疗,检测用药期间血药浓度.探讨治疗后患者发生肿瘤转移及疗效.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9.59%,较治疗前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常见不良反应主要为血小板减少、高血脂、皮肤毒性、转氨酶增高;乳腺癌组织及转移灶癌组织PI3K/Akt表达率治疗前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能够有效阻断该信号通路在乳腺癌增殖、转移、耐药作用.
作者:潘鸿庆;金贤德;葛麟;贾举闻;张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以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积极治疗卒中并行相应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综合康复训练项目,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心理症状水平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水平高和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心理症状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康复训练可以在脑卒中后患者康复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其可提高脑卒中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心理症状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何萃;廖荣和;赖炽洪;梁飘南;郭琦琪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