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陈瑞锋

关键词:冠心病, 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超敏C-反应蛋白, 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7月-2012年8月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为A组,同期进行检查的70例健康人员作为B组,检测两组人员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A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疾病的发生与血管内的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能够有效预测冠心病的病变程度并能判断患者的预后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姜醋食疗防治产后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姜醋食疗的功效,为姜日后姜醋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顺利阴道分娩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研究组产后12 d予姜醋食疗直到产褥期结束;对照组产后常规产后健康指导.观察两组产妇产后乳汁分泌情况;恶露情况(包括恶露持续时间、量、色、质);有无身痛情况.结果 ①研究组产后42 d轻度缺乳77例、中度缺乳22例,严重缺乳1例,对照组轻度缺乳40例、中度缺乳45例,严重缺乳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研究组产后42 d恶露情况评分(9.59±2.37)分,对照组(12.44±2.77)分,研究组产后恶露持续时间>20 d 19例,对照组54例,两组产妇在恶露情况评分及持续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研究组产后42 d轻度身痛54例,中度身痛38例,重度身痛8例,对照组轻度身痛8例,中度身痛23例,重度身痛6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产后姜醋食疗可以促进乳汁分泌、缩短恶露持续时间、促进产后子宫缩复、防止身痛,方法安全、方便、廉价、可口,适合广大群众,便于推广,利于产业化.

    作者:巫朝霞;陶莉莉;陈小平;潘佩光;张晓静;林青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递减法持续输注顺式阿曲库铵的药效动力学研究

    目的 通过递减法持续输注顺式阿曲库铵与间断给药两种方式的药效学比较,探讨其佳给药方式.方法 ASAⅠ ~Ⅱ级,拟行择期脊柱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两组,递减法持续输注组(Ⅰ组)、间断输注组(Ⅱ组).应用TOF刺激方式,监测拇指内收肌颤搐的变化.记录两组神经肌肉阻滞程度、总用药量,计算平均输注速度;记录T1恢复至25%、75%的时间以及恢复指数(RI).使用静脉麻醉诱导,七氟醚吸入麻醉维持.神经肌肉阻滞的监测直至TOF(T4/T1)≥75%,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后拔去气管导管.结果 Ⅰ组平均输注速度明显慢于Ⅱ组(P<0.05),T1恢复至25%、75%的时间Ⅰ组明显快于Ⅱ组(P<0.05).两组恢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间断给药相比,递减法持续输注能够减少术中顺式阿曲库铵的用量,获得更稳定的神经肌肉阻滞效果,且停药后恢复快.

    作者:马丽;马越涛;邢云飞;孙俊;李善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超声联合MRI对乳腺癌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并探讨超声联合M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入院诊治的4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超声和MRI诊断图像,统计超声联合MRI诊断乳腺癌的确诊人数和检出敏感率.结果 40例乳腺癌患者共检查出病灶95个.经超声诊断检出48个病灶,检出敏感率为50.5%,经MRI诊断检出81个病灶,检出敏感率为85.3%.超声与MRI联合诊断下95个病灶全部检出.超声诊断确诊病例21例(52.5%),MRI诊断确诊病例32例(80.0%),联合诊断下40例乳腺癌患者全部确诊.联合诊断的检出敏感率和患者确诊率均高于单一超声诊断和单一MRI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联合MRI诊断乳腺癌检出有效率高,可以作为常规诊疗手段协助临床初筛,指导早期对症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耘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士职业审美修养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士职业审美修养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 对该院162名护士进行审美修养调查,并随机对来该院就诊或住院的500例患者进行护士审美满意度调查.结果 通过对护士职业审美修养的培训,护士在形象审美、心灵审美、语言审美、专业技术审美等方面均有明显提升,优秀率、合格率分别提升了9.6%、17.1%;患者对护士仪表形态、服务态度、专业操作、语言沟通、道德素质等方面的满意度有明显提升,分别提升了8.9%、10.1%、13.2%、11.7%、6.5%.结论 职业审美修养是护士开展各项护理活动的基本条件,也是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更是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保证,在护理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心源性休克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心源性休克预后情况,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择心源性休克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观察预后情况,并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中心静脉压、血液pH值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有效率73.63%.与治疗前对比发现,患者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分压、血液pH值明显提高,中心静脉压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心源性休克可起到良好的效果,对患者预后有益.

    作者:蒋小伟;曾惠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PN)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该院外科98例腹股沟斜疝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药物费用、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药物费用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健康知识知晓率、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手术期实施CPN护理模式,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药物费用及住院费用,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了护理效率及护理质量.

    作者:吕桂秀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7月-2012年8月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为A组,同期进行检查的70例健康人员作为B组,检测两组人员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A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疾病的发生与血管内的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能够有效预测冠心病的病变程度并能判断患者的预后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作者:陈瑞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论155名护士工作倦态影响因素及探讨

    目的 了解护士工作倦怠水平,探讨护士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该院155名护士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对其一般情况、工作倦怠、自我心理健康症状自评等进行分析.结果 该院护士在工作倦怠调查中情感耗竭评分(38.9±3.4)分,非人性化评分(40.6±2.1)分,个人成就感评分(32.7±5.9)分;护士存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症状67例(43.2%),有躯体化、抑郁、强迫症状51例(32.9%),有躯体化、敌对、偏执症状24例(15.5%).结论 加强各方面支持,提高护士适应能力对预防和环节护士工作倦怠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56例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脑梗塞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56例脑梗塞患者设为实验组,再选取56例同期治疗的脑梗塞患者设为参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该基础上加用中药及针灸推拿等疗法,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6%,参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8%;实验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为(10.08±7.23)分,参照组的为(13.21±7.7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脑梗塞,疗效明显优于纯西医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红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的麻醉探析

    目的 探析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160例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股骨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 在进行麻醉的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出现低血压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现高血压患者的人数却相反;而观察组其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老年股骨颈骨折进行手术的过程中,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能起到较为满意的麻醉效果,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镇痛效果好,但腰硬联合麻醉其镇痛效果更好,不良反应率更低.

    作者:吕清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芪杞固本汤治疗慢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观察芪杞固本汤治疗湿热型及气虚型慢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2年1-12月在该院治疗的慢性肠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予以芪杞固本汤加减口服并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予以结肠宁保留灌肠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随访6个月.结果 疗效方面,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6个月后复发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芪杞固本汤治疗慢性肠炎疗效显著、复发率较低,是治疗慢性肠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胡海平;肖南辉;职雁雄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B超在妇产科小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B超用于妇产科小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6月在该院接受妇产科小手术患者1 68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与B超检查具体应用情况.结果 在人流手术、上环术、取环术与宫颈微波治疗等妇产科小手术中,对妇产科患者行B超检查,可为患者疾病准确诊断、具体病情准确掌握提供支持,在妇产科小手术治疗中提供准确指导,在术后可为手术效果及病情恢复情况提供判断依据.结论 在妇产科小手术中,应用B超检查可为疾病诊断提供准确依据,对患者手术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玉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调查与防范对策探究

    目的 探究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调查与防范对策.方法 将该院2010-2012年收治的出现安全风险的147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她们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还对同期护理中的护理人员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 在147例出现安全风险的孕产妇中,主要的因素有医护人员责任心缺失、医护人员危险因素、护患沟通不足、业务水平不足导致母婴意外、孕产妇自身危险因素;而对同期护理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可知,不安全因素的来源主要有同事交流、书籍报刊、医院培训、经验不足及学校教育缺陷等.结论 对于产科护理而言,相关护理人员必须认识到自身工作的特殊性,并严格遵照医院的规章制度执行,在护理过程中要严防各类不安全因素,促进孕产妇及婴儿健康,以此提升治疗与护理的有效率.

    作者:李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表现的IgA肾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表现的IgA肾病疗效.方法 观察病例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比观察两组治疗的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表现的IgA肾病临床疗效好.

    作者:郭文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特点及心血管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特点及心血管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2月该院心内科收治的5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冠脉病变评分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有心血管事件组患者的日间动态血压和夜间动态血压中的SBP和PP均比无心血管事件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为年龄、24h动态SBP、夜间动态PP、冠脉病变积分.结论 临床应有效控制上述危险因素,以减少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综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以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积极治疗卒中并行相应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综合康复训练项目,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心理症状水平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水平高和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心理症状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康复训练可以在脑卒中后患者康复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其可提高脑卒中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心理症状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何萃;廖荣和;赖炽洪;梁飘南;郭琦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脑瘫并语言障碍患儿小组语言训练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语言训练在脑瘫并语言障碍患儿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108例脑瘫并语言障碍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参考组,各为54例,参考组患儿采用一对一语言训练,观察组患儿通过合理分组,进行小组语言训练,治疗6个月后采用GeseH测试量表对两组患儿的构音障碍测试及言语发育商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构音障碍测试及言语发育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3.3%,参考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5.2%,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瘫并语言障碍患儿采用小组语言训练与一对一语言训练效果无异,方便操作,有着显著的临床价值.

    作者:韩旭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36例分娩致会阴裂伤患者的护理

    目的 总结阴道分娩会阴裂伤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该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36例经阴道分娩发生会阴裂伤患者进行护理,护理方法包括术前心理护理、肠道、皮肤准备以及术后饮食、排便和局部护理,并指导患者出院后行肛门括约肌和盆底肌功能锻炼.结果 36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7.2±4.6)d,随访3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保证会阴裂伤修补成功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多种测排卵方法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测排卵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自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在该院行监测排卵的拟孕及不孕的76例妇女,对其排卵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B超是诊断排卵的有效标准,在LUFS诊断及临床用药指导中有着显著临床价值,宫颈粘液评分及尿LH评分操作简单,然而要注意结果数值变化的幅度具有更大的临床价值,BBT升高仅能作为排卵回顾性诊断中使用.结论 临床检测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佳检测排卵方式,病情需要可进行综合应用.

    作者:曾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大动脉炎延时诊断及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提高大动脉炎诊断水平,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该院2000年5月-2012年10月诊断的8例大动脉炎患者,对其发生延时诊断及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8例患者中有5例曾在院外误诊,误诊为颈椎病2例,原发性高血压1例,冠心病1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例.有1例在外就诊半年后方明确诊断,2例为发病3个月、7个月后首次来院就诊病例.结论 临床工作欠细致是导致大动脉炎延时诊断及误诊的根本原因,只要加强对该病的认识,详细地询问病史,全面细致地进行检查,就能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早期采取积极恰当的治疗,对患者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路广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